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双轴双排减震后轮驱动桥 | ||
专利名称(英文): | Double-shaft double-row shock-absorption rear-wheel driving bridge | ||
专利号: | CN201510394120.9 | 申请时间: | 20150707 |
公开号: | CN104924853A | 公开时间: | 20150923 |
申请人: | 冯林 | ||
申请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滨河大道滨江新村东区8栋502 | ||
发明人: | 冯林 | ||
分类号: | B60B35/12; B60G11/113 | 主分类号: | B60B35/12 |
代理机构: | 深圳国鑫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4 | 代理人: | 邓扬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汽车后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轴双排减震后轮驱动桥,它包括车身支架、第一差速器、第二差速器、车轮、第二驱动轴、第一万向节、第一驱动轴、板簧、承重支架、第四驱动轴、第二万向节、第三驱动轴、旋转连接机构、承重旋转结构、旋转轴等,车身架通过板簧安装在承重旋转结构上,承重旋转结构可在承重支架内部通过旋转副在一定的角度内转动,两个承重支架分别安装在每一侧两个车轮之间。当车轮在路面上遇到一定高度的凸起时,承重旋转结构的设计能够将车身在一侧两个车轮之间的支撑点起伏控制在凸起高度的一半,另外每一侧的两个轮任意一个轮在凸起上受力,另一轮会同样受力,将瞬间力分布到两个车轮上,增加了机构的可靠性。 | ||
摘要(英文): |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tive rear bridges, and particularly relates to a double-shaft double-row shock-absorption rear-wheel driving bridge. The rear-wheel driving bridge comprises automobile body brackets, a first differential mechanism, a second differential mechanism, wheels, a second driving shaft, a first cardan, a first driving shaft, plate springs, bearing supports, a fourth driving shaft, a second cardan, a third driving shaft, rotary connection mechanisms, bearing rotation structures, rotating shafts and the like, wherein each automobile body bracket is mounted on the bearing rotation structure through the corresponding plate spring; each bearing rotation structure can rotate within a certain angle in the corresponding bearing support through a rotating joint; each of the two bearing supports is mounted between two wheels on one side. When the wheels come across a bulge of a certain height on a road surface, the bearing rotation structures can control the rise of the supporting point between two wheels on one side to be half of the height of the bulge; in addition, when any one of two wheels on each side is stressed on the bulge, the other wheel is also stressed, so that the instant force is distributed to the two wheels,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driving bridge is improved. |
