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车载充电器 | ||
专利名称(英文): | |||
专利号: | CN201620189138.5 | 申请时间: | 20160311 |
公开号: | CN205407358U | 公开时间: | 20160727 |
申请人: | 深圳市西晟科技有限公司 | ||
申请地址: | 518131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民治第三工业区11栋502 | ||
发明人: | 刘奕辰 | ||
分类号: | H02J7/00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机构: | 深圳华奇信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8 | 代理人: | 曲卫涛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充电器,所述车载充电器包括:车载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座,所述车载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座之间通过电线连接,所述充电插座上设有第一USB接口组件,用电器与所述充电插座之间设有充电数据线。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线在车载充电插头上连接充电插座,使充电插座能够延伸至车厢后座,为乘坐在车厢后座上的乘客提供充电接口。由于汽车上能够插接车载充电插头的位置只有一个,为了使更多的乘客能够进行充电,需要在车载充电器上设置更多的USB接口,致使一些车载充电器体积过大,遮挡了汽车内的行车仪器与按钮,给汽车行驶带来隐患,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充电插座能够延伸至汽车后座,不过多占用汽车前部的空间。 | ||
摘要(英文): |
1.一种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充电器包括:车载充电 插头与充电插座,所述车载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座之间通过电线连接,所 述充电插座上设有第一USB接口组件,用电器与所述充电插座之间设有 充电数据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充电插 头包括:插头本体,所述插头本体一端端部设有正极弹性头,所述插头 本体侧壁上设有第一负极弹性卡扣与第二负极弹性卡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极弹 性卡扣与第二负极弹性卡扣分别位于插头本体相对应的两侧,所述第一 负极弹性卡扣与第二负极弹性卡扣沿插头本体的中心线相互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本体的 另一端端部设有第二USB接口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本体侧 壁上隆起形成接线保护装置,所述接线保护装置上开设有第一接线基 座,所述第一接线基座内设置有电线。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充电插座包括:插座本体,所述插座本体的一端端部连接有电线,另 一端端部设有第一USB接口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本体的 一个侧面上设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用于固定充电插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 括:弹片,所述弹片一端与插座本体连接,另一端悬空,所述弹片悬空 的一端凸起形成止挡件,所述止挡件的一端搭接在插座本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本体上 设有持握部,所述持握部不凸起于插座本体的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意一项所述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车载充电器还包括:识别模块,所述识别模块设置在车载充电插头内 部,用于识别连接在第一USB接口组件和/或第二USB接口组件上的用 电器的类别。
1.一种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充电器包括:车载充电 插头与充电插座,所述车载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座之间通过电线连接,所 述充电插座上设有第一USB接口组件,用电器与所述充电插座之间设有 充电数据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充电插 头包括:插头本体,所述插头本体一端端部设有正极弹性头,所述插头 本体侧壁上设有第一负极弹性卡扣与第二负极弹性卡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极弹 性卡扣与第二负极弹性卡扣分别位于插头本体相对应的两侧,所述第一 负极弹性卡扣与第二负极弹性卡扣沿插头本体的中心线相互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本体的 另一端端部设有第二USB接口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本体侧 壁上隆起形成接线保护装置,所述接线保护装置上开设有第一接线基 座,所述第一接线基座内设置有电线。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充电插座包括:插座本体,所述插座本体的一端端部连接有电线,另 一端端部设有第一USB接口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本体的 一个侧面上设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用于固定充电插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 括:弹片,所述弹片一端与插座本体连接,另一端悬空,所述弹片悬空 的一端凸起形成止挡件,所述止挡件的一端搭接在插座本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本体上 设有持握部,所述持握部不凸起于插座本体的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意一项所述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车载充电器还包括:识别模块,所述识别模块设置在车载充电插头内 部,用于识别连接在第一USB接口组件和/或第二USB接口组件上的用 电器的类别。
翻译: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装置,特别是一种车载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ipad等智能移动终端和家用汽车的日益普及,应用汽车发电机给手机充电的车载充电器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已有的车载USB口充电器主要结构为:充电器本体插入汽车12V/24V点烟器插座的取电插头,供电器提供一个5V的USB接口,内部通过一个降压电路实现12V/24V到5V的降压。在USB口上插上相应的数据充电线,即可实现对手机及车载设备等的充电。
现有技术中的车载充电器基本上只能给前座即司机和副驾驶位提供充电USB口,在长途驾驶中,特别是家庭成员比较多的情况下,后排乘客很难通过插在车头部位的车载充电器进行充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载充电器,通过在车载充电插头上连接充电插座,充电插座能够延伸至汽车后座位置,为后排乘客提供充电接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载充电器,所述车载充电器包括:车载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座,所述车载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座之间通过电线连接,所述充电插座上设有第一USB接口组件,用电器与所述充电插座之间设有充电数据线。
