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辅助通过装置、行驶系统及车辆(发明专利)

专利号:CN201410532685.4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公开号:CN104842971A
  • 申请日期:20141010
  • 公开日期:20150819
专利名称: 车辆辅助通过装置、行驶系统及车辆
专利名称(英文): Vehicle auxiliary passing device, driving system, and vehicle
专利号: CN201410532685.4 申请时间: 20141010
公开号: CN104842971A 公开时间: 20150819
申请人: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地址: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沙阳路
发明人: 宁佳飞
分类号: B60S11/00 主分类号: B60S11/00
代理机构: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代理人: 陈庆超; 桑传标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辅助通过装置、使用该车辆辅助通过装置的行驶系统及包括该行驶系统的车辆。车辆辅助通过装置包括车轮、前传动滚轮、后传动滚轮、下传动滚轮、前滚轮、后滚轮和环形带,下传动滚轮在前滚轮和后滚轮之间分别与前滚轮和后滚轮传动接触,前传动滚轮固定支撑在前滚轮的上方并与前滚轮传动接触,后传动滚轮固定支撑在后滚轮的上方并与后滚轮传动接触,车轮同时固定支撑在前传动滚轮和后传动滚轮的上方并分别与前传动滚轮和后传动滚轮传动接触,环形带套装在车轮、前滚轮和后滚轮上,通过车轮、前滚轮和后滚轮的旋转而能够驱动环形带转动。本发明的车辆辅助通过装置能够增加最小离地间隙、接近角及离去角,以提高车辆的通过性能。
摘要(英文):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vehicle auxiliary passing device, a driving system using the vehicle auxiliary passing device, and a vehicle comprising the driving system. The vehicle auxiliary passing device comprises wheels, a front transmission roller, a back transmission roller, a lower transmission roller, a front roller, a back roller and an annular belt, wherein the lower transmission roller is respectively in transmission contact with the front roller and the back roller between the front roller and the back roller; the front transmission roller is fixedly supported above the front roller, and is in transmission contacted with the front roller; the back transmission roller is fixedly supported above the back roller, and is in transmission contact with the back roller; the wheels are synchronously and fixedly supported above the front transmission roller and the back transmission roller, and are respectively in transmission contact with the front transmission roller and the back transmission roller; the annular belt is coated on the wheels, the front roller and the back roller, and can be driven to rotate through the rotation of the wheels, the front roller and the back roller. The vehicle auxiliary passing device can increase a minimum ground clearance, an approach angle and a departure angle to improve the vehicle passing capacity.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一种车辆辅助通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辅助通过装置包括车轮(1)、前传动滚轮(2)、后传动滚轮(3)、下传动滚轮(4)、前滚轮(5)、后滚轮(6)和环形带(10),所述下传动滚轮(4)在所述前滚轮(5)和所述后滚轮(6)之间分别与所述前滚轮(5)和所述后滚轮(6)传动接触,所述前传动滚轮(2)固定支撑在所述前滚轮(5)的上方并与所述前滚轮(5)传动接触,所述后传动滚轮(3)固定支撑在所述后滚轮(6)的上方并与所述后滚轮(6)传动接触,所述车轮(1)同时固定支撑在所述前传动滚轮(2)和所述后传动滚轮(3)的上方并分别与所述前传动滚轮(2)和所述后传动滚轮(3)传动接触,所述环形带(10)套装在所述车轮(1)、所述前滚轮(5)和所述后滚轮(6)上,通过所述车轮(1)、所述前滚轮(5)和所述后滚轮(6)的旋转而能够驱动所述环形带(10)转动。

