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漆扑捉率的喷房系统(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号:CN201620179914.3

申请人:四维尔丸井(广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公开号:CN205413474U
  • 申请日期:20160309
  • 公开日期:20160803
专利名称: 高油漆扑捉率的喷房系统
专利名称(英文):
专利号: CN201620179914.3 申请时间: 20160309
公开号: CN205413474U 公开时间: 20160803
申请人: 四维尔丸井(广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申请地址: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骏功路15号
发明人: 孟杰; 李林荣
分类号: B05B15/12 主分类号: B05B15/12
代理机构: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代理人: 林青中; 万志香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油漆扑捉率的喷房系统。该高油漆扑捉率的喷房系统包括喷房、文氏部件、进液装置、第一分离板、供风装置以及吸风装置,文氏部件具有文氏吼口。喷房具有喷漆室、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支撑板;喷漆室用于喷涂物件;第一腔室与喷漆室通过支撑板连通,支撑板具有多个通风孔,供风装置用于将喷漆室内产生的漆雾输送至第一腔室内;进液装置用于进液至第一腔室内;第二腔室具有出液口以及出风口,出风口覆盖有第一分离板;文氏吼口用于将进液装置进入的液体与漆雾混合形成喷漆流;吸风装置用于通过出风口对第二腔室内的喷漆流进行抽吸;喷漆流通过第一分离板进行气液分离。该高油漆扑捉率的喷房系统漆雾扑捉率高。
摘要(英文):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一种喷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房、文氏部件、进液装置、第一分离板、供风装置以及吸风装置,所述文氏部件带有文氏吼口;所述喷房具有喷漆室、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用于支撑待喷物件的支撑板;所述喷漆室用于喷涂物件;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喷漆室通过所述支撑板连通,所述支撑板上具有多个通风孔,所述供风装置位于所述喷漆室内以用于通过供风产生风压将所述喷漆室内产生的漆雾输送至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进液装置连通于所述第一腔室以用于进液至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二腔室具有出液口以及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覆盖有所述第一分离板;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通过所述文氏部件连通,所述文氏部件的文氏吼口用于将所述进液装置输入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液体与所述漆雾混合形成喷漆流;所述吸风装置连通于所述出风口以用于通过所述出风口对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所述喷漆流进行抽吸;所述喷漆流通过所述第一分离板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后的气体进入所述吸风装置内,分离后的液体通过所述出液口排出。

1.一种喷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房、文氏部件、进液装置、第一分离板、供风装置以及吸风装置,所述文氏部件带有文氏吼口; 所述喷房具有喷漆室、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用于支撑待喷物件的支撑板;所述喷漆室用于喷涂物件;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喷漆室通过所述支撑板连通,所述支撑板上具有多个通风孔,所述供风装置位于所述喷漆室内以用于通过供风产生风压将所述喷漆室内产生的漆雾输送至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进液装置连通于所述第一腔室以用于进液至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二腔室具有出液口以及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覆盖有所述第一分离板; 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通过所述文氏部件连通,所述文氏部件的文氏吼口用于将所述进液装置输入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液体与所述漆雾混合形成喷漆流; 所述吸风装置连通于所述出风口以用于通过所述出风口对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所述喷漆流进行抽吸;所述喷漆流通过所述第一分离板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后的气体进入所述吸风装置内,分离后的液体通过所述出液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分离板,所述喷房还具有第三腔室,所述第三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分离板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内的部分喷漆流通过所述第二分离板的气液分离后,其中部分气体进入所述第三腔室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第二腔室以及所述第三腔室的上方,所述第二腔室以及所述第三腔室依次横向并排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离板竖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挡水板与所述第一分离板之间具有间隔,且所述挡水板与所述第一分离板平行,所述挡水板的顶部低于所述第一分离板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喷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的底部,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喷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风装置位于所述喷漆室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喷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体循环装置,所述液体循环装置具有循环部件及净化部件; 所述净化部件以及所述循环部件依次顺序连通在所述出液口以及所述第一腔室之间,以用于将所述出液口排出的液体净化并循环至所述进液装置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循环装置还包括溢流槽,所述溢流槽连通在所述循环部件与所述进液装置之间,所述溢流槽通过溢流进液至所述进液装置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喷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循环装置,所述气体循环装置连通在所述出风口与所述供风装置之间,以用于将所述出风口排出的气体循环至所述供风装置内。

