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分动器通气机构、分动器及汽车 | ||
专利名称(英文): | Transfer case ventilating mechanism, transfer case and car | ||
专利号: | CN201520262639.7 | 申请时间: | 20150428 |
公开号: | CN204573040U | 公开时间: | 20150819 |
申请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申请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朝阳南大街2266号 | ||
发明人: | 梁磊; 李峰; 王鹏; 柳见喜 | ||
分类号: | F16H57/027; F16H57/02 | 主分类号: | F16H57/027 |
代理机构: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动器通气机构、分动器及汽车,涉及分动器技术领域,为解决因分动器内腔进水所导致的分动器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动器通气机构,包括通过壳体挡板隔开的分动器前体和分动器主体,其中,分动器主体设有分动器内腔,分动器前体设有平衡腔,分动器前体的底部开设有用于使平衡腔与外界大气相通的放水口,壳体挡板上设有连通分动器内腔和平衡腔的通气口,通气口位于放水口的上方并相隔设定高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动器通气机构应用于分动器中。 | ||
摘要(英文): |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ransfer case ventilating mechanism, transfer case and car relates to transfer case technical field, for solving because of the intake problem that life is short of the transfer case that results in of transfer case inner chamber the transfer case ventilating mechanism, include the transfer case forebody and the transfer case main part that separate through the casing baffle, wherein, the transfer case main part is equipped with the transfer case inner chamber, and the transfer case forebody is equipped with balanced chamber, and the prosomal bottom of transfer case has been offered and has been used for making balanced chamber and the communicating discharge outlet of external atmosphere, is equipped with the blow vent in intercommunication transfer case inner chamber and balanced chamber on the casing baffle, and the blow vent lies in the top of discharge outlet and is separated by sets for the heigh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ransfer case ventilating mechanism is applied to in the transfer case. |
1.一种分动器通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挡板(1)隔开的分动器 前体(2)和分动器主体(3),其中, 所述分动器主体(3)设有分动器内腔(4),所述分动器前体(2)设有平 衡腔(5),所述分动器前体(2)的底部开设有用于使所述平衡腔(5)与外界 大气相通的放水口(7),所述壳体挡板(1)上设有连通所述分动器内腔(4) 和所述平衡腔(5)的通气口(6),所述通气口(6)位于所述放水口(7)的上 方并相隔设定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器通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口(6) 位于所述壳体挡板(1)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动器通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挡板(1) 朝向所述分动器内腔(4)的一侧设有通气腔(101),所述通气腔(101)与所 述通气口(6)连通;所述壳体挡板(1)上设有盖在所述通气腔(101)上的挡 油板(8),且所述挡油板(8)与所述通气腔(101)之间留有供气体通过的缝 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器通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水口(7) 与所述平衡腔(5)连通的通道为迷宫式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器通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器前体 (2)上分布有多个用于与其他部件相连的连接部(9),所述平衡腔(5)内设 置有多个用于加强所述连接部(9)的加强筋(10),且所述加强筋(10)的高 度低于所述平衡腔(5)的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器通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器前体 (2)上开设有与所述通气口(6)相对的工艺孔(11),所述工艺孔(11)内安 装有碗型塞片(12)。
