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扭转梁后悬架衬套组件 | ||
专利名称(英文): | Torsion beam rear suspension frame lining assembly | ||
专利号: | CN201410509322.9 | 申请时间: | 20140929 |
公开号: | CN104309440A | 公开时间: | 20150128 |
申请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申请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南区河西路18号 | ||
发明人: | 潘俊斌; 鄢长文; 吴磊; 吕迅辉; 胡少君; 景玄博 | ||
分类号: | B60G21/055; F16F1/38 | 主分类号: | B60G21/055 |
代理机构: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罗志伟 |
摘要: | 一种扭转梁后悬架衬套组件,包括内套筒、外套筒、橡胶衬套、衬套支架一、衬套支架二和内加强胶,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外套筒设置在所述衬套支架一、所述衬套支架二之间,所述橡胶衬套硫化在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外套筒之间,所述内加强胶在所述衬套支架二和所述橡胶衬套之间。汽车扭转梁后悬架的橡胶衬套组件通过增加内加强胶,可以解决一般衬套在满足扭转刚度的情况下,偏摆刚度偏小的缺点;通过调节内加强胶的高度h和橡胶衬套的工作高度H,可以得到最佳的扭转刚度、偏摆刚度。 | ||
摘要(英文): |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orsion beam rear suspension frame lining assembly. The torsion beam rear suspension frame lining assembly comprises an inner sleeve, an outer sleeve, a rubber lining, a lining bracket I, a lining bracket II and inner reinforcing rubber, wherein the inner sleeve and the outer sleeve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lining bracket I and the lining bracket II; the rubber lining is vulcanized between the inner sleeve and the outer sleeve; the inner reinforcing rubb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lining bracket II and the rubber lining. The inner reinforcing rubber is additionally arranged on a rubber lining assembly of a vehicle torsion beam rear suspension frame, the defect of low deflection stiffness of an ordinary lining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torsion stiffness is met can be solved; the best torsion stiffness and the deflection stiffness can be obtained by adjusting the height h of the inner reinforcing rubber and the working height H of the rubber lining. |
1.一种扭转梁后悬架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套筒、外套筒、橡胶衬套、衬套支架一、衬套支架二和内加强胶,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外套筒设置在所述衬套支架一、所述衬套支架二之间,所述橡胶衬套硫化在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外套筒之间,所述内加强胶设置在所述衬套支架二和所述橡胶衬套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转梁后悬架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衬套在所述衬套支架二的一边上开有弧形凹槽,所述内加强胶装配在所述弧形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转梁后悬架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加强胶形状、大小与所述弧形凹槽匹配,所述内加强胶的外直径大于所述弧形凹槽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转梁后悬架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加强胶上设置有多个内加强胶环形凸槽,所述内加强胶环形凸槽在内加强胶与所述弧形凹槽的接触面上,所述弧形凹槽面上有多个橡胶衬套竖直凸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扭转梁后悬架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衬套上开有两端大中间均匀的弧状槽型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转梁后悬架