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车辆的副车架结构 | ||
专利名称(英文): | Auxiliary frame structure of the vehicle | ||
专利号: | CN201610023564.6 | 申请时间: | 20160114 |
公开号: | CN105799784A | 公开时间: | 20160727 |
申请人: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
申请地址: | 日本国广岛县安芸郡府中町新地3番1号 | ||
发明人: | 田中正显 | ||
分类号: | B62D21/11 | 主分类号: | B62D21/11 |
代理机构: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强; 高永志 |
摘要: | 一种车辆的副车架结构,包括:左右一对侧梁,将支撑后轮的左右一对臂构件可摆动地连结;后侧横梁,将各侧梁的后端近傍彼此连结;前侧横梁,在后侧横梁的前方将各侧梁彼此连结。各侧梁与车身刚性接合,在各侧梁上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多处设置有臂连结部,各臂构件的多个端部分别连结于各臂连结部,车辆最后方的后侧臂连结部比车辆最前方的前侧臂连结部更处于车辆下方,在前侧臂连结部与后侧臂连结部之间设置有基于来自车辆后方的碰撞负荷而促进后侧臂连结部向车辆前方位移的位移促进机构。由此,即使在提高了侧梁的针对经由臂构件输入的车辆前后方向负荷的强度的情况下,在车辆被从后方碰撞时也能够抑制臂构件阻碍车身进行的碰撞负荷的吸收。 | ||
摘要(英文): | A sub frame structure of a vehicle comprises a pair of right-and-left side members extending in a vehicl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to which a pair of right-and-left upper-side lower arm supporting rear wheels are pivotally connected, a rear cross member holding the vicinity of rear ends of the side members, and a front cross member interconnecting the side members in a vehicle width direction and being positioned in front of the rear cross member, being spaced apart from the rear cross member. The side member includes a front support bracket and a rear member holding member to which a front connection portion and a rear connection portion of the upper-side lower arm are connected, and a displacement portion to cause the rear member holding member to be displaced forward is provided between the front support bracket and the rear member holding member. |
1.一种车辆的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左右一对侧梁,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将支撑后轮的左右一对臂构件可摆动地连结; 后侧横梁,以将各所述侧梁的后端近傍彼此连结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 前侧横梁,在相对于所述后侧横梁向车辆前方隔开指定间隔的位置以将各所述侧梁彼此 连结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其中, 各所述侧梁与车身刚性接合, 在各所述侧梁上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多处设置有臂连结部,各所述臂构件的多个端部 分别连结于各所述臂连结部, 多个所述臂连结部中的设置于车辆最前方的臂连结部被称为前侧臂连结部并且设置于 车辆最后方的臂连结部被称为后侧臂连结部时,所述后侧臂连结部比所述前侧臂连结部更处 于车辆下方, 在各所述侧梁上的所述前侧臂连结部与所述后侧臂连结部之间设置有位移促进机构,该 位移促进机构基于来自车辆后方的碰撞负荷而促进所述后侧臂连结部向车辆前方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移促进机构包含脆弱部,该脆弱部设置在所述侧梁上的至少所述后侧臂连结部的 近傍, 所述脆弱部以相对于所述侧梁上的所述前侧臂连结部的近傍较脆弱的方式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移促进机构包含弯曲部,该弯曲部设置在所述侧梁上的所述前侧臂连结部与所述 后侧臂连结部之间, 所述弯曲部以从所述前侧臂连结部向车辆后下方弯曲的方式形成。
