1.一种通用给排气泵,包括一个密封壳体和一个带有电动马达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把带有电动马达的气泵设置于密封壳体内,壳体上设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一端连接马达线圈,另一端通过开关与外界电源相连;壳体上还设有进气口和通孔,在壳体进气口处连接有接口I,在壳体的通孔处连接有接口II,气泵经气管V连接到壳体的通孔上。
2.一种通用给排气泵,包括一个密封壳体和一个带有电动马达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把带有电动马达的气泵设置于密封壳体内,壳体上设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一端连接马达线圈,另一端通过开关与外界电源相连;壳体上还设有进气口和通孔,在壳体外部设有换向阀,换向阀的一个阀口D1连接气管V1,气管V1经壳体的进气口进入密封壳体内部,换向阀的一个阀口D2连接气管V2,气管V2经壳体的通孔后与壳体内部的气泵连接,换向阀的一个阀口D3连接气管V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用给排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泵为活塞式气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用给排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泵中的电动马达为车载12伏电压马达或者市电电压马达。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用给排气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气泵出口之后的气管上设有气压表。
1.一种通用给排气泵,包括一个密封壳体和一个带有电动马达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把带有电动马达的气泵设置于密封壳体内,壳体上设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一端连接马达线圈,另一端通过开关与外界电源相连;壳体上还设有进气口和通孔,在壳体进气口处连接有接口I,在壳体的通孔处连接有接口II,气泵经气管V连接到壳体的通孔上。
2.一种通用给排气泵,包括一个密封壳体和一个带有电动马达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把带有电动马达的气泵设置于密封壳体内,壳体上设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一端连接马达线圈,另一端通过开关与外界电源相连;壳体上还设有进气口和通孔,在壳体外部设有换向阀,换向阀的一个阀口D1连接气管V1,气管V1经壳体的进气口进入密封壳体内部,换向阀的一个阀口D2连接气管V2,气管V2经壳体的通孔后与壳体内部的气泵连接,换向阀的一个阀口D3连接气管V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用给排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泵为活塞式气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用给排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泵中的电动马达为车载12伏电压马达或者市电电压马达。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用给排气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气泵出口之后的气管上设有气压表。
翻译: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排气泵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汽车一般都会携带电动充气泵,电动充气泵用于给亏气的汽车轮胎充气,目前市场 上充气泵的种类多种多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充气产品越来越流行,人们外出游玩时经常会携带充气床、充气 垫等充气产品。给充气产品充气时要用到充气泵,给充气产品放气时可采用人工手动放气或 采用排气泵放气。采用人工手动放气,既费时、又费力,放气效果还不好,采用排气泵进行 放气,虽然省时省力,但却增加了成本,增大了占用空间。人们带充气产品外出游玩时,需 要携带充气泵和排气泵。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充、排气泵装置,这种装置既可以给充气床、充气垫等充气产品充气, 又可以给充气产品排气,但这种气泵的出口压力较低,不能给汽车轮胎充气。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种既能给轮胎充气,又能给充气床、充气垫等充气产品进行充气、 排气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用给排气泵,该气泵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成本 低,使用方便,操作省时省力,既能够给轮胎充气,又能够给充气床、充气垫等充气产品进 行充气、排气,功能强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两种技术方案实现:
技术方案一
一种通用给排气泵,包括一个密封壳体和一个带有电动马达的气泵,把带有电动马达的 气泵设置于密封壳体内,壳体上设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一端连接马达线圈,另一端通过开 关与外界电源相连;壳体上还设有进气口和通孔,在壳体进气口处连接有接口I,在壳体的 通孔处连接有接口II,气泵经气管V连接到壳体的通孔上。
给轮胎、充气床、充气垫等充气产品充气时,在壳体通孔处的接口II上接有气管V0, 直接将气管V0另一端通过气嘴接入充气产品的充气口即可。
给充气床、充气垫等充气产品排气时,可以手动将气管V0安插在壳体进气口的接口I 处,将气管V0另一端接入充气产品的气口处即可。