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支架二上设置有法兰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扭转梁后悬架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加强胶上设置有多个内加强胶球形凸台,所述内加强胶球形凸台设置在所述内加强胶与所述法兰面的接触面上,所述橡胶衬套与所述衬套支架二法兰面接触面上设置有橡胶衬套球形凸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扭转梁后悬架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衬套与所述法兰面因偏摆产生接触的部分切边呈弧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转梁后悬架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梁后悬架衬套组件的支架一位于扭转梁内侧,所述衬套支架二位于扭转梁外侧,所述衬套支架一、支架二为锻造件或铸造件。
1.一种扭转梁后悬架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套筒、外套筒、橡胶衬套、衬套支架一、衬套支架二和内加强胶,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外套筒设置在所述衬套支架一、所述衬套支架二之间,所述橡胶衬套硫化在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外套筒之间,所述内加强胶设置在所述衬套支架二和所述橡胶衬套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转梁后悬架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衬套在所述衬套支架二的一边上开有弧形凹槽,所述内加强胶装配在所述弧形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转梁后悬架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加强胶形状、大小与所述弧形凹槽匹配,所述内加强胶的外直径大于所述弧形凹槽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转梁后悬架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加强胶上设置有多个内加强胶环形凸槽,所述内加强胶环形凸槽在内加强胶与所述弧形凹槽的接触面上,所述弧形凹槽面上有多个橡胶衬套竖直凸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扭转梁后悬架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衬套上开有两端大中间均匀的弧状槽型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转梁后悬架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支架二上设置有法兰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扭转梁后悬架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加强胶上设置有多个内加强胶球形凸台,所述内加强胶球形凸台设置在所述内加强胶与所述法兰面的接触面上,所述橡胶衬套与所述衬套支架二法兰面接触面上设置有橡胶衬套球形凸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扭转梁后悬架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衬套与所述法兰面因偏摆产生接触的部分切边呈弧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转梁后悬架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梁后悬架衬套组件的支架一位于扭转梁内侧,所述衬套支架二位于扭转梁外侧,所述衬套支架一、支架二为锻造件或铸造件。
翻译: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用橡胶衬套组件,特别涉及一种后悬架衬套组件。
背景技术
扭转梁半独立悬架是目前常用的汽车后悬挂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占用空间小等优点,扭转梁悬架通过扭转梁衬套组件固定在大梁上面,衬套在车辆运动过程中受力非常复杂,主要有平行轮跳时的扭转力矩及由于衬套布置角度产生的偏摆,转向及过坑产生的偏摆力等。
在设计验证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 扭转梁衬套组件的刚度要求中,扭转刚度和偏摆刚度是同步增加的,为了保证较好的汽车操纵性能及舒适性能,需要较小的扭转刚度和较大的偏摆刚度,这往往是难以实现。
(2) 缓冲块由于通过螺栓固定,缓冲块中间需要开一个比较大的圆孔,不利于限位时需要的刚度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较小的扭转刚度和较大的偏摆刚度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汽车悬架,能够确保满足汽车悬架橡胶衬套特性要求,有效地降低橡胶衬套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异响,提高橡胶衬套疲劳寿命的橡胶衬套组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扭转梁后悬架衬套组件,包括内套筒、外套筒、橡胶衬套、衬套支架一、衬套支架二和内加强胶,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外套筒设置在所述衬套支架一、所述衬套支架二之间,所述橡胶衬套硫化在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外套筒之间,所述内加强胶在所述衬套支架二和所述橡胶衬套之间。汽车扭转梁后悬架的橡胶衬套组件通过增加内加强胶,可以解决一般衬套在满足扭转刚度的情况下,偏摆刚度偏小的缺点;通过调节内加强胶的高度h和橡胶衬套的工作高度H,可以得到最佳的扭转刚度、偏摆刚度。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衬套在所述衬套支架二的一边上开有弧形凹槽,所述内加强胶装配在所述弧形凹槽内。 弧形凹槽是为了方便内加强胶的固定,限制内加强胶的位移,从而得到最佳的扭转刚度、偏摆刚度。