1.一种车辆的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左右一对侧梁,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将支撑后轮的左右一对臂构件可摆动地连结; 后侧横梁,以将各所述侧梁的后端近傍彼此连结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 前侧横梁,在相对于所述后侧横梁向车辆前方隔开指定间隔的位置以将各所述侧梁彼此 连结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其中, 各所述侧梁与车身刚性接合, 在各所述侧梁上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多处设置有臂连结部,各所述臂构件的多个端部 分别连结于各所述臂连结部, 多个所述臂连结部中的设置于车辆最前方的臂连结部被称为前侧臂连结部并且设置于 车辆最后方的臂连结部被称为后侧臂连结部时,所述后侧臂连结部比所述前侧臂连结部更处 于车辆下方, 在各所述侧梁上的所述前侧臂连结部与所述后侧臂连结部之间设置有位移促进机构,该 位移促进机构基于来自车辆后方的碰撞负荷而促进所述后侧臂连结部向车辆前方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移促进机构包含脆弱部,该脆弱部设置在所述侧梁上的至少所述后侧臂连结部的 近傍, 所述脆弱部以相对于所述侧梁上的所述前侧臂连结部的近傍较脆弱的方式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移促进机构包含弯曲部,该弯曲部设置在所述侧梁上的所述前侧臂连结部与所述 后侧臂连结部之间, 所述弯曲部以从所述前侧臂连结部向车辆后下方弯曲的方式形成。
翻译: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副车架结构,该车辆的副车架结构例如支撑车辆中的后悬架。
背景技术
在如汽车般的车辆中,连结后轮与车身的后悬架具有将后轮按压于路面的功能和作为抑 制路面的凹凸向车身传递的缓冲装置的功能。具有这样的功能的后悬架基于其支撑结构的不 同而有各种各样的方式。
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3-169812号(以下称作专利文献)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多 连杆方式的后悬架,该后悬架的多个臂构件连结于后副车架,该后副车架由左右一对侧梁与 在车辆前后方向隔开指定间隔并且将该左右一对侧梁连结的前侧横梁及后侧横梁所构成,在 底视下呈井字形。
更详细而言,所述专利文献所记载的多连杆方式的后悬架中,经由关节件而连结于后轮 的前侧下臂、后侧下臂以及上臂被连结于后副车架,并且前端连结于车身的纵臂被连结于关 节件。
另外,在如所述专利文献般的多连杆方式的后悬架中,若路面的凹凸等产生的路面输入 从车辆前方施加于后轮,则会有一个向车辆斜上后方的负荷施加于后悬架。
此时,向车辆斜上后方的负荷中的车辆上下方向的负荷基于前侧下臂等臂构件的摆动或 弹簧的作用而被吸收。另一方面,车辆前后方向的负荷经由前侧下臂及后侧下臂而被传递到 后副车架,并且经由纵臂而被传递到车身。
因此,所述专利文献所公开的结构中,例如在弃除纵臂的情况下,经由前侧下臂及后侧 下臂而被传递到后副车架的车辆前后方向的负荷便会增加。
在如此输入到副车架的车辆前后方向的负荷增加的情况下,有必要提高侧梁的针对车辆 前后方向的负荷的强度。然而,若提高侧梁的强度,在车辆被从后方碰撞时,则有可能因臂 构件不移动而阻碍了车身进行的碰撞负荷吸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副车架结构,即使左提高了侧梁 的针对来自路面经由臂构件输入的车辆前后方向负荷的强度的情况下,在车辆被从后方碰撞 时也能够抑制臂构件阻碍车身进行的碰撞负荷的吸收。