7.一种分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器设有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 分动器通气机构。
8.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设有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动器。
1.一种分动器通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挡板(1)隔开的分动器 前体(2)和分动器主体(3),其中, 所述分动器主体(3)设有分动器内腔(4),所述分动器前体(2)设有平 衡腔(5),所述分动器前体(2)的底部开设有用于使所述平衡腔(5)与外界 大气相通的放水口(7),所述壳体挡板(1)上设有连通所述分动器内腔(4) 和所述平衡腔(5)的通气口(6),所述通气口(6)位于所述放水口(7)的上 方并相隔设定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器通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口(6) 位于所述壳体挡板(1)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动器通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挡板(1) 朝向所述分动器内腔(4)的一侧设有通气腔(101),所述通气腔(101)与所 述通气口(6)连通;所述壳体挡板(1)上设有盖在所述通气腔(101)上的挡 油板(8),且所述挡油板(8)与所述通气腔(101)之间留有供气体通过的缝 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器通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水口(7) 与所述平衡腔(5)连通的通道为迷宫式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器通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器前体 (2)上分布有多个用于与其他部件相连的连接部(9),所述平衡腔(5)内设 置有多个用于加强所述连接部(9)的加强筋(10),且所述加强筋(10)的高 度低于所述平衡腔(5)的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器通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器前体 (2)上开设有与所述通气口(6)相对的工艺孔(11),所述工艺孔(11)内安 装有碗型塞片(12)。
7.一种分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器设有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 分动器通气机构。
8.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设有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动器。
翻译: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动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动器通气机构、分动器 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使越野型汽车在恶劣路况下保持稳定的动力性能,以提升汽车 的整车通过性,通常在汽车上安装分动器,以实现从变速器中取力,从而能将 动力分配给汽车后轮。分动器中常设置多个齿轮进行传动工作,为了减少因齿 轮之间的摩擦所引起的零件磨损及功率损耗,常在分动器内腔中注入润滑油。 但是,随着齿轮之间的摩擦及轴承表面间的摩擦,会使润滑油的油温升高,润 滑油在高温下会蒸发,使分动器内气压升高,严重时引起分动器上的油封损坏 造成漏油。
为了防止上述故障的发生,目前常在分动器壳体上设有与分动器内腔连通 的通气孔,通气孔安装有通气塞;当分动器内的气压升高到某一设定值时,通 过通气塞排气,以降低分动器内的气压。请参阅图1,传统通气塞通常由塞体 14、塞片15、弹簧16和塞帽17组成,当分动器内腔中的气压升高到某一设定 值时,塞片15在分动器内腔中的气体压力作用下上移,使得分动器内腔与塞帽 17和塞体14形成的空间连通,并且在塞帽17上提后,气体会从塞帽17和塞 体14形成的空隙排出。
但是,由于越野型汽车常常面对砂石、泥水、河流的工况,因此,对整车 的涉水性能有较高的要求,一般来说这类汽车的涉水限制高度为500mm,而且, 由于分动器位于汽车底部,因此,当汽车的涉水深度达到上述高度时,水位已 经超过了分动器的最高点,即水位超过了通气塞的位置。请继续参阅图1,若 在水位高于通气塞的情况下通气塞正好开启,水会从塞帽17与塞体14之间的 空隙进入分动器内腔中,导致分动器内腔中的零部件生锈,影响分动器的使用 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分动器通气机构、分动器及汽车,以 解决因分动器内腔进水所导致的分动器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分动器通气机构,包括通过壳体挡板隔开的分动器前体和分动器主体, 其中,
所述分动器主体设有分动器内腔,所述分动器前体设有平衡腔,所述分动 器前体的底部开设有用于使所述平衡腔与外界大气相通的放水口,所述壳体挡 板上设有连通所述分动器内腔和所述平衡腔的通气口,所述通气口位于放水口 的上方并相隔设定高度。
优选地,所述通气口位于所述壳体挡板的顶端。
优选地,所述壳体挡板朝向所述分动器内腔的一侧设有通气腔,所述通气 腔与所述通气口连通;所述壳体挡板上设有盖在所述通气腔上的挡油板,且所 述挡油板与所述通气腔之间留有供气体通过的缝隙。
优选地,所述放水口与所述平衡腔连通的通道为迷宫式通道。
优选地,所述分动器前体上分布有多个用于与其他部件相连的连接部,所 述平衡腔内设置有多个用于加强所述连接部的加强筋,且所述加强筋的高度低 于所述平衡腔的深度。
优选地,所述分动器前体上开设有与所述通气口相对的工艺孔,所述工艺 孔内安装有碗型塞片。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动器通气机构具有以下优势:
