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车门玻璃升降装置和包括该车门玻璃升降装置的汽车 | ||
专利名称(英文): | A door glass lifting device and including the door glass lifting device for automobile | ||
专利号: | CN201610139437.2 | 申请时间: | 20160311 |
公开号: | CN105751865A | 公开时间: | 20160713 |
申请人: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申请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时骏北街1号院4栋 | ||
发明人: | 陆群; 李迎 | ||
分类号: | B60J5/04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代理机构: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李璇; 王一斌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门玻璃升降装置和包括该车门玻璃升降装置的汽车,用于调节车门玻璃与车门的相对高度,包括:玻璃升降导轨,所述玻璃升降导轨沿所述车门的高度方向延伸;玻璃夹持机构,所述玻璃夹持机构滑动装设于所述玻璃升降导轨;和防撞梁,所述防撞梁在所述车门框架两侧的边框之间延伸,所述防撞梁的两端分别与车门框架两侧的边框连接;其中,所述玻璃升降导轨的一端与所述车门的上边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防撞梁固定连接。根据本发明,车门玻璃升降装置通过防撞梁安装于车门门框,不仅实现了车门玻璃升降装置的固定支撑,而且提高了车门的强度。另外,防撞梁还能够实现玻璃升降装置的角度调节。 | ||
摘要(英文): |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oor glass lifting device and including the door glass lifting device of the automobile, the door glass is used for adjusting the relative height of the door, including : glass lifting guide rail, the glass lifting guide rail extending along the height direction of the door; glass clamping mechanism, the clamping mechanism of the glass slide is arranged on the glass lifting guide rail; and anti-collision beam, the anti-collision beam in the door of the two sides of the frame extending between the rims, the anti-collision beam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two ends of the two sides of the door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ame; wherein the glass lifting one end of the guide track and the is fixed on the upper frame of the door, and the other e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anti-collision beam.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invention, door glass lifting device through an anti-collision beam is arranged in the door frame, the vehicle door glass not only realizes the fixed support of a lifting device, but also increases the strength of the door. Furthermore, anti-collision beam also can realize the angle adjustment of the device for elevating glass. |
1.一种车门玻璃升降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 玻璃升降导轨(10),所述玻璃升降导轨(10)沿所述车门框架(2)的高度方向延伸; 玻璃夹持机构(20),所述玻璃夹持机构(20)滑动装设于所述玻璃升降导轨(10);和 防撞梁(30),所述防撞梁(30)在所述车门框架(2)两侧的边框(21)之间延伸,所 述防撞梁(30)的两端分别与车门框架(2)两侧的边框(21)连接; 其中,所述玻璃升降导轨(10)的一端与所述车门框架(2)的上边框(22)固定连接, 另一端与所述防撞梁(30)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玻璃升降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30)的每一 端与对应侧的所述边框(21)之间的连接具有沿车门厚度方向的调节余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玻璃升降装置(1),其特征在于,每一侧的所述边框(21) 具有与所述防撞梁(30)对应侧的一端连接的长孔(40),所述长孔(40)沿车门厚度方向延 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玻璃升降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孔(40)包括第一 长孔(41)和第二长孔(42),所述第一长孔(41)和第二长孔(42)沿所述车门框架(2) 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车门玻璃升降装置(1),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驱动电机(50),所述驱动电机(50)驱动所述玻璃夹持机构(20)沿所述玻璃升降导轨 (10)移动,所述驱动电机(50)分别与所述上边框(22)和所述防撞梁(30)固定连接。
6.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车门玻璃升降装置(1)。
