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汽车A柱整形模具 | ||
专利名称(英文): | An automobile A column a shaping die | ||
专利号: | CN201520833759.8 | 申请时间: | 20151026 |
公开号: | CN205165551U | 公开时间: | 20160420 |
申请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申请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南区河西路18号 | ||
发明人: | 陈伊娜; 乔晓勇; 唐廷洋 | ||
分类号: | B21D37/10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机构: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罗志伟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A柱整形模具,该整形模具主要由:上模座(13)以及下模座(1)组合而成,所述上模座(13)设有第二压料板,所述下模座(1)设有第一压料板(2),所述第一压料板(2)与所述第二压料板(17)相互配合形成整形机构。 | ||
摘要(英文): |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mould field, in particular to a kind of car A column shaping mould, the shaping die mainly comprises : an upper die (13) and a seat the lower die (1) a combination of, the upper die holder (13) is provided with a 2nd, a pressure plate, the lower die base (1) is provided with a 1st, a pressure plate (2), the 1st, a pressure plate (2) and the 2nd, a pressure plate (17) forming the shaping mechanism are matched with each other. |
1.一种汽车A柱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整形模具主要由:上模座(13)以及下模座(1)组合而成,所述上模座(13)设有第二压料板(17),所述下模座(1)设有第一压料板(2),所述第一压料板(2)与所述第二压料板(17)相互配合形成整形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A柱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料板(2)设有第一正向滑配面(3)、第一侧向滑配面(4)、安全挡板(5)、驱动滑配面(12)、强制回弹聚氨酯(16)以及第一安全螺杆(6),所述安全挡板(5)与所述第二压料板(1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A柱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还设有侧整斜楔,所述侧整斜楔上设有第二侧向滑配面(9)、第二正向滑配面(10)、第二安全螺杆(11)、侧整刀块(7)以及第一压料板(2)的驱动氮气缸(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A柱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3)还包括:下模侧整区域可动压料板(14)、下模固定压料板(15)以及第一压料板的驱动(18),所述第一压料板的驱动(18)与第一压料板(2)上的驱动滑配面(12)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A柱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料板(17)设有第三正向滑配面(19)、第三侧向滑配面(20)以及与第一压料板(2)上的强制回弹聚氨酯(16)相匹配的配合面。
1.一种汽车A柱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整形模具主要由:上模座(13)以及下模座(1)组合而成,所述上模座(13)设有第二压料板(17),所述下模座(1)设有第一压料板(2),所述第一压料板(2)与所述第二压料板(17)相互配合形成整形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A柱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料板(2)设有第一正向滑配面(3)、第一侧向滑配面(4)、安全挡板(5)、驱动滑配面(12)、强制回弹聚氨酯(16)以及第一安全螺杆(6),所述安全挡板(5)与所述第二压料板(1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A柱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还设有侧整斜楔,所述侧整斜楔上设有第二侧向滑配面(9)、第二正向滑配面(10)、第二安全螺杆(11)、侧整刀块(7)以及第一压料板(2)的驱动氮气缸(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A柱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3)还包括:下模侧整区域可动压料板(14)、下模固定压料板(15)以及第一压料板的驱动(18),所述第一压料板的驱动(18)与第一压料板(2)上的驱动滑配面(12)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A柱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料板(17)设有第三正向滑配面(19)、第三侧向滑配面(20)以及与第一压料板(2)上的强制回弹聚氨酯(16)相匹配的配合面。
