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电动三轮行李箱车 | ||
专利名称(英文): | Electric three-wheel baggage boxcar | ||
专利号: | CN201520893607.7 | 申请时间: | 20151111 |
公开号: | CN205113590U | 公开时间: | 20160330 |
申请人: |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
申请地址: | 210037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央北路69号 | ||
发明人: | 黄克瑶; 丁荣乐; 伍智勇; 杨阳 | ||
分类号: | B62K15/00; B62K5/027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代理机构: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摘要: | 一种电动三轮行李箱车,包括车架、车轮、座椅、驱动装置和转向、传动及制动机构。所述车架由并排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组成,车架的一侧安装有若干滚轮,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在连接处通过合页铰链连接,翻转后可对扣形成箱体;所述车轮包括两个前车轮和一个后车轮,两前车轮对称安装在第一框架上,后车轮安装在第二框架上,与两个前车轮呈三角形排列。所述座椅安装在第二框架上,第一框架设有放置人体脚部的空间, 并在对应座椅的位置设有在扣合后容置座椅的凹腔。本实用新型小车可折叠成箱型,方便带入地铁、公交和放入汽车后备箱中,可通过滚轮移动,方便携带,尤其适合老年人或残疾人代步,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易于实现,适合推广使用。 | ||
摘要(英文): | An electric three-wheel baggage boxcar,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wheel, seat, the driving device and the steering, transmission and braking mechanism. The frame is composed of side by side and 1st 2nd a frame, one side of the vehicl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rollers, the 1st and 2nd frame through hinge connection at the joint, the fastener can be overturned to form a box; the wheel comprises two front wheel and a rear wheel, the two front wheels is arranged on the frame in the 1st, the 2nd wheel is installed on the framework, with the two front wheel arranged in the shape of triangle. The seat is installed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2nd, 1st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placing space of the foot of the human body, and is arranged at the posi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seat in the cavity of the holding seat. The utility cart foldable case, conveniently into the subway, bus and is placed in the trunk of a car, can be through the roller moving, it is convenient to carry, walk is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elderly or the disabled,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of novel design, is easy to realize, is suitable for wide application. |
1.电动三轮行李箱车,包括车架、车轮、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架上安装有驱动装置、控制车轮转向的转向机构以及刹车的制动机构,驱动装置通过传动机构与车轮连接; 所述车架由并排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组成,车架的一侧安装有若干滚轮,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在连接处通过合页铰链连接,翻转后可对扣形成箱体; 所述车轮包括两个前车轮和一个后车轮,所述前车轮对称安装在第一框架上,车轮底部突出于第一框架底面;所述后车轮安装在第二框架上,与两个前车轮呈三角形排列,车轮底部突出于第二框架底面; 所述座椅安装在第二框架上,第一框架设有放置人体脚部的空间,并在对应座椅的位置设有在扣合后容置座椅的凹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三轮行李箱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在对接处底面设有插销,插销的活动杆安装在其一框架上,插销鼻安装在另一框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三轮行李箱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为折叠座椅,包括坐板以及可叠放在坐板上的靠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三轮行李箱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杆、转向连接杆、齿条及拉杆; 所述转向连接杆竖向设置,通过轴承安装在车架上; 转向杆设置在转向连接杆的顶端,用于人手把持操作,所述转向连接杆的中部设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齿条安装在导槽内,可在导槽内横向滑动,并通过拉杆与前车轮的转向节连接,所述导槽固定在第一框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三轮行李箱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包括连接齿条与其一前车轮的第一拉杆、连接两前车轮转向节的第二拉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三轮行李箱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连接杆中部通过立式轴承座限位固定,底部安装在菱形轴承座中,所述齿轮位于立式轴承座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三轮行李箱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控制器、电源和驱动电机,控制驱动电机启闭的电门和制动机构的刹车拨杆设置在所述转向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项所述的电动三轮行李箱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配置有18650电池组和8寸轮毂电机。
1.电动三轮行李箱车,包括车架、车轮、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架上安装有驱动装置、控制车轮转向的转向机构以及刹车的制动机构,驱动装置通过传动机构与车轮连接; 所述车架由并排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组成,车架的一侧安装有若干滚轮,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在连接处通过合页铰链连接,翻转后可对扣形成箱体; 所述车轮包括两个前车轮和一个后车轮,所述前车轮对称安装在第一框架上,车轮底部突出于第一框架底面;所述后车轮安装在第二框架上,与两个前车轮呈三角形排列,车轮底部突出于第二框架底面; 所述座椅安装在第二框架上,第一框架设有放置人体脚部的空间,并在对应座椅的位置设有在扣合后容置座椅的凹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三轮行李箱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在对接处底面设有插销,插销的活动杆安装在其一框架上,插销鼻安装在另一框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三轮行李箱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为折叠座椅,包括坐板以及可叠放在坐板上的靠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三轮行李箱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杆、转向连接杆、齿条及拉杆; 