PDF文件加载中,请耐心等待!
一种喷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房、文氏部件、进液装置、第一分离板、供风装置以及吸风装置,所述文氏部件带有文氏吼口;所述喷房具有喷漆室、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用于支撑待喷物件的支撑板;所述喷漆室用于喷涂物件;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喷漆室通过所述支撑板连通,所述支撑板上具有多个通风孔,所述供风装置位于所述喷漆室内以用于通过供风产生风压将所述喷漆室内产生的漆雾输送至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进液装置连通于所述第一腔室以用于进液至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二腔室具有出液口以及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覆盖有所述第一分离板;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通过所述文氏部件连通,所述文氏部件的文氏吼口用于将所述进液装置输入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液体与所述漆雾混合形成喷漆流;所述吸风装置连通于所述出风口以用于通过所述出风口对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所述喷漆流进行抽吸;所述喷漆流通过所述第一分离板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后的气体进入所述吸风装置内,分离后的液体通过所述出液口排出。
原文:

1.一种喷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房、文氏部件、进液装置、第一分离板、供风装置以及吸风装置,所述文氏部件带有文氏吼口; 所述喷房具有喷漆室、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用于支撑待喷物件的支撑板;所述喷漆室用于喷涂物件;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喷漆室通过所述支撑板连通,所述支撑板上具有多个通风孔,所述供风装置位于所述喷漆室内以用于通过供风产生风压将所述喷漆室内产生的漆雾输送至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进液装置连通于所述第一腔室以用于进液至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二腔室具有出液口以及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覆盖有所述第一分离板; 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通过所述文氏部件连通,所述文氏部件的文氏吼口用于将所述进液装置输入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液体与所述漆雾混合形成喷漆流; 所述吸风装置连通于所述出风口以用于通过所述出风口对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所述喷漆流进行抽吸;所述喷漆流通过所述第一分离板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后的气体进入所述吸风装置内,分离后的液体通过所述出液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分离板,所述喷房还具有第三腔室,所述第三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分离板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内的部分喷漆流通过所述第二分离板的气液分离后,其中部分气体进入所述第三腔室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第二腔室以及所述第三腔室的上方,所述第二腔室以及所述第三腔室依次横向并排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离板竖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挡水板与所述第一分离板之间具有间隔,且所述挡水板与所述第一分离板平行,所述挡水板的顶部低于所述第一分离板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喷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的底部,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喷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风装置位于所述喷漆室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喷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体循环装置,所述液体循环装置具有循环部件及净化部件; 所述净化部件以及所述循环部件依次顺序连通在所述出液口以及所述第一腔室之间,以用于将所述出液口排出的液体净化并循环至所述进液装置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循环装置还包括溢流槽,所述溢流槽连通在所述循环部件与所述进液装置之间,所述溢流槽通过溢流进液至所述进液装置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喷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循环装置,所述气体循环装置连通在所述出风口与所述供风装置之间,以用于将所述出风口排出的气体循环至所述供风装置内。

翻译:
高油漆扑捉率的喷房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喷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油漆扑捉率的喷房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零部件自动化涂装领域中,传统的水帘柜式喷房对喷涂时的漆 雾的捕捉率相对较差,同时低漆雾捕捉率下的废气排放对空气有较大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漆雾扑捉率高、对空气污染小的高油漆扑捉率的 喷房系统。

一种高油漆扑捉率的喷房系统,包括喷房、文氏部件、进液装置、第一分 离板、供风装置以及吸风装置,所述文氏部件带有文氏吼口;