1.一种车辆辅助通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辅助通过装置包括车 轮(1)、前传动滚轮(2)、后传动滚轮(3)、下传动滚轮(4)、前滚轮(5)、 后滚轮(6)和环形带(10), 所述下传动滚轮(4)在所述前滚轮(5)和所述后滚轮(6)之间分别与 所述前滚轮(5)和所述后滚轮(6)传动接触,所述前传动滚轮(2)固定支 撑在所述前滚轮(5)的上方并与所述前滚轮(5)传动接触,所述后传动滚 轮(3)固定支撑在所述后滚轮(6)的上方并与所述后滚轮(6)传动接触, 所述车轮(1)同时固定支撑在所述前传动滚轮(2)和所述后传动滚轮(3) 的上方并分别与所述前传动滚轮(2)和所述后传动滚轮(3)传动接触, 所述环形带(10)套装在所述车轮(1)、所述前滚轮(5)和所述后滚轮 (6)上,通过所述车轮(1)、所述前滚轮(5)和所述后滚轮(6)的旋转而 能够驱动所述环形带(10)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辅助通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传 动滚轮(2)包括前传动滚轮中心轴(20),所述后传动滚轮(3)包括后传动 滚轮中心轴(30),所述下传动滚轮(4)包括下传动滚轮中心轴(40),所述 前滚轮(5)包括前滚轮中心轴(50),所述后滚轮(6)包括后滚轮中心轴 (60), 所述前传动滚轮中心轴(20)与所述后传动滚轮中心轴(30)、所述前传 动滚轮中心轴(20)与所述前滚轮中心轴(50)、所述后传动滚轮中心轴(30) 与所述后滚轮中心轴(60)、所述前滚轮中心轴(50)与所述下传动滚轮中心 轴(40)、所述下传动滚轮中心轴(40)与所述后滚轮中心轴(60)分别在各 自的端部通过连杆(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辅助通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 辅助通过装置还包括前支撑滚轮(7)、后支撑滚轮(8)和下支撑滚轮(9), 所述前支撑滚轮(7)固定在所述前传动滚轮(2)的前方并与所述前传动滚 轮(2)传动接触,所述后支撑滚轮(8)固定在所述后传动滚轮(3)的后方 并与所述后传动滚轮(3)传动接触,所述下支撑滚轮(9)固定在所述下传 动滚轮(4)的下方并与所述下传动滚轮(4)传动接触, 所述环形带(10)还套装在所述前支撑滚轮(7)、后支撑滚轮(8)和下 支撑滚轮(9)上,通过所述前支撑滚轮(7)、后支撑滚轮(8)和下支撑滚 轮(9)的旋转而能够辅助地驱动所述环形带(10)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辅助通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 撑滚轮(7)包括前支撑滚轮中心轴(70),所述后支撑滚轮(8)包括后支撑 滚轮中心轴(80),所述下支撑滚轮(9)包括下支撑滚轮中心轴(90), 所述前支撑滚轮中心轴(70)与所述前传动滚轮中心轴(20)、所述后传 动滚轮中心轴(30)与所述后支撑滚轮中心轴(80),所述前滚轮中心轴(50) 与所述下支撑滚轮中心轴(90),所述后滚轮中心轴(60)与所述下支撑滚轮 中心轴(90)分别在各自的端部通过连杆(1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辅助通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滚 轮(5)和所述后滚轮(6)的直径相同,所述前传动滚轮(2)、所述后传动 滚轮(3)和所述下传动滚轮(4)的直径相同,并且所述前滚轮(5)和所述 后滚轮(6)的直径大于所述前传动滚轮(2)、所述后传动滚轮(3)和所述 下传动滚轮(4)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辅助通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传 动滚轮中心轴(20)与后传动滚轮中心轴(30)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车轮(1) 的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辅助通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 撑滚轮(7)、后支撑滚轮(8)和下支撑滚轮(9)的直径相同,并且所述前 滚轮(5)和所述后滚轮(6)的直径是所述前支撑滚轮(7)、后支撑滚轮(8) 和下支撑滚轮(9)的直径的1.5倍至2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辅助通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 带(10)为可展开式皮带,在展开状态下包括两个端部,每个端部上形成有 多个啮合齿(10a),并且在每个所述啮合齿(10a)上形成有沿所述环形带(10) 宽度方向的通孔;所述环形带(10)在形成环形圈状态下,两个所述端部的 所述啮合齿(10a)啮合,并且皮带销轴穿入在所述通孔中。

9.一种行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行驶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 任一项所述车辆辅助通过装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该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行驶系 统。

