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和汽车起重机(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号:CN201420628257.7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公开号:CN204211394U
  • 申请日期:20141027
  • 公开日期:20150318
专利名称: 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和汽车起重机
专利名称(英文): Baffle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tire group and automobile crane
专利号: CN201420628257.7 申请时间: 20141027
公开号: CN204211394U 公开时间: 20150318
申请人: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地址: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沙阳路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法律与知识产权部
发明人: 姜福; 马建堂; 谢全广; 卢炳健
分类号: B66C23/62 主分类号: B66C23/62
代理机构: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代理人: 艾春慧; 吴贵明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和汽车起重机。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包括走台板、前挡泥板、后挡泥板和过渡连接板,前挡泥板包括前挡板、第一侧挡板和前连接支架,前挡板位于轮胎组前方,第一侧挡板位于轮胎组的轴向外侧且第一侧挡板前端与前挡板外端相连,前连接支架设置在第一侧挡板内侧面上,过渡连接板前端与前连接支架固定连接;后挡泥板包括后挡板、第二侧挡板和后连接支架,后挡板位于轮胎组后方,第二侧挡板位于轮胎组的轴向外侧且第二侧挡板后端与后挡板外端相连,后连接支架设置在第二侧挡板内侧面上,过渡连接板后端与后连接支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将过渡板和前挡泥板、后挡泥板的连接部分隐藏起来。
摘要(英文):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affle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a tire group and an automobile crane. The baffle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the tire group comprises a walking board, a front mudguard, a rear mudguard and a transition connecting plate; the front mudguard comprises a front baffle, a first side baffle and a front connecting bracket; the front baffle is arranged in front of the tire group; the first side baffle is positioned on the outer side in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tire group; the front end of the first side baff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end of the front baffle; the front connecting bracket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surface of the first side baffle; the front end of the transition connecting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connecting bracket; the rear mudguard comprises a rear baffle, a second side baffle and a rear connecting bracket; the rear baffle is positioned behind the tire group; the second side baffle is positioned on the outer side in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tire group; the rear end of the second side baff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end of the rear baffle; the rear connecting bracket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surface of the second side baffle; the rear end of the transition connecting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rear connecting bracket. The baffle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the tire group can hide the connecting part of the transition plate and the front mudguard as well as the connecting part of the transition plate and the rear mudguard.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一种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包括走台板(3)、前挡泥板(1)、后挡泥板(4)和过渡连接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泥板(1)包括前挡板(11)、第一侧挡板(12)和前连接支架(13),所述前挡板(11)位于所述轮胎组的前方,所述第一侧挡板(12)位于所述轮胎组的轴向外侧且所述第一侧挡板(12)的前端与所述前挡板(11)的外端相连,所述前连接支架(13)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挡板(12)的内侧面上,所述过渡连接板(2)的前端与所述前连接支架(13)固定连接;所述后挡泥板(4)与所述前挡泥板(1)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后挡泥板(4)包括后挡板(41)、第二侧挡板(42)和后连接支架(43),所述后挡板(41)位于所述轮胎组的后方,所述第二侧挡板(42)位于所述轮胎组的轴向外侧且所述第二侧挡板(42)的后端与所述后挡泥板(4)的外端相连,所述后连接支架(43)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挡板(42)的内侧面上,所述过渡连接板(2)的后端与所述后连接支架(43)固定连接。