进一步地,所述车载充电插头包括:插头本体,所述插头本体一端端部设有正极弹性头,所述插头本体侧壁上设有第一负极弹性卡扣与第二负极弹性卡扣。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负极弹性卡扣与第二负极弹性卡扣分别位于插头本体相对应的两侧,所述第一负极弹性卡扣与第二负极弹性卡扣沿插头本体的中心线相互对称。
更进一步地,所述插头本体的另一端端部设有第二USB接口组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插头本体侧壁上隆起形成接线保护装置,所述接线保护装置上开设有第一接线基座,所述第一接线基座内设置有电线。
更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插座包括:插座本体,所述插座本体的一端端部连接有电线,另一端端部设有第一USB接口组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插座本体的一个侧面上设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用于固定充电插座。
更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弹片,所述弹片一端与插座本体连接,另一端悬空,所述弹片悬空的一端凸起形成止挡件,所述止挡件的一端搭接在插座本体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插座本体上设有持握部,所述持握部不凸起于插座本体的表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车载充电器还包括:识别模块,所述识别模块设置在车载充电插头内部,用于识别连接在第一USB接口组件和/或第二USB接口组件上的用电器的类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线在车载充电插头上连接充电插座,使充电插座能够延伸至车厢后座,为乘坐在车厢后座上的乘客提供充电接口。由于汽车上能够插接车载充电插头的位置只有一个,为了使更多的乘客能够进行充电,需要在车载充电器上设置更多的USB接口,致使一些车载充电器体积过大,遮挡了汽车内的行车仪器与按钮,给汽车行驶带来隐患,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充电插座能够延伸至汽车后座,不过多占用汽车前部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车载充电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插座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车载充电插头;11、正极弹性头;12、第一负极弹性卡扣;13、第二负极弹性卡扣;14、第二USB接口组件;15、第一接线基座;2、充电插座;21、夹持装置;22、弹片;23、止挡件;24、持握部;25、第一USB接口组件;26、第二接线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一种车载充电器,车载充电器包括:车载充电插头1与充电插座2,车载充电插头1与充电插座2之间通过电线连接,充电插座2上设有第一USB接口组件25,用电器与充电插座2之间设有充电数据线。
车载充电插头1包括:插头本体,插头本体主体呈柱形,柱形体的一端平滑过渡为半球体,另一端横截面积大于柱形体的横截面积,柱形体与这一端之间平滑过渡。插头本体设有半球形的一端设有正极弹性头11,正极性弹性头位于半球体中部。柱形体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二USB接口组件14,插头本体侧壁上设有第一负极弹性卡扣12与第二负极弹性卡扣13,第一负极弹性卡扣12与第二负极弹性卡扣13分别位于插头本体相对应的两侧,第一负极弹性卡扣12与第二负极弹性卡扣13沿插头本体的中心线相互对称。插头本体侧壁上隆起形成接线保护装置,接线保护装置整体呈三角形,但不限于此,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接线保护装置能够为柱状或方形等,接线保护装置上还开设有一个圆形第一接线基座15,第一接线基座15直通车载充电插头1内部,电线通过该第一接线基座15接入车载充电插头1内部。
充电插座2包括:插座本体,插座本体整体呈长方体,插座本体的一端端部设有第二接线基座26,第二接线基座26上连接有电线,另一端端部设有第一USB接口组件25。插座本体的一个侧面上设有夹持装置21,夹持装置21用于固定充电插座2。夹持装置21包括:弹片22,弹片22一端与插座本体连接,为增加弹片22弹力,夹持装置21与插座本体之间设有两个连接点,两个连接点分别与弹片22连接,在两个连接点之间镂孔。两个连接点分别与弹片22连接,在使用时弹片22被抬起,两个连接点均有弹性应力作用在弹片22上,因此增大了弹片22的加持力度。弹片22的另一端悬空,弹片22悬空的一端凸起形成止挡件23,止挡件23的一端搭接在插座本体上,止挡件23具体为在弹片22上凸起的凸棱,但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止挡件23为在弹片22上凸起的凸点。夹持装置21的结构不局限于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夹持装置21还包括:弹片22,但是与充电插座2的连接方式发生更改,弹片22与充电插座2连接的一端弯折形成弹性圆弧,由于弹片22与充电插座2连接处呈圆弧状,所以弹片22的另一端与充电插座2搭接,为了抬起方便,弹片22搭接在充电插座2的一端向上翘起。插座本体上与夹持装置21相邻的两条侧边上分别设有持握部24,持握部24是由插座本体向内凹陷形成的,即持握部24不凸起于插座本体的表面。充电插座2表面除持握部24与夹持装置21之外的区域均设置防滑花纹,防滑花纹为四角形,但不限于此,根据适用场景的不同,防滑花纹能够为任意花纹。插座本体上还设有指示灯,用于显示充电插座2是否正常供电。
其中,第一USB接口组件25与第二USB接口组件14均由两个USB接口组成。但不限于此,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不同,第一USB接口组件25能够由一个、三个或者更多的USB接口组成,第一USB接口组件25也能够由一个、三个或者更多的USB接口组成。第一USB接口组件25的两个USB接口具有不同的充电功率,第二接口组件的两个USB接口也具有不同的充电功率,以第一USB接口组件25的两个USB接口为例,举例说明,第一USB接口组件25中的一个USB接口输出电压为5V,输出电流为1A,另一个USB接口输出电压为5V,输出电流为2.4A。两个第一USB接口都可以同时对两种用电器进行充电。不同的电流输出适用于不同的电子设备,例如平板电脑与手机等,电容量相对较大的电子设备适用于使用输出电流为2.4A的USB接口进行充电,大多数的手机适用于1A的输出电流。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充电功率控制的另一种实施方案,在车载充电插头1内设置有USB智能识别IC,通过识别用电器的输入电压大小来控制输出电流的大小,来供给充电设备最佳的充电方案。USB智能识别IC用于识别插入第一USB接口组件25的用电器的输入电压,并向用电器配置相对应的充电功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USB智能识别IC用于识别插入第二USB接口组件14的用电器的输入电压。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USB智能识别IC用于识别插入第一USB接口组件25和第二USB接口组件14的用电器的输入电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方式,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