所述喷房具有喷漆室、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用于支撑待喷物件的支撑 板;所述喷漆室用于喷涂物件;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喷漆室通过所述支撑板连 通,所述支撑板上具有多个通风孔,所述供风装置位于所述喷漆室内以用于通 过供风产生风压将所述喷漆室内产生的漆雾输送至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进液 装置连通于所述第一腔室以用于进液至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二腔室具有出 液口以及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覆盖有所述第一分离板;

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通过所述文氏部件连通,所述文氏部件的文 氏吼口用于将所述进液装置输入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液体与所述漆雾混合形成喷 漆流;

所述吸风装置连通于所述出风口以用于通过所述出风口对所述第二腔室内 的所述喷漆流进行抽吸;所述喷漆流通过所述第一分离板进行气液分离,分离 后的气体进入所述吸风装置内,分离后的液体通过所述出液口排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分离板,所述喷房还具有第三腔室,所 述第三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分离板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内的 部分喷漆流通过所述第二分离板的气液分离后,其中部分气体进入所述第三腔 室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第二腔室以及所述第三腔室 的上方,所述第二腔室以及所述第三腔室依次横向并排排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离板竖直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 所述挡水板与所述第一分离板之间具有间隔,且所述述挡水板与所述第一分离 板平行,所述挡水板的顶部低于所述第一分离板的顶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液口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的底部,所述出风 口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风装置位于所述喷漆室的顶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液体循环装置,所述液体循环装置具有循环 部件及净化部件;

所述净化部件以及所述循环部件依次顺序连通在所述出液口以及所述第一 腔室之间,以用于将所述出液口排出的液体净化并循环至所述进液装置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体循环装置还包括溢流槽,所述溢流槽连通 在所述循环部件与所述进液装置之间,所述溢流槽通过溢流进液至所述进液装 置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气体循环装置,所述气体循环装置连通在所 述出风口与所述供风装置之间,以用于将所述出风口排出的气体循环至所述供 风装置内。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高油漆扑捉率的喷房系统,设置了喷房、具有文氏吼口 的文氏部件、液体循环装置、第一分离板、供风装置以及吸风装置。供风装置 使喷漆室内的气流与喷涂产生的漆雾混合,喷漆室内的包含有漆雾的气体均匀 输送至第一腔室内。所述进液装置进液至喷房的第一腔室内。吸风装置使得气 流与漆雾不向四周扩散,经过抽吸、压缩与进液装置输入的液体混合流向文氏 吼口内;同时进液装置的液体在重力和吸风装置抽吸作用下与漆雾及压缩气流 混合一起流入文氏吼口内。通过文氏吼口把混合的漆雾经过清洗溶解,漆雾经 过液体充分溶解清洗,产生的喷漆流通过第一分离板气液分离,产生较干净气 流排出,完成整个高油漆扑捉过程。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高油漆扑捉率的喷房系 统,具有高漆雾扑捉率,漆雾扑捉率在97%以上,减少漆雾反弹对涂装不良产生, 提升生产效率,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高油漆扑捉率的喷房系统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高油漆扑捉率的喷房系统;100、喷房;110、第一腔室;120、第二腔 室;121、出风口;122、出液口;130、第三腔室;140、喷漆室;150、支撑板; 200、文氏部件;300、进液装置;400、溢流槽;510、第一分离板;520、第二 分离板;600、挡水板;700、供风装置;800、吸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 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 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 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 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 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 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 的组合。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油漆扑捉率的喷房系统10。该高油 漆扑捉率的喷房系统10包括喷房100、文氏部件200、进液装置300、第一分离 板510、第二分离板520、供风装置700以及吸风装置800。文氏部件200采用 的是文丘里效应,文丘里效应的原理则是当风吹过阻挡物时,在阻挡物的背风 面上方端口附近气压相对较低,从而产生吸附作用并导致空气的流动。文氏部 件200类似于文氏管,文氏部件200具有文氏吼口。文氏管的原理是把气流由 粗变细,以加快气体流速,使气体在文氏管出口的后侧形成一个“真空”区。 在本实用新型申请中,文氏部件200为一个部件。

