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汽车侧门防撞杆的安装支架、汽车侧门及车辆 | ||
专利名称(英文): | |||
专利号: | CN201520975978.X | 申请时间: | 20151130 |
公开号: | CN205417112U | 公开时间: | 20160803 |
申请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申请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沙阳路 | ||
发明人: | 孙凤翔 | ||
分类号: | B60J5/04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代理机构: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桑传标; 陈庆超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侧门防撞杆的安装支架、汽车侧门及车辆,其中,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位于该支架本体第一端的车门连接部和用于容纳连接防撞杆的连接槽,支架本体的与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上设置有朝向汽车侧门凸出的支撑件,从而将现有技术手段中的安装支架的悬臂梁结构变成多点支撑结构,增强了安装支架抵抗受力变形的能力,汽车侧门防撞杆固定时,采用该安装支架有效地增强了汽车侧门的抵抗碰撞的能力,保证车内乘员的安全。 | ||
摘要(英文): |
1.一种汽车侧门防撞杆的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位于该支架本体(1)第一端的车门连接部(2)和用于容纳连接防撞杆(8)的连接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上设置有朝向汽车侧门凸出的支撑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门防撞杆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3)沿所述支架本体(1)从所述第一端贯穿延伸到所述第二端,所述车门连接部(2)包括对称地位于所述连接槽(3)两侧的连接板,所述支撑件(4)为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连接槽(3)两侧的两个支撑件(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侧门防撞杆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远离所述支架本体(1)的一端形成有连接平台(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门防撞杆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为板件,并且该板件上设置有沿该支撑件(4)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加强筋(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侧门防撞杆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件远离所述支架本体(1)的一端形成有连接平台(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侧门防撞杆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板上分别设置有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侧门防撞杆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3)的长度与所述防撞杆(8)的长度之比为1:8至1:11。
8.一种汽车侧门,包括车门内板(7)、防撞杆(8)和连接在所述车门内板(7)与所述防撞杆(8)端部之间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该安装支架为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侧门防撞杆的安装支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侧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连接部(2)和所述支撑件(4)分别固定连接到所述车门内板(5)上,所述防撞杆(8)的端部固定在所述连接槽(3)内。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该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汽车侧门。
1.一种汽车侧门防撞杆的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位于该支架本体(1)第一端的车门连接部(2)和用于容纳连接防撞杆(8)的连接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上设置有朝向汽车侧门凸出的支撑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门防撞杆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3)沿所述支架本体(1)从所述第一端贯穿延伸到所述第二端,所述车门连接部(2)包括对称地位于所述连接槽(3)两侧的连接板,所述支撑件(4)为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连接槽(3)两侧的两个支撑件(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侧门防撞杆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远离所述支架本体(1)的一端形成有连接平台(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门防撞杆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为板件,并且该板件上设置有沿该支撑件(4)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加强筋(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侧门防撞杆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件远离所述支架本体(1)的一端形成有连接平台(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侧门防撞杆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板上分别设置有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侧门防撞杆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3)的长度与所述防撞杆(8)的长度之比为1:8至1:11。
8.一种汽车侧门,包括车门内板(7)、防撞杆(8)和连接在所述车门内板(7)与所述防撞杆(8)端部之间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该安装支架为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侧门防撞杆的安装支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侧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连接部(2)和所述支撑件(4)分别固定连接到所述车门内板(5)上,所述防撞杆(8)的端部固定在所述连接槽(3)内。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该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汽车侧门。