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车辆的副车架结构包括:左右一对侧梁,沿车辆前后方向 延伸,并且将支撑后轮的左右一对臂构件可摆动地连结(也就是,左侧梁,沿车辆前后方向 延伸,并且将支撑后轮的左臂构件可摆动地连结;右侧梁,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将支 撑后轮的右臂构件可摆动地连结);后侧横梁,以将各所述侧梁的后端近傍彼此连结的方式沿 车宽方向延伸(也就是,后侧横梁,以将所述左侧梁的后端近傍和所述右侧梁的后端近傍连 结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前侧横梁,在相对于所述后侧横梁向车辆前方隔开指定间隔的位 置以将各所述侧梁彼此连结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也就是,前侧横梁,在相对于所述后侧 横梁向车辆前方隔开指定间隔的位置以将所述左侧梁和所述右侧梁连结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 伸);其中,各所述侧梁与车身刚性接合(也就是,所述左侧梁与车身刚性接合,并且,所述 右侧梁与车身刚性接合),在各所述侧梁上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多处设置有臂连结部(也就 是,在所述左侧梁上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多处和在所述右侧梁上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多 处设置有臂连结部),各所述臂构件的多个端部分别连结于各所述臂连结部(也就是,所述左 臂构件的多个端部分别连结于设置在所述左侧梁上的所述臂连结部,并且,所述右臂构件的 多个端部分别连结于设置在所述右侧梁上的所述臂连结部),多个所述臂连结部中的设置于车 辆最前方的臂连结部被称为前侧臂连结部并且设置于车辆最后方的臂连结部被称为后侧臂连 结部时,所述后侧臂连结部比所述前侧臂连结部更处于车辆下方(也就是:设置在所述左侧 梁上的多个所述臂连结部中的处于车辆最前方的臂连结部被称为左前侧臂连结部并且设置于 车辆最后方的臂连结部被称为左后侧臂连结部时,所述左后侧臂连结部比所述左前侧臂连结 部更处于车辆下方;并且,设置在所述右侧梁上的多个所述臂连结部中的处于车辆最前方的 臂连结部被称为右前侧臂连结部并且设置于车辆最后方的臂连结部被称为右后侧臂连结部 时,所述右后侧臂连结部比所述右前侧臂连结部更处于车辆下方),在各所述侧梁上的所述前 侧臂连结部与所述后侧臂连结部之间设置有位移促进机构,该位移促进机构基于来自车辆后 方的碰撞负荷而促进所述后侧臂连结部向车辆前方位移(也就是:在所述左侧梁上的所述左 前侧臂连结部与所述左后侧臂连结部之间设置有左位移促进机构,该左位移促进机构基于来 自车辆后方的碰撞负荷而促进所述左后侧臂连结部向车辆前方位移;并且,在所述右侧梁上 的所述右前侧臂连结部与所述右后侧臂连结部之间设置有右位移促进机构,该右位移促进机 构基于来自车辆后方的碰撞负荷而促进所述右后侧臂连结部向车辆前方位移)。
作为所述刚性结合可以例举:螺合;焊接结合。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提高了侧梁的针对来自路面经由臂构件输入的车辆前后方向的负荷 的强度的情况下,在车辆被从后方碰撞时也能够抑制臂构件阻碍车身进行的的碰撞负荷的吸 收。
具体而言,在车辆被从后方碰撞时,能够基于设置在侧梁上的前侧臂连结部与后侧臂连 结部之间的位移促进机构而使后侧臂连结部向车辆前方位移。
此时,由于臂构件连结于前侧臂连结部及后侧臂连结部,并且后侧臂连结部相对于前侧 臂连结部设置在车辆下方,因此,后侧臂连结部能够容易地以前侧臂连结部为转动中心而向 车辆前下方转动地位移。
而且,随着这样的后侧臂连结部的转动,能够使臂构件向车辆前下方转动,或者使臂构 件从后侧臂连结部脱离。
即,基于位移促进机构,相对于前侧臂连结部设置在车辆下方的后侧臂连结部能够容易 地位移,能够使臂构件的相对于车身的位置容易地变化。
另一方面,因路面输入而产生的车辆前后方向的负荷相比于来自车辆后方的碰撞负荷充 分地小。因此,即使在侧梁上设置了位移促进机构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经由臂构件输入的车 辆前后方向的负荷切实地传递给车身。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车辆的副车架结构即使在提高了侧梁的针对经由臂构件输入的车辆 前后方向的负荷的强度的情况下,在车辆被从后方碰撞时也能够抑制因臂构件而阻碍了车身 进行的的碰撞负荷的吸收的情况。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位移促进机构包含脆弱部,该脆弱部设置在所述侧梁上的至少所述 后侧臂连结部的近傍,所述脆弱部以相对于所述侧梁上的所述前侧臂连结部的近傍较脆弱的 方式形成(也就是:所述左位移促进机构包含左脆弱部,该左脆弱部设置在所述左侧梁上的 至少所述左后侧臂连结部的近傍,所述左脆弱部以相对于所述左侧梁上的所述左前侧臂连结 部的近傍较脆弱的方式形成;并且,所述右位移促进机构包含右脆弱部,该右脆弱部设置在 所述右侧梁上的至少所述右后侧臂连结部的近傍,所述右脆弱部以相对于所述右侧梁上的所 述右前侧臂连结部的近傍较脆弱的方式形成)。