PDF文件加载中,请耐心等待!
一种车辆辅助通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辅助通过装置包括车轮(1)、前传动滚轮(2)、后传动滚轮(3)、下传动滚轮(4)、前滚轮(5)、后滚轮(6)和环形带(10),所述下传动滚轮(4)在所述前滚轮(5)和所述后滚轮(6)之间分别与所述前滚轮(5)和所述后滚轮(6)传动接触,所述前传动滚轮(2)固定支撑在所述前滚轮(5)的上方并与所述前滚轮(5)传动接触,所述后传动滚轮(3)固定支撑在所述后滚轮(6)的上方并与所述后滚轮(6)传动接触,所述车轮(1)同时固定支撑在所述前传动滚轮(2)和所述后传动滚轮(3)的上方并分别与所述前传动滚轮(2)和所述后传动滚轮(3)传动接触,所述环形带(10)套装在所述车轮(1)、所述前滚轮(5)和所述后滚轮(6)上,通过所述车轮(1)、所述前滚轮(5)和所述后滚轮(6)的旋转而能够驱动所述环形带(10)转动。
原文:

1.一种车辆辅助通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辅助通过装置包括车 轮(1)、前传动滚轮(2)、后传动滚轮(3)、下传动滚轮(4)、前滚轮(5)、 后滚轮(6)和环形带(10), 所述下传动滚轮(4)在所述前滚轮(5)和所述后滚轮(6)之间分别与 所述前滚轮(5)和所述后滚轮(6)传动接触,所述前传动滚轮(2)固定支 撑在所述前滚轮(5)的上方并与所述前滚轮(5)传动接触,所述后传动滚 轮(3)固定支撑在所述后滚轮(6)的上方并与所述后滚轮(6)传动接触, 所述车轮(1)同时固定支撑在所述前传动滚轮(2)和所述后传动滚轮(3) 的上方并分别与所述前传动滚轮(2)和所述后传动滚轮(3)传动接触, 所述环形带(10)套装在所述车轮(1)、所述前滚轮(5)和所述后滚轮 (6)上,通过所述车轮(1)、所述前滚轮(5)和所述后滚轮(6)的旋转而 能够驱动所述环形带(10)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辅助通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传 动滚轮(2)包括前传动滚轮中心轴(20),所述后传动滚轮(3)包括后传动 滚轮中心轴(30),所述下传动滚轮(4)包括下传动滚轮中心轴(40),所述 前滚轮(5)包括前滚轮中心轴(50),所述后滚轮(6)包括后滚轮中心轴 (60), 所述前传动滚轮中心轴(20)与所述后传动滚轮中心轴(30)、所述前传 动滚轮中心轴(20)与所述前滚轮中心轴(50)、所述后传动滚轮中心轴(30) 与所述后滚轮中心轴(60)、所述前滚轮中心轴(50)与所述下传动滚轮中心 轴(40)、所述下传动滚轮中心轴(40)与所述后滚轮中心轴(60)分别在各 自的端部通过连杆(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辅助通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 辅助通过装置还包括前支撑滚轮(7)、后支撑滚轮(8)和下支撑滚轮(9), 所述前支撑滚轮(7)固定在所述前传动滚轮(2)的前方并与所述前传动滚 轮(2)传动接触,所述后支撑滚轮(8)固定在所述后传动滚轮(3)的后方 并与所述后传动滚轮(3)传动接触,所述下支撑滚轮(9)固定在所述下传 动滚轮(4)的下方并与所述下传动滚轮(4)传动接触, 所述环形带(10)还套装在所述前支撑滚轮(7)、后支撑滚轮(8)和下 支撑滚轮(9)上,通过所述前支撑滚轮(7)、后支撑滚轮(8)和下支撑滚 轮(9)的旋转而能够辅助地驱动所述环形带(10)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辅助通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 撑滚轮(7)包括前支撑滚轮中心轴(70),所述后支撑滚轮(8)包括后支撑 滚轮中心轴(80),所述下支撑滚轮(9)包括下支撑滚轮中心轴(90), 所述前支撑滚轮中心轴(70)与所述前传动滚轮中心轴(20)、所述后传 动滚轮中心轴(30)与所述后支撑滚轮中心轴(80),所述前滚轮中心轴(50) 与所述下支撑滚轮中心轴(90),所述后滚轮中心轴(60)与所述下支撑滚轮 中心轴(90)分别在各自的端部通过连杆(1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辅助通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滚 轮(5)和所述后滚轮(6)的直径相同,所述前传动滚轮(2)、所述后传动 滚轮(3)和所述下传动滚轮(4)的直径相同,并且所述前滚轮(5)和所述 后滚轮(6)的直径大于所述前传动滚轮(2)、所述后传动滚轮(3)和所述 下传动滚轮(4)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辅助通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传 动滚轮中心轴(20)与后传动滚轮中心轴(30)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车轮(1) 的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辅助通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 撑滚轮(7)、后支撑滚轮(8)和下支撑滚轮(9)的直径相同,并且所述前 滚轮(5)和所述后滚轮(6)的直径是所述前支撑滚轮(7)、后支撑滚轮(8) 和下支撑滚轮(9)的直径的1.5倍至2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辅助通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 带(10)为可展开式皮带,在展开状态下包括两个端部,每个端部上形成有 多个啮合齿(10a),并且在每个所述啮合齿(10a)上形成有沿所述环形带(10) 宽度方向的通孔;所述环形带(10)在形成环形圈状态下,两个所述端部的 所述啮合齿(10a)啮合,并且皮带销轴穿入在所述通孔中。