上述方式通过手动操作进行管路变换,实现进、排气功能,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另外, 也可以通过换向阀控制来实现管路变换。
技术方案二
一种通用给排气泵,包括一个密封壳体和一个带有电动马达的气泵,把带有电动马达的 气泵设置于密封壳体内,壳体上设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一端连接马达线圈,另一端通过开 关与外界电源相连;壳体上还设有进气口和通孔,与上述方案一不同的是,在壳体外部设有 换向阀,换向阀的一个阀口D1连接气管V1,气管V1经壳体的进气口进入密封壳体内部, 换向阀的一个阀口D2连接气管V2,气管V2经壳体的通孔后与壳体内部的气泵连接,换向 阀的一个阀口D3连接气管V3。
给轮胎、充气床、充气垫等充气产品充气时,换向阀的阀口D0与阀口D1相通,阀口D 2与阀口D3相通,将气管V3接入充气产品的充气口即可。
给充气床、充气垫等充气产品排气时,换向阀的阀口D1与阀口D3相通,阀口D0与阀 口D2相通,将气管V3接入充气产品的气口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的气泵为活塞式气泵。
进一步地,根据不同的需要,所述的气泵中的电动马达为车载12伏电压马达或者市电 电压马达。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气泵出口之后的气管上设有气压表。
本实用新型的通用给排气泵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在密封壳体内设置有带电动 马达的气泵,壳体上设有进气口和通孔,气泵经气管通过壳体上的通孔后通入壳体外部,可 通过手动操作进行管路变换,实现充气、排气功能。还有另外一种方案是,在壳体外部设有 换向阀,通过对换向阀的控制,改变密封空间内的气泵的进气来源,从而实现给气和排气功 能。另外,从壳体进气口进入的空气流还能够给马达和气泵降温。这两张方案均结构简单, 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使用方便,操作省时省力,节能环保,不仅能够给充气床、充气 垫等充气产品进行充气、排气,还能够给轮胎充气,真正实现了一机多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手动操作的给排气泵的充气状态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手动操作的给排气泵的排气状态的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换向阀操作的给排气泵的原理图。
图中:1、密封壳体;2、带有电动马达的气泵;3、壳体上的进气口;4、壳体上的通孔; 5、接线端子;6、换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1~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 描述。
一种通用给排气泵,包括一个密封壳体1和一个带有电动马达的气泵2,把带有电动马 达的气泵2设置于密封壳体1内,壳体上设有接线端子5,接线端子一端连接马达线圈,另 一端通过开关与外界电源相连;壳体上还设有进气口3和通孔4,在壳体进气口3处连接有 接口I,在壳体的通孔4处连接有接口II,气泵经气管V连接到壳体的通孔4上。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手动操作的给排气泵的充气状态的原理图。给轮胎、充气床、 充气垫等充气产品充气时,在壳体通孔4处的接口II上接有气管V0,直接将气管V0另一端 通过气嘴接入充气产品的充气口即可。其工作原理是,气泵工作,外界空气经壳体的进气口 进入壳体的密封空间内,气体经气泵、气管V、气管V0进入充气产品中,实现充气功能。
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手动操作的给排气泵的排气状态的原理图。给充气床、充气 垫等充气产品排气时,可以手动将气管V0安插在壳体进气口3的接口I处,将气管V0另 一端接入充气产品的气口处。其工作原理是,气泵工作,充气产品中的气体经气管V0、壳 体进气口后进入壳体的密封空间内,气体经过气泵,之后经壳体上的通孔排出,实现排气功 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给排气泵,除采用手动操作进行管路变换外,还可以通过换向阀控制 实现管路变换。
如图3所示,一种通用给排气泵,包括一个密封壳体1和一个带有电动马达的气泵2, 把带有电动马达的气泵2设置于密封壳体1内,壳体上设有接线端子5,接线端子一端连接 马达线圈,另一端通过开关与外界电源相连;壳体上还设有进气口3和通孔4,在壳体外部 没有换向阀6,换向阀的一个阀口D1连接气管V1,气管V1经壳体的进气口进入密封壳体 内部,换向阀的一个阀口D2连接气管V2,气管V2经壳体的通孔后与壳体内部的气泵连接, 换向阀的一个阀口D3连接气管V3。
给轮胎、充气床、充气垫等充气产品充气时,换向阀的阀口D0与阀口D1相通,阀口D 2与阀口D3相通,将气管V3接入充气产品的充气口即可。其工作原理是,气泵工作,外界 空气经换向阀的阀口D0进入换向阀,气体经阀口D1、气管V1后进入密闭壳体内,气体通 过气泵,经气管V2到换向阀的阀口D2,之后气体经过阀口D3、气管V3通入轮胎等充气产 品中,实现充气。
给充气床、充气垫等充气产品排气时,换向阀的阀口D1与阀口D3相通,阀口D0与阀 口D2相通,将气管V3接入充气产品的气口即可。其工作原理是,气泵工作,充气产品中的 气体经气管V3进入换向阀,气体又经换向阀的阀口D1、气管V1进入壳体的密封空间中, 气体通过气泵,经气管V2到换向阀的阀口D2,之后气体由换向阀的阀口D0排出,实现排 气。
上述两种方案中的气泵为活塞式气泵,根据不同的需要,气泵中的电动马达为车载12 伏电压马达或者市电电压马达。在气泵出口之后的气管上设有气压表,可以随时看到管路中 的气压。
上面结合说明书附图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 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 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凡根据本实用新型原理 对个别部件进行的改进和等同变换,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