根据该结构,能够随着碰撞的推进而使臂构件向车辆前方位移,能够防止臂构件阻碍车 身进行的碰撞负荷的吸收。
具体而言,在车辆被从后方碰撞而碰撞物与左右一对侧梁的后端或后侧横梁抵接时,由 于脆弱部比较容易变形,因此能够使包含该脆弱部的侧梁的后部向车辆前方变形。
由此,后侧臂连结部与侧梁的后部一起容易地向车辆前方位移,因此,能够使臂构件随 此而向车辆前方位移,能够防止臂构件阻碍车身进行的碰撞负荷的吸收。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位移促进机构包含弯曲部,该弯曲部设置在所述侧梁上的所述前侧 臂连结部与所述后侧臂连结部之间,所述弯曲部以从所述前侧臂连结部向车辆后下方弯曲的 方式形成(也就是:所述左位移促进机构包含左弯曲部,该左弯曲部设置在所述左侧梁上的 所述左前侧臂连结部与所述左后侧臂连结部之间,所述左弯曲部以从所述左前侧臂连结部向 车辆后下方弯曲的方式形成;并且,所述右位移促进机构包含右弯曲部,该右弯曲部设置在 所述右侧梁上的所述右前侧臂连结部与所述右后侧臂连结部之间,所述右弯曲部以从所述右 前侧臂连结部向车辆后下方弯曲的方式形成)。
根据该结构,能够随着碰撞的推进而使臂构件向车辆前方位移,能够防止臂构件阻碍车 身进行的碰撞负荷的吸收。
具体而言,在车辆被从后方碰撞而碰撞物与左右一对侧梁的后端或后侧横梁抵接时,能 够使侧梁的后部以侧梁的弯曲部为起点而向车辆前下方折曲地变形。
由此,后侧臂连结部与侧梁的后部一起容易地向车辆前方位移,因此,能够使臂构件随 此而向车辆前方位移,能够防止臂构件阻碍车身进行的碰撞负荷的吸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车身上的安装状态下的后副车架的底面的底视图。
图2是表示取下了后副车架的状态下的车身的底面的底视图。
图3是图1中的A-A向视剖面图。
图4是图1中的B-B向视剖面图。
图5是表示后副车架的正面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后副车架的上表面的俯视图。
图7A是说明前部侧梁的剖面形状的剖视图。
图7B是说明后部侧梁的剖面形状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后副车架的从车辆下方观察到的外观的外观立体图。
图9是表示后侧横梁的从车辆前方观察到的外观的外观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图1表示车身上的安装状态下的后副车架10的底视图,图2表示取下了后副车架10的 状态下的车身的底视图,图3表示图1中的A-A向视剖面图,图4表示图1中的B-B向视 剖面图,图5表示后副车架10的主视图。
另外,图6表示后副车架10的俯视图,图7A及图7B表示前部侧梁111及后部侧梁 112的剖视图,图8表示后副车架10的从车辆下方观察到的外观立体图,图9表示后侧横 梁12的从车辆前方观察到的外观立体图。
此外,为了明确地进行表示,图3中省略了上侧下臂6、下侧下臂7以及上臂8的图示。 此外,为了明确地进行表示,图4中省略了车身的图示而仅图示了上侧下臂6的前方连结部 6c及后方连结部6d。
另外,图中箭头Fr及Rr表示车辆前后方向,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箭头Rr表示车 辆后方。此外,箭头Rh及Lh表示车宽方向,箭头Rh表示车辆右方,箭头Lh表示车辆左 方。而且,图3中的上方为车辆上方,图3中的下方为车辆下方。
首先,说明车辆1的乘员室部2的下部以及比乘员室部2更处于车辆后方的部分亦即车 辆后部3的下部。
如图1至图3所示,车辆1的乘员室部2的下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由构成车身的 骨架构件的左右一对底板梁21、设置在底板梁21之间的底板22、在车宽方向上连结底板梁 21后端近傍的车身侧横梁23所构成。
此外,乘员室部2的下部中,在左右一对底板梁21之间且在比车身侧横梁23更处于车 辆前侧设置有存储燃料的燃料箱4。
如图2及图3所示,左右一对底板梁21形成为如下的形状:该底板梁21的呈大致矩形 的闭合剖面形状向车辆后方延伸设置并且该底板梁21的后端向车辆斜上方延伸设置之后朝 着车辆后方延伸设置。
此外,如图2所示,底板梁21的下部中,在比车身侧横梁23更处于车辆前侧且在比燃 料箱4的后端更处于车辆前侧的位置设置有车身侧前方刚性结合部21a,该车身侧前方刚性 结合部21a允许紧固螺栓(省略图示)螺合,并且与后述的后副车架10的前端(更具体而言为 后述的侧梁11的前端)刚性结合。
车身侧横梁23的沿车辆前后方向的剖面形状为车辆上侧开口的剖面帽状,该车身侧横 梁23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而形成。该车身侧横梁23被焊接固定于底板22及左右一对底板 梁21的侧面,从而具有作为加强车身的加强构件的作用。此外,车身侧横梁23与底板22 的下表面形成闭合剖面形状。