9.一种行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行驶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 任一项所述车辆辅助通过装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该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行驶系 统。

翻译:
车辆辅助通过装置、行驶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辅助通过装置、使用该车 辆辅助通过装置的行驶系统以及包括该行驶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车辆中,“最小离地间隙”是指车辆在满载的情况下,其底 盘下部最突出部位与水平地面之间的距离。“接近角”是指车辆在满载静止 时,车辆前端突出点向前轮所引切线与地面的夹角。“离去角”是指车辆在满 载静止时,车辆后端突出点向后轮所引切线与地面的夹角。而上述三者是判 断车辆通过性能是否优越的重要指标。

在现有技术中,一些车辆的通过性能只能满足在较为良好的路面上行驶, 当想要在一些较复杂、恶劣的路况上行驶时,很难满足使用要求。因此,希 望有一种车辆的车辆辅助通过装置来提高车辆的通过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接近角和离去角的车辆辅助通过装 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辅助通过装置,该车辆辅助通 过装置包括车轮、前传动滚轮、后传动滚轮、下传动滚轮、前滚轮、后滚轮 和环形带,所述下传动滚轮在所述前滚轮和所述后滚轮之间分别与所述前滚 轮和所述后滚轮传动接触,所述前传动滚轮固定支撑在所述前滚轮的上方并 与所述前滚轮传动接触,所述后传动滚轮固定支撑在所述后滚轮的上方并与 所述后滚轮传动接触,所述车轮同时固定支撑在所述前传动滚轮和所述后传 动滚轮的上方并分别与所述前传动滚轮和所述后传动滚轮传动接触,所述环 形带套装在所述车轮、所述前滚轮和所述后滚轮上,通过所述车轮、所述前 滚轮和所述后滚轮的旋转而能够驱动所述环形带转动。

优选地,所述前传动滚轮包括前传动滚轮中心轴,所述后传动滚轮包括 后传动滚轮中心轴,所述下传动滚轮包括下传动滚轮中心轴,所述前滚轮包 括前滚轮中心轴,所述后滚轮包括后滚轮中心轴,所述前传动滚轮中心轴与 所述后传动滚轮中心轴、所述前传动滚轮中心轴与所述前滚轮中心轴、所述 后传动滚轮中心轴与所述后滚轮中心轴、所述前滚轮中心轴与所述下传动滚 轮中心轴、所述下传动滚轮中心轴与所述后滚轮中心轴分别在各自的端部通 过连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车辆辅助通过装置还包括前支撑滚轮、后支撑滚轮和下支 撑滚轮,所述前支撑滚轮固定在所述前传动滚轮的前方并与所述前传动滚轮 传动接触,所述后支撑滚轮固定在所述后传动滚轮的后方并与所述后传动滚 轮传动接触,所述下支撑滚轮固定在所述下传动滚轮的下方并与所述下传动 滚轮传动接触,所述环形带还套装在所述前支撑滚轮、后支撑滚轮和下支撑 滚轮上,通过所述前支撑滚轮、后支撑滚轮和下支撑滚轮的旋转而能够辅助 地驱动所述环形带转动。

