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汽车外覆盖件和汽车以及汽车外覆盖件的制作方法 | ||
专利名称(英文): | Automobile exterior covering piece and the outer covering pieces for automobile and method of making | ||
专利号: | CN201610139750.6 | 申请时间: | 20160311 |
公开号: | CN105690794A | 公开时间: | 20160622 |
申请人: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申请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时骏北街1号院4栋 | ||
发明人: | 陆群; 张玺 | ||
分类号: | B29C70/34; B29C70/54; B29L31/30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代理机构: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谢安昆; 宋志强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外覆盖件的制作方法,包括:形成复合材料层压外板,所述复合材料层压外板具有覆盖主体和包覆于所述覆盖主体的边缘的包边圆角;形成复合材料层压内板;将所述复合材料层压内板在邻近所述包边圆角的位置处附接于所述复合材料层压外板的所述覆盖主体。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由上述制作方法形成的汽车外覆盖件,以及包括该汽车外覆盖件的汽车。采用本发明提高了外覆盖件的质量稳定性。 | ||
摘要(英文): |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duction method of the outer covering member, including : a laminated outer plate forming a composite material, said composite material laminated panel having the cover main body and the edge of the main body the packet-side fillet; forming a composite material laminated inner plate; laminating the composite material adjacent the edge of the inner plate of the laminated composite material is affixed to the outer position of the cover main body.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method for forming the above-mentioned preparation of the automobile outer covering, and an outer cover of a vehicle, including the vehicle. The invention improves the quality stability of the outer covering member. |
1.一种汽车外覆盖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复合材料层压外板,所述复合材料层压外板具有覆盖主体和包覆于所述覆盖主体 的边缘的包边圆角; 形成复合材料层压内板; 将所述复合材料层压内板在邻近所述包边圆角的位置处附接于所述复合材料层压外 板的所述覆盖主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圆角包括在所述复合材料层压外板 的厚度范围内与所述覆盖主体的边缘对接的第一部分、以及在所述复合材料层压外板的厚 度方向上从所述覆盖主体的一侧表面凸起的第二部分,并且,所述包边圆角的所述第二部 分延伸跨越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覆盖主体的边缘接缝。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复合材料层压外板具体包括: 在预成型体制作模具中制作复合材料层压外板预成型体,包括: 在预成型体制作模具的下部模具上铺放连续纤维铺层;其中,所述下部模具具有模具 主体和位于所述模具主体的边界处的凸缘,所述连续纤维铺层铺放于所述模具主体,所述 连续纤维铺层的边界与所述凸缘之间预留第一间隙; 在所述连续纤维铺层上贴合放置所述预成型体制作模具的上部模具;其中,所述上部 模具的边界与所述下部模具的所述凸缘之间预留第二间隙,并且所述第二间隙大于所述第 一间隙; 在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中填放短切纤维碎料; 将填放的短切纤维碎料定型压制; 将所述预成型体制作模具制作的所述复合材料层压外板预成型体移至固化模具中进 行固化,以使所述连续纤维铺层和所述短切纤维碎料分别形成所述复合材料层压外板的所 述覆盖主体和所述包边圆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复合材料层压内板靠近所述包边圆角的一侧边缘与所述包边圆角之间填充物 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复合材料层压内板靠近所述包边圆角的一侧边缘斜切为与所述包边圆角适配 的形状,并粘接于所述包边圆角。
6.一种汽车外覆盖件,所述汽车外覆盖件由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作形 成。
