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结构 | ||
专利名称(英文): | Power battery cooling system structure | ||
专利号: | CN201420661745.8 | 申请时间: | 20141107 |
公开号: | CN204167436U | 公开时间: | 20150218 |
申请人: | 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
申请地址: | 550009 贵州省贵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大道888号 | ||
发明人: | 谭德荣; 周雍 | ||
分类号: | H01M10/613; H01M10/625; H01M10/6557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代理机构: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结构,包括动力电池箱体、电子风扇和两组动力电池模组,动力电池箱体右侧设置有进风口及其对应的电子风扇,左侧设置有出风口,内部设置进口引风通道和出口引风通道,位于箱体内部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电芯间设置电芯间隙,通过进口引风通道、电芯间隙和出口引风通道形成一个密闭空腔通道将进风口和出风口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进出风的密闭空腔通道,实现了电池模块组的散热效果显著,电池模块散热均匀,电池单体与单体之间的温差可控制在5度范围内;有效保证了动力电池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一致性要求,提高了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容易制造、成本低等特点。 | ||
摘要(英文): |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wer battery cooling system structure. The power battery cooling system structure comprises a power battery box body, an electronic fan and two groups of power battery modules, wherein an air inlet and the electronic fan corresponding to the air inlet are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power battery box body; an air outlet is formed in the left side of the power battery box body; an inlet air guiding channel and an outlet air guiding channel are formed in the power battery box body; cell gaps are formed between cells of the power battery module in the box body; a sealed cavity channel formed by the inlet air guiding channel, the cell gaps and the outlet air guiding channel is used for communicating the air inlet with the air outlet. By virtue of the sealed cavity channel for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air, the remarkable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of the battery module group is realized; the heat dissipation of the battery module is uniform;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among single batteries can be controlled to be in a range of 5 DEG C; the requirements on the safety, the reliability and the consistency of operation of the power battery are effectively ensure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power battery is prolonged; the power battery cooling system structur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ing simple and reasonable in structure, easy to manufacture and low in cost. |
1.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结构,包括动力电池箱体(1)、电子风扇(4)和两组动力电池模组(5;6),所述两组动力模块组(5;6)竖直分层设置在动力电池箱体(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箱体(1)右侧设置有进风口(2),左侧设置有出风口(3),内部沿侧壁内部设置有进口引风通道(7),竖直方向中部设置有出口引风通道(8),位于两组动力电池模组(5;6)间,所述进口引风通道(7)一端与进风口(3)连接,另一端与动力电池模组(5;6)一端连接,所述出口引风通道(8)一端与出风口(3)连接,另一端与动力电池模组(5;6)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子风扇(4)安装在出风口(3)处内壁上,所述动力电池模组(5;6)的电芯间设置有电芯间隙(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3)设置在竖直方向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2)设置有两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排进风口(2)设置在每组动力电池模组(5;6)底部右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排进风口(2)处的进口引风通道(7)间设置有隔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电芯间隙(9)的宽度设置为2.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箱体左侧上的电子风扇(4)设置四个,前后对称分布各两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2)采用条形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3)采用圆孔。