1.一种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包括走台板(3)、前挡泥板(1)、后挡泥板(4)和过渡连 接板(2),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挡泥板(1)包括前挡板(11)、第一侧挡板(12)和前连接支架(13),所述 前挡板(11)位于所述轮胎组的前方,所述第一侧挡板(12)位于所述轮胎组的轴向外侧 且所述第一侧挡板(12)的前端与所述前挡板(11)的外端相连,所述前连接支架(13) 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挡板(12)的内侧面上,所述过渡连接板(2)的前端与所述前连接支 架(13)固定连接; 所述后挡泥板(4)与所述前挡泥板(1)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后挡泥板(4)包括后 挡板(41)、第二侧挡板(42)和后连接支架(43),所述后挡板(41)位于所述轮胎组的 后方,所述第二侧挡板(42)位于所述轮胎组的轴向外侧且所述第二侧挡板(42)的后端 与所述后挡泥板(4)的外端相连,所述后连接支架(43)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挡板(42) 的内侧面上,所述过渡连接板(2)的后端与所述后连接支架(4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连接板(2)相对 于所述前挡泥板(1)以及相对于所述后挡泥板(4)在前后方向的固定连接位置均可调 节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连接板(2)的前 端与所述前连接支架(1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过渡连接板(2)的后端与所述后连 接支架(4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其中, 所述前连接支架(13)包括前支架连接孔(131A); 所述后连接支架(43)包括后支架连接孔(431A); 所述过渡连接板(2)的前端包括在连接时与所述前支架连接孔(131A)配合的前端 连接孔(231),所述过渡连接板(2)的后端包括在连接时与所述后支架连接孔(431A) 配合的后端连接孔(232),所述前支架连接孔(131A)和所述前端连接孔(231)中的至 少一种为长度方向沿前后延伸的腰形孔,以及所述后支架连接孔(431A)和所述后端连 接孔(232)中的至少一种为孔长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腰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渡连接板(2)的前端从下至上向后倾斜设置;和/或, 所述过渡连接板(2)的后端从下至上向前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连接 板(2)与所述走台板(3)固定连接,且所述过渡连接板(2)相对于所述走台板(3) 在前后方向的固定连接位置可调节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连接板(2)与所 述走台板(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走台板(3)包括过渡连接孔,所述过渡连接板 包括在连接时与所述过渡连接孔配合的上端连接孔(221),其中,所述过渡连接孔与所 述上端连接孔(221)中至少一种为孔长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腰形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连接板(2)包括 主连接板(21)、连接板上翻边(22)和连接板下翻边(23),所述连接板上翻边(22) 位于所述主连接板(21)的上端内侧,所述连接板下翻边(23)位于所述主连接板(21) 的下端内侧,所述过渡连接板(2)的前端处的连接板下翻边(23)连接于所述前连接支 架(13)上,所述过渡连接板(2)的后端处的连接板下翻边(23)连接于所述后连接支 架(43)上,所述连接板上翻边(22)连接于所述走台板(3)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挡泥板(1)与所述走台板(3)固定连接,且所述前挡泥板(1)相对于所述 走台板(3)在前后方向的固定连接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和/或, 所述后挡泥板(4)与所述走台板(3)固定连接,且所述后挡泥板(4)相对于所述 走台板(3)在前后方向的固定连接位置可调节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走台板(3)与所述前挡泥板(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走台板(3)包括前 挡泥板连接孔,所述前挡泥板(1)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挡板(12)顶端的、在连接时 与所述前挡泥板连接孔配合的第一顶部连接孔(122A),其中,所述前挡泥板连接孔和所 述第一顶部连接孔(122A)中至少一种为孔长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腰形孔;和/或, 所述走台板(3)与所述后挡泥板(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走台板(3)包括后 挡泥板连接孔,所述后挡泥板(4)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挡板(42)顶端的、在连接时 与所述后挡泥板连接孔配合的第二顶部连接孔(422A),其中,所述后挡泥板连接孔和所 述第二顶部连接孔(422A)中至少一种为孔长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腰形孔。

10.一种汽车起重机,包括轮胎组和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组的挡板 连接结构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

PDF文件加载中,请耐心等待!
一种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包括走台板(3)、前挡泥板(1)、后挡泥板(4)和过渡连接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泥板(1)包括前挡板(11)、第一侧挡板(12)和前连接支架(13),所述前挡板(11)位于所述轮胎组的前方,所述第一侧挡板(12)位于所述轮胎组的轴向外侧且所述第一侧挡板(12)的前端与所述前挡板(11)的外端相连,所述前连接支架(13)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挡板(12)的内侧面上,所述过渡连接板(2)的前端与所述前连接支架(13)固定连接;所述后挡泥板(4)与所述前挡泥板(1)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后挡泥板(4)包括后挡板(41)、第二侧挡板(42)和后连接支架(43),所述后挡板(41)位于所述轮胎组的后方,所述第二侧挡板(42)位于所述轮胎组的轴向外侧且所述第二侧挡板(42)的后端与所述后挡泥板(4)的外端相连,所述后连接支架(43)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挡板(42)的内侧面上,所述过渡连接板(2)的后端与所述后连接支架(43)固定连接。
原文:

1.一种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包括走台板(3)、前挡泥板(1)、后挡泥板(4)和过渡连 接板(2),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挡泥板(1)包括前挡板(11)、第一侧挡板(12)和前连接支架(13),所述 前挡板(11)位于所述轮胎组的前方,所述第一侧挡板(12)位于所述轮胎组的轴向外侧 且所述第一侧挡板(12)的前端与所述前挡板(11)的外端相连,所述前连接支架(13) 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挡板(12)的内侧面上,所述过渡连接板(2)的前端与所述前连接支 架(13)固定连接; 所述后挡泥板(4)与所述前挡泥板(1)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后挡泥板(4)包括后 挡板(41)、第二侧挡板(42)和后连接支架(43),所述后挡板(41)位于所述轮胎组的 后方,所述第二侧挡板(42)位于所述轮胎组的轴向外侧且所述第二侧挡板(42)的后端 与所述后挡泥板(4)的外端相连,所述后连接支架(43)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挡板(42) 的内侧面上,所述过渡连接板(2)的后端与所述后连接支架(4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连接板(2)相对 于所述前挡泥板(1)以及相对于所述后挡泥板(4)在前后方向的固定连接位置均可调 节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连接板(2)的前 端与所述前连接支架(1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过渡连接板(2)的后端与所述后连 接支架(4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其中, 所述前连接支架(13)包括前支架连接孔(131A); 所述后连接支架(43)包括后支架连接孔(431A); 所述过渡连接板(2)的前端包括在连接时与所述前支架连接孔(131A)配合的前端 连接孔(231),所述过渡连接板(2)的后端包括在连接时与所述后支架连接孔(431A) 配合的后端连接孔(232),所述前支架连接孔(131A)和所述前端连接孔(231)中的至 少一种为长度方向沿前后延伸的腰形孔,以及所述后支架连接孔(431A)和所述后端连 接孔(232)中的至少一种为孔长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腰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渡连接板(2)的前端从下至上向后倾斜设置;和/或, 所述过渡连接板(2)的后端从下至上向前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连接 板(2)与所述走台板(3)固定连接,且所述过渡连接板(2)相对于所述走台板(3) 在前后方向的固定连接位置可调节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连接板(2)与所 述走台板(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走台板(3)包括过渡连接孔,所述过渡连接板 包括在连接时与所述过渡连接孔配合的上端连接孔(221),其中,所述过渡连接孔与所 述上端连接孔(221)中至少一种为孔长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腰形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连接板(2)包括 主连接板(21)、连接板上翻边(22)和连接板下翻边(23),所述连接板上翻边(22) 位于所述主连接板(21)的上端内侧,所述连接板下翻边(23)位于所述主连接板(21) 的下端内侧,所述过渡连接板(2)的前端处的连接板下翻边(23)连接于所述前连接支 架(13)上,所述过渡连接板(2)的后端处的连接板下翻边(23)连接于所述后连接支 架(43)上,所述连接板上翻边(22)连接于所述走台板(3)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挡泥板(1)与所述走台板(3)固定连接,且所述前挡泥板(1)相对于所述 走台板(3)在前后方向的固定连接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和/或, 所述后挡泥板(4)与所述走台板(3)固定连接,且所述后挡泥板(4)相对于所述 走台板(3)在前后方向的固定连接位置可调节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走台板(3)与所述前挡泥板(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走台板(3)包括前 挡泥板连接孔,所述前挡泥板(1)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挡板(12)顶端的、在连接时 与所述前挡泥板连接孔配合的第一顶部连接孔(122A),其中,所述前挡泥板连接孔和所 述第一顶部连接孔(122A)中至少一种为孔长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腰形孔;和/或, 所述走台板(3)与所述后挡泥板(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走台板(3)包括后 挡泥板连接孔,所述后挡泥板(4)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挡板(42)顶端的、在连接时 与所述后挡泥板连接孔配合的第二顶部连接孔(422A),其中,所述后挡泥板连接孔和所 述第二顶部连接孔(422A)中至少一种为孔长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腰形孔。

