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滚轮摩擦输送系统 | ||
专利名称(英文): | A roller friction delivery system | ||
专利号: | CN201610128104.X | 申请时间: | 20160307 |
公开号: | CN105645060A | 公开时间: | 20160608 |
申请人: | 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 ||
申请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城开源大道11号C3栋首层A单元、二层 | ||
发明人: | 杨猛; 李军辉; 陈振城; 张洪臣; 李庆 | ||
分类号: | B65G35/00 | 主分类号: | B65G35/00 |
代理机构: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庞学哲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滚轮摩擦输送系统,包括摩擦驱动单元、夹紧单元和摩擦驱动部件,所述摩擦驱动单元包括转动驱动部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设在所述第一连杆上的第一滚轮和设在所述第二连杆上的第二滚轮,所述夹紧单元包括可驱动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靠拢以使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外圆面夹紧所述摩擦驱动部件的夹紧驱动部件,所述转动驱动部件可驱动所述第一滚轮和/或第二滚轮转动并通过摩擦力使夹紧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间的摩擦驱动部件运动。本发明通过采用滚轮通过摩擦高速驱动摩擦驱动部件实现了低成本高速运输,降低成本、性能可靠、安装方便并且满足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的输送需求。 | ||
摘要(英文): |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oller friction conveying system, comprises a friction drive unit, the clamping unit and the friction driving member, the friction drive unit comprises a rotary driving member, the connecting rod 1st, 2nd connecting rod, is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ng rod on the 1st 1st and 2nd the 2nd the roller on the connecting rod, the clamping unit comprises a driving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1st 2nd 1st connecting rod close to the cylindrical face of the roller and roller 2nd clamping the friction driving member clamping the driving member, the rotary drive part can drive the 1st and/or 2nd roller and roller to rotate by the friction force in the clamping roller 1st and 2nd roller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driving member motion. This invention, through the friction wheel, a friction drive parts to achieve the high-speed driving with low cost and high-speed transportation, reduce the cost, reliable performance,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industrial automation of the production line. |
1.一种滚轮摩擦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摩擦驱动单元、夹紧单元和摩擦驱动部件,所述摩擦驱动单元包括转动驱动部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设在所述第一连杆上的第一滚轮和设在所述第二连杆上的第二滚轮,所述夹紧单元包括可驱动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靠拢以使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外圆面夹紧所述摩擦驱动部件的夹紧驱动部件,所述转动驱动部件可驱动所述第一滚轮和/或第二滚轮转动并通过摩擦力使夹紧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间的摩擦驱动部件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摩擦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包括沿输送方向设在第一连杆上的主驱动轮和辅驱动轮,所述转动驱动部件可驱动所述主驱动轮和辅驱动轮同步转动,所述第二滚轮包括沿输送方向分别对应所述主驱动轮和辅驱动轮设在第二连杆上的两个从动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