优选地,所述前支撑滚轮包括前支撑滚轮中心轴,所述后支撑滚轮包括 后支撑滚轮中心轴,所述下支撑滚轮包括下支撑滚轮中心轴,所述前支撑滚 轮中心轴与所述前传动滚轮中心轴、所述后传动滚轮中心轴与所述后支撑滚 轮中心轴,所述前滚轮中心轴与所述下支撑滚轮中心轴,所述后滚轮中心轴 与所述下支撑滚轮中心轴分别在各自的端部通过连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前滚轮和所述后滚轮的直径相同,所述前传动滚轮、所述 后传动滚轮和所述下传动滚轮的直径相同,并且所述前滚轮和所述后滚轮的 直径大于所述前传动滚轮、所述后传动滚轮和所述下传动滚轮的直径。

优选地,前传动滚轮中心轴与后传动滚轮中心轴之间的距离大于车轮的 半径。

优选地,前支撑滚轮、后支撑滚轮和下支撑滚轮的直径相同,并且前滚 轮和后滚轮的直径是所述前支撑滚轮、后支撑滚轮和下支撑滚轮的直径的 1.5倍至2倍。

优选地,所述环形带为可展开式皮带,在展开状态下包括两个端部,每 个端部上形成有多个啮合齿,并且在每个所述啮合齿上形成有沿所述环形带 宽度方向的通孔;所述环形带在形成环形圈状态下,两个所述端部的所述啮 合齿啮合,并且皮带销轴穿入在所述通孔中。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性能增加的行驶系统。

为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车辆辅助通过装置的行 驶系统。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性能增加的车辆。

为实现上述再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行驶系统的车辆。

本发明的车辆辅助通过装置通过在车轮的下方增设前滚轮和后滚轮,并 由车轮、前滚轮和后滚轮共同驱动环形带行驶,用以提高车身的高度,使得 车辆的最小离地间隙、接近角以及离去角增大,由此来提高车辆的通过性能。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 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 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车辆辅助通过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 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车辆辅助通过装置的环形带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 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轮                              2前传动滚轮

3后传动滚轮                        4下传动滚轮

5前滚轮                            6后滚轮

7前支撑滚轮                        8后支撑滚轮

9下支撑滚轮                        10环形带

11连杆                             10a啮合齿

20前传动滚轮中心轴                 30后传动滚轮中心轴

40下传动滚轮中心轴                 50前滚轮中心轴

60后滚轮中心轴                     70前支撑滚轮中心轴

80后支撑滚轮中心轴                 90下支撑滚轮中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 右”通常是指附图中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零部件的内、 外。

参见图1,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辅助通过装置,用以增加车辆的通过性 能。所述车辆辅助通过装置包括车轮1、前传动滚轮2、后传动滚轮3、下传 动滚轮4、前滚轮5、后滚轮6和环形带10。具体地,下传动滚轮4在前滚 轮5和后滚轮6之间分别与前滚轮5和后滚轮6传动接触,前传动滚轮2固 定支撑在前滚轮5的上方并与前滚轮5传动接触,后传动滚轮3固定支撑在 后滚轮6的上方并与后滚轮6传动接触,车轮1同时固定支撑在前传动滚轮 2和后传动滚轮3的上方并分别与前传动滚轮2和后传动滚轮3传动接触。 通过上述布置方式,使得车轮1的旋转动力可以通过前传动滚轮2和后传动 滚轮3分别传递给前滚轮5和后滚轮6。当将环形带10套装在车轮1、前滚 轮5和后滚轮6后,车轮1、前滚轮5和后滚轮6相配合地旋转,便能够驱 动环形带10转动,从而实现行驶。

