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车辆的抗扰流装置及包括其的车辆 | ||
专利名称(英文): | anti-burble device of the vehicle and veh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 ||
专利号: | CN201510863251.7 | 申请时间: | 20151201 |
公开号: | CN105416415A | 公开时间: | 20160323 |
申请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申请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沙阳路 | ||
发明人: | 张宏松; 谭昌毓; 李端君; 金哲洙 | ||
分类号: | B62D35/00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代理机构: | 北京中强智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8 | 代理人: | 王书彪; 刘艳芬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抗扰流装置,其包括:开合机构,其安装于车头和车厢、或者车厢和另一车厢之间的间隙处,该间隙被开合机构遮起或露出;驱动机构,其连接开合机构并驱动开合机构的开合动作;检测机构,其连接驱动机构,用于检测车头和/或车厢的非直线状态,然后由此控制驱动机构的动作。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抗扰流装置的车辆。本发明实现了车辆在运行时可以同时兼顾转弯时防干涉和高速运行时抗扰流的优点,从而使得车辆可以在转弯抗干扰的同时,还可以降低车辆运行时的空气阻力,减少车辆的油耗损失。 | ||
摘要(英文): |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vehicle anti-burbl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 opening and closing mechanism,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head and the carriage, a carriage or carriage and a gap between the other, the gap or obstructs is exposed by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mechanism; the drive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same and driving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mechanism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movement of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mechanism; the detection mechanism, its connec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for detecting and/or of the carriage on the non-linear state, then the movements of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this control. At the same time,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vehicle anti-turbulence device. This invention is realized during operation of the vehicle can be at the same time preventing interference and to give consideration to and turn anti-burble the advantages of the high-speed operation, so that the vehicle can be at the same time anti-interference in turn, can also reduce air resistance of the vehicle is running, to reduce the loss of fuel consumption of the vehicle. |
1.车辆的抗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合机构(1),其安装于车头(21)和车厢(22)、或者车厢(22)和 另一车厢(22)之间的间隙(23)处,所述间隙(23)被所述开合机构(1) 遮起或露出; 驱动机构(3),其连接所述开合机构(1)并驱动所述开合机构(1)的 开合动作; 检测机构(4),其连接所述驱动机构(3),用于检测所述车头(21)和 /或车厢(22)的非直线状态,然后由此控制所述驱动机构(3)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抗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 构(1)转动连接于所述车头(21)和/或车厢(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抗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 构(1)固定安装于转轴(5)上,所述转轴(5)连接所述驱动机构(3)并由 所述驱动机构(3)驱动其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车辆的抗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开合机构(1)包括以围挡形式安装的围挡单元(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抗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单 元(11)包括多块单独安装的板体(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抗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 构(3)还与开关(6)连接,用于接受所述开关(6)的电信号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车辆的抗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 动机构(3)包括至少一气缸(31),所述气缸(3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 开合机构(1),并以推拉的动作驱动所述开合机构(1)的开合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抗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 (31)和气源(32)之间的气路(33)上安装有电磁阀(34),其电连接所述 检测机构(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抗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 构(4)安装于所述车头(21)或车厢(22)或车底或车轮。