7.一种汽车,包括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外覆盖件。
1.一种汽车外覆盖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复合材料层压外板,所述复合材料层压外板具有覆盖主体和包覆于所述覆盖主体 的边缘的包边圆角; 形成复合材料层压内板; 将所述复合材料层压内板在邻近所述包边圆角的位置处附接于所述复合材料层压外 板的所述覆盖主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圆角包括在所述复合材料层压外板 的厚度范围内与所述覆盖主体的边缘对接的第一部分、以及在所述复合材料层压外板的厚 度方向上从所述覆盖主体的一侧表面凸起的第二部分,并且,所述包边圆角的所述第二部 分延伸跨越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覆盖主体的边缘接缝。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复合材料层压外板具体包括: 在预成型体制作模具中制作复合材料层压外板预成型体,包括: 在预成型体制作模具的下部模具上铺放连续纤维铺层;其中,所述下部模具具有模具 主体和位于所述模具主体的边界处的凸缘,所述连续纤维铺层铺放于所述模具主体,所述 连续纤维铺层的边界与所述凸缘之间预留第一间隙; 在所述连续纤维铺层上贴合放置所述预成型体制作模具的上部模具;其中,所述上部 模具的边界与所述下部模具的所述凸缘之间预留第二间隙,并且所述第二间隙大于所述第 一间隙; 在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中填放短切纤维碎料; 将填放的短切纤维碎料定型压制; 将所述预成型体制作模具制作的所述复合材料层压外板预成型体移至固化模具中进 行固化,以使所述连续纤维铺层和所述短切纤维碎料分别形成所述复合材料层压外板的所 述覆盖主体和所述包边圆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复合材料层压内板靠近所述包边圆角的一侧边缘与所述包边圆角之间填充物 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复合材料层压内板靠近所述包边圆角的一侧边缘斜切为与所述包边圆角适配 的形状,并粘接于所述包边圆角。
6.一种汽车外覆盖件,所述汽车外覆盖件由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作形 成。
7.一种汽车,包括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外覆盖件。
翻译: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特别涉及汽车外覆盖件和汽车以及汽车外覆盖件的制 作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覆盖件常选用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例如碳纤维)的层压板,由于材料特性 和成型工艺特点,不能和传统的钣金覆盖件一样通过内外板折边完成装配,一般的方法是 内外板粘接,边缘形成直边,不能满足造型的要求。为实现边缘圆角,一般方法是在内外板 粘接之后通过打磨实现,但效率低且质量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汽车外覆盖件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提高了外覆 盖件的质量稳定性和制作效率。并且,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形成复合材料层压外板,所述复合材料层压外板具有覆盖主体和包覆于所述覆盖 主体的边缘的包边圆角;
形成复合材料层压内板;
将所述复合材料层压内板在邻近所述包边圆角的位置处附接于所述复合材料层 压外板的所述覆盖主体。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包边圆角包括在所述复合材料层压外板的厚度范 围内与所述覆盖主体的边缘对接的第一部分、以及在所述复合材料层压外板的厚度方向上 从所述覆盖主体的一侧表面凸起的第二部分,并且,所述包边圆角的所述第二部分延伸跨 越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覆盖主体的边缘接缝。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形成复合材料层压外板具体包括:
在预成型体制作模具中制作复合材料层压外板预成型体,包括:
在预成型体制作模具的下部模具上铺放连续纤维铺层;其中,所述下部模具具有 模具主体和位于所述模具主体的边界处的凸缘,所述连续纤维铺层铺放于所述模具主体, 所述连续纤维铺层的边界与所述凸缘之间预留第一间隙;
在所述连续纤维铺层上贴合放置所述预成型体制作模具的上部模具;其中,所述 上部模具的边界与所述下部模具的所述凸缘之间预留第二间隙,并且所述第二间隙大于所 述第一间隙;
在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中填放短切纤维碎料;
将填放的短切纤维碎料定型压制;
将所述预成型体制作模具制作的所述复合材料层压外板预成型体移至固化模具 中进行固化,以使所述连续纤维铺层和所述短切纤维碎料分别形成所述复合材料层压外板 的所述覆盖主体和所述包边圆角。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复合材料层压内板靠近所述包边圆角的一侧边缘与所述包边圆角之间填 充物料。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复合材料层压内板靠近所述包边圆角的一侧边缘斜切为与所述包边圆角 适配的形状,并粘接于所述包边圆角。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外覆盖件,所述汽车外覆盖件由上述实施例 中的方法制作形成。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汽车外覆盖件。