由于分动器内腔中的齿轮等零部件不断相互摩擦,使得分动器内腔中的润 滑油油温升高,产生蒸汽,并通过通气口传到平衡腔内,从而使分动器内腔和 平衡腔均呈高压气体腔。因此,当分动器在涉水情况下工作时,由于平衡腔内 的压力较大,使得只有一小部分水能进入平衡腔内,而且水进入平衡腔后,由 于平衡腔内的压力会进一步增大,以及由于通气口位于放水口的上方并间隔一 定高度,因此,水不会漫到通气口,故不能进入分动器内腔中。当涉水结束后, 进入平衡腔中的水在气体压力作用下便会从放水口排出,避免水液堆积进入分 动器内腔中造成零部件生锈。因此,当分动器在涉水情况下工作时,本实用新 型所述的分动器通气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地避免水进入分动器内腔 中,对分动器内腔中的零部件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即提升了分动器的涉水性 能,从而提高了分动器的使用寿命。并且,由于提升了分动器的涉水性能,从 而还提升了整车的越野性能。此外,本实用新型摒弃了传统使用橡胶通气塞的 方式来平衡分动器内腔中的压强,因而也就不存在橡胶通气塞易老化和易腐蚀 问题,从而使得分动器的可靠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分动器,以解决因分动器内腔进水所 导致的分动器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分动器,所 述分动器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分动器通气机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动器具有以下优势与上述分动器通 气机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以解决因分动器内腔进水所导 致的汽车越野性能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所述 汽车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分动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采用上述分动器,由于分动器的 涉水性好,故提高了汽车整体的涉水能力,即提高了汽车的越野性能。而分动 器的良好运作,更使得汽车在涉水情况下也能保持稳定的动力性能,提升了汽 车的整车通过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 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 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通气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动器通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分动器与变速器组装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壳体挡板上设有通气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壳体挡板上安装有挡油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通气腔与通气口未连通时分动器前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通气腔与通气口连通时分动器前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中分动器前体设有工艺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中A区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挡板, 2-分动器前体, 3-分动器主体,
4-分动器内腔, 5-平衡腔, 6-通气口,
7-放水口, 8-挡油板, 9-连接部,
10-加强筋, 11-工艺孔, 12-碗型塞片,
13-变速器, 101-通气腔, 102-挡板本体
1011-腔壳, 1021-通口;
14-塞体, 15-塞片, 16-弹簧,
17-塞帽。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 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另外,通气口与放水口相隔设定高度是指:进入平衡腔中 的水的水位不超过通气口时、通气口与放水口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最低高度, 该设定高度根据不同规格的分动器工作时分动器内腔的压强和平衡腔的压强来 具体设定。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分动器通气机构,包括通过壳体挡板1 隔开的分动器前体2和分动器主体3,其中,分动器主体3设有分动器内腔4, 分动器前体2设有平衡腔5,分动器前体2的底部开设有用于使平衡腔5与外 界大气相通的放水口7,壳体挡板1上设有连通分动器内腔4和平衡腔5的通 气口6,通气口6位于放水口7的上方并相隔设定高度。
具体实施时,分动器前体2上的平衡腔5为半封闭式腔体,使用时,与变 速器13后体形成封闭形式的腔体,分动器内腔4和平衡腔5通过设于壳体挡板 1上的通气口6连通。分动器在未涉水的情况下,平衡腔5通过放水口7与外 界大气相通,以保证此种情况下分动器内腔4中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一致,从而 可以有效避免因分动器内腔4压强不断增大而导致分动器内部零件损坏的问题。 分动器在涉水情况下,水会封闭放水口7,并且一部分的水会从放水口7进入 平衡腔5内;但由于分动器内腔4中的零部件在不断工作的情况下产生热量, 促使分动器内腔4中的润滑油油温升高,形成油蒸汽,导致相通的分动器内腔 4和平衡腔5内均充斥高压气体,因此,平衡腔5中只会从放水口7进入少部 分水,并且由于通气口6位于放水口7的上方并相隔一定高度设置,因此,从 放水口7进入的水不会漫到通气口6,从而避免了水进入分动器内腔4中。平 衡腔5内一部分的高压油蒸汽不断以气泡的形式从平衡腔5底部的放水口7排 放到分动器外部,缓解了平衡腔5和分动器内腔4中油蒸汽形成的压力。在汽 车涉水结束后,进入平衡腔5中的水在平衡腔5内高压气体的作用下会从放水 口7排出,避免了水液堆积进入分动器内腔4中造成内部零部件生锈。