轮摩擦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部件具有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通过第一滚轮安装座装在所述第一连杆上,所述第一驱动轴上于第一连杆的上方安装主驱动轮,所述第一连杆上设有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轴通过第二滚轮安装座装在所述第一连杆上,所述第二驱动轴上于第一连杆的上方安装辅驱动轮,所述主驱动轮和辅驱动轮间设有将主驱动轮的动力传递至辅驱动轮的传递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轮摩擦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传递轮包括位于所述平面前侧的第一传递轮和位于所述平面后侧的第二传递轮,所述第一传递轮和第二传递轮的外圆面同时与主驱动轮和辅驱动轮的外圆面接触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轮摩擦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连杆底部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通过两端的导向杆安装座装在所述第一连杆上,所述第一连杆上套装有第一传递轮安装杆和第二传递轮安装杆,所述第一传递轮安装在所述第一传递轮安装杆顶端,第二传递轮安装在所述第二传递轮安装杆顶端,所述第一传递轮安装杆和第二传递轮安装杆通过拉伸弹簧相连,以使第一传递轮安装杆和第二传递轮安装杆具有沿导向杆相互靠拢的趋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轮摩擦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上设有从动轮安装座,所述从动轮安装座上于第二连杆的上方连接所述从动轮,从动轮通过轴承和第一卡簧安装在从动轮安装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摩擦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驱动部件包括气缸,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底部均设有气缸安装座,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连杆底部的气缸安装座铰接,气缸的缸体与第二连杆底部的气缸安装座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滚轮摩擦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底部各设有两个摆动部件,所述摆动部件包括中部设有轴孔的摆臂、设在所述轴孔中并可在轴孔中转动的偏心轴、偏心开设在所述偏心轴上的固定轴孔以及设在所述固定轴孔中并可在固定轴孔中转动的固定轴,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所述摆动部件的摆臂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滚轮摩擦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和偏心轴间设有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轴套包括设在固定轴上的第一内圈轴套和设在偏心轴固定轴孔内侧的第一外圈轴套,所述固定轴和偏心轴间在所述第一轴套的两侧设有内轴承以及锁紧内轴承的第二卡簧和内圈上压盖,所述偏心轴和摆臂间设有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轴套包括设在偏心轴上的第二内圈轴套和设在摆臂轴孔内侧的第二外圈轴套,所述偏心轴和摆臂间在所述第二轴套的两侧设有外轴承以及锁紧外轴承的外圈上压盖和外圈下压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摩擦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驱动部件包括摩擦驱动杆和设在所述摩擦驱动杆上并可与输送载荷上孔位配合的主动销和副定位销。
1.一种滚轮摩擦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摩擦驱动单元、夹紧单元和摩擦驱动部件,所述摩擦驱动单元包括转动驱动部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设在所述第一连杆上的第一滚轮和设在所述第二连杆上的第二滚轮,所述夹紧单元包括可驱动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靠拢以使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外圆面夹紧所述摩擦驱动部件的夹紧驱动部件,所述转动驱动部件可驱动所述第一滚轮和/或第二滚轮转动并通过摩擦力使夹紧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间的摩擦驱动部件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摩擦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包括沿输送方向设在第一连杆上的主驱动轮和辅驱动轮,所述转动驱动部件可驱动所述主驱动轮和辅驱动轮同步转动,所述第二滚轮包括沿输送方向分别对应所述主驱动轮和辅驱动轮设在第二连杆上的两个从动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轮摩擦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部件具有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