10.一种汽车起重机,包括轮胎组和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组的挡板 连接结构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

翻译:
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和汽车起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车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和汽车起重 机。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起重机的走台板的提高,汽车起重机的走台板与轮胎之间的间隙增大,外观表 现比较空旷,给人整体感不强。

现有技术中,为了提升汽车起重机的外观,通常会在走台板下,两块挡泥板之间增加过 渡板装置。过渡板基本上采用橡胶过渡板和钢板过渡板两种形式,在过渡板两端与挡泥板的 连接形式上采用对接连接方式和搭接连接方式两种方式进行连接。采用对接连接方式可以保 证不外露螺栓,但在尺寸的保证上要求较高。采用搭接连接方式,厂家不论采用钢板过渡板 还是橡胶过渡板,基本上都会有螺栓外露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汽车起重机的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和汽车起重机,可以将过渡板和前 挡泥板、后挡泥板的连接部分隐藏起来。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包括走台板、前挡泥板、后挡 泥板和过渡连接板,前挡泥板包括前挡板、第一侧挡板和前连接支架,前挡板位于轮胎组的 前方,第一侧挡板位于轮胎组的轴向外侧且第一侧挡板的前端与前挡板的外端相连,前连接 支架设置在第一侧挡板的内侧面上,过渡连接板的前端与前连接支架固定连接;后挡泥板与 前挡泥板之间间隔设置,后挡泥板包括后挡板、第二侧挡板和后连接支架,后挡板位于轮胎 组的后方,第二侧挡板位于轮胎组的轴向外侧且第二侧挡板的后端与后挡板的外端相连,后 连接支架设置在第二侧挡板的内侧面上,过渡连接板的后端与后连接支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过渡连接板相对于前挡泥板以及相对于后挡泥板在前后方向的固定连接位置 均可调节地设置。

进一步地,过渡连接板的前端与前连接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过渡连接板的后端与后 连接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其中,前连接支架包括前支架连接孔;后连接支架包括后支架 连接孔;过渡连接板的前端包括在连接时与前支架连接孔配合的前端连接孔,过渡连接板的 后端包括在连接时与后支架连接孔配合的后端连接孔,前支架连接孔和前端连接孔中的至少 一种为长度方向沿前后延伸的腰形孔,以及后支架连接孔和后端连接孔中的至少一种为孔长 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腰形孔。

进一步地,过渡连接板的前端从下至上向后倾斜设置;和/或,过渡连接板的后端从下至 上向前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过渡连接板与走台板固定连接,且过渡连接板相对于走台板在前后方向的固 定连接位置可调节地设置。

进一步地,过渡连接板与走台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走台板包括过渡连接孔,过渡连接 板包括在连接时与过渡连接孔配合的上端连接孔,其中,过渡连接孔与上端连接孔中至少一 种为孔长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腰形孔。

进一步地,过渡连接板包括主连接板、连接板上翻边和连接板下翻边,连接板上翻边位 于主连接板的上端内侧,连接板下翻边位于主连接板的下端内侧,过渡连接板的前端处的连 接板下翻边连接于前连接支架上,过渡连接板的后端处的连接板下翻边连接于后连接支架上, 连接板上翻边连接于走台板上。

进一步地,前挡泥板与走台板固定连接,且前挡泥板相对于走台板在前后方向的固定连 接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和/或,后挡泥板与走台板固定连接,且后挡泥板相对于走台板在前后 方向的固定连接位置可调节地设置。