另一方面,如图2及图3所示,车辆1的车辆后部3的下部从左右一对底板梁21的后 端向车辆后方延伸设置,并且由作为构成车身的骨架构件的左右一对后纵梁31和在后纵梁 31之间构成底面的后底板32所构成。
如图2及图3所示,左右一对后纵梁31是与底板梁21连续的骨架构件,通过从底板梁 21的后端使呈大致矩形的闭合剖面形状向车辆后方延伸设置而形成。如图3所示,该后纵梁 31以侧视下下表面相对于底板梁21的车身侧前方刚性结合部21a位于车辆上方的方式形 成。
此外,如图2所示,后纵梁31的下部中,在相对于车身侧横梁23向车辆后方隔开指定 间隔的位置设置有车身侧后方刚性结合部31a,该车身侧后方刚性结合部31a允许紧固螺栓 (省略图示)螺合,并且与后述的后副车架10的后端(更具体而言为后述的后侧横梁12的上部 连结构件123)刚性结合。
如图1及图3所示,在如此般结构的车辆后部3的下方,经由关节件(省略图示)而连结 于后轮5的左右一对上侧下臂6、左右一对下侧下臂7、以及左右一对上臂8可摆动地轴支 撑于后副车架10,该后副车架10与底板梁21及后纵梁31刚性结合。
此外,如图1所示,上侧下臂6是底视下呈大致A字状的臂构件,其在车宽方向外侧具 备两个与关节件可连结地构成的后轮侧连结部6a、6b,并且在车宽方向内侧具备与后副车架 10可连结地构成的前方连结部6c及后方连结部6d。
而且,如图1及图3所示,上侧下臂6以能够使稳定杆9安装在车辆前方侧的方式构成, 稳定杆9在底板梁21与后副车架10的车辆上下方向之间沿着燃料箱4的后端设置。
如图1及图4所示,下侧下臂7以使车辆下方开口的剖面大致门型形状沿车宽方向延伸 设置的方式形成,而且设置在上侧下臂6的下方。该下侧下臂7在车宽方向外侧具备与关节 件可连结地构成的后轮侧连结部7a,并且在车宽方向内侧具备与后副车架10可连结地构成 的副车架侧连结部7b。
如图4及图5所示,上臂8设置在下侧下臂7的车辆上方,该上臂8以使在车辆上下方 向较长的大致矩形的闭合剖面形状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方式形成,而且该上臂8在正视下 呈向车辆下方突出地弯曲的形状。该上臂8在车宽方向外侧具备与关节件可连结地构成的后 轮侧连结部8a,并且在车宽方向内侧具备与后副车架10可连结地构成的副车架侧连结部8b。
如图1、图4及图6所示,后副车架10由左右一对侧梁11、后侧横梁12、前侧横梁 13、以及左右一对上部梁14一体地构成,其中,左右一对侧梁11以后端在车宽方向上彼此 接近的方式底视下呈大致八字形设置,后侧横梁12保持侧梁11的后端近傍,前侧横梁13 在相对于后侧横梁12隔开指定间隔的车辆前方的位置连结左右的侧梁11,左右一对上部梁 14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连结后侧横梁12的上部及前侧横梁13的上部。
如图1、图4及图6所示,侧梁11形成为底视下其车辆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近傍向车宽 方向内侧突出地缓慢弯曲的底视大致弓状的筒状体。此外,后述的前侧横梁13连结于侧梁 11中的弯曲的弯曲部分。
此外,如图3及图4所示,侧梁11以侧视下后侧横梁12的近傍相对于后述前侧支撑支 架15的近傍位于车辆下方的方式形成为弯曲的侧视阶梯形状。即,侧梁11在前侧支撑支架 15与后侧横梁12(更详细而言为后述的后侧梁保持构件121)之间具有以朝着车辆后下方弯曲 的方式形成的弯曲部Z。
更详细而言,弯曲部Z以从侧梁11中的前侧支撑支架15后侧的近傍位置向车辆后下方 弯曲后朝着后侧横梁12向车辆后方延伸的方式弯曲。
即,侧梁11的弯曲部Z在比前侧支撑支架15更处于车辆后方处(前侧支撑支架15与后 侧梁保持构件121之间)具有向车辆后下方弯曲的弯曲部分和向车辆后方弯曲的弯曲部分, 基于该弯曲部Z的存在,侧梁11形成为侧视阶梯形状。
而且,由于两个侧梁11以后端彼此在车宽方向上接近并且前端彼此在车宽方向上远离 的方式设置,因此其前端朝着车宽方向外侧且车辆前方延伸,而且底视下其呈大致八字形设 置。
具有如此形状的侧梁11通过位于车辆前方侧的前部侧梁111与位于车辆后方侧的后部 侧梁112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焊接接合从而形成为一体。
如图1及图6所示,前部侧梁111在从侧梁11中的前端至弯曲部分的范围延伸并且在 后端近傍连结前侧横梁13。即,前部侧梁111形成为从前侧横梁13朝着车宽方向外侧且车 辆前方延伸的长条形状。
如图7A所示,该前部侧梁111以车辆下侧开口的剖面“凵”状的上板111a的侧面与车 辆上侧开口的剖面“凵”状的下板111b的侧面彼此重合的方式组装,从而形成闭合剖面形 状。此外,上板111a的板厚T1及下板111b的板厚T2为大致相同的板厚,例如构成为能 够传递来自车辆后方的碰撞所产生的碰撞负荷的板厚。
此外,如图6及图8所示,前部侧梁111的前端具备前方紧固孔113,该前方紧固孔113 允许紧固螺栓(省略图示)插入,该紧固螺栓螺合于底板梁21的车身侧前方刚性结合部21a。
前方紧固孔113由金属制筒状体的内部空间构成,该金属制筒状体以在车辆上下方向穿 通前部侧梁111的方式安装于该前部侧梁111。