1.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结构,包括动力电池箱体(1)、电子风扇(4)和两组动力电池模组(5;6),所述两组动力模块组(5;6)竖直分层设置在动力电池箱体(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箱体(1)右侧设置有进风口(2),左侧设置有出风口(3),内部沿侧壁内部设置有进口引风通道(7),竖直方向中部设置有出口引风通道(8),位于两组动力电池模组(5;6)间,所述进口引风通道(7)一端与进风口(3)连接,另一端与动力电池模组(5;6)一端连接,所述出口引风通道(8)一端与出风口(3)连接,另一端与动力电池模组(5;6)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子风扇(4)安装在出风口(3)处内壁上,所述动力电池模组(5;6)的电芯间设置有电芯间隙(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3)设置在竖直方向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2)设置有两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排进风口(2)设置在每组动力电池模组(5;6)底部右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排进风口(2)处的进口引风通道(7)间设置有隔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电芯间隙(9)的宽度设置为2.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箱体左侧上的电子风扇(4)设置四个,前后对称分布各两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2)采用条形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3)采用圆孔。
翻译: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结构,属于纯电动以及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冷却系统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结构设计中,由于动力电池模组分层叠放在一起,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结构设计不合理,使得动力电池模块与模块之间的温差特别大,散热不均匀,散热效果不好,导致动力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模块与模块之间的电压和电流差值较大,动力电池的一致性受到很大的影响,进一步导致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而现有针对动力电池的冷却大部分采用冷却的方式,该方式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结构,结构合理,散热效果好,箱体内部温差小,电池模组散热均匀,以解决动力电池单体与单体之间温差特别大导致的动力电池模组间的电压电流值差别较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结构,包括动力电池箱体、电子风扇和两组动力电池模组,所述两组动力模块组竖直分层设置在动力电池箱体内,所述动力电池箱体右侧设置有进风口,左侧设置有出风口,内部沿侧壁内部设置有进口引风通道,竖直方向中部设置有出口引风通道,位于两组动力电池模组间,所述进口引风通道一端与进风口连接,另一端与动力电池模组一端连接,所述出口引风通道一端与出风口连接,另一端与动力电池模组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子风扇安装在出风口处内壁上,所述动力电池模组的电芯间设置有电芯间隙。
所述出风口设置在竖直方向中部,使风道内的负压区正好在上下电池模组的中间区域,出风更加快速,两组动力电池模组进风量相同,保证更加均匀。
所述进风口设置有两排,保证足够的进风量,散热更快。
所述每排进风口设置在每组动力电池模组底部右侧,便于风的流向,能够保证两组动力电池模块组的进风量相差较小。
所述两排进风口处的进口引风通道间设置有隔板,成为单独的进风口通道,能将两组引风通道的进风量保持更加均匀。
所述电池模组电芯间隙的宽度设置为2.5mm,能够保证每片电芯表面积的能够得到更充分的散热,并且结构紧凑。
所述动力电池箱体左侧上的电子风扇设置四个,前后对称分布各两个,,使得动力电池模组进出风风量相差小,满足电池运行的散热要求,散热更加快速。
所述进风口采用条形孔,风进入量大,通风性好,能满足电池的散热性能,并便于制造。
所述出风口采用圆孔,便于安装电子风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进口引风通道、电芯间隙和出风口引风通道形成一个密闭空腔通道将进风口和出风口相连通,形成良好的通风散热通道结构,当电子风扇吸风过程中通过引流风道的作用,将动力电池箱体进风口的冷却风分别从下层电池模组底部和上层电池模组顶部均匀地分配到每个电芯片之间,风量经过电芯芯体表面面积达到95%,使得在两模组中的风压、风量相同,从而满足整个电池模组的冷却需要,该结构冷却效果明显,电池单体与单体之间的温差可控制在5度范围内;有效保证了动力电池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一致性要求,提高了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并且该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模组俯视图。
图中:1、动力电池箱体;2、进风口;3、出风口;4、电子风扇;5、上电池模组;6、下电池模组;7、进口引流风道;8、出口引流风道;9、电芯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结构,包括动力电池箱体1、电子风扇4和上动力电池模组5以及下动力电池模组6,所述上动力模块组5和下动力模块组6竖直分层设置在动力电池箱体1内,所述动力电池箱体1右侧设置有进风口2,左侧设置有出风口3,内部沿侧壁内部设置有进口引风通道7,进口引风通道为动力电池模组与侧壁之间形成的腔体,竖直方向中部设置有出口引风通道8,出口引风通道为上下动力电池模组与侧壁和右侧挡板形成的腔体,位于上动力电池模组5和下动力电池模组6间,所述进口引风通道7一端与进风口3连接,另一端与上动力电池模组5的上端或下动力电池模组6的下端连接,所述出口引风通道8一端与出风口3连接,另一端与上动力电池模组5的下端或下动力电池模组6的上端相连,所述电子风扇4安装在出风口3处内壁上,采用螺钉固定在侧壁上,所述上动力电池模组5或下动力电池模组6的电芯间设置有电芯间隙9,通过进口引风通道7、电芯间隙9和出口引风通道8形成一个密闭空腔通道将进风口2和出风口3连通,形成良好的通风散热通道结构,当电子风扇4吸风过程中通过引流风道的作用,将动力电池箱体1进风口的冷却风分别从下层电池模组6底部和上层电池模组5顶部均匀地分配到每个电芯片之间,风量通过电芯芯体表面面积达到95%,使得在两模组中的风压、风量相同,从而满足整个电池模组的冷却需要,该结构冷却效果明显,电池单体与单体之间的温差可控制在5度范围内;有效保证了动力电池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一致性要求,提高了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并且该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成本低。
所述出风口3设置在竖直方向中部,使风道内的负压区正好在上下电池模组的中间区域,出风更加快速,两组动力电池模组进风量相同,保证更加均匀。
所述进风口2设置有两排,保证足够的进风量,散热更快。
所述每排进风口2设置在每组动力电池模组底部右侧,便于风的流向,能够保证两组动力电池模块组的进风量相差较小。
所述两排进风口2处的进口引风通道7间设置有隔板,成为单独的进风口通道,能将两组引风通道的进风量保持更加均匀。
所述电池模组电芯间隙9的宽度设置为2.5mm,能够保证每片电芯表面积的能够得到更充分的散热,并且结构紧凑。
所述动力电池箱体左侧上的电子风扇4设置四个,正对四个出风口3,形成一排,前后对称分布各两个,使得动力电池模组进出风风量相差小,满足电池运行的散热要求,散热更加快速。
所述进风口2采用条形孔,风进入量大,通风性好,能满足电池的散热性能,并便于制造。
所述出风口3采用圆孔,便于安装电子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