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车身结构及具有该车身结构的汽车 | ||
专利名称(英文): | Body structure and automobile with same | ||
专利号: | CN201420620338.2 | 申请时间: | 20141023 |
公开号: | CN204161482U | 公开时间: | 20150218 |
申请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申请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沙阳路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法律与知识产权部 | ||
发明人: | 蒋雷雷; 娄丽君 | ||
分类号: | B62D25/02; B60J5/04 | 主分类号: | B62D25/02 |
代理机构: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艾春慧; 吴贵明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及具有该车身结构的汽车。其中,车身结构包括:车门(10);与车门(10)相适配的侧围外板(40);防撞钩(20),设置在车门(10)上,防撞钩(20)具有与车门(10)固定连接的连接部(21)和朝向侧围外板(40)延伸的伸入部(22),侧围外板(40)上设置有穿设伸入部(22)的穿设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降低车门的碰撞侵入量的基础上具有更低的制造成本。 | ||
摘要(英文): |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ody structure and an automobile with the same. The body structure comprises a door (10), a side wall outer plate (40) and an anti-collision hook (20), wherein the side wall outer plate (40) is matched with the door (10); the anti-collision hook (20) is arranged on the door (10) and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portion (21) and an extending portion (22); the connecting portion (21)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door (10); the extending portion (22) extends towards the side wall outer plate (40); the side wall outer plate (40) is provided with a penetrating hole; and the extending portion (22) penetrates in the penetrating hole. According to the technical scheme, the manufacturing cost is low on the basis that collision invasion amount of the door is reduced. |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门(10); 与所述车门(10)相适配的侧围外板(40); 防撞钩(20),设置在所述车门(10)上,所述防撞钩(20)具有与所述车门(10) 固定连接的连接部(21)和朝向所述侧围外板(40)延伸的伸入部(22),所述侧围外板 (40)上设置有穿设所述伸入部(22)的穿设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设孔为通孔,所述侧围外板(40) 上固定设置有封堵所述穿设孔的防尘堵盖(30),所述防尘堵盖(30)具有朝向远离所述 车门(10)延伸且穿过所述穿设孔的穿设部(31),所述穿设部(31)具有容纳所述伸入 部(22)的容纳盲孔(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1)通过螺钉或螺栓与所 述车门(1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钩(20)位于所述车门(10) 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10)具有容纳所述连接部(21) 的凹入部(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钩(20)还包括: 辅助伸入部(23),朝向所述侧围外板(40)延伸,所述连接部(21)位于所述伸入 部(22)和所述辅助伸入部(2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1)为连接板,所述伸入 部(22)为伸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伸入板相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钩(20)由一体件折弯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防尘堵盖(30)具有沿所述容纳盲孔(32) 的径向向外延伸的环形翻边(33),所述穿设孔位于所述环形翻边(33)和所述穿设部(31) 之间。
10.一种汽车,具有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结构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 的车身结构。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门(10); 与所述车门(10)相适配的侧围外板(40); 防撞钩(20),设置在所述车门(10)上,所述防撞钩(20)具有与所述车门(10) 固定连接的连接部(21)和朝向所述侧围外板(40)延伸的伸入部(22),所述侧围外板 (40)上设置有穿设所述伸入部(22)的穿设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设孔为通孔,所述侧围外板(40) 上固定设置有封堵所述穿设孔的防尘堵盖(30),所述防尘堵盖(30)具有朝向远离所述 车门(10)延伸且穿过所述穿设孔的穿设部(31),所述穿设部(31)具有容纳所述伸入 部(22)的容纳盲孔(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1)通过螺钉或螺栓与所 述车门(1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钩(20)位于所述车门(10) 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10)具有容纳所述连接部(21) 的凹入部(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钩(20)还包括: 辅助伸入部(23),朝向所述侧围外板(40)延伸,所述连接部(21)位于所述伸入 部(22)和所述辅助伸入部(2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1)为连接板,所述伸入 部(22)为伸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伸入板相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钩(20)由一体件折弯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防尘堵盖(30)具有沿所述容纳盲孔(32) 的径向向外延伸的环形翻边(33),所述穿设孔位于所述环形翻边(33)和所述穿设部(31) 之间。