如图1及图6所示,后部侧梁112从前部侧梁111的后端朝着车宽方向稍内侧且车辆后 方延伸设置,并且形成为上述的侧视阶梯形状。
此外,后部侧梁112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相对于前部侧梁111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 较短,而且形成为在组装状态下相对于后侧横梁12的后侧面向车辆后方突出的长度。
如图7B所示,该后部侧梁112以车辆下侧开口的剖面“凵”状的上板112a的侧面与 车辆上侧开口的剖面“凵”状的下板112b的侧面彼此重合的方式组装来形成闭合剖面形状。
此外,上板112a的板厚T3及下板112b的板厚T4为大致相同的板厚而且形成为比前 部侧梁111的板厚T1、T2薄的板厚。即,后部侧梁112以对于例如由来自车辆后方的碰撞 所产生的碰撞负荷比前部侧梁111较脆弱的方式构成。
此处,如图3及图4所示,将板厚相对地较薄的后部侧梁112中的比后述的后侧梁保持 构件121更处于车辆前方的部分(换言之为位于前侧支撑支架15与后侧梁保持构件121之间 的部分)称作脆弱部Y。该脆弱部Y只要至少形成在后侧梁保持构件121的前侧近傍便可, 不过,本实施方式中,脆弱部Y被设定在从比前侧支撑支架15稍后方的位置至后侧梁保持 构件121为止的比较宽阔的范围。
如图4所示,在如此般结构的侧梁11的上表面上焊接固定有前侧支撑支架15,该前侧 支撑支架15在侧梁11的上方将上侧下臂6的前方连结部6c连结支撑。
更详细而言,前侧支撑支架15接近于前侧横梁13的车辆前侧,并且被焊接固定于前部 侧梁111的上表面及前侧横梁13。
该前侧支撑支架15为车宽方向外侧开口的大致盒状,形成为如下的形状:允许上侧下 臂6的前方连结部6c的利用紧固螺栓(省略图示)的安装并且能够让上侧下臂6向车辆后上方 以及前下方摆动地支撑该上侧下臂6。
如图1及图5所示,后侧横梁12起到了在左右一对侧梁11的后端向车辆后方突出的状 态下作为保持侧梁11的保持构件的作用、作为将侧梁11连结于后纵梁31的连结构件的作 用、以及作为将上侧下臂6可摆动地予以支撑的支撑构件的作用。
详细而言,如图4、图6及图9所示,后侧横梁12通过左右一对后侧梁保持构件121、 后侧连结构件122、以及上部连结构件123从车辆下方按此顺序设置并且一体地焊接接合而 构成,所述左右一对后侧梁保持构件121保持侧梁11的后端近傍,所述后侧连结构件122 连结后侧梁保持构件121以及左右一对侧梁11,所述上部连结构件123在车宽方向上将后 纵梁31的车身侧后方刚性结合部31a彼此连结。
如图6及图9所示,后侧梁保持构件121通过两个金属制板材被弯折成形之后在车辆前 后方向上被组装从而形成为在车宽方向较长的大致筒状体。该后侧梁保持构件121的车宽方 向内侧形成为正视下如下的形状:能够让后部侧梁112的上表面、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及下 表面嵌合并且能够进行焊接地向车宽方向外侧凹设。
此外,后侧梁保持构件121的车宽方向外侧形成为如下的形状:在侧梁11的车宽方向 外侧,允许上侧下臂6的后方连结部6d的利用紧固螺栓(省略图示)的安装并且能够让上侧下 臂6向车辆后上方以及前下方摆动地支撑该上侧下臂6。
即,后侧梁保持构件121兼备保持后部侧梁112的作用和作为将上侧下臂6可摆动地予 以支撑的后侧支撑支架的作用。
如图4及图9所示,后侧连结构件122通过两个金属制板材被弯折成形之后在车辆前后 方向上被组装从而形成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具有指定的厚度并且车辆上侧开口的内部空心的 正视大致矩形。
该后侧连结构件122的下部形成为能够与后侧梁保持构件121的上部、后部侧梁112 的上表面以及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面抵接并且能够进行焊接的形状。
如图4、图6及图9所示,上部连结构件123通过两个金属制板材被弯折成形之后在车 辆上下方向被组装从而形成为在车辆上下方向具有指定的厚度并且具有比后侧连结构件122 的车宽方向的长度更长的车宽方向的长度的内部空心的俯视大致长椭圆形状。
如图6及图8所示,上部连结构件123的车宽方向两端具备允许紧固螺栓(省略图示)插 入的后方紧固孔123a,该紧固螺栓螺合于底板梁21的车身侧后方刚性结合部31a。
后方紧固孔123a由金属制筒状体的内部空间构成,该金属制筒状体以在车辆上下方向 穿通上部连结构件123的方式分别安装于该上部连结构件123的车宽方向两端。
如图4、图5及图8所示,前侧横梁13具有使下侧下臂7可摆动地受到支撑并且将左 右一致的侧梁11予以连结的作用。
更详细而言,前侧横梁13通过左右一对前侧梁保持构件131、前侧连结构件132从车 辆下方按此顺序设置并且一体地焊接接合而构成,所述左右一对前侧梁保持构件131保持左 右一对前部侧梁111的后端近傍亦即保持左右一对侧梁11的弯曲部分,所述前侧连结构件 132在车宽方向上连结前侧梁保持构件131。