通过第一滚轮安装座装在所述第一连杆上,所述第一驱动轴上于第一连杆的上方安装主驱动轮,所述第一连杆上设有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轴通过第二滚轮安装座装在所述第一连杆上,所述第二驱动轴上于第一连杆的上方安装辅驱动轮,所述主驱动轮和辅驱动轮间设有将主驱动轮的动力传递至辅驱动轮的传递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轮摩擦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传递轮包括位于所述平面前侧的第一传递轮和位于所述平面后侧的第二传递轮,所述第一传递轮和第二传递轮的外圆面同时与主驱动轮和辅驱动轮的外圆面接触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轮摩擦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连杆底部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通过两端的导向杆安装座装在所述第一连杆上,所述第一连杆上套装有第一传递轮安装杆和第二传递轮安装杆,所述第一传递轮安装在所述第一传递轮安装杆顶端,第二传递轮安装在所述第二传递轮安装杆顶端,所述第一传递轮安装杆和第二传递轮安装杆通过拉伸弹簧相连,以使第一传递轮安装杆和第二传递轮安装杆具有沿导向杆相互靠拢的趋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轮摩擦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上设有从动轮安装座,所述从动轮安装座上于第二连杆的上方连接所述从动轮,从动轮通过轴承和第一卡簧安装在从动轮安装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摩擦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驱动部件包括气缸,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底部均设有气缸安装座,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连杆底部的气缸安装座铰接,气缸的缸体与第二连杆底部的气缸安装座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滚轮摩擦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底部各设有两个摆动部件,所述摆动部件包括中部设有轴孔的摆臂、设在所述轴孔中并可在轴孔中转动的偏心轴、偏心开设在所述偏心轴上的固定轴孔以及设在所述固定轴孔中并可在固定轴孔中转动的固定轴,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所述摆动部件的摆臂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滚轮摩擦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和偏心轴间设有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轴套包括设在固定轴上的第一内圈轴套和设在偏心轴固定轴孔内侧的第一外圈轴套,所述固定轴和偏心轴间在所述第一轴套的两侧设有内轴承以及锁紧内轴承的第二卡簧和内圈上压盖,所述偏心轴和摆臂间设有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轴套包括设在偏心轴上的第二内圈轴套和设在摆臂轴孔内侧的第二外圈轴套,所述偏心轴和摆臂间在所述第二轴套的两侧设有外轴承以及锁紧外轴承的外圈上压盖和外圈下压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摩擦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驱动部件包括摩擦驱动杆和设在所述摩擦驱动杆上并可与输送载荷上孔位配合的主动销和副定位销。
翻译:技术领域
本发明用于工业自动化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滚轮摩擦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全球化,生产高效化,势必要求全球制造走向智能化,同时国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力成本不断增加,势必全自动工业制造开发尤为重要。全自动输送系统是整个工业生产线的主动脉血管,是在一定距离内高速传输的输送机械。目前对于载荷的长距离输送,常采用齿轮齿条驱动、皮带输送、直线导轨滑块与滚轮导向等。但是以上驱动与导向方式,对机械零件加工精度、设备安装与调试精度要求较高,而且目前滚轮摩擦输送系统存在输送载荷在工位间短暂无驱动现象。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滚轮摩擦力驱动,实现低成本高速度输送的滚轮摩擦输送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滚轮摩擦输送系统,包括摩擦驱动单元、夹紧单元和摩擦驱动部件,所述摩擦驱动单元包括转动驱动部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设在所述第一连杆上的第一滚轮和设在所述第二连杆上的第二滚轮,所述夹紧单元包括可驱动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靠拢以使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外圆面夹紧所述摩擦驱动部件的夹紧驱动部件,所述转动驱动部件可驱动所述第一滚轮和/或第二滚轮转动并通过摩擦力使夹紧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间的摩擦驱动部件运动。