喷房100具有第一腔室110、第二腔室120、第三腔室130、喷漆室140以 及支撑板150。第一腔室110位于第二腔室120、第三腔室130的上方。喷漆室 140位于第一腔室110的上方。第二腔室120、第三腔室130依次横向并排排列。 喷漆室140与第一腔室110之间通过支撑板150连通。支撑板上均匀分布有多 个通风孔。支撑板150水平设置,支撑板150的上表面(朝向喷漆室140的一 面)用于放置待喷物件,也即喷漆室140用于待喷物件的喷涂,如汽车、夹具 等需要喷漆的物件。

供风装置700位于喷漆室140的顶部,用于通过产生风压将喷漆室140内 的漆雾通过支撑板150上的通风孔输送至第一腔室110内。

进液装置300连通于第一腔室110以用于进液至第一腔室110内。进液装 置300进液来源可以是水或者是其他能够溶解油漆的液体。

文氏部件200位于喷房100内,且第一腔室110与第二腔室120通过文氏 部件200连通。文氏部件的文氏吼口200用于将进液装置300输入第一腔室110 内的液体与漆雾混合形成喷漆流。第二腔室120具有出液口122以及出风口121。 出液口122设置在第二腔室120的底部。出风口121设置在第二腔室120侧壁。

出风口121覆盖有第一分离板5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分离板510竖直设 置在第二腔室120内,以使得出风口121与文氏部件200分隔开来。

吸风装置800连接于喷房100且连通于出风口121以用于通过出风口121 对第二腔室120内的喷漆流进行抽吸。喷漆流通过第一分离板510进行气液分 离,分离后的气体通过出风口121进入吸风装置800内,分离后的液体通过出 液口122排出。

第三腔室130与第二腔室120之间通过第二分离板520连通,以用于回收 第二腔室120内的废气,也即第二腔室内120的部分喷漆流通过第二分离板520 的气液分离后,其中部分气体进入第三腔室130内,进入第三腔室130内的气 体可用于其他气体循环设备中。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液体循环装置,液体循环装置具有循环部件及净化 部件。净化部件以及循环部件依次顺序连通在出液口122以及第一腔室110之 间,以用于将出液口122排出的液体净化并循环至进液装置300内。液体循环 装置还包括溢流槽400,溢流槽400连通在循环部件与进液装置300之间。溢流 槽400通过溢流进液至进液装置内。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挡水板600。挡水板600位于第二腔室120内。挡水 板600与第一分离板510之间具有间隔,且述挡水板600与第一分离板510平 行。挡水板600的顶部低于第一分离板510的顶部。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气体循环装置。气体循环装置连接在出风口121与 供风装置700之间,以用于将出风口121排出的气体循环至供风装置700内。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高油漆扑捉率的喷房系统10,设置了喷房100、文氏部 件200、液体循环装置、第一分离板510、供风装置700以及吸风装置800。供 风装置700使喷漆室140内的气流与喷涂产生的漆雾混合,喷漆室140内的包 含有漆雾的气体均匀输送至第一腔室110内。所述进液装置300进液至喷房100 的第一腔室110内。吸风装置800使得气流与漆雾不向四周扩散,经过抽吸、 压缩与进液装置300输入的液体混合流向文氏部件200的文氏吼口内;同时进 液装置300的液体在重力和吸风装置800抽吸作用下与漆雾及压缩气流混合一 起流入文氏部件200的文氏吼口内。通过文氏部件200的文氏吼口把混合的漆 雾经过清洗溶解,漆雾经过液体充分溶解清洗,产生的喷漆流通过第一分离板 510气液分离,产生较干净气流排出,完成整个高油漆扑捉过程。本实用新型涉 及的高油漆扑捉率的喷房系统10,具有高漆雾扑捉率,漆雾扑捉率在97%以上, 减少漆雾反弹对涂装不良产生,提升生产效率,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 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 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 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 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收缩
  • QQ咨询

  •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 电话咨询

  • 0288631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