1.一种双轴双排减震后轮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身支架、第一差 速器、第二差速器、车轮、第二驱动轴、第一万向节、第一驱动轴、车轮盘、转 动轴、轴壳、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板簧、板簧固定机构、承重支架、第四 驱动轴、第二万向节、第三驱动轴、第二固定环转轴、旋转连接机构、承重支架 圆柱头、承重旋转结构、旋转轴,其中车轮包括两排四个车轮,每排车轮具有驱 动机构,两排车轮驱动机构以车身中心对称面相互对称,每一侧的两个车轮驱动 机构以该两个车轮中心对称面相互对称,对于其中一个车轮驱动机构,车轮安装 在车轮盘上,车轮盘安装在转动轴末端上,转动轴安装在第一差速器输出端,轴 壳通过轴承套在转动轴外侧,且与第一差速器壳体连接,第一固定环通过螺栓与 第二固定环连接形成圆环且圆环套在轴壳外圆柱面上,第二固定环转轴安装在第 二固定环后端方形端面上,第二固定环转轴通过旋转连接机构与安装在承重支架 上的承重支架圆柱头连接; 上述承重旋转结构安装在旋转轴上,旋转轴安装在承重支架上端凹槽中,板 簧通过板簧固定机构安装在承重旋转结构上端面,车身支架通过螺栓安装在板簧 上侧; 上述第一差速器输入端与第四驱动轴连接,第四驱动轴通过第二万向节与第 三驱动轴连接,第三驱动轴与第二差速器输出端连接,第二驱动轴与差速器输入 端连接,第一驱动轴通过万向节与第二驱动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轴双排减震后轮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 述板簧固定机构包括板簧固定杆、板簧固定底板、板簧固定顶板,其中板簧固定 底板安装在承重旋转结构上端面上,板簧固定杆通过螺栓一端安装在板簧固定顶 板上,另一端安装在板簧固定底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轴双排减震后轮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旋转连接机构包括承重支架法兰、限位环、限位端面、限位法兰,其中限位 环安装在第二固定环转轴末端上,承重支架法兰安装在承重支架圆柱头末端上, 限位法兰通过螺栓与承重支架法兰配合,限位环一面与限位法兰上的限位端面滑 动接触,另一面与承重支架法兰端面滑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轴双排减震后轮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 述轴壳包括轴壳卡环、轴壳槽,其中两个轴壳卡环按照一定间距安装在轴壳上, 轴壳卡环与轴壳外表面形成了轴壳槽,第一固定环通过螺栓与第二固定环连接形 成的圆环安装在轴壳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双轴双排减震后轮驱动桥,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连接机构中加有润滑油。
1.一种双轴双排减震后轮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身支架、第一差 速器、第二差速器、车轮、第二驱动轴、第一万向节、第一驱动轴、车轮盘、转 动轴、轴壳、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板簧、板簧固定机构、承重支架、第四 驱动轴、第二万向节、第三驱动轴、第二固定环转轴、旋转连接机构、承重支架 圆柱头、承重旋转结构、旋转轴,其中车轮包括两排四个车轮,每排车轮具有驱 动机构,两排车轮驱动机构以车身中心对称面相互对称,每一侧的两个车轮驱动 机构以该两个车轮中心对称面相互对称,对于其中一个车轮驱动机构,车轮安装 在车轮盘上,车轮盘安装在转动轴末端上,转动轴安装在第一差速器输出端,轴 壳通过轴承套在转动轴外侧,且与第一差速器壳体连接,第一固定环通过螺栓与 第二固定环连接形成圆环且圆环套在轴壳外圆柱面上,第二固定环转轴安装在第 二固定环后端方形端面上,第二固定环转轴通过旋转连接机构与安装在承重支架 上的承重支架圆柱头连接; 上述承重旋转结构安装在旋转轴上,旋转轴安装在承重支架上端凹槽中,板 簧通过板簧固定机构安装在承重旋转结构上端面,车身支架通过螺栓安装在板簧 上侧; 上述第一差速器输入端与第四驱动轴连接,第四驱动轴通过第二万向节与第 三驱动轴连接,第三驱动轴与第二差速器输出端连接,第二驱动轴与差速器输入 端连接,第一驱动轴通过万向节与第二驱动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轴双排减震后轮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 述板簧固定机构包括板簧固定杆、板簧固定底板、板簧固定顶板,其中板簧固定 底板安装在承重旋转结构上端面上,板簧固定杆通过螺栓一端安装在板簧固定顶 板上,另一端安装在板簧固定底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轴双排减震后轮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旋转连接机构包括承重支架法兰、限位环、限位端面、限位法兰,其中限位 环安装在第二固定环转轴末端上,承重支架法兰安装在承重支架圆柱头末端上, 限位法兰通过螺栓与承重支架法兰配合,限位环一面与限位法兰上的限位端面滑 动接触,另一面与承重支架法兰端面滑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轴双排减震后轮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 述轴壳包括轴壳卡环、轴壳槽,其中两个轴壳卡环按照一定间距安装在轴壳上, 轴壳卡环与轴壳外表面形成了轴壳槽,第一固定环通过螺栓与第二固定环连接形 成的圆环安装在轴壳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双轴双排减震后轮驱动桥,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连接机构中加有润滑油。
