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箱模具(发明专利)

专利号:CN201610300019.7

申请人:西安合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公开号:CN105817586A
  • 申请日期:20160509
  • 公开日期:20160803
专利名称: 一种叠箱模具
专利名称(英文):
专利号: CN201610300019.7 申请时间: 20160509
公开号: CN105817586A 公开时间: 20160803
申请人: 西安合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申请地址: 710308 陕西省西安市户县蒋村镇叶寨村
发明人: 叶少腾; 张义涛
分类号: B22C9/20 主分类号: B22C9/2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箱模具,其包含多个平行设置且结构相同的单块模具;每个单块模具均为两侧均包含型腔的双面模具;每两个相邻的单块模具均通过X伸缩架连接;所述X伸缩架包含两个通过铰接轴相互铰接的伸缩板,所述铰接轴设置在伸缩板的中心;所述伸缩板靠近两端位置开设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套装在导向柱上;所述导向柱固定在每个单块模具的两侧,且每一侧包含上下两个导向柱;所述单块模具的数量大于等于三个。
摘要(英文):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一种叠箱模具,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平行设置且结构相同的单块模具;每个单块模具均为两侧均包含型腔的双面模具;每两个相邻的单块模具均通过X伸缩架连接;所述X伸缩架包含两个通过铰接轴相互铰接的伸缩板,所述铰接轴设置在伸缩板的中心;所述伸缩板靠近两端位置开设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套装在导向柱上;所述导向柱固定在每个单块模具的两侧,且每一侧包含上下两个导向柱;所述单块模具的数量大于等于三个。

1.一种叠箱模具,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平行设置且结构相同的单块模具; 每个单块模具均为两侧均包含型腔的双面模具; 每两个相邻的单块模具均通过X伸缩架连接;所述X伸缩架包含两个通过 铰接轴相互铰接的伸缩板,所述铰接轴设置在伸缩板的中心;所述伸缩板靠近 两端位置开设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套装在导向柱上;所述导向柱固定在每个 单块模具的两侧,且每一侧包含上下两个导向柱; 所述单块模具的数量大于等于三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箱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块模具两侧卡 入夹具内,所述导柱设置在夹具的两侧;所述夹具为U型结构,其朝向单块模 具的表面开设用于嵌入单块模具的卡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箱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的端部设 置直径大于腰型孔的宽度的限位挡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箱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单块模具的两侧 还设置有锁紧耳,锁紧耳上开设用于穿设销钉的销轴孔,销钉穿过所有单块模 具的销轴孔后通过限制销钉移动的锁具将所有单块模具相互锁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箱模具,其特征在于:所有单块模具的靠近 四角位置开设有用于穿设光杠的导向孔;所有单块模具的底面开设有用于滑动 组装在滑槽上的滑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箱模具,其特征在于:最两侧的两个单块模 具的背向一面设置有加强筋。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叠箱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块模具 包含单块模具本体;单块模具本体前后两侧表面均开有若干整列布置的型腔, 每个型腔底端均开有一个内浇道,同一列型腔之间通过内浇道相连,单块模具 本体前后两侧表面中部开有直浇道,直浇道底端开有与其相垂直的横浇道,横 浇道顶端与型腔底部的内浇道相连通;所述单块模具本体顶端两侧均开有半溢 流槽,最顶端的一行型腔顶端均设有溢流口,溢流口与溢流槽相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叠箱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浇道顶端设有 浇注口,该浇注口为上大下小的喇叭形;所述溢流口底端和内浇道的两端均为 收口形;所述直浇道的直径大于横浇道的直径;所述溢流槽为矩形。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inline PDFs. Please download the PDF to view it: Download PDF

一种叠箱模具,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平行设置且结构相同的单块模具;每个单块模具均为两侧均包含型腔的双面模具;每两个相邻的单块模具均通过X伸缩架连接;所述X伸缩架包含两个通过铰接轴相互铰接的伸缩板,所述铰接轴设置在伸缩板的中心;所述伸缩板靠近两端位置开设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套装在导向柱上;所述导向柱固定在每个单块模具的两侧,且每一侧包含上下两个导向柱;所述单块模具的数量大于等于三个。
原文:

1.一种叠箱模具,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平行设置且结构相同的单块模具; 每个单块模具均为两侧均包含型腔的双面模具; 每两个相邻的单块模具均通过X伸缩架连接;所述X伸缩架包含两个通过 铰接轴相互铰接的伸缩板,所述铰接轴设置在伸缩板的中心;所述伸缩板靠近 两端位置开设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套装在导向柱上;所述导向柱固定在每个 单块模具的两侧,且每一侧包含上下两个导向柱; 所述单块模具的数量大于等于三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箱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块模具两侧卡 入夹具内,所述导柱设置在夹具的两侧;所述夹具为U型结构,其朝向单块模 具的表面开设用于嵌入单块模具的卡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箱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的端部设 置直径大于腰型孔的宽度的限位挡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箱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单块模具的两侧 还设置有锁紧耳,锁紧耳上开设用于穿设销钉的销轴孔,销钉穿过所有单块模 具的销轴孔后通过限制销钉移动的锁具将所有单块模具相互锁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箱模具,其特征在于:所有单块模具的靠近 四角位置开设有用于穿设光杠的导向孔;所有单块模具的底面开设有用于滑动 组装在滑槽上的滑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箱模具,其特征在于:最两侧的两个单块模 具的背向一面设置有加强筋。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叠箱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块模具 包含单块模具本体;单块模具本体前后两侧表面均开有若干整列布置的型腔, 每个型腔底端均开有一个内浇道,同一列型腔之间通过内浇道相连,单块模具 本体前后两侧表面中部开有直浇道,直浇道底端开有与其相垂直的横浇道,横 浇道顶端与型腔底部的内浇道相连通;所述单块模具本体顶端两侧均开有半溢 流槽,最顶端的一行型腔顶端均设有溢流口,溢流口与溢流槽相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叠箱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浇道顶端设有 浇注口,该浇注口为上大下小的喇叭形;所述溢流口底端和内浇道的两端均为 收口形;所述直浇道的直径大于横浇道的直径;所述溢流槽为矩形。

翻译:
一种叠箱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叠箱模具,用于铸造领域中的零件浇注工艺。

背景技术

浇注工艺在汽车零件制作中使用的非常广泛;传统浇注工艺将两个相向设 置的单块模具组成完成的型腔,通过浇注口将铁水倒入,如此完成浇注过程; 这种结构在实际生产中效率较低;一组模具智能加工少量的零件,适合温度的 铁水也仅仅被使用一次,更换模具时铁水需要再次加工;如此造成了效率低下, 能源浪费、模具数量过多、占据空间大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叠 箱模具,其能够一次性完成多组模具的浇注,且模具实用数量大大减小;节约 能源,提升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叠箱模具,包含多个平行设置且结构相同的单块模具;每个单块模具 均为两侧均包含型腔的双面模具;

每两个相邻的单块模具均通过X伸缩架连接;所述X伸缩架包含两个通过 铰接轴相互铰接的伸缩板,所述铰接轴设置在伸缩板的中心;所述伸缩板靠近 两端位置开设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套装在导向柱上;所述导向柱固定在每个 单块模具的两侧,且每一侧包含上下两个导向柱;

所述单块模具的数量大于等于三个。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和进一步的改进点如下:

(1)所述单块模具两侧卡入夹具内,所述导柱设置在夹具的两侧;所述 夹具为U型结构,其朝向单块模具的表面开设用于嵌入单块模具的卡槽。

(2)所述导向柱的端部设置直径大于腰型孔的宽度的限位挡板。

(3)每个单块模具的两侧还设置有锁紧耳,锁紧耳上开设用于穿设销钉 的销轴孔,销钉穿过所有单块模具的销轴孔后通过限制销钉移动的锁具将所有 单块模具相互锁紧。

(4)所有单块模具的靠近四角位置1开设有用于穿设光杠的导向孔;所有 单块模具的底面开设有用于滑动组装在滑槽上的滑轨。

(5)最两侧的两个单块模具的背向一面设置有加强筋。

(7)所述单块模具包含单块模具本体;单块模具本体前后两侧表面均开 有若干整列布置的型腔,每个型腔底端均开有一个内浇道,同一列型腔之间通 过内浇道相连,单块模具本体前后两侧表面中部开有直浇道,直浇道底端开有 与其相垂直的横浇道,横浇道顶端与型腔底部的内浇道相连通;所述单块模具 本体顶端两侧均开有半溢流槽,最顶端的一行型腔顶端均设有溢流口,溢流口 与溢流槽相连通。

进一步的是:所述直浇道顶端设有浇注口,该浇注口为上大下小的喇叭形; 所述溢流口底端和内浇道的两端均为收口形;所述直浇道的直径大于横浇道的 直径;所述溢流槽为矩形。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箱模具,包含多个平行设置且结构相同的单块模具; 每个单块模具均为两侧均包含型腔的双面模具;双面模具即两面都具备与另一 块模具组装后行程完整型腔、浇注口等结构的模具;双面模具大大减少了模具 的使用量,节约能源,减少占用空间;提升了效率。

本发明的每两个相邻的单块模具均通过X伸缩架连接;X伸缩架的结构与 现有技术中的推拉卷闸大门的结构相似;该结构耐用,易于实现;本发明巧妙 的进行了结构改进,将所述X伸缩架设置为包含两个通过铰接轴相互铰接的伸 缩板,所述铰接轴设置在伸缩板的中心;所述伸缩板靠近两端位置开设有腰型 孔;所述腰型孔套装在导向柱上;所述导向柱固定在每个单块模具的两侧,且 每一侧包含上下两个导向柱;导向柱负责为伸缩板提供导向,伸缩板的腰型孔 的最顶端位置为相邻单块模具之间拉开的最大位置,此位置为卸料位置和清洗 位置,非常方便;伸缩板的腰型孔的最底端位置为合模后的位置,无论开模还 是合模,所有模具都是一个整体,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效率大大提升。能够非 常容易的与机器配合,实现机械化开合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单块模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多个单块模具相互压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多个单块模具相互远离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单块模具本体,12-型腔,13-溢流槽,14-横浇道,15-内浇道,16-浇 注口,17-直浇道,18-溢流孔;