翻译: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工业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侧门防撞杆的安装支架、汽车侧门及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侧门防撞杆,也称管型防撞梁,是指通过在车门结构中添加横梁的方式,来增强汽车侧面的结构,当汽车侧门受到撞击时,坚固的防撞杆能大大减轻侧门的变形程度,从而减轻或者避免车内乘员受到撞击伤害。防撞杆在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车门内板上,安装支架的一端与防撞杆通过二氧化碳保护焊相连,另一端则通过点焊的形式固定在车门内板上。当车门受到外力以后,侧防撞杆作为高强度结构,其本身能够吸收部分碰撞能量,防止车门变形,另一部分能量,则可以沿着防撞杆,经由安装支架,分散到强度较好的车身侧围上。在整个受力过程中,安装支架起到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对防撞杆固定的支撑,二是能量传递的桥梁,若安装支架受力失效,那么整个防撞结构将难以完全发挥作用。
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安装支架的结构形式属于悬臂梁结构,即,安装支架的一端固定在车门内板上,另一端则处于悬空状态,而悬臂梁结构受力和承重能力差,当车辆侧方受到较大的碰撞能量时,会导致安装支架发生变形或开裂,从而失去了对车上成员的有效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侧门防撞杆的安装支架,该安装支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抵抗较大的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侧门,该侧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侧门防撞杆的安装支架,在受到撞击时具有良好的吸收碰撞能量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侧门,具有良好的抵御侧门碰撞的能力,有效地保护车上成员的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侧门防撞杆的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位于该支架本体第一端的车门连接部和用于容纳连接防撞杆的连接槽,所述支架本体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上设置有朝向汽车侧门凸出的支撑件。
优选地,所述连接槽沿所述支架本体从所述第一端贯穿延伸到所述第二端,所述车门连接部包括对称地位于所述连接槽两侧的连接板,所述支撑件为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连接槽两侧的两个支撑件。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支架本体的一端形成有连接平台。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为板件,并且该板件上设置有沿该支撑件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板件远离所述支架本体的一端形成有连接平台。
优选地,两个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连接槽的长度与所述防撞杆的长度之比为1:8至1:1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侧门,包括车门内板、防撞杆和连接在所述车门内板与所述防撞杆端部之间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该安装支架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侧门防撞杆的安装支架。
优选地,所述车门连接部和所述支撑件分别固定连接到所述车门内板上,所述防撞杆的端部固定在所述连接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所述的汽车侧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现有技术中的汽车侧门防撞杆的安装支架上,设置支撑件,增强了安装支架抵抗受力变形的能力,有效地增强了汽车侧门的抵抗碰撞的能力,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乘客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汽车侧门防撞杆的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车门内板、防撞杆与安装支架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架本体2车门连接部
3连接槽4支撑件
5加强筋6连接平台
7车门内板8防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汽车侧门防撞杆的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位于该支架本体1第一端的车门连接部2和用于容纳连接防撞杆8的防撞杆连接槽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安装支架中,支架本体1的与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上设置有朝向汽车侧门凸出的支撑件4,从而将现有技术手段中的安装支架的悬臂梁结构变成多点支撑结构,增强了安装支架抵抗受力变形的能力,有效地增强了汽车侧门的抵抗碰撞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侧门包括车门内板7、防撞杆8和连接在车门内板7与防撞杆8端部之间的安装支架,该安装支架即为上述的汽车侧门防撞杆的安装支架。如图2所示,安装支架固定在车门内板7的部分包括车门连接部2和支撑件4,防撞杆8固定在连接槽3中,防撞杆8的一端延伸到支架本体1的第一端,可以使防撞杆8和连接槽3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使连接更加稳固。优选地,连接方式为焊接,作为本领域内常用的技术手段,焊接可以极大地增强连接结构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包括上述汽车侧门,具有良好的抵御侧方冲击的能力,可以保证车内乘员的安全。
具体地,如图1所示,连接槽3沿支架本体1从第一端贯穿延伸到第二端,车门连接部2包括对称地位于连接槽3两侧的连接板,支撑件4为对称地设置在连接槽3两侧的两个支撑件4,这样,安装支架的两个连接板与两个支撑件形成四点支撑,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地,支撑件4远离支架本体1的一端形成有连接平台6,安装支架通过连接板和连接平台6固定在车门内板上。优选地,连接方式为分别焊接,使连接结构稳固,即安装支架的车门连接部2和支撑件4均通过焊接形式固定在车门内板7上,焊接形式采用本领域内公知的技术,例如点焊,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优选地,支撑件4为板件,并且该板件上设置有沿该支撑件4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加强筋5。在实际使用中,支撑件4的长度取决于车门内板的具体构造,当安装支架的第二端即悬臂梁结构的悬臂端与车门内板的距离较大时,支撑件4也相应地具有较长的尺寸,这时,将支撑件4设计成板件,并在板件的延伸方向上设置加强筋,可以显著地提高安装支架的强度。
优选地,车门连接部2形成的两个连接板上也可以设置有加强筋,进一步增加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汽车侧门防撞杆的安装支架,连接槽3的长度与防撞杆8的长度之比为1:8至1:11,在现有技术采用的设计中,连接槽3与防撞杆8的长度之比大多为1:12至1:15,与现有技术的设计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比例增加了连接槽3的相对长度,即防撞杆8与连接槽3的接触面积变大,这种结构不仅能够有效地将防撞杆上的碰撞能量传递到车身侧围,并且,加大受力接触面积能够有效避免应力集中,从而避免安装支架大幅变形或者断裂失效。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