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滚轮包括沿输送方向设在第一连杆上的主驱动轮和辅驱动轮,所述转动驱动部件可驱动所述主驱动轮和辅驱动轮同步转动,所述第二滚轮包括沿输送方向分别对应所述主驱动轮和辅驱动轮设在第二连杆上的两个从动轮。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转动驱动部件具有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通过第一滚轮安装座装在所述第一连杆上,所述第一驱动轴上于第一连杆的上方安装主驱动轮,所述第一连杆上设有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轴通过第二滚轮安装座装在所述第一连杆上,所述第二驱动轴上于第一连杆的上方安装辅驱动轮,所述主驱动轮和辅驱动轮间设有将主驱动轮的动力传递至辅驱动轮的传递轮。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传递轮包括位于所述平面前侧的第一传递轮和位于所述平面后侧的第二传递轮,所述第一传递轮和第二传递轮的外圆面同时与主驱动轮和辅驱动轮的外圆面接触传动。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连杆底部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通过两端的导向杆安装座装在所述第一连杆上,所述第一连杆上套装有第一传递轮安装杆和第二传递轮安装杆,所述第一传递轮安装在所述第一传递轮安装杆顶端,第二传递轮安装在所述第二传递轮安装杆顶端,所述第一传递轮安装杆和第二传递轮安装杆通过拉伸弹簧相连,以使第一传递轮安装杆和第二传递轮安装杆具有沿导向杆相互靠拢的趋势。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连杆上设有从动轮安装座,所述从动轮安装座上于第二连杆的上方连接所述从动轮,从动轮通过轴承和第一卡簧安装在从动轮安装座上。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夹紧驱动部件包括气缸,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底部均设有气缸安装座,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连杆底部的气缸安装座铰接,气缸的缸体与第二连杆底部的气缸安装座铰接。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底部各设有两个摆动部件,所述摆动部件包括中部设有轴孔的摆臂、设在所述轴孔中并可在轴孔中转动的偏心轴、偏心开设在所述偏心轴上的固定轴孔以及设在所述固定轴孔中并可在固定轴孔中转动的固定轴,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所述摆动部件的摆臂固定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轴和偏心轴间设有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轴套包括设在固定轴上的第一内圈轴套和设在偏心轴固定轴孔内侧的第一外圈轴套,所述固定轴和偏心轴间在所述第一轴套的两侧设有内轴承以及锁紧内轴承的第二卡簧和内圈上压盖,所述偏心轴和摆臂间设有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轴套包括设在偏心轴上的第二内圈轴套和设在摆臂轴孔内侧的第二外圈轴套,所述偏心轴和摆臂间在所述第二轴套的两侧设有外轴承以及锁紧外轴承的外圈上压盖和外圈下压盖。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摩擦驱动部件包括摩擦驱动杆和设在所述摩擦驱动杆上并可与输送载荷上孔位配合的主动销和副定位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工作时,夹紧单元驱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互靠拢从而使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紧贴摩擦驱动部件,即将转动驱动部件的动力传递给摩擦驱动部件,从而驱动摩擦驱动部件带动载荷运动。针对工业制造自动化生产线长距离输送、高速、高精度的情况,采用传统机器人抓起生产效率较低、价格昂贵,或常规自动化输送运用直线导轨滑块定位,这对设备的安装和加工精度要求较高,齿轮齿条驱动,提高了生产成本。本发明通过采用滚轮高速驱动实现了低成本高速运输,降低成本、性能可靠、安装方便并且满足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的输送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摩擦驱动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从动轮安装座与从动轮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传递轮安装在导向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摆动部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其显示出了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发明各元件的结构特点,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是以图1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本发明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滚轮摩擦输送系统,包括摩擦驱动单元1、夹紧单元2和摩擦驱动部件,所述摩擦驱动单元1包括转动驱动部件、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2、设在所述第一连杆11上的第一滚轮和设在所述第二连杆12上的第二滚轮,所述夹紧单元2包括可驱动所述第一连杆11和第二连杆12靠拢以使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外圆面夹紧所述摩擦驱动部件的夹紧驱动部件,所述转动驱动部件可驱动所述第一滚轮和/或第二滚轮转动并通过摩擦力使夹紧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间的摩擦驱动部件运动。所述摩擦驱动部件包括摩擦驱动杆3和设在所述摩擦驱动杆3上并可与输送载荷上孔位配合的主动销31和副定位销32。其通过主动销31和副定位销32与输送载荷上孔位配合,在摩擦驱动单元1与夹紧单元2共同作用下,将输送载荷输送到各个工位。
