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越野汽车双横臂式后独立悬架安装结构 | ||
专利名称(英文): | An off-road car-independent rear suspension arm mounting structure | ||
专利号: | CN201520840336.9 | 申请时间: | 20151027 |
公开号: | CN205059108U | 公开时间: | 20160302 |
申请人: | 东风汽车公司 | ||
申请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风大道特1号 | ||
发明人: | 郑贤文; 周璇; 周振华; 静大勇; 韩伟 | ||
分类号: | B60G3/20 | 主分类号: | B60G3/20 |
代理机构: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王虹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越野汽车双横臂式后独立悬架安装结构,包括双横臂式后独立悬架和后纵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横梁和过渡横梁,所述双横臂式后独立悬架外侧与后车轮内的轮毂电机连接,上连接臂与后纵梁连接;所述安装横梁两端分别连接两侧双横臂式后独立悬架的下连接臂,所述过渡横梁为对应设置在安装横梁上方的U型结构,过渡横梁U型结构的两臂分别与两侧后纵梁连接。本实用新型汽车通过轮毂电机驱动,省去了传统的驱动半轴,使得悬架安装梁高度可以尽量降低,安装横梁、过渡横梁、后纵梁及车身地板形成一个封闭的矩形框,大大的增加整车系统的强度及刚度。将支撑力向车身传递,利用车身形成的密闭框架提高悬架支撑刚度。 | ||
摘要(英文): |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ff-road vehicle double-arm mounting structure independent rear suspension, comprises a double-arm and the rear independent suspension, characterized in that also comprises a mounting beam and a transition beam, the independent rear suspension states the double cross arm type the outer side of the hub of the rear whe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tor, the upper connecting arm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ar beam; two ends of the mounting beam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wo sides of the independent rear suspension of a double wishbone lower connecting arm, the transition beam is above the mounting beam is arranged corresponding to the U-shaped structure, transition beam two arms of the U-shaped structure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two sides of the longitudinal bea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vehicle through the wheel hub motor drive, eliminating the traditional driving half-shaft, making the suspension mounting beam can be reduced as much as possible height, install the crossmember, transition beam, the floor of a vehicle body and forming a closed rectangular frame, greatly to increase the strength and rigidity of the system. The force transmitted to the car body, by utilizing vehicle body to form a closed frame improve the support rigidity of the suspension. |
1.一种越野汽车双横臂式后独立悬架安装结构,包括双横臂式 后独立悬架(1)和后纵梁(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横梁(3) 和过渡横梁(4),所述双横臂式后独立悬架(1)外侧与后车轮内 的轮毂电机(5)连接,所述双横臂式后独立悬架(1)上连接臂(6) 与后纵梁(2)连接; 所述安装横梁(3)两端分别连接两侧双横臂式后独立悬架(1) 的下连接臂(7),所述过渡横梁(4)为对应设置在安装横梁(3) 上方的U型结构,过渡横梁(4)U型结构的两臂分别与两侧后纵 梁(2)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横梁 (4)U型结构的底部与安装横梁(3)贴合连接成整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 横梁(4)包括水平梁(4.1)及连接在水平梁(4.1)两端的竖直梁 (4.2),所述竖直梁(4.2)与同侧后纵梁(2)底面连接,所述水 平梁(4.1)低于后纵梁(2)底面且与安装横梁(3)贴合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横臂式 后独立悬架(1)设有两根下连接臂(7),所述安装横梁(3)设有 两根,分别连接两侧双横臂式后独立悬架(1)横向对应的两对下 连接臂(7)。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横梁 (4)设有两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身地 板(8),所述车身地板(8)形状为与过渡横梁(4)形状对应的U 型结构,所述车身地板(8)U型结构两臂与后纵梁(2)内侧连接, U型结构底部与过渡横梁(4)连接。