根据上述的各实施例,复合材料层压外板具有覆盖主体和包覆于所述覆盖主体的 边缘的包边圆角。将复合材料层压内板的边界通过复合材料层压外板的包边圆角包在里 面,实现了汽车覆盖件包边圆角。从而提高了汽车外覆盖件的质量稳定性,并且对于复合材 料层压外板有外露要求的汽车覆盖件,能够保证圆角在可视区域的连续性。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外覆盖件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2a至图2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材料层压外板的制作方法示意图;
图3a至3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外覆盖件的制作方法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复合材料层压外板
11覆盖主体
110连续纤维铺层
12包边圆角
12a第一部分
12b第二部分
120短切纤维碎料
10复合材料层压外板预成型体
2复合材料层压内板
24粘接胶层
3预成型体制作模具
31下部模具
310模具主体
311凸缘
32上部模具
4整形模具
5固化模具
6物料
T1第一间隙
T2第二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 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 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部分,而并不代表其 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 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
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相对 位置关系,而非限定这些相关部分的绝对位置。
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 互为存在的前提等。
在本文中,“相等”、“相同”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的数值范 围不仅包括其两个端点内的整个范围,也包括含于其中的若干子范围。
现有技术中为实现边缘圆角,在内外板粘接之后通过打磨实现,经过打磨后内外 板都暴露在外面,非常不美观。现有技术的方法效率低且质量稳定性差。且对于外板有外露 要求的覆盖件,不能保证圆角在可视区域的连续性。通过本发明汽车外覆盖件的制作方法, 外板上设置有包边圆角,将内板边缘通过外板的包边圆角包在里面,实现了汽车覆盖件包 边圆角。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外覆盖件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包括 以下步骤,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形成复合材料层压外板,所述复合材料层压外板具有覆盖主体和包覆于 所述覆盖主体的边缘的包边圆角。
其中,所述包边圆角包括在所述复合材料层压外板的厚度范围内与所述覆盖主体 的边缘对接的第一部分、以及在所述复合材料层压外板的厚度方向上从所述覆盖主体的一 侧表面凸起的第二部分,并且,所述包边圆角的所述第二部分延伸跨越所述第一部分与所 述覆盖主体的边缘接缝。包边圆角的作用是为了通过后续的工艺形成汽车外覆盖件的带圆 角的包边,因此,此处提到的包边圆角的第二部分的高度可以理解为满足包边的厚度尺寸 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形成复合材料层压外板具体包括:
在预成型体制作模具中制作复合材料层压外板预成型体,包括:
在预成型体制作模具的下部模具上铺放连续纤维铺层;其中,所述下部模具具有 模具主体和位于所述模具主体的边界处的凸缘,所述连续纤维铺层铺放于所述模具主体, 所述连续纤维铺层的边界与所述凸缘之间预留第一间隙;
在所述连续纤维铺层上贴合放置所述预成型体制作模具的上部模具;其中,所述 上部模具的边界与所述下部模具的所述凸缘之间预留第二间隙,并且所述第二间隙大于所 述第一间隙;
在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中填放短切纤维碎料;
将填放的短切纤维碎料定型压制;
将所述预成型体制作模具制作的所述复合材料层压外板预成型体移至固化模具 中进行固化,以使连续纤维铺层形成复合材料层压外板的覆盖主体,并使短切纤维碎料形 成复合材料层压外板的包边圆角。
步骤102:形成复合材料层压内板。
步骤103:将复合材料层压内板在邻近包边圆角的位置处附接于复合材料层压外 板的覆盖主体。
在一种实施例中,该制作方法可以通过在复合材料层压内板靠近包边圆角的一侧 边缘与包边圆角之间填充物料,以避免在复合材料层压内板靠近包边圆角的一侧边缘与包 边圆角之间出现断缝,从而使复合材料层压内板靠近包边圆角的一侧边缘与包边圆角形成 的包边圆角平滑并且连续。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同样是为了使包边圆角和复合材料层压内板形成的包边呈现 圆角,该制作方法可以通过将复合材料层压内板靠近包边圆角的一侧边缘斜切为与包边圆 角适配的形状、并粘接于包边圆角,使复合材料层压内板靠近包边圆角的一侧边缘与包边 圆角形成汽车外覆盖件的包边圆角。
下面通过两个实施例分别对本发明汽车外覆盖件的制作方法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复合材料层压外板的制作方法,请参见图2a至图2d。