21-X伸缩架,22-伸缩板,23-腰型孔,24-导向柱,25-铰接轴,26-夹具, 27-卡槽;

31-锁紧耳,32-销轴孔,33-锁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其示出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发明公 开了一种叠箱模具,包含多个平行设置且结构相同的单块模具;每个单块模具 均为两侧均包含型腔12的双面模具;

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单块模具均通过X伸缩架21连接;所述X伸缩 架包含两个通过铰接轴相互铰接的伸缩板22,所述铰接轴25设置在伸缩板的 中心;所述伸缩板靠近两端位置开设有腰型孔23;所述腰型孔套装在导向柱 24上;所述导向柱固定在每个单块模具的两侧,且每一侧包含上下两个导向柱;

如图所示,所述单块模具的数量大于等于三个。

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单块模具两侧卡入夹具26内,所述导柱设置在 夹具的两侧;所述夹具为U型结构,其朝向单块模具的表面开设用于嵌入单块 模具的卡槽27。夹具的设置使得每个单块模具能够被便捷的取出和装入;如此 一来,可以设置更多的夹具,具体根据加工需要来装入对应数量的单块模具, 非常灵活,避免了模具始终组装在整个组件上带来的维护不便和操作不便,也 避免了无关数量的模具的使用。

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导向柱的端部设置直径大于腰型孔的宽度的限位 挡板。限位挡板使得导向柱可靠的限制了伸缩板的沿着导向柱轴向的移动,提 升了伸缩的稳定性。

优选的,如图所示:每个单块模具的两侧还设置有锁紧耳31,锁紧耳上开 设用于穿设销钉的销轴孔32,销钉穿过所有单块模具的销轴孔后通过限制销钉 移动的锁具33将所有单块模具相互锁紧。本实施例采用锁紧耳、销轴孔和锁 具的结构将合模在一起的所有模具相互锁紧,如此能够防止浇注时的涨箱,提 升浇注的稳定性;需要注意的是,锁紧3耳的位置应当错开伸缩架的运动轨 迹。

优选的,如图所示:所有单块模具的靠近四角位置开设有用于穿设光杠的 导向孔;所有单块模具的底面开设有用于滑动组装在滑槽上的滑轨。本实施例 进一步提升了移动的可靠导向以及整个组件的整体性;移动过程通过光杠导 向,同时通过底部滑轨导向非常可靠;如果采用外部的气缸或者液压缸动力, 就能够可靠的实现机械化的合模开模。

优选的,如图所示:最两侧的两个单块模具的背向一面设置有加强筋。加 强筋使得最外侧的两个单块模具的强度增加,更加耐用。

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单块模具包含单块模具本体11;单块模具本体前 后两侧表面均开有若干整列布置的型腔12,每个型腔底端均开有一个内浇道 15,同一列型腔12之间通过内浇道相连,单块模具本体前后两侧表面中部开 有直浇道17,直浇道底端开有与其相垂直的横浇道14,横浇道顶端与型腔底 部的内浇道相连通;所述单块模具本体顶端两侧均开有半溢流槽13,最顶端的 一行型腔顶端均设有溢流口18,溢流口与溢流槽相连通。本实施例公开了单块 模具的具体结构,其在一块单块模具本体的前后两侧均开设型腔、横浇道和直 浇道,即双面均可完成铸造,减少了单块模具本体的使用量,生产成本大幅降 低;本实施例中,同一列半型腔之间通过内浇道相连,且内浇道两端均为喇叭 形,即端部的直径较小,便于浇铸完成后成品的脱离,人工劳动强度大幅减小; 本实施例中,采用底注式完成零件的浇铸,能有效避免产生气泡和裂纹,提升 成品的强度和表面质量。

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直浇道顶端设有浇注口16,该浇注口为上大下小 的喇叭形;所述溢流口底端和内浇道的两端均为收口形;所述直浇道的直径大 于横浇道的直径;所述溢流槽为矩形。

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单块模具,在使用时,两个单块模具之间的型腔、直浇 道、浇注口、横浇道、内浇道、溢流口和溢流槽一一对应相闭合,形成完整 的浇铸通道、型腔和溢流通道;将熔化的铁水通过两个浇注口组成的浇注口注 入模具内,型腔内的气体向上通过溢流口排出,底注式浇铸,铁水从底部的横 浇道向上流动,逐一注满完整的型腔,当铁水从溢流口溢出至溢流槽内时, 即型腔均浇铸完成。待铁水冷却后,拆开模具,取出粗模,去掉多余的废料即 得成品。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4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 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 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这些变化涉及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相 关技术,这些都落入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

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 发明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收缩
  • QQ咨询

  •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 电话咨询

  • 0288631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