所述转向连接杆竖向设置,通过轴承安装在车架上; 转向杆设置在转向连接杆的顶端,用于人手把持操作,所述转向连接杆的中部设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齿条安装在导槽内,可在导槽内横向滑动,并通过拉杆与前车轮的转向节连接,所述导槽固定在第一框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三轮行李箱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包括连接齿条与其一前车轮的第一拉杆、连接两前车轮转向节的第二拉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三轮行李箱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连接杆中部通过立式轴承座限位固定,底部安装在菱形轴承座中,所述齿轮位于立式轴承座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三轮行李箱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控制器、电源和驱动电机,控制驱动电机启闭的电门和制动机构的刹车拨杆设置在所述转向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项所述的电动三轮行李箱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配置有18650电池组和8寸轮毂电机。
翻译: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电动载人的三轮小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折叠车是属于自行车的一个分类,由车架和折叠关节构成,将前后两轮对折在一起后,能减少45%左右的长度,方便搬运,整车在折叠后也可放入大型的箱包内。但这种小车一般只适合年轻人使用,对于老年人仍然存在携带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针对现有产品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合老年人或残疾人使用的电动三轮行李箱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动三轮行李箱车,包括车架、车轮、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架上安装有驱动装置、控制车轮转向的转向机构以及刹车的制动机构,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传动机构与车轮连接;
所述车架由并排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组成,车架的一侧安装有若干滚轮,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在连接处通过合页铰链连接,翻转后可对扣形成箱体;
所述车轮包括两个前车轮和一个后车轮,所述前车轮对称安装在第一框架上,车轮底部突出于第一框架底面;所述后车轮安装在第二框架上,与两个前车轮呈三角形排列,车轮底部突出于第二框架底面;
所述座椅安装在第二框架上,第一框架设有放置人体脚部的空间,并在对应座椅的位置设有在扣合后容置座椅的凹腔。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或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在对接处的底面设有插销,用于限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活动,固定二者的连接关系,插销的活动杆安装在其一框架上,插销鼻安装在另一框架上。
所述座椅为折叠座椅,包括坐板和靠板,所述靠板可叠放在坐板上,以节省收纳空间。
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杆、转向连接杆、齿条及拉杆;所述转向连接杆竖向设置,通过轴承安装在车架上;转向杆设置在转向连接杆的顶端,用于人手把持操作,所述转向连接杆的中部设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齿条安装在导槽内,可在导槽内横向滑动,并通过拉杆与前车轮的转向节连接,所述导槽固定在第一框架上。
所述拉杆包括连接齿条与其一前车轮的第一拉杆、连接两前车轮转向节的第二拉杆。
所述转向连接杆中部通过立式轴承座限位固定,底部安装在菱形轴承座中,所述齿轮位于立式轴承座的下方,使转向操作控制精准。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控制器、电源和驱动电机,控制驱动电机启闭的电门和制动机构的刹车拨杆设置在所述转向杆上。
所述驱动装置配置有18650电池组和8寸轮毂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电动三轮行李箱车的车架可折叠成箱型,方便带入地铁、公交和放入汽车后备箱中,可通过滚轮移动,方便携带,尤其适合老年人或残疾人代步,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易于实现,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三轮行李箱车展开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动三轮行李箱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动三轮行李箱车展开状态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动三轮行李箱车展开状态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动三轮行李箱车扣合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动三轮行李箱车扣合状态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阐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技术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介绍。
如图1至图6所示的电动三轮行李箱车,包括车架、车轮、座椅10、驱动装置、转向机构、传动与制动机构等组成部分。
所述车架由并排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组成,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为矩形框架,其一侧均安装有若干滚轮。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连接处通过合页铰链7连接,所述合页铰链7安装在对接处的顶面,使第一框架或第二框架翻转180度后可与对方对扣形成箱体,所述滚轮位于立起后的箱体底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在对接处底面还设有插销8,插销8的活动杆安装在其一框架上,插销鼻安装在另一框架上,将插销8插好后,使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始终保持平齐,防止二者翻转。
所述车轮包括两个前车轮6和一个后车轮9,前车轮6为转向轮,俩前车轮6对称安装在第一框架上,车轮底部突出于第一框架底面;所述后车轮9安装在第二框架上,与两个前车轮6呈三角形排列,车轮底部突出于第二框架底面。这样的设置,使得前轮轮距和前后轴轴距在车架上可以做到最大化,且相比较两轮小车具有更好的行驶稳定性和可操控性。
所述座椅10安装在第二框架上,第一框架设有放置人体脚部的空间,并在对应座椅10的位置设有在扣合后容置座椅10的凹腔。所述座椅10采用折叠座椅,包括角度可调的坐板和靠板,所述靠板可叠放在坐板上。
所述转向机构3包括转向杆2、转向连接杆12、齿条15及拉杆16。所述转向连接杆12竖向设置,通过轴承4安装在车架上,可以转动。转向杆2设置在转向连接杆12的顶端,用于人手把持操作,所述转向连接杆12的中部设有与齿条15啮合的齿轮13,所述齿条15安装在导槽内,可在导槽内横向滑动,并通过拉杆16与前车轮6的转向节18连接,所述导槽固定在第一框架上,拉杆16通过球头轴承18与转向节18连接。所述拉杆16包括连接齿条15与其一前车轮6的第一拉杆、连接两前车轮6转向节的第二拉杆。所述转向连接杆12中部通过立式轴承座限位固定,底部安装在菱形轴承座中,齿轮13设置在立式轴承座的下方。
小车运行时,操作者转动转向杆2,带动转向连接杆12转动,通过齿轮13和齿条15拉动其一前车轮6转向,另一前车轮6在第二拉杆作用下同时转向。
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传动机构与车轮连接,包括电源和控制器11以及驱动电机,所述电源采用18650电池组,电机采用8寸轮毂电机,使得小车控制行驶的部分最小化,增加储物空间。电门及刹车拨杆1设置在所述转向杆2上,与驱动装置的控制器连接,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电动三轮行李箱车收纳时,将座椅10折叠,将插销8拨开,将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对扣后立起,并通过锁扣结构固定。作为优选,车架折叠后形成的箱体可控制在一个28寸行李箱的大小,并在车架上配置可伸缩拉杆,便于外出携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