1.一种车门玻璃升降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 玻璃升降导轨(10),所述玻璃升降导轨(10)沿所述车门框架(2)的高度方向延伸; 玻璃夹持机构(20),所述玻璃夹持机构(20)滑动装设于所述玻璃升降导轨(10);和 防撞梁(30),所述防撞梁(30)在所述车门框架(2)两侧的边框(21)之间延伸,所 述防撞梁(30)的两端分别与车门框架(2)两侧的边框(21)连接; 其中,所述玻璃升降导轨(10)的一端与所述车门框架(2)的上边框(22)固定连接, 另一端与所述防撞梁(30)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玻璃升降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30)的每一 端与对应侧的所述边框(21)之间的连接具有沿车门厚度方向的调节余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玻璃升降装置(1),其特征在于,每一侧的所述边框(21) 具有与所述防撞梁(30)对应侧的一端连接的长孔(40),所述长孔(40)沿车门厚度方向延 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玻璃升降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孔(40)包括第一 长孔(41)和第二长孔(42),所述第一长孔(41)和第二长孔(42)沿所述车门框架(2) 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车门玻璃升降装置(1),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驱动电机(50),所述驱动电机(50)驱动所述玻璃夹持机构(20)沿所述玻璃升降导轨 (10)移动,所述驱动电机(50)分别与所述上边框(22)和所述防撞梁(30)固定连接。
6.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车门玻璃升降装置(1)。
翻译: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门玻璃升降装置和包括该车门玻璃升降装 置的汽车。
背景技术
在汽车中,车门玻璃通过车门玻璃升降装置调节与车门的相对高度。通常情况下,车 门玻璃升降装置直接固定于车门本体内侧。目前,随着对汽车环保性能的要求越来越多, 汽车轻量化作为实现该要求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也在备受人们的关注。为了实现车门的 轻量化,车门本体大多采用碳纤维材料等轻薄的材料制造,其并不能够为车门玻璃升降装 置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因此,如何在满足汽车轻量化要求的同时,为原本固定于车门本体 上的车门玻璃升降装置等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门玻璃升降装置,其通过防撞梁固定于车门门 框上,不仅实现了车门玻璃升降装置的固定支撑,而且提高了车门的强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门玻璃升降装置,用于调节车门玻璃与车门的相对高度,包括:
玻璃升降导轨,所述玻璃升降导轨沿所述车门框架的高度方向延伸;
玻璃夹持机构,所述玻璃夹持机构滑动装设于所述玻璃升降导轨;和
防撞梁,所述防撞梁在所述车门框架两侧的边框之间延伸,所述防撞梁的两端分别与 车门框架两侧的边框连接;
其中,所述玻璃升降导轨的一端与所述车门框架的上边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防 撞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防撞梁的每一端与对应侧的所述边框之间的连接具有沿车门厚度方向的 调节余量。
优选地,每一侧的所述边框具有与所述防撞梁对应侧的一端连接的长孔,所述长孔沿 车门厚度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长孔包括第一长孔和第二长孔,所述第一长孔和第二长孔沿所述车门的 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玻璃夹持机构沿所述玻璃升降导轨移动,所述驱动 电机分别与所述上边框和所述防撞梁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以上所述的车门玻璃升降装 置。
根据上述的实施例,车门玻璃升降装置通过防撞梁安装于车门门框,不仅实现了车门 玻璃升降装置的固定支撑,而且提高了车门的强度。另外,防撞梁还能够实现玻璃升降装 置的角度调节。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的车门玻璃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截面图。
图3为沿图1中的箭头B方向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沿图1中的箭头C方向的俯视示意图。
标号说明:
1车门玻璃升降装置
10玻璃升降导轨
20玻璃夹持机构
30防撞梁
40长孔
41第一长孔
42第二长孔
50驱动电机
2车门
21边框
22上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 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 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部分,而并不代表其作为 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 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轻量化的车门无法为车门玻璃升降装置提供足够的支撑力的技 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门玻璃升降装置,其通过防撞梁固定于车门门框上,不仅实 现了车门玻璃升降装置的固定支撑,而且提高了车门的强度。
图1为本发明的车门玻璃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 供一种车门玻璃升降装置1,其包括:
玻璃升降导轨10,该玻璃升降导轨10沿车门框架2的高度方向延伸;
玻璃夹持机构20,该玻璃夹持机构20滑动装设于玻璃升降导轨10。
即,玻璃夹持机构20的顶部可以具有用于夹持车门玻璃3的底边的夹缝,车门玻璃3 可以被夹持在该夹缝中、并在玻璃夹持机构20的带动下沿着玻璃升降导轨10的延伸方向 移动。如图1和图2所示,车门玻璃升降装置1可以包括驱动电机50,玻璃夹持机构20 在驱动电机50的驱动下沿玻璃升降导轨10移动。当然,玻璃夹持机构20也可通过其他 方式,例如机械驱动的方式沿玻璃升降导轨10移动。
该实施例中的车门玻璃升降装置1还包括:
防撞梁30,该防撞梁30在车门框架2两侧的边框21之间延伸,这里提到的车门框架 2的两侧可以是车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因此,也可以理解为防撞梁30大致沿车门长度方 向延伸。并且,防撞梁30的两端分别与车门框架2两侧的边框21连接。
由此,玻璃升降导轨10的一端(即,顶端)与车门框架2的上边框22固定连接,另 一端(即,底端)则与防撞梁30固定连接。也就是,玻璃升降导轨10的底端并不是固定 连接在车门框架2的下边框。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车门框架2采用例如碳纤维等轻薄材料制成的情况,车门框架2 难以为车门玻璃升降装置1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因此,本实施例利用防撞梁30作为车门 玻璃升降装置1的安装支架。该防撞梁30自车门框架2的内侧与车门框架2的边框21连 接,边框21能够为车门框架2和防撞梁30提供较高的支撑力,从而通过防撞梁30为车 门玻璃升降装置1提供足够的支撑力。
具体地,防撞梁30是为车门框架2提供抵抗外来撞击的主要支撑结构,车门框架2 的上边框22也为车门框架2提供较高的支撑力,本实施例中的玻璃升降导轨10连接在上 边框22和防撞梁30之间,与原本相互独立的两个支撑结构——上边框22和防撞梁30共 同形成一个整体的“工”字型支撑结构,从而为车门框架2提供了一个强度更高的支撑结 构,通过将本实施例的车门玻璃升降装置1装配在车门框架2上,车门框架2的强度并没 有因为满足轻量化的要求而降低,反而通过由玻璃升降导轨10、上边框22和防撞梁30组 成的“工”字型的整体支撑结构而得以提高,不仅能够为车门玻璃升降装置1提供足够的 支撑力,而且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为了满足车门玻璃的安装精度,使得车门玻璃与车门框架2能够精确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防撞梁30的两端分别与边框21沿垂直于车门框架2的方向可调整地连接, 以调整玻璃升降导轨10的延伸方向,从而调整车门玻璃的移动轨迹。
玻璃升降导轨10的一端与上边框22连接,上边框22的位置固定,则与其连接的玻 璃升降导轨10的一端的位置得以固定。而防撞梁30的两端与边框21均可调整地连接, 则可通过改变防撞梁30的两端与边框21的连接位置调整防撞梁30的延伸方向,从而改 变与其连接的玻璃升降导轨10的另一端的位置,从而调整玻璃升降导轨10的延伸方向, 进而调整车门玻璃的移动轨迹。
图3为沿图1中的箭头B方向的侧视示意图,如图3所示,通过在垂直于车门框架2 的方向上调整防撞梁30的两端与边框21的连接位置,可使玻璃升降导轨10与防撞梁30 连接的另一端以图3中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从而调整玻璃升降导轨10的延伸方向。
图4为沿图1中的箭头C方向的俯视示意图,如图4所示,通过在垂直于车门框架2 的方向上调整防撞梁30的一端与边框21的连接位置,可使玻璃升降导轨10与防撞梁30 连接的另一端以图4中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从而调整玻璃升降导轨10的延伸方向。当 然,通过在垂直于车门框架2的方向上调整防撞梁30的两端与边框21的连接位置,可实 现对玻璃升降导轨10的更多角度的调整。
结合图3和图4所示,由于防撞梁30的两端均与边框21可调整地连接,因此可通过 分别改变防撞梁30的两端与边框21的连接位置,在车门框架2的延伸平面内实现以车门 框架2的中心横轴、以及车门框架2的中心纵轴为中心转轴的多个方向的转动调整,并通 过此多方向的转动调整的组合而实现对防撞梁30的延伸方向的多角度调整,以实现对玻 璃升降导轨10的延伸方向的多角度调整。
具体地,如图2所示,边框21可具有分别与防撞梁30的两端连接的长孔40,长孔 40的长度方向沿垂直于车门框架2的方向延伸,防撞梁30的每一端均与长孔40可调整地 连接。
其中,长孔40为长度远大于其孔径大小的孔。防撞梁30的一端可通过例如螺纹连接 而固定在长孔40的长度方向上的任一位置,螺纹连接能够方便地调整防撞梁30的一端在 长孔40中的位置。长孔40的长度根据防撞梁30所需的调节范围选择。
优选地,为了实现更多角度和更加精密的调整,如图2所示,长孔40包括第一长孔 41和第二长孔42,第一长孔41和第二长孔42沿车门框架2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通过 调整防撞梁30的一端分别与第一长孔41和第二长孔42的连接位置,可更精确地调整防 撞梁30的一端与边框21的连接位置,以更精确地调整防撞梁30以及玻璃升降导轨10的 延伸方向。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车门玻璃升降装置1进一步包括:
驱动电机50,驱动电机50驱动玻璃夹持机构20沿玻璃升降导轨10移动,驱动电机 50分别与上边框22和防撞梁30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50与玻璃升降导轨10均连接在上边框22和防撞梁30之间, 则其共同形成了一个“井”字型的支撑结构,从而为车门框架2提供了一个强度更高的支 撑。
综上,本实施例中的玻璃升降导轨10连接在上边框22和防撞梁30之间,与原本相 互独立的两个支撑结构——上边框22和防撞梁30共同形成一个整体的“工”字型支撑结 构,从而为车门框架2提供了一个强度更高的支撑结构,通过将本实施例的车门玻璃升降 装置1装配在车门框架2上,车门框架2的强度并没有因为满足轻量化的要求而降低,反 而通过由玻璃升降导轨10、上边框22和防撞梁30组成的“工”字型的整体支撑结构而得 以提高,不仅能够为车门玻璃升降装置1提供足够的支撑力,而且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与驱动电机50一起共同形成了一个“井”字型的支撑结构,从而为车门 框架2提供了一个强度更高的支撑。
另外,为了满足车门玻璃的安装精度,使得车门玻璃与车门框架2能够精确配合,在 本实施例中,防撞梁30的两端分别与边框21沿垂直于车门框架2的方向可调整地连接, 以调整玻璃升降导轨10的延伸方向,从而调整车门玻璃的移动轨迹。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上述实施例中的锂离子电池1应用在汽车中。当然,该锂 离子电池1如何实现在汽车中的安装不是本发明的重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按照任意方 式实施该锂离子电池1在汽车中的安装,本文不再赘述。
在本文中,“一个”并不表示将本发明相关部分的数量限制为“仅此一个”,并且“一 个”不表示排除本发明相关部分的数量“多于一个”的情形。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而 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案或变更, 如特征的组合、分割或重复,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