如图4及图8所示,前侧梁保持构件131由位于车辆后侧的第一保持部133和与该第一 保持部133相向设置的第二保持部134一体构成。
第一保持部133由第一夹持部分133a和第一接合部分133b一体形成,第一夹持部分 133a是沿着侧梁11的车宽方向的外侧侧面及下表面来将车宽方向内侧切去而成的大致平板 状,所述第一接合部分133b是使第一夹持部分133a的上端向车辆前方大致直角地弯曲而形 成的大致平板状。
第二保持部134由第二夹持部分134a和第二接合部分134b一体形成,第二夹持部分 134a是沿着侧梁11的车宽方向的外侧侧面及下表面来将车宽方向内侧切去而成的大致平板 状,所述第二接合部分134b是使第二夹持部分134a的上端向车辆前方大致直角地弯曲而形 成的大致平板状。
该第一保持部133与第二保持部134通过第二保持部134的第二接合部分134b被焊接 固定于第一保持部133的第一接合部分133b的下表面,从而构成前侧梁保持构件131。
此情况下,前侧梁保持构件131由第一保持部133的第一夹持部分133a和第二保持部 134的第二夹持部分134a构成下侧下臂支撑支架(省略图示),该下侧下臂支撑支架允许下侧 下臂7的副车架侧连结部7b的利用紧固螺栓(省略图示)的安装并且将下侧下臂7能够沿车辆 上方向摆动地予以支撑。
具有如此般结构的前侧梁保持构件131中,第一保持部133的第一接合部分133b被焊 接固定于侧梁11的上表面,并且第一保持部133的第一夹持部分133a以及第二保持部134 的第二夹持部分134a的车宽方向的内侧被焊接固定于侧梁11的车宽方向的外侧侧面以及下 表面。
即,前侧梁保持构件131兼备作为保持侧梁11的保持构件的作用和作为将下侧下臂7 可摆动地支撑的支撑支架的作用。
如图3至图5所示,前侧连结构件132通过两个金属制板材弯折成形之后在车辆上下方 向组装,从而形成为具有车辆前后方向的厚度并且正视大致X状的内部空心形状。该前侧连 结构件132的下端形成为能够与前部侧梁111的上表面以及车宽方向的内侧侧面抵接并且能 够进行焊接的形状。
此外,在前侧连结构件132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上端近傍设置有上臂安装部135,该上臂 安装部135允许上臂8的副车架侧连结部8b的利用紧固螺栓(省略图示)的安装并且将上臂8 能够沿车辆上下方向摆动地予以支撑。
如图6所示,左右一对上部梁14设置在俯视下相对于侧梁11的车宽方向外侧,并且在 车辆前后方向上将前侧横梁13的上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近傍与后侧横梁12的上部连 结。
如图6及图8所示,上部梁14形成为使下方开口的正视门型形状沿车辆前后方延伸设 置而成的形状。此外,上部梁14以能够确保针对经由上侧下臂6、下侧下臂7以及上臂8 输入的输入负荷的弯曲刚性且对于来自车辆后方的碰撞负荷较为脆弱的方式来形成及焊接。
具有上述般结构的车辆1的副车架结构即使在提高了侧梁11的针对经由上侧下臂6输 入的车辆前后方向的负荷的强度的情况下,在车辆被从后方碰撞时也能够防止上侧下臂6阻 碍底板梁21进行的的碰撞负荷的吸收。
具体而言,在车辆被从后方碰撞时,能够基于位于前侧支撑支架15与后侧梁保持构件 121之间的侧梁11的弯曲部Z及脆弱部Y的作用而使后侧梁保持构件121向车辆前方变形。 即,能够使侧梁11的弯曲部Z及脆弱部Y作为位移促进机构发挥作用,该位移促进机构基 于从车辆后方输入的碰撞负荷而促进后侧梁保持构件121向车辆前方的变形。
此时,由于上侧下臂6连结于前侧支撑支架15及后侧梁保持构件121,并且后侧梁保 持构件121相对于前侧支撑支架15设置在车辆下方,因此,后侧梁保持构件121能够容易 地以前侧支撑支架15为转动中心而向车辆前下方转动地位移。
而且,随着这样的后侧梁保持构件121的转动,能够使上侧下臂6向车辆前下方转动, 或者使上侧下臂6从后侧梁保持构件121脱离。
即,基于由侧梁11的弯曲部Z及脆弱部Y构成的位移促进机构,相对于前侧支撑支架 15设置在车辆下方的后侧梁保持构件121能够容易地位移,能够使上侧下臂6的相对于车 身的位置容易地变化。
另一方面,因路面输入而产生的车辆前后方向的负荷相比于来自车辆后方的碰撞负荷充 分地小。因此,即使在侧梁11上设置了弯曲部Z及脆弱部Y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经由上侧 下臂6输入的车辆前后方向的负荷切实地传递给底板梁21。
如上所述,车辆1的副车架结构即使在提高了侧梁11的针对经由上侧下臂6输入的车 辆前后方向的负荷的强度的情况下,在车辆被从后方碰撞时也能够防止因上侧下臂6而阻碍 了底板梁21进行的的碰撞负荷的吸收。
此外,车辆1的副车架结构在侧梁11上的前侧支撑支架15与后侧梁保持构件121之间 (至少包含后侧梁保持构件121近傍的位置)设置有相对于前部侧梁111较脆弱的脆弱部Y, 因此,能够随着碰撞的推进而使上侧下臂6向车辆前方位移,能够防止上侧下臂6阻碍底板 梁21进行的碰撞负荷的吸收。
具体而言,在车辆被从后方碰撞而碰撞物与左右一对侧梁11的后端或后侧横梁12抵接 时,由于脆弱部Y比较容易变形,因此能够使包含该脆弱部Y的侧梁11的后部(后部侧梁 112)向车辆前方变形。