进一步的,所述内加强胶形状、大小与所述弧形凹槽匹配,所述内加强胶的外直径大于所述弧形凹槽的宽度。这可以防止由于弧形凹槽与内加强胶之间出现空隙,避免弧形凹槽与内加强胶出现相对位移而造成的磨损,进而增加内加强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内加强胶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内加强胶环形凸槽,所述述内加强胶环形凸槽在内加强胶与所述弧形凹槽的接触面上,所述弧形凹槽面上有多个竖直凸槽。这样可以减小所述内加强胶与所述弧形凹槽工作时的摩擦,进而增加内加强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衬套上开有两端大中间均匀的弧状槽型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衬套支架二上设置有法兰面。这可以防止橡胶衬套偏摆过大,避免从而得到更佳的扭转刚度、偏摆刚度。
进一步的,所述内加强胶上设置有多个内加强胶球形凸台,所述内加强胶球形凸台设置在所述内加强胶与所述法兰面的接触面上,所述橡胶衬套与所述衬套支架二法兰面接触面上设置有橡胶衬套球形凸台。这有助于降低所述内加强胶、所述橡胶衬套与所述衬套支架二接触时产生的异响。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衬套与所述法兰面因偏摆产生接触的部分切边呈弧状。这有利于降低因偏摆压缩产生的应力集中,并降低接触应力,从而提高橡胶衬套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扭转梁后悬架衬套组件的支架一位于扭转梁内侧,所述衬套支架二位于扭转梁外侧,所述衬套支架一、支架二为锻造件或铸造件。这可以使扭转梁后悬架衬套组件的固定更加稳固,同时减少扭转梁后悬架衬套组件的晃动,进而保证扭转梁后悬架衬套组件的正常运作。
实施本发明的一种扭转梁后悬架衬套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增加一块内加强胶块及橡胶衬套的结构设计,在保证扭转梁衬套扭转刚度的要求下,有效地加大了扭转梁衬套的偏摆刚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橡胶衬套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橡胶衬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内加强胶结构示意图;
1是衬套支架一;
2是外套筒;
3是内套筒;
4是衬套支架二;
5是内加强胶;
6是橡胶衬套;
601是橡胶衬套球形凸台;
602是橡胶衬套凸槽;
603是弧形凹槽;
604是弧状切边;
501是橡胶衬套接触面;
502是内加强胶环形凸槽;
503是内加强胶球形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并实施本发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发明汽车扭转梁后悬架缓冲组件实施例1中,其结构如图1所示:
一种汽车扭转梁后悬架缓冲组件,包括内套筒3、外套筒2、橡胶衬套6、衬套支架一1、衬套支架二4和内加强胶5,所述橡胶衬套6与所述内套筒3、所述外套筒2硫化成一体,将所述内加强胶5装配进所述硫化体,再将所述衬套支架一1、衬套支架二4通过压装进所述内套筒3即可得到所述的橡胶衬套组件,将所述橡胶衬套组件压装进扭转梁衬套套筒,再在衬套支架一1、衬套支架二4上的孔处通过螺栓装配在大梁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衬套支架二4上设置有法兰面。这可以防止橡胶衬套6偏摆过大,避免从而得到更佳的扭转刚度、偏摆刚度。
优选的,所述内加强胶5与所述法兰面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多个球形凸台601,所述橡胶衬套6与所述衬套支架二4法兰面接触面上设置有球形凸台601。这有助于降低所述内加强胶、所述橡胶衬套与所述衬套支架二接触时产生的异响。
优选的,所述橡胶衬套6与所述法兰面因偏摆产生接触的部分切边呈弧状。这有利于降低因偏摆压缩产生的应力集中,并降低接触应力,从而提高橡胶衬套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橡胶衬套6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橡胶衬套6上有橡胶衬套球形凸台601、橡胶衬套凸槽602、弧形凹槽603、所述橡胶衬套与所述法兰面因偏摆产生接触的部分弧状切边604和两端大中间均匀的弧状槽型通孔;所述橡胶衬套弧状槽形通孔均匀弧边处间距1-4mm,根据受力及所需刚度进行调节。
优选的,所述内加强胶5如图3所示,所述内加强胶5与所述橡胶衬套6接触面501直径大于所述橡胶衬套6接触面直径,为过盈配合;所述内加强胶5上有内加强胶环形凸槽502及内加强胶球形凸台503;所述橡胶衬套6工作长度H与所述内加强胶5工作长度h值确定了扭转梁橡胶衬套的扭转刚度和偏摆刚度,通过调整H值和h值得到最佳的扭转刚度及偏摆刚度。
优选的,所述扭转梁后悬架衬套组件的支架一1位于扭转梁内侧,所述衬套支架二4位于扭转梁外侧,所述衬套支架一1、支架二4为锻造件或铸造件。这可以使扭转梁后悬架衬套组件的固定更加稳固,同时减少扭转梁后悬架衬套组件的晃动,进而保证扭转梁后悬架衬套组件的正常运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