翻译: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整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A柱整形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侧围侧整的压料模具只有一个压料板,侧压料板没有压力源,导致压料板压料力度不足,在整形的时候零件压不住,在未压紧的状态下整形,易造成A柱区域A面的面品质量问题,即对压料区域的型面质量影响大,压不住料的状态下整形,会直接影响整形的质量,对于模具研配工作造成很大的障碍,会存在压料板越研合越压不住料的情况,会对产品整形质量和外观质量造成较大的负面质量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A柱整形模具,旨在解决原有模具压料力不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A柱整形模具,该整形模具主要由:上模座以及下模座组合而成,所述上模座设有第二压料板,所述下模座设有第一压料板,所述第一压料板与所述第二压料板相互配合形成整形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压料板设有第一正向滑配面、第一侧向滑配面、安全挡板、驱动滑配面、强制回弹聚氨酯以及第一安全螺杆,所述安全挡板与所述第二压料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下模座还设有侧整斜楔,所述侧整斜楔上设有第二侧向滑配面、第二正向滑配面、第二安全螺杆、侧整刀块以及第一压料板的驱动氮气缸。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上模座还包括:下模侧整区域可动压料板、下模固定压料板以及第一压料板的驱动,所述第一压料板的驱动与第一压料板上的驱动滑配面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压料板设有第三正向滑配面、第三侧向滑配面以及与第一压料板上的强制回弹聚氨酯相匹配的配合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该汽车A柱整形模具,有效的解决了侧整压料力不足的缺陷,同时解决了由于研配不到位而造成的整形缺血和A面质量缺陷,降低了对钳工操作水平的要求,从模具的整体结构上实现了侧整的创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A柱整形模具的下模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A柱整形模具的整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A柱整形模具的整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A柱整形模具的上模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下模座2、第一压料板3、第一正向滑配面4、第一侧向滑配面5、安全挡板6、第一安全螺杆7、侧整刀块8、驱动氮气缸9、第二侧向滑配面10、第二正向滑配面11、第二安全螺杆12、驱动滑配面13、上模座14、下模侧整区域可动压料板15、下模固定压料板16、强制回弹聚氨酯17、第二压料板18、第一压料板的驱动19、第三正向滑配面20、第三侧向滑配面21、配合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4示出了一种汽车A柱整形模具,该整形模具主要由:上模座13以及下模座1组合而成,所述上模座13设有第二压料板17,所述下模座1设有第一压料板2,所述第一压料板2与所述第二压料板17相互配合形成整形机构,所述第一压料板2设有第一正向滑配面3、第一侧向滑配面4、安全挡板5、驱动滑配面12、强制回弹聚氨酯16以及第一安全螺杆6,所述安全挡板5与所述第二压料板17连接,所述下模座1还设有侧整斜楔,所述侧整斜楔上设有第二侧向滑配面9、第二正向滑配面10、第二安全螺杆11、侧整刀块7以及第一压料板2的驱动氮气缸8,所述上模座13还包括:下模侧整区域可动压料板14、下模固定压料板15以及第一压料板的驱动18,所述第一压料板的驱动18与第一压料板2上的驱动滑配面12相匹配,所述第二压料板17设有第三正向滑配面19、第三侧向滑配面20以及与第一压料板2上的强制回弹聚氨酯16相匹配的配合面21,这是一种新型模具结构设计,其特点为:a、从正压侧整转换实现到侧压侧整,实现了在给予充足压料力的状态下进行侧整形;b、很好的解决了因压料力不足而造成的整形质量缺陷和A面面品质量缺陷;c、消除了因模具设计原因引起的研配缺陷,可以实现压料区域的充分研配合模,彻底解决原来存在的越研越压不住料的情况;d、实现了侧围A柱区域侧压侧整的结构上的创新,第一压料板2的支撑:通过两端的两块工作挡板5挂在第二压料板17上,通过第一安全螺杆6实现安全防护,第一压料板2通过第一正向滑配面3和第一侧向滑配面4与第二压料板17的第三正向滑配面19和第三侧向滑配面20配合实现两个方向上的运动,上模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第一压料板的驱动18给予第一压料板2运动的初始动力,上模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第一压料板的驱动18给予第一压料板2运动的初始动力;第一压料板2运动的力源:1、第一压料板的驱动18,2、斜楔上的驱动氮气缸8;第一压料板2的强制回位:由安装在第一压料板2上的强制回弹聚氨酯16实现;工作过程:上模开始向下运动,第一压料板的驱动18首先与压料板的驱动滑配面12接触,第一压料板2实现相对于第二压料板17的水平方向上的位移,随着上模继续向下运动,斜楔上的驱动氮气缸8开始接触第一压料板2,并逐步给予侧向的压料力,驱动氮气缸8压缩到一定行程后充分给予压料力后,随着上模的继续向下运动,斜楔上的侧整刀块7开始工作,从而使侧围的A柱区域实现在侧压的状态下进行侧整;通过新型模具结构的使用,彻底消除了因压料板的研合不过关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因整形而附带来的A面质量缺陷,并确保了整形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