其中,所述第一滚轮包括沿输送方向设在第一连杆11上的主驱动轮13和辅驱动轮14,所述转动驱动部件可驱动所述主驱动轮13和辅驱动轮14同步转动,所述第二滚轮包括沿输送方向分别对应所述主驱动轮13和辅驱动轮14设在第二连杆12上的两个从动轮15。所述转动驱动部件包括设在所述第一连杆底部的电机16,所述转动驱动部件具有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通过第一滚轮安装座装在所述第一连杆11上,所述第一驱动轴上于第一连杆11的上方安装主驱动轮13,所述第一连杆11上设有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轴通过第二滚轮安装座装在所述第一连杆11上,所述第二驱动轴上于第一连杆11的上方安装辅驱动轮14,所述主驱动轮13和辅驱动轮14间设有将主驱动轮13的动力传递至辅驱动轮14的传递轮。所述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传递轮包括位于所述平面前侧的第一传递轮17和位于所述平面后侧的第二传递轮18,所述第一传递轮17和第二传递轮18的外圆面同时与主驱动轮13和辅驱动轮14的外圆面接触传动。为了实现第一传递轮17、第二传递轮18与主驱动轮13、辅驱动轮14接触传动的紧密性,本发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连杆11底部的导向杆19,所述导向杆19通过两端的导向杆安装座10装在所述第一连杆11上,所述第一连杆11上套装有第一传递轮安装杆110和第二传递轮安装杆111,所述第一传递轮17安装在所述第一传递轮安装杆110顶端,第二传递轮18安装在所述第二传递轮安装杆111顶端,所述第一传递轮安装杆110和第二传递轮安装杆111通过拉伸弹簧112相连,以使第一传递轮安装杆110和第二传递轮安装杆111具有沿导向杆19相互靠拢的趋势。导向杆19对传递轮起底层支撑作用。第一、第二传递轮安装杆可以在安装于导向杆安装座10上的导向杆19上通过拉伸弹簧112的作用自由的滑动。第一、第二传递轮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一、第二传递轮安装杆上,通过与主驱动轮13接触时,并在拉伸弹簧112作用下,获得电机16的动力,从而将电机16的动力传递给辅驱动轮14,进而实现单电机双驱动;当摩擦驱动杆3通过时,夹紧单元夹紧,电机16旋转,从而实现单电机双驱动,这样可以解决输送载荷短区间无驱动现象。
所述第二连杆12上设有从动轮安装座113,所述从动轮安装座113上于第二连杆12的上方连接所述从动轮15,从动轮15通过轴承114和第一卡簧115安装在从动轮安装座113上,可绕从动轮安装座113自由转动。
本发明中夹紧单元2主要通过双四连杆机构,实现对摩擦驱动杆的驱动和释放。所述夹紧驱动部件包括气缸121,所述第一连杆11和第二连杆12底部均设有气缸安装座,气缸121的活塞杆与第一连杆11底部的气缸安装座铰接,气缸121的缸体与第二连杆12底部的气缸安装座铰接。所述第一连杆11和第二连杆12的底部各设有两个摆动部件,所述摆动部件包括中部设有轴孔的摆臂21、设在所述轴孔中并可在轴孔中转动的偏心轴22、偏心开设在所述偏心轴22上的固定轴孔以及设在所述固定轴孔中并可在固定轴孔中转动的固定轴23,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2与所述摆动部件的摆臂2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23和偏心轴22间设有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轴套包括设在固定轴23上的第一内圈轴套24和设在偏心轴22固定轴孔内侧的第一外圈轴套25,所述固定轴23和偏心轴22间在所述第一轴套的两侧设有内轴承26以及锁紧内轴承26的第二卡簧27和内圈上压盖28,所述偏心轴22和摆臂21间设有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轴套包括设在偏心轴22上的第二内圈轴套29和设在摆臂21轴孔内侧的第二外圈轴套20,所述偏心轴22和摆臂21间在所述第二轴套的两侧设有外轴承210以及锁紧外轴承210的外圈上压盖211和外圈下压盖212。
双四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固定轴23固定在基座上,作为整个双四连杆机构的支撑点。所述偏心轴22通过固定在固定轴23上的内轴承26和第二卡簧27的共同作用实现其固定。所述内轴承26通过第一内圈轴套24、第一外圈轴套25、第二卡簧27和内圈上压盖28的共同作用实现固定在固定轴23上,从而使得偏心轴22只能绕其转动。所述外轴承210通过第二内圈轴套29、偏心轴22、外圈上压盖211的共同作用实现其在偏心轴22上的固定,而所述摆臂21通过外轴承210、第二外圈轴套29、外圈下压盖212的共同作用,使其只可以转偏心轴22转动,所述摆臂21通过螺栓与第一连杆11固定一起,由于第一连杆11上有两个摆动部件,从而组成四连杆机构。第二连杆侧四连杆机构原理与第一连杆侧一致。所述气缸121在压力作用下,通过摆动部件使第一连杆11和第二连杆12相互靠拢,从而使安装其上的主驱动轮13与从动轮15、辅驱动轮14与从动轮15相互靠拢从而紧贴摩擦驱动杆3,即将电机16的动力传递给摩擦驱动杆3,从而驱动摩擦杆3运动。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