翻译: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后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轴双排减震后轮驱动桥。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双联驱动后桥的主要集中在载重量较大的大货车或者大型客车上, 每一侧车身通过板簧安装在两个车轮轴上,当一侧的两个车轮在路面上突遇较高 的凸起时,往往是两个车轮依次经过凸起,当一个车轮在凸起上时,可能同侧的 另一个车轮出现翘起的现象,此时瞬间的冲击力完全由一个车轮吸收,这会影响 后桥的使用寿命;另外在这个过程中,后轮轴上板簧安装点的起伏距离大于1/2 凸起高度,且小于凸起高度,即使在板簧的缓冲作用下,车身震动依然强烈。本 发明在车轮突遇凸起时,能够保持板簧安装点起伏高度为凸起高度的一半,且每 一侧的两个轮均受力,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减震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一种双轴双排减震后轮驱动桥,它是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双轴双排减震后轮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身支架、第一差速器、 第二差速器、车轮、第二驱动轴、第一万向节、第一驱动轴、车轮盘、转动轴、 轴壳、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板簧、板簧固定机构、承重支架、第四驱动轴、 第二万向节、第三驱动轴、第二固定环转轴、旋转连接机构、承重支架圆柱头、 承重旋转结构、旋转轴,其中车轮包括两排四个车轮,每排车轮具有驱动机构, 两排车轮驱动机构以车身中心对称面相互对称,每一侧的两个车轮驱动机构以该 两个车轮中心对称面相互对称,对于其中一个车轮驱动机构,车轮安装在车轮盘 上,车轮盘安装在转动轴末端上,转动轴安装在第一差速器输出端,轴壳通过轴 承套在转动轴外侧,且与第一差速器壳体连接,第一固定环通过螺栓与第二固定 环连接形成圆环且圆环套在轴壳外圆柱面上,第二固定环转轴安装在第二固定环 后端方形端面上,第二固定环转轴通过旋转连接机构与安装在承重支架上的承重 支架圆柱头连接;
上述承重旋转结构安装在旋转轴上,旋转轴安装在承重支架上端凹槽中,板 簧通过板簧固定机构安装在承重旋转结构上端面,车身支架通过螺栓安装在板簧 上侧;车身架通过板簧安装在承重旋转结构上,承重旋转结构可在承重支架内部 通过旋转副在一定的角度内转动,两个承重支架分别安装在每一侧两个车轮之 间,承重支架带动两个车轮可以围绕旋转轴转动。
上述第一差速器输入端与第四驱动轴连接,第四驱动轴通过第二万向节与第 三驱动轴连接,第三驱动轴与第二差速器输出端连接,第二驱动轴与差速器输入 端连接,第一驱动轴通过万向节与第二驱动轴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板簧固定机构包括板簧固定杆、板簧固定底 板、板簧固定顶板,其中板簧固定底板安装在承重旋转结构上端面上,板簧固定 杆通过螺栓一端安装在板簧固定顶板上,另一端安装在板簧固定底板上。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旋转连接机构包括承重支架法兰、限位环、 限位端面、限位法兰,其中限位环安装在第二固定环转轴末端上,承重支架法兰 安装在承重支架圆柱头末端上,限位法兰通过螺栓与承重支架法兰配合,限位环 一面与限位法兰上的限位端面滑动接触,另一面与承重支架法兰端面滑动接触。 在车轮突遇路面凸起时,因为同排的车轮通过转动轴和差速器连接在一起,当一 排一侧的车轮在凸起上翘起后,该排的转动轴与另一排的车轮转动轴是不平行 的,一方面车身一侧的承重支架将带动两个车轮围绕旋转轴转动一定角度,另一 方面,将会导致第二固定环转轴与承重支架圆柱头发生旋转位移,本发明通过旋 转连接机构配合第二固定环转轴与承重支架圆柱头发生的旋转位移。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壳包括轴壳卡环、轴壳槽,其中两个轴壳 卡环按照一定间距安装在轴壳上,轴壳卡环与轴壳外表面形成了轴壳槽,第一固 定环通过螺栓与第二固定环连接形成的圆环安装在轴壳槽中。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连接机构中加有润滑油。
相对于传统后桥技术,本发明车身架通过板簧安装在承重旋转结构上,承重 旋转结构可在承重支架内部通过旋转副在一定的角度内转动,两个承重支架分别 安装在每一侧两个车轮之间。当车轮在路面上遇到一定高度的凸起时,承重旋转 结构的设计能够将车身在一侧两个车轮之间的支撑点起伏控制在凸起高度的一 半,另外每一侧的两个轮任意一个轮在凸起上受力,另一轮会同样受力,将瞬间 力分布到两个车轮上,增加了机构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结构图。