首先,请参见图2a,在预成型体制作模具3的下部模具31上铺放用于形成复合材料 层压外板1的覆盖主体11的连续纤维铺层110,其中,下部模具31具有模具主体310和位于模 具主体310的边界处的凸缘311,连续纤维铺层110铺放于模具主体310,连续纤维铺层110的 边界与凸缘311之间预留第一间隙T1。并且,连续纤维铺层110的边界与凸缘311之间预留的 第一间隙T1为预设宽度,具体参考复合材料层压外板1的包边圆角12的尺寸,实际应用中, 不同的复合材料层压外板1的包边圆角12的尺寸不同,则复合材料110的边界与凸缘311之 间预留的第一间隙T1宽度也不同。
请参见图2b,在连续纤维铺层110上贴合放置预成型体制作模具3的上部模具32; 其中,上部模具32的边界与下部模具31的凸缘311之间预留第二间隙T2,并且第二间隙T2大 于第一间隙T1。由于包边圆角12是用来通过后续的工艺形成汽车外覆盖件的带圆角的包 边,因此设定上部模具32的边界与凸缘311之间预留的第二间隙T2大于连续纤维铺层110的 边界与凸缘311之间预留的第一间隙T1,这样才能实现包边圆角12对覆盖主体11的包覆形 状。
在第一间隙T1和第二间隙T2中填放短切纤维碎料120。具体地,短切纤维碎料120 可以是离散的短切纤维或短切纤维毡垫,可利用生产过程中的边角料制成,这样能大大提 高生产材料的利用率,节省纤维材料。仍然参见图2b,短切纤维碎料120是定量的,具体根据 包边圆角12的尺寸决定短切纤维碎料120的用量。
出于对生产材料的高效利用,本发明选用短切纤维碎料120制作包边圆角12,因此 需要进一步对短切纤维碎料120进行定型,使得短切纤维碎料120由离散状态形成固定状 态,具体可以通过定型剂实现短切纤维碎料120的定型。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2c,借助整形模具4从定型后的短切纤维碎料120的上方压制 短切纤维碎料120,使得短切纤维碎料120形成圆角。由于下部模具31的凸缘311的内侧是圆 角形,因此定型后的短切纤维碎料120的底端在下部模具31中自然成为圆角,此时还需要借 助整形模具5从定型后的短切纤维碎料120的上方压制所述短切纤维碎料120,使得短切纤 维碎料120的上端也形成圆角,从而形成包边圆角12。
至此,预成型体制作模具3中制作复合材料层压外板预成型体10结束。
此外,进一步在固化模具5中固化所述复合材料层压外板预成型体10,以形成复合 材料层压外板1。具体地,以使连续纤维铺层110形成复合材料层压外板1的覆盖主体11,并 使短切纤维碎料120形成复合材料层压外板1的包边圆角12,如图2d所示。
以上即为复合材料层压外板1的制作方法。本实施例中,通过短切纤维碎料120结 合连续纤维铺层110的方式制作复合材料层压外板1,不仅制作方法简单易实现,而且能实 现生产材料的高效利用、节省用料。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制作复合材料层压外板1的制作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 汽车外覆盖件的制作方法,详见图3a至图3b。
如图3a所示,将复合材料层压内板2在邻近包边圆角12的位置处附接于复合材料 层压外板1的覆盖主体11。复合材料层压内板2和复合材料层压外板1之间进行附接时,可以 使用粘接胶层24,并且,从图3a可以看到,粘接胶层24是有厚度的。相应地,包边圆角12的第 二部分12a的高度可以认为是与复合材料层压内板2和粘接胶层24的厚度之和基本相同。当 然,粘接胶层24的厚度也有可能小到足以忽略不计,此时,包边圆角12的第二部分12a位于 覆盖主体11上端面的高度也可以认为是与复合材料层压内板2的厚度基本相同。
如图3a所示,包边圆角12包括在复合材料层压外板1的厚度范围内与覆盖主体11 的边缘对接的第一部分12a、以及在复合材料层压外板1的厚度方向上从覆盖主体11的一侧 表面凸起的第二部分12b,并且,包边圆角的第二部分12b延伸跨越第一部分12a与覆盖主体 11的边缘接缝,图3a中的虚线可以理解为第一部分12a与第二部分12b的分界。
通过在复合材料层压内板2靠近包边圆角12的一侧边缘与包边圆角12之间填充物 料6,以避免在复合材料层压内板2靠近包边圆角12的一侧边缘与包边圆角12之间出现断 缝,使复合材料层压内板2靠近包边圆角12的一侧边缘与包边圆角12形成汽车外覆盖件的 包边圆角,并且形成的包边圆角是平滑连续的,从而形成更优的外观效果,如图3b所示。可 以理解的是,填充的物料6可以是腻子等填充物。
或者,将复合材料层压内板2靠近包边圆角12的一侧边缘斜切为与包边圆角12适 配的形状、并粘接于包边圆角12,这样同样是为了使包边圆角12和复合材料层压内板2形成 包边圆角,使复合材料层压内板2靠近包边圆角12的一侧边缘与包边圆角12形成汽车外覆 盖件的包边圆角。该种复合材料层压内板2与复合材料层压外板1的附接方法通过减少复合 材料层压内板2端面与复合材料层压外板1包边圆角12之间的间隙,省去填充腻子的工序。 该种制作方法较易于理解,未在图3a至图3b中示出。
图3a至图3b中汽车外覆盖件只是示意性的表达,当覆盖件位于车身的不同部分 时,形状可以随着需要而变化,但是通过复合材料层压外板1设计包边圆角12,将复合材料 层压内板边缘通过外板包边圆角包在里面,实现汽车覆盖件包边圆角的原理是相同的。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根据上述任意一个实 施例制作出的汽车外覆盖件。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方式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 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 明,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案或 变更,如特征的组合、分割或重复,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