10.车辆,包括车头(21)和车厢(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 求1-9任一所述的车辆的抗扰流装置。
1.车辆的抗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合机构(1),其安装于车头(21)和车厢(22)、或者车厢(22)和 另一车厢(22)之间的间隙(23)处,所述间隙(23)被所述开合机构(1) 遮起或露出; 驱动机构(3),其连接所述开合机构(1)并驱动所述开合机构(1)的 开合动作; 检测机构(4),其连接所述驱动机构(3),用于检测所述车头(21)和 /或车厢(22)的非直线状态,然后由此控制所述驱动机构(3)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抗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 构(1)转动连接于所述车头(21)和/或车厢(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抗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 构(1)固定安装于转轴(5)上,所述转轴(5)连接所述驱动机构(3)并由 所述驱动机构(3)驱动其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车辆的抗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开合机构(1)包括以围挡形式安装的围挡单元(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抗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单 元(11)包括多块单独安装的板体(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抗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 构(3)还与开关(6)连接,用于接受所述开关(6)的电信号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车辆的抗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 动机构(3)包括至少一气缸(31),所述气缸(3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 开合机构(1),并以推拉的动作驱动所述开合机构(1)的开合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抗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 (31)和气源(32)之间的气路(33)上安装有电磁阀(34),其电连接所述 检测机构(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抗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 构(4)安装于所述车头(21)或车厢(22)或车底或车轮。
10.车辆,包括车头(21)和车厢(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 求1-9任一所述的车辆的抗扰流装置。
翻译: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的抗扰流装置及包括 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车辆中,有一些车辆的车头和车厢之间一般会空开一段间 隙,有一些具备好几节车厢的车辆,也会在相邻两节车厢之间空开一段间隙。 这种间隙一般会保持在450-1000mm,以此来避免车辆转弯时车头和车厢、或 者车厢和车厢之间的干涉。这种车辆中,常见的有半挂厢式货车、槽罐车等。
保持距离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的干涉问题。但是在使用中,我们发现,由 于该间隙的存在,车辆在高速运行时有时候会因为间隙过大而产生扰流,由此 增大空气阻力阻,即形成对车辆的风阻,容易加重对车辆内各部件的损耗负担, 并且根据理论计算,每增加1%风阻,就会相应增大2%的油耗损失,从而还会 增加车辆的油耗成本。
因此,对于防止干涉和防止扰流,也就成为了两个相互矛盾且无法同时兼 顾并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抗扰流装置及包括其的车辆,旨在解决 现有车辆中转弯时车头和车厢、或者车厢和车厢之间的干涉与高速运行的扰流 无法兼顾的问题。
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车辆的抗扰流装置,其包括:开合机构,其安装 于车头和车厢、或者车厢和另一车厢之间的间隙处,该间隙被开合机构遮起 或露出;驱动机构,其连接开合机构并驱动开合机构的开合动作;检测机构, 其连接驱动机构,用于检测车头和/或车厢的非直线状态,然后由此控制驱动机 构的动作。
进一步地,上述开合机构转动连接于车头和/或车厢。
可选地,上述开合机构固定安装于转轴上,该转轴连接驱动机构并由驱动 机构驱动其转动。
进一步地,上述开合机构包括以围挡形式安装的围挡单元。
进一步地,上述围挡单元包括多块单独安装的板体。
进一步地,上述驱动机构还与开关连接,用于接受开关的电信号控制。
进一步地,上述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一气缸,该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开合 机构,并以推拉的动作驱动开合机构的开合动作。
进一步地,上述气缸和气源之间的气路上安装有电磁阀,其电连接检测机 构。
进一步地,上述检测机构安装于车头或车厢或车底或车轮。
再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头和车厢,该车辆上还设置 有上述的车辆的抗扰流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车辆的抗扰流装置,在车辆上车头与车厢、或者车厢与车 厢之间的间隙处设置了开合机构,以类似于门窗的开合方式来遮起或露出该 间隙,检测机构和驱动机构则可以实现开合机构随着车辆的运动在遮起间隙 和露出间隙之间的自动切换,由此实现车辆在运行时可以同时兼顾转弯时防 干涉和高速运行时抗扰流的优点,从而使得车辆可以在转弯抗干扰的同时, 还可以降低车辆运行时的空气阻力,减少车辆的油耗损失。