其中,方位词“前”和“后”是指以车轮1为基准,图中位于车轮1左侧为 前,位于车轮1右侧为后,并且此处的“前”和“后”并不是实际道路中的前后, 也不用于限定车辆辅助通过装置的结构。另外,前传动滚轮2和前滚轮5与 后传动滚轮3和后滚轮6分别相对于车轮1在车轮1的下方对称地布置,用 于从车轮1对称地取力。

本发明的车辆辅助通过装置通过在车轮1的下方增设前滚轮5和后滚轮 6,并由车轮1、前滚轮5和后滚轮6共同驱动环形带10行驶,用以提高车 身的高度,使得车辆的最小离地间隙增大。并且采用车辆辅助通过装置后, 使得车身前端的突出点高度增加,由此前端突出点与车辆辅助通过装置中大 致在前滚轮位置处的环形带10外轮廓所引的切线与地面夹角增大,即接近 角增大。同样地,车身后端的突出点高度增加,由此后端突出点与车辆辅助 通过装置中大致在后滚轮位置处的环形带10外轮廓所引的切线与地面夹角 增大,即离去角增大。由此车辆的通过性能相应地提高了。

上述结构中,环形带10可以是可展开式皮带。参见图2,环形带10在 展开状态下包括两个端部,每个端部上形成有多个啮合齿10a,并且在每个 啮合齿10a上形成有沿环形带10宽度方向的通孔。当将环形带10套装在车 轮1、前滚轮5和后滚轮6上,以形成环形圈状态时,两个端部的啮合齿10a 啮合,并且将皮带销轴(未显示)穿入在通孔中,完成环形带10的装配。

另外,车轮1的安装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即安装在车轴上而被驱动。

对于其他各个滚轮的安装结构可以包括多种。例如,在图1所示的具体 实施方式中,前传动滚轮2包括前传动滚轮中心轴20,后传动滚轮3包括后 传动滚轮中心轴30,下传动滚轮4包括下传动滚轮中心轴40,前滚轮5包 括前滚轮中心轴50,后滚轮6包括后滚轮中心轴60。

基于上述各个滚轮各自的中心轴,可以在各个滚轮的中心轴端部通过连 杆11连接,从而实现固定支撑。即,前传动滚轮2的前传动滚轮中心轴20 与后传动滚轮3的后传动滚轮中心轴30、前传动滚轮2的前传动滚轮中心 轴20与前滚轮5的前滚轮中心轴50、后传动滚轮3的后传动滚轮中心轴30 与后滚轮6的后滚轮中心轴60、前滚轮5的前滚轮中心轴50与下传动滚轮 4的下传动滚轮中心轴40、以及下传动滚轮4的下传动滚轮中心轴40与后 滚轮6的后滚轮中心轴60分别在各自的端部通过连杆11连接。

可以看出,上述各个滚轮通过连杆11连接,不仅可以实现各个滚轮的 固定安装,而且能够很好地确保各个滚轮之间的位置关系。例如,前传动滚 轮2和后传动滚轮3通过连杆11连接,能够有效地保证两者之间间隔一定 距离,防止前传动滚轮2和后传动滚轮3之间发生干涉。再如,前传动滚轮 2与前滚轮5通过另一个连杆11连接,使得前滚轮5能够很好地支承前传 动滚轮2,并且前滚轮5与前传动滚轮2之间的旋转力传递不会因前传动滚 轮2的全部重量都落在前滚轮5上而失效。同理,后传动滚轮3与后滚轮6 通过另一个连杆11连接,有效地实现了将车轮1的部分旋转力传递给后滚 轮6。

需要说明的是,图1只显示了各个滚轮的各个中心轴在其一个端部通过 连杆11连接的情况。实际上,各个滚轮的各个中心轴在其未显示的另一个 端部也可以通过连杆11连接,但不限于连杆11连接。