进一步地,走台板与前挡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走台板包括前挡泥板连接孔,前挡泥 板包括设置于第一侧挡板顶端的、在连接时与前挡泥板连接孔配合的第一顶部连接孔,其中, 前挡泥板连接孔和第一顶部连接孔中至少一种为孔长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腰形孔;和/或, 走台板与后挡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走台板包括后挡泥板连接孔,后挡泥板包括设置于第 二侧挡板顶端的、在连接时与后挡泥板连接孔配合的第二顶部连接孔,其中,后挡泥板连接 孔和第二顶部连接孔中至少一种为孔长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腰形孔。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汽车起重机,包括轮胎组和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其中, 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和汽车起重机,由于前连接支架设置在第一侧 挡板的内侧面上,后连接支架设置在第二侧挡板的内侧面上,因此,过渡连接板的前端以及 前端与前连接支架的连接部分(如螺栓)均隐藏于第一侧挡板之内,过渡连接板的后端以及 后端与后连接支架的连接部分(如螺栓)均隐藏于第二侧挡板之内,也就是说,该轮胎组的 挡板连接结构可以将过渡板和前挡泥板、后挡泥板的连接部分隐藏起来。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 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及罩于其内的轮胎组的结构示意 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中前挡泥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中过渡连接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中后挡泥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 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 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 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属于“包含”和/或“包括”时, 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 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 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 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 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 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 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中,技术术语“前”、“后”、“内”、“外”代表的方向或方位与轮胎组的挡 板连接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在的车辆(如汽车起重机)的前、后方向和内、外方位一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包括走台板3、前挡泥板1、后挡 泥板4和过渡连接板2。前挡泥板1包括前挡板11、第一侧挡板12和前连接支架13,前挡板 11位于轮胎组的前方,第一侧挡板12位于轮胎组的轴向外侧且第一侧挡板12的前端与前挡 板11的外端相连,前连接支架13设置在第一侧挡板12的内侧面上,过渡连接板2的前端与 前连接支架13固定连接。后挡泥板4与前挡泥板1之间间隔设置,后挡泥板4包括后挡板41、 第二侧挡板42和后连接支架43,后挡板41位于轮胎组的后方,第二侧挡板42位于轮胎组的 轴向外侧且第二侧挡板42的后端与后挡板4的外端相连,后连接支架43设置在第二侧挡板 42的内侧面上,过渡连接板2的后端与后连接支架43固定连接。

由于前连接支架13设置在第一侧挡板12的内侧面上,后连接支架43设置在第二侧挡板 42的内侧面上,因此,过渡连接板2的前端以及前端与前连接支架13的连接部分(如螺栓) 均隐藏于第一侧挡板12之内,过渡连接板2的后端以及后端与后连接支架43的连接部分(如 螺栓)均隐藏于第二侧挡板42之内,也就是说,该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可以将过渡板和前 挡泥板、后挡泥板的连接装置隐藏起来。从而,可以在保证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的连接强 度的基础上改善其所在车辆的外观。

优选地,过渡连接板2相对于前挡泥板1以及相对于后挡泥板4在前后方向的固定连接 位置均可调节地设置。该设置在将过渡连接板2的前、后连接部分隐藏起来以提升外观的同 时,还进一步保证了过渡连接板2的前、后连接部分可以吸收装配误差和加工误差。

本实施例中,过渡连接板2的前端与前连接支架1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过渡连接板2的 后端与后连接支架4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前连接支架13包括前支架连接孔131A。后连接支 架43包括后支架连接孔431A。过渡连接板2的前端包括在连接时与前支架连接孔131A配合 的前端连接孔231,过渡连接板2的后端包括在连接时与后支架连接孔431A配合的后端连接 孔232。前支架连接孔131A和前端连接孔231中的至少一种为长度方向沿前后延伸的腰形孔, 以及后支架连接孔431A和后端连接孔232中的至少一种为孔长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腰形 孔。

以上设置以简单的方式实现了过渡连接板2相对于前挡泥板1以及相对于后挡泥板4在 前后方向的固定连接位置均可调节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前支架连接孔131A和后 支架连接孔431A为腰形孔,而前端连接孔231和后端连接孔232均为圆孔。

如图2所示,前连接支架13包括第一角形板,第一角形板整体由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翼 板131和第二翼板132组成,第一角形板的两翼板中,第一翼板131上设置有前支架连接孔 131A,第二翼板132焊接于第一侧挡板12的内表面上。

如图4所示,后连接支架43包括第二角形板,第二角形板整体由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三翼 板431和第四翼板432组成,第二角形板的两翼板中,第三翼板431上设置有后支架连接孔 431A,第四翼板432焊接于第二侧挡板42的内表面上。