10.一种汽车,具有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结构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 的车身结构。
翻译: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及具有该车身结构的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降低车门在碰撞时所产生的侵入量,进而减少对乘员的伤害,大多采用提高 车门门板的强度,车门内使用高强度材料的防撞梁等方式。但是,上述手段的成本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在降低车门的碰撞侵入量的基础上具有更低制造成本的车身结 构及具有该车身结构的汽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包括:车门; 与车门相适配的侧围外板;防撞钩,设置在车门上,防撞钩具有与车门固定连接的连接部和 朝向侧围外板延伸的伸入部,侧围外板上设置有穿设伸入部的穿设孔。
进一步地,穿设孔为通孔,侧围外板上固定设置有封堵穿设孔的防尘堵盖,防尘堵盖具 有朝向远离车门延伸且穿过穿设孔的穿设部,穿设部具有容纳伸入部的容纳盲孔。
进一步地,连接部通过螺钉或螺栓与车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防撞钩位于车门的底部。
进一步地,车门具有容纳连接部的凹入部。
进一步地,防撞钩还包括:辅助伸入部,朝向侧围外板延伸,连接部位于伸入部和辅助 伸入部之间。
进一步地,连接部为连接板,伸入部为伸入板,连接板与伸入板相垂直。
进一步地,防撞钩由一体件折弯而成。
进一步地,防尘堵盖具有沿容纳盲孔的径向向外延伸的环形翻边,穿设孔位于环形翻边 和穿设部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具有车身结构,车身结构为上述的车身 结构。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车门发生碰撞时,由于伸入部伸入穿设孔,因此伸入部 对侧围外板施加作用力,与此同时侧围外板对伸入部施加反作用力,由于防撞钩固定在车门 上,因此侧围外板对伸入部施加的反作用力会转移到车门上,这样车门不易脱离侧围外板, 保证车门吸能变形充分,降低了降低车门的碰撞侵入量,并且无需增加背景技术中描述的防 撞梁。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结构在降低车门的碰撞侵入量的基础上具有更低 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 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结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车身结构中车门的右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车身结构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其中,上述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0、车门;11、凹入部;20、防撞钩;21、连接部;22、伸入部;23、辅助伸入部;30、 防尘堵盖;31、穿设部;32、容纳盲孔;33、环形翻边;40、侧围外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车身结构包括车门10和与车门10相适配的侧围外板40。 车门10上设置有防撞钩20,防撞钩20具有与车门10固定连接的连接部21和朝向侧围外板 40延伸的伸入部22,侧围外板40上设置有穿设伸入部22的穿设孔。标号32的位置即为穿 设孔的位置。
应用本实施例的车身结构,当车门10发生碰撞时,由于伸入部22伸入穿设孔,因此伸 入部22对侧围外板40施加作用力,与此同时侧围外板40对伸入部22施加反作用力,由于 防撞钩20固定在车门10上,因此侧围外板40对伸入部22施加的反作用力会转移到车门10 上,这样车门10不易脱离侧围外板40,保证车门10吸能变形充分,降低了车门10的碰撞侵 入量,并且无需增加背景技术中描述的防撞梁。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实施例的车身结构在降 低车门10的碰撞侵入量的基础上具有更低的制造成本。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穿设孔为通孔,侧围外板40上固定设置有封堵穿设 孔的防尘堵盖30,防尘堵盖30具有朝向远离车门10延伸且穿过穿设孔的穿设部31,穿设部 31具有容纳伸入部22的容纳盲孔32。设置防尘堵盖30能够避免外界灰尘通过侧围外板40 的穿设孔而进入汽车内部。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1通过螺钉与车门10固定连接。当然,连接部21 也可以通过螺栓与车门10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以焊接。连接部21上设置有安装通孔。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防撞钩20位于车门10的底部。上述结构更加合理,能够 最大限度的降低车门10的碰撞侵入量。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车门10具有容纳连接部21的凹入部11。凹入部11不仅对 防撞钩20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并且避免防撞钩20影响车门10的闭合。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防撞钩20还包括辅助伸入部23,辅助伸入部23朝 向侧围外板40延伸,连接部21位于伸入部22和辅助伸入部23之间。当伸入部22受力损坏 时,只需将防撞钩20颠倒,使辅助伸入部23对准穿设孔即可继续使用。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1为连接板,伸入部22为伸入板,连接板 与伸入板相垂直,此外,辅助伸入部23为辅助伸入板。辅助伸入板与伸入板相平行。
在本实施例中,防撞钩20由一体件折弯而成,不仅折弯方式比较简单,而且该片体被折 弯之后的结构相对牢固,提高了防撞钩20的强度。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防尘堵盖30具有沿容纳盲孔32的径向向外延伸的环形翻 边33,穿设孔位于环形翻边33和穿设部31之间。采用上述结构,当防尘堵盖30受到来自伸 入部22的作用力时,环形翻边33会将该作用力传递给侧围外板40,使得防尘堵盖30在受力 之后仍然比较稳定。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本实施例的汽车(未图示)具有车身结构,车身结构为上述 实施例的车身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 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 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