本发明另外提供的车辆,由于采用了上述的车辆的抗扰流装置,因此同 样具备了前述的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 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 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抗扰流装置(安装于车辆上)的结构示 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抗扰流装置的控制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抗扰流装置中的开合机构的结构示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抗扰流装置中的板体和转轴的一种结构 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抗扰流装置中的板体和转轴的另一种结 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 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 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车辆的抗扰流装置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3,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抗扰流装置的优选 结构。
该车辆的抗扰流装置包括:开合机构1,其安装于车头21和车厢22的间 隙23处,该间隙23被开合机构1遮起或露出;驱动机构3,其连接开合机构 1并驱动开合机构1的开合动作;检测机构4,其连接驱动机构3,检测机构4 安装于车头21或车厢22上,用来检测车头21、车厢22的非直线状态,或者 车头21和车厢22的非直线状态,这种非直线状态指车头21、车厢22处于不 平行于道路的曲线状态或者两者之间具有夹角的状态;例如,转弯时,车头21 和车厢22由一直线排列变成两者之间形成夹角,这时候检测机构4感应到这 种变化,就会由此生成控制驱动机构3的动作的电信号。该检测机构4具体可 以为光电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感应装置。
另外,上述的间隙23也可以存在于车厢22和车厢22之间,即相邻的两 节车厢之间,适用于一些车辆具有多节车厢的情况。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辆的抗扰流装置,在车辆上车头与车厢、或者车厢 与车厢之间的间隙处设置了开合机构,以类似于门窗的开合方式来遮起或露 出该间隙,检测机构和驱动机构则可以实现开合机构随着车辆的运动在遮起 间隙和露出间隙之间的自动切换,由此实现车辆在运行时可以同时兼顾转弯 时防干涉和高速运行时抗扰流的优点,从而使得车辆可以在转弯抗干扰的同 时,还可以降低车辆运行时的空气阻力,减少车辆的油耗损失。
举具体的一个实例来说,可以如下,在车辆保持直行时,开合机构保持 关闭状态,间隙被遮起,这样由间隙过大所引起的扰流问题得到解决,车辆 转弯时,检测机构检测到车头、车厢相对于设定位置(例如直行时所保持的位 置或者转出一定角度范围内的位置)的位置变化,检测机构被触发后向驱动机 构发出电信号,驱动机构开始驱动开合机构开启,间隙露出,这时候便可以 实现转弯时的防干涉的目的,折弯结束后,检测机构再次感应到位置变化, 然后再次被触发并向驱动机构继续发出关闭开合机构的电信号。
当然上述的实施例也可以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实现,具体说来就是,以转 弯时的车辆的位置状态作为初始状态,即开合机构的开启状态作为初始状 态,车辆直行后检测机构感应到位置变化被触发,而控制开合机构关闭,车 辆再次转弯后,检测机构所受到的触发消失,驱动机构失去电信号并复位, 开合机构开启。
其中,如图1至图3所示,对于驱动机构3,具体实施时,其可以包括多 个气缸31,该气缸3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开合机构1,并以推拉的动作驱动开 合机构1的开合动作。该实施例中,设置多个气缸31还可以被特别适应于开 合机构1包括有多块单独安装的板体12的情况之下,这些板体12可以选择以 围挡形式形成了围挡单元11,并可以分别设置在车辆的顶部、左右侧部甚至 是底部;也就是说,围挡单元11在此被做成了分体式的,这样各块板体12便 可以分别获得一个气缸31的驱动作用,形成了各自独立驱动的效果,并且各 个板体12可以与车头21或者车厢22进行转动连接,具体可以为板体12的一 侧与车头21或者车厢22进行铰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这样打开和关闭的方式就 可以体现为气缸31驱动板体12翻动。
但是,为了保持各个板体12的行程的统一,如图2所示多个气缸31还通 过同一气源32供气,且通过一个并联形式的气路33连接。而为了便于配合检 测机构4的电信号控制,气路33上还安装了电磁阀34来实现。
在一些情况之下,气缸31的数量甚至可以缩减为一个,例如仅需要在间 隙的一侧设置开合机构,即只需要驱动一块板体;或者调整开合机构的结构 形式和开合方式,例如,开合机构为一体式设计,开合机构直接由气缸以向 上顶起或者向一侧顶出的方式来实现开启和关闭。
其中,如图1至图2所示,对于检测机构4,具体实施时,其可以采用位 移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对于具体实现的原理,以光电传感器为例,可以 设置为车辆中的车头或车厢位置变化时,光电传感器的光线受到遮挡,这样 就可以触发形成电信号。由于本发明并没有对传感器的实现原理作出改进和 变化,因此对于其他传感器的实现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是熟知的,因 此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如图1-2所示,为了便于形成对驱动机构的手动控制,还可以设置与驱动 机构3电连接的开关6,从而能够以手动的方式来形成对驱动机构3的电信号 控制。对于其与驱动机构3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有线连接(通过电路61连 接)或者无线连接,具体实现原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熟知的,在此不 再赘述。
如图4所示,开合机构1固定安装于转轴5上,转轴5连接驱动机构3并 由驱动机构3驱动其转动,此处由于需要取得转轴5转动,因此驱动机构3在 此最好采用能够驱动旋转运动的电机或者旋转气缸等装置。具体结合到上述 的内容中去,当开合机构1包括有多块围挡形式的板体12时,各块板体12可 以沿着转轴5的轴向固定安装于各自对应的转轴5上,转轴5则可以设置于板 体12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上,最好是中心上。车辆转弯时,即车头或车厢 位置发生变化时,气流的方向也会因为车头或车厢的位置变化而产生变化, 转弯时,气流就会从平行于车辆的方向转换为跟着车头转向,这时候,板体 12就会因为气流的转向而受到斜向的冲击,由此正好驱使其开始以转轴为中 心点产生摆动,如此就会对驱动机构3形成对开合机构1的辅助性的驱动力, 使得开合机构1可以更加顺畅且迅速地打开,也可以节省驱动机构3的耗能。
如图5所示,当开合机构1并非为包括多块板体12的情况时,其可以直 接安装于一转轴5上,如为围挡形式时,转轴5安装于开合机构1的中间部分 上,两端部则处于自由转态。如为单块板体12时,可以直接采用上述的板体 12沿着转轴5轴向安装的方式。这样便也可以形成上述的效果。
车辆实施例: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如图1所示,包括车头21和车厢22,该车辆 上还设置有上述的车辆的抗扰流装置。
由于车辆的抗扰流装置具有上述效果,所以具有该抗扰流装置的车辆也具 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 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 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