1.一种越野汽车双横臂式后独立悬架安装结构,包括双横臂式 后独立悬架(1)和后纵梁(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横梁(3) 和过渡横梁(4),所述双横臂式后独立悬架(1)外侧与后车轮内 的轮毂电机(5)连接,所述双横臂式后独立悬架(1)上连接臂(6) 与后纵梁(2)连接; 所述安装横梁(3)两端分别连接两侧双横臂式后独立悬架(1) 的下连接臂(7),所述过渡横梁(4)为对应设置在安装横梁(3) 上方的U型结构,过渡横梁(4)U型结构的两臂分别与两侧后纵 梁(2)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横梁 (4)U型结构的底部与安装横梁(3)贴合连接成整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 横梁(4)包括水平梁(4.1)及连接在水平梁(4.1)两端的竖直梁 (4.2),所述竖直梁(4.2)与同侧后纵梁(2)底面连接,所述水 平梁(4.1)低于后纵梁(2)底面且与安装横梁(3)贴合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横臂式 后独立悬架(1)设有两根下连接臂(7),所述安装横梁(3)设有 两根,分别连接两侧双横臂式后独立悬架(1)横向对应的两对下 连接臂(7)。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横梁 (4)设有两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身地 板(8),所述车身地板(8)形状为与过渡横梁(4)形状对应的U 型结构,所述车身地板(8)U型结构两臂与后纵梁(2)内侧连接, U型结构底部与过渡横梁(4)连接。
翻译: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具体地指一种越野汽车双横臂式后独 立悬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双横臂独立悬架由于其较好的操纵稳定性和舒适性,已广泛 应用于轿车前轮悬架上。但是由于其结构复杂、且占用较大空 间,限制了此类型悬架在汽车后轮上应用的范围。但是由于其横 向刚度大、抗侧倾性能优异、抓地性能好等优点,在越野车上使 用能够满足车辆在复杂路况的行驶需求。随着越野型SUV开始向 非承载趋势发展,双横臂式后独立悬架开始在承载式车身越野车 上得到体现,但是由于此形式的悬架占用尺寸较大,往往悬架安 装结构与车轮驱动半轴空间难以调和,影响了此类形式悬架在越 野汽车后部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 适用于越野汽车的双横臂式后独立悬架安装结构,实现悬架支撑与 固定,并且使悬架安装高度降低,车身地板高度随之下降,增加乘 坐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越野汽车双横臂式后独立悬架 安装结构,包括双横臂式后独立悬架和后纵梁,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安装横梁和过渡横梁,所述双横臂式后独立悬架外侧与后车轮内 的轮毂电机连接,所述双横臂式后独立悬架上连接臂与后纵梁连 接;
所述安装横梁两端分别连接两侧双横臂式后独立悬架的下连 接臂,所述过渡横梁为对应设置在安装横梁上方的U型结构,过渡 横梁U型结构的两臂分别与两侧后纵梁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渡横梁U型结构的底部与安装横梁贴合连接成 整体。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横梁包括水平梁及连接在水平梁两端的竖 直梁,所述竖直梁与同侧后纵梁底面连接,所述水平梁低于后纵梁 底面且与安装横梁贴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双横臂式后独立悬架设有两根下连接臂,所述安 装横梁设有两根,分别连接两侧双横臂式后独立悬架横向对应的两 对下连接臂。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横梁设有两根。
优选的,还包括车身地板,所述车身地板形状为与过渡横梁形 状对应的U型结构,所述车身地板U型结构两臂与后纵梁内侧连接, U型结构底部与过渡横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汽车通过轮毂电机驱动,省去了传统的驱动半轴,使得悬架 安装梁高度可以尽量降低,然后通过直接在车身地板两侧轮罩内端 安装后纵粱的方式提高支撑刚度,通过在地板下端增加简易固定横 梁(安装横梁、过渡横梁)的方式实现悬架支撑与固定。本实用新 型结构简单、可靠,且由于高度得到了降低,车身地板高度也可以 随之下降,这也提高了后端行李取放方便性,增加了乘员乘坐空间, 拓展了双横臂式独立悬架的使用范围。
2.安装横梁、过渡横梁、后纵梁及车身地板形成一个封闭的矩 形框,大大的增加整车系统的强度及刚度。将支撑力向车身传递, 利用车身形成的密闭框架提高悬架支撑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装配示意图
其中:1.双横臂式后独立悬架2.后纵梁3.安装横梁4.过渡横 梁4.1水平梁4.2竖直梁5.轮毂电机6.上连接臂7.下连接臂8.车 身地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 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双横臂式后独立悬架1、后纵 梁2,安装横梁3、过渡横梁4和车身地板8,本实施例中两侧为车 身横向两侧。双横臂式后独立悬架1包括上连接臂6和下连接臂7, 上连接臂6和下连接臂7均有两条,为外侧连接、内侧分开的A型 结构,上连接臂6和下连接臂7外侧与后车轮内的轮毂电机5连接, 上连接臂6端部与同侧的后纵梁2连接。
两侧双横臂式后独立悬架1的下连接臂7形成横向对应的两 对,安装横梁3为两根,分别连接两侧双横臂式后独立悬架1横向 对应的两对下连接臂7,安装横梁3与下连接臂7端部铰接。过渡 横梁4对应设置在安装横梁3上方,过渡横梁4与安装横梁3同为 两根,过渡横梁4包括水平梁4.1及连接在水平梁4.1两端的竖直 梁4.2,水平梁4.1和竖直梁4.2形成U型结构,竖直梁4.2(过渡 横梁4U型结构的两臂)与同侧后纵梁2底面连接,水平梁4.1(过 渡横梁4U型结构的底部)低于后纵梁2底面且与安装横梁3贴合 连接成整体。
车身地板8形状为与过渡横梁4形状对应的U型结构,车身地 板8U型结构两臂与后纵梁2内侧连接,车身地板8U型结构底部 与过渡横梁4连接。
安装横梁、过渡横梁连接成横向的整体梁,再与后纵梁及车身 地板形成一个封闭的矩形框,大大的增加整车系统的强度及刚度。 将支撑力向车身传递,利用车身形成的密闭框架提高悬架支撑刚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