进一步地,参见图1,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车辆辅助通过装置还 包括有前支撑滚轮7、后支撑滚轮8和下支撑滚轮9。其中,前支撑滚轮7固 定在前传动滚轮2的前方并与前传动滚轮2传动接触,后支撑滚轮8固定在 后传动滚轮3的后方并与后传动滚轮3传动接触,下支撑滚轮9固定在下传 动滚轮4的下方并与下传动滚轮4传动接触。基于该结构,环形带10还套 装在前支撑滚轮7、后支撑滚轮8和下支撑滚轮9上,并且通过前支撑滚轮 7、后支撑滚轮8和下支撑滚轮9的旋转而能够辅助地驱动环形带10转动。

由于增设了前支撑滚轮7、后支撑滚轮8和下支撑滚轮9,所述的前传 动滚轮2、后传动滚轮3和下传动滚轮4不仅将车轮1的部分旋转力传递给 前滚轮5和后滚轮6,同时还传递给各个支撑轮,进而通过前后滚轮和各个 支撑轮同时驱动环形带10。可以理解,这种结构增加了环形带10的支撑点 及驱动位置,使得环形带10受力均匀,因而可以更加稳定地转动,实现平 稳行驶。

与前述类似地,各个支撑滚轮也通过连杆11进行安装固定,但不限于 这种安装方式。即,所述前支撑滚轮7包括前支撑滚轮中心轴70,后支撑滚 轮8包括后支撑滚轮中心轴80,下支撑滚轮9包括下支撑滚轮中心轴90。 在此基础上,前支撑滚轮7的前支撑滚轮中心轴70与前传动滚轮2的前传 动滚轮中心轴20、后传动滚轮3的后传动滚轮中心轴30与后支撑滚轮8的 后支撑滚轮中心轴80分别在各自的端部通过连杆11连接。

此外,前滚轮5的前滚轮中心轴50与下支撑滚轮9的下支撑滚轮中心 轴90以及后滚轮6的后滚轮中心轴60与下支撑滚轮9的下支撑滚轮中心轴 90在各自的端部通过连杆11连接,使得下支撑滚轮9不仅起到支撑下传动 滚轮4的作用,同时还起到平衡前滚轮5和后滚轮6的作用。

如图1所示,前滚轮5和后滚轮6的直径相同,且可以大于或等于车轮 1的直径。优选地,前滚轮5和后滚轮6与车轮1的直径相同,用以均匀地 驱动环形带10转动。所述前传动滚轮2、后传动滚轮3和下传动滚轮4的直 径相同,并且前滚轮5和后滚轮6的直径大于前传动滚轮2、后传动滚轮3 和下传动滚轮4的直径,以确保前传动滚轮2、后传动滚轮3和下传动滚轮 4三者之间互不接触。

更加优选地,前传动滚轮2和后传动滚轮3的中心距,或者说前传动滚 轮2的前传动滚轮中心轴20与后传动滚轮3的后传动滚轮中心轴30之间的 距离大于车轮1的半径,从而避免在传动时发生干涉。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前支撑滚轮7、后支撑滚轮8和下支撑滚轮9具 有相同的直径,并且前滚轮5和后滚轮6的直径是前支撑滚轮7、后支撑滚 轮8和下支撑滚轮9的直径的1.5倍至2倍。各个支撑滚轮在这一尺寸范围 内,与各个相应地传动滚轮相配合,可以使环形带10正好是各个支撑滚轮 的切面,而不是各个支撑滚轮突出设置或不足以接触到环形带的情况,用以 保证各个支撑滚轮与车轮1、前滚轮5和后滚轮6一起同时驱动环形带10进 行稳定地转动,从而实现车辆辅助通过装置稳定地行驶。

根据以上所述,本发明还可以涉及一种使用上述车辆辅助通过装置的行 驶系统以及包括该行驶系统的车辆。由于使用车辆辅助通过装置使得车辆的 最小离地间隙、接近角以及离去角均增加,因而能够很好地提高车辆的通过 性能。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 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 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 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 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 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收缩
  • QQ咨询

  •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 电话咨询

  • 0288631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