图2是驱动机构示意图。
图3是驱动机构侧视图。
图4是板簧固定机构示意图。
图5是承重支架示意图。
图6是固定环示图。
图7是轴壳示意图。
图8是承重支架法兰示意图。
图9是限位环示意图。
图10是限位法兰示意图。
图11是过凸起路面实例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车身支架,2、第一差速器,3、第二差速器,4、车轮, 5、第二驱动轴,6、第一万向节,7、第一驱动轴,8、车轮盘,9、转动轴,10、 轴壳,11、第一固定环,12、第二固定环,13、板簧,14、板簧固定机构,15、 承重支架,16、第四驱动轴,17、第二万向节,18、第三驱动轴,19、第二固定 环转轴,20、旋转连接机构,21、承重支架圆柱头,22、板簧固定底板,23、板 簧固定杆,24、板簧固定顶板,25、承重旋转结构,26、承重支架法兰,27、旋 转轴,28、轴壳卡环,29、轴壳槽,30、限位端面,31、限位法兰,32、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双轴双排减震后轮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 身支架、第一差速器、第二差速器、车轮、第二驱动轴、第一万向节、第一驱动 轴、车轮盘、转动轴、轴壳、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板簧、板簧固定机构、 承重支架、第四驱动轴、第二万向节、第三驱动轴、第二固定环转轴、旋转连接 机构、承重支架圆柱头、承重旋转结构、旋转轴,其中,如图1所示,车轮包括 两排四个车轮,每排车轮具有驱动机构,两排车轮驱动机构以车身中心对称面相 互对称,每一侧的两个车轮驱动机构以该两个车轮中心对称面相互对称,对于其 中一个车轮驱动机构,车轮安装在车轮盘上,如图2、3所示,车轮盘安装在转 动轴末端上,转动轴安装在第一差速器输出端,轴壳通过轴承套在转动轴外侧, 且与第一差速器壳体连接,如图6所示,第一固定环通过螺栓与第二固定环连接 形成圆环且圆环套在轴壳外圆柱面上,第二固定环转轴安装在第二固定环后端方 形端面上,第二固定环转轴通过旋转连接机构与安装在承重支架上的承重支架圆 柱头连接;差速器的使用为了当汽车转向过程中,适应同排两侧车轮转速不同的 现象。
如图3、4、5所示,上述承重旋转结构安装在旋转轴上,旋转轴安装在承重 支架上端凹槽中,板簧通过板簧固定机构安装在承重旋转结构上端面,车身支架 通过螺栓安装在板簧上侧;车身架通过板簧安装在承重旋转结构上,承重旋转结 构可在承重支架内部通过旋转副在一定的角度内转动,两个承重支架分别安装在 每一侧两个车轮之间,承重支架带动两个车轮可以围绕旋转轴转动。如图11中 图a所示,为汽车过平坦路面,当车轮在路面上遇到一定高度的凸起时,凸起上 的车轮起伏相当于凸起的高度h1,一侧车轮的抬起,将引起承重支架围绕旋转 轴转动一个角度,如图11中b所示,这样另一个车轮仍然在地面上,没有高度 变化,同时车身的重量依然分布在两个车轮上,那么两个车轮之间的承重支架中 心旋转轴上的起伏h2为凸起高度h1的一半,也就是板簧支撑点的起伏高度为凸 起的一半。
如图2、3所示,上述第一差速器输入端与第四驱动轴连接,第四驱动轴通 过第二万向节与第三驱动轴连接,第三驱动轴与第二差速器输出端连接,第二驱 动轴与差速器输入端连接,第一驱动轴通过万向节与第二驱动轴连接。本发明中 设计万向节能够在车轴与车身发生相对位置变化时,能顺利起到传导扭矩的辅助 作用
如图5所示,所述板簧固定机构包括板簧固定杆、板簧固定底板、板簧固定 顶板,其中板簧固定底板安装在承重旋转结构上端面上,板簧固定杆通过螺栓一 端安装在板簧固定顶板上,另一端安装在板簧固定底板上。
如图8、9、10所示,所述的旋转连接机构包括承重支架法兰、限位环、限 位端面、限位法兰,其中限位环安装在第二固定环转轴末端上,承重支架法兰安 装在承重支架圆柱头末端上,限位法兰通过螺栓与承重支架法兰配合,限位环一 面与限位法兰上的限位端面滑动接触,另一面与承重支架法兰端面滑动接触。在 车轮突遇路面凸起时,因为同排的车轮通过转动轴和差速器连接在一起,当一排 一侧的车轮在凸起上翘起后,该排的转动轴与另一排的车轮转动轴是不平行的, 一方面车身一侧的承重支架将带动两个车轮围绕旋转轴转动一定角度,另一方 面,将会导致第二固定环转轴与承重支架圆柱头发生旋转位移,本发明通过旋转 连接机构配合第二固定环转轴与承重支架圆柱头发生的旋转位移。
如图7所示,所述轴壳包括轴壳卡环、轴壳槽,其中两个轴壳卡环按照一定 间距安装在轴壳上,轴壳卡环与轴壳外表面形成了轴壳槽,第一固定环通过螺栓 与第二固定环连接形成的圆环安装在轴壳槽中。
所述旋转连接机构中加有润滑油。
如图1、2所示,本发明车身架通过板簧安装在承重旋转结构上,承重旋转结 构可在承重支架内部通过旋转副在一定的角度内转动,两个承重支架分别安装在 每一侧两个车轮之间。当车轮在路面上遇到一定高度的凸起时,承重旋转结构的 设计能够将车身在一侧两个车轮之间的支撑点起伏控制在凸起高度的一半,另外 每一侧的两个轮任意一个轮在凸起上受力,另一轮会同样受力,将瞬间力分布到 两个车轮上,增加了机构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