另外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过渡连接板2的前端从下至上向后倾斜设置。过渡连接板2 的后端从下至上向前倾斜设置。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过渡连接板2的前端和后端中可以仅 有一端倾斜设置。该设置使得过渡连接板2在安装过程中能够很容易装配到前挡泥板1和后 挡泥板4内。如果过渡连接板2安装后,与前挡泥板1和走台板3之间有缺口或者与后挡泥 板4和走台板3之前有缺口,可以通过在走台板3外侧增加铝合金包边遮盖,不影响外观。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过渡连接板2与走台板3固定连接,且过渡连接板2相对于走台板3在 前后方向的固定连接位置可调节地设置。该设置使过渡连接板2的连接强度增强的同时,不 影响过渡连接板2的前、后连接部分对装配和加工误差的吸收作用。

其中,过渡连接板2与走台板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走台板3包括过渡连接孔,过渡连 接板包括在连接时与过渡连接孔配合的上端连接孔221,其中,过渡连接孔与上端连接孔221 中至少一种为孔长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腰形孔。本实施例中,上端连接孔221设置为腰形 孔。

如图3所示,过渡连接板2包括主连接板21、连接板上翻边22和连接板下翻边23,连 接板上翻边22位于主连接板21的上端内侧,连接板下翻边23位于主连接板21的下端内侧, 过渡连接板2的前端处的连接板下翻边23连接于前连接支架13上,过渡连接板2的后端处 的连接板下翻边23连接于后连接支架43上,过渡连接板2的上翻边22连接于走台板3上。 在本实施例中,前端连接孔231和后端连接孔232均设置于连接板下翻边23上。上端连接孔 221设置于连接板上翻边22上。

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前挡泥板1与走台板3固定连接,且前挡泥板1相对 于走台板3在前后方向的固定连接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后挡泥板4与走台板3固定连接,且 后挡泥板4相对于走台板3在前后方向的固定连接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 前挡泥板1和后挡泥板4中可以仅有一个相对于走台板3可前后调节。该设置使得过渡连接 板2和前挡泥板1、后挡泥板4之间的前后位置可调节余量进一步增大,可以进一步增加过渡 连接板2的前、后连接部分对装配和加工误差的吸收能力。

具体地,走台板3与前挡泥板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走台板3包括前挡泥板连接孔,前 挡泥板1包括设置于第一侧挡板12顶端的、在连接时与前挡泥板连接孔配合的第一顶部连接 孔122A,其中,前挡泥板连接孔和第一顶部连接孔122A中至少一种为孔长方向沿前后方向 延伸的腰形孔。走台板3与后挡泥板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走台板3包括后挡泥板连接孔, 后挡泥板4包括设置于第二侧挡板42顶端的、在连接时与后挡泥板连接孔配合的第二顶部连 接孔422A,其中,后挡泥板连接孔和第二顶部连接孔422A中至少一种为孔长方向沿前后方 向延伸的腰形孔。

如图2所示,第一侧挡板12包括位于其顶端的朝向内侧的第一侧挡板上翻边122,第一 顶部连接孔122A设置于第一侧挡板上翻边122上。

如图4所示,第二侧挡板42包括位于其顶端的朝向内侧的第二侧挡板上翻边422,第二 顶部连接孔422A设置于第二侧挡板上翻边422上。

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顶部连接孔122A和第二顶部连接孔422A均设置 为腰形孔。

如图2所示,第一侧挡板12的后边缘为了与车轮形状相适应,具有一段倾斜边缘。为了 加强前挡泥板1的强度,前挡板11的顶端和内端、第一侧挡板12的后端除供过渡连接板2 通过的位置,也设置有朝向内侧的翻边。

如图4所示,第二侧挡板42的前边缘为了与车轮形状相适应,具有一段倾斜边缘。为了 加强后挡泥板4的强度,后挡板41的顶端和内端、第二侧挡板42的后端除供过渡连接板2 通过的位置,也设置有朝向内侧的翻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起重机,包括轮胎组和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其中, 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为前述的轮胎组的挡板连接结构。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该轮胎组的 挡板连接结构可以将过渡板和前挡泥板、后挡泥板的连接部分隐藏起来,从而提升其所在车 辆的外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 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 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收缩
  • QQ咨询

  •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 电话咨询

  • 0288631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