由此,后侧梁保持构件121与侧梁11的后部一起容易地向车辆前方位移,因此,能够 使上侧下臂6随此而向车辆前方位移,能够防止上侧下臂6阻碍底板梁21进行的碰撞负荷 的吸收。
此外,车辆1的副车架结构在侧梁11上的前侧支撑支架15与后侧梁保持构件121之间 设置有从前侧支撑支架15向车辆后下方弯曲的弯曲部Z,因此,能够随着碰撞的推进而使上 侧下臂6向车辆前方位移,能够防止上侧下臂6阻碍底板梁21进行的碰撞负荷的吸收。
具体而言,在车辆被从后方碰撞而碰撞物与左右一对侧梁11的后端或后侧横梁12抵接 时,能够使折弯侧梁11的后部(后部侧梁112)以侧梁11的弯曲部Z为起点而向车辆前下方 折曲地变形。
由此,后侧梁保持构件121与侧梁11的后部一起容易地向车辆前方位移,因此,能够 使上侧下臂6随此而向车辆前方位移,能够防止上侧下臂6阻碍底板梁21进行的碰撞负荷 的吸收。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侧梁11刚性结合于底板梁21,不过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 可以采用与底板梁21以外的构成车身的骨架构件或车身侧横梁23等加强构件刚性结合的结 构。或者也可采用侧梁11与用于对车身的骨架构件与加强构件接合的接合部位进行加强的 加强构件刚性结合的结构。
此外,在后副车架10的车辆方前侧设置燃料箱4,不过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 置存储汽油或氢等的箱或电动汽车的二次电池等。
此外,以后侧梁保持构件121、后侧连结构件122以及上部连结构件123来构成后侧横 梁12,不过,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后侧横梁12也可以是后侧梁保持构件121、后侧连结 构件122以及上部连结构件123一体成形而成的结构。
此外,后侧支撑支架与后侧梁保持构件121一体构成,其中,后侧支撑支架将上侧下臂 6的后方连结部6d可摆动地予以支撑,不过本发明并不该限定于此,后侧支撑支架也可以与 后侧梁保持构件121分体地亦即与后侧横梁12分体地构成。此情况下,较为理想的是其与 后侧横梁12接近地设置。
另外,采用了上侧下臂6的前方连结部6c以及后方连结部6d与侧梁11连结的结构, 不过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上侧下臂6中的三个以上的连结部与侧梁11连结的 结构。
此外,通过使后部侧梁112的板厚T3、T4小于前部侧梁111的板厚T1、T2来构成比 前部侧梁111较脆弱的后部侧梁112,不过,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其也可以利用比前部侧 梁111相对较脆弱的材料来形成后部侧梁112并且将前部侧梁111与后部侧梁112接合来形 成侧梁11。
另外,也可以将前部侧梁111的上板111a与后部侧梁112的上板112a一体形成,并且 使与后部侧梁相当的部分的板厚T3形成为比与前部侧梁相当的部分的板厚T1薄壁。
此情况下,将前部侧梁111的下板111b与后部侧梁112的下板112b一体形成,并且使 与后部侧梁相当的部分的板厚T4形成为比与前部侧梁相当的部分的板厚T2薄壁。
或者也可以使由前部侧梁111的下板111b与后部侧梁112的下板112b一体形成的下板 的板厚相对于由前部侧梁111的上板111a与后部侧梁112的上板112a一体形成的上板的板 厚互不相同。
此外,脆弱部由比前部侧梁111较脆弱的后部侧梁112的一部分来构成,不过,本发明 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侧梁11中的前侧横梁13与后侧梁保持构件121之间形成细颈部等, 以促进后侧梁保持构件121向车辆前方的位移。
另外,由侧梁11的弯曲部Z及脆弱部Y来构成促进后侧梁保持构件121向车辆前方变 形的位移促进机构,不过,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仅由弯曲部Z和脆弱部Y的任意一方 来构成位移促进机构。
有关本发明的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的对应如下:本发明的臂构件与实施方式的上 侧下臂6对应,以下同样地,车身与底板梁21对应,副车架与后副车架10对应,臂构件的 多个端部与前方连结部6c及后方连结部6d对应,多个臂连结部与前侧支撑支架15及后侧 梁保持构件121对应,前侧臂连结部与前侧支撑支架15对应,后侧臂连结部与后侧梁保持 构件121对应,位移促进机构及脆弱部与脆弱部Y对应,位移促进机构及弯曲部与弯曲部Z 对应,不过,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构成,其还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