因此,当分动器在涉水情况下工作时,本实施例所述的分动器通气机构与 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地避免水进入分动器内腔4中,对分动器内腔4中的 零部件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即提升了分动器的涉水性能,从而提高了分动器 的使用寿命。并且,由于提升了分动器的涉水性能,从而还提升了整车的越野 性能。此外,本实施例摒弃了传统使用橡胶通气塞的方式来平衡分动器内腔4 中的压强,因而也就不存在橡胶通气塞易老化和易腐蚀问题,从而使得分动器 的可靠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另外,由于平衡腔5内一部分的高压油蒸汽不 断以气泡的形式从平衡腔5底部的放水口7排放到分动器外部,缓解了平衡腔 5和分动器内腔4中油蒸汽形成的压力,从而可以防止因分动器内腔4的压力 过高而导致分动器上的油封损坏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分动器安装在汽车底部,而放水口7位于分动器的底 部,因此,平衡腔5中的水位不会超过汽车涉水深度。例如,当汽车涉水深度 为500mm,放水口7距离地面高度为200mm时,水会漫过分动器,并经由检 测,汽车在此情况下行驶时,分动器内腔4中会产生大量的高压气体,在分动 器内腔4中形成的压强约为0.5-1.0×104Pa,而此时假设浸入平衡腔5的水的 水位为300mm,放水口7的压强应为P=ρgh=1×10×0.3=3pa,远远低于分动器 内腔4中的压强,又由于分动器内腔4和平衡腔5相通,故放水口7的压强低 于平衡腔5中的压强,所以,平衡腔5中的水位不可能到达300mm,因此,在 涉水情况下只会有少量水进入平衡腔5内。
需要注明的是,为了能使从放水口7进入的水的水位不轻易到达通气口6 的高度,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通常将通气口6设于壳体挡板1的顶端,当 汽车在刚涉水时,由于平衡腔5中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同,故会从放水口7 进入一部分的水,通气口6设置在壳体挡板1的顶端,为进入平衡腔5内的水 预留了最大的上升距离,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在分动器涉水情况下进入平衡腔5 中的水不会进入分动器内腔4中。
请参阅图4和图5,上述实施例中的壳体挡板1朝向分动器内腔4的一侧 设有通气腔101,通气腔101与通气口6连通;壳体挡板1上设有盖在通气腔 101上的挡油板8,且挡油板8与通气腔101之间留有供气体通过的缝隙。
其中,壳体挡板1包括顶端镂空有一个通口1021的挡板本体102,通气腔 101的腔壳1011凸出挡板本体102的通口1021设置,腔壳1011的底端与挡板 本体102的通口1021边缘衔接,挡油板8呈不完全覆盖在通口1012上,使挡 油板8与通气腔101之间留有供气体通过的缝隙。当分动器工作时,分动器内 腔4中的齿轮运转带动液体润滑油飞溅,而通口1021设置的挡油板8能阻挡朝 向通气口6飞溅的润滑油的油滴,但润滑油蒸汽能通过挡油板8与通口1021 之间的空隙正常通过通气口,故能在保证分动器内腔4中的润滑油蒸汽正常从 通气口6进入平衡腔5的同时,也能防止分动器内腔4中的液体润滑油直接冲 击通气口6导致的通气口6漏油情况的发生。
为了使挡油板8安装更稳固,挡油板8的相对两端可通过采用螺栓或铆钉 的方式固定在挡板本体102朝向分动器内腔4的侧面板上,具体为本领域技术 人员所熟知,故在本文中不作详细描述。
值得注意的是,请继续参阅图2,由于放水口7位于平衡腔5的底部,即 整车的底部,因此经常面对砂石的冲击,请参阅图9,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 将放水口7与平衡腔5连通的通道设置为迷宫式通道,由于迷宫式通道具有多 个弯折部,溅到放水口7的泥沙不能轻易进入通道内部,因此能避免平衡腔5 与放水口7连通的通道内部出现堵塞的情况,从而能有效防止泥沙进入平衡腔 5内,而当平衡腔5底部的放水口7堵住时,通过手工操作便可轻易对其进行 清理。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图2中,为了保证分动器前体2与其他部件连接稳固, 分动器前体2上分布有多个用于与其他部件相连的连接部9,平衡腔5内设置 有多个用于加强连接部9的加强筋10,且加强筋10的高度低于平衡腔5的深 度。气体通过通气口6从分动器内腔4进入平衡腔5中,并需从放水口7排出, 而通气口6位于放水口7的上方并相隔设定高度,因此,气体需在平衡腔5中 从通气口6流动到放水口7,而当设置的加强筋10的高度高于平衡腔5的深度, 则不仅分动器前体2很难与变速器13后体组合形成封闭腔体,而且会阻挡平衡 腔5内的气体流动。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加强筋10在增加连接部9和整个分动 器前体2强度的同时也能避免阻挡平衡腔5内部的气体流动。
具体装配过程中,分动器前体2和变速器13组装连接时,可采用螺栓或铆 钉固定连接,具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故在本文中不作详细描述。
在分动器通气机构的加工过程中,请参阅图6,由于分动器前体2内部结 构的限制,会存在阻挡部分使得了通气口6与通气腔101不能连通,而由于阻 挡部分与通气口6存在弯折角度,故不能采用工具从通气口6伸入来打通通气 口6与通气腔101之间的阻挡部分。为了解决此状况,请参阅图7和图8,分 动器前体2上开设有与通气口6相对的工艺孔11,工艺孔11内安装有碗型塞 片12。具体操作工艺为在分动器前体1上相对于通气口6的另一侧加工形成一 个工艺孔11,从工艺孔11伸入工具可用来打通通气口6与通气腔101之间的 阻挡部分,保证通气腔101与通气口6相通,加工完成后,再使用碗型塞片12 将工艺孔11进行密封。本实施例提供了在通气口6与通气腔101不能相通情况 下的解决方案,使得本实施例在不同形状不同构造的分动器上均能广泛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用来打通通气口6与通气腔101之间阻挡部分的工具可选 用电动钻头,电动钻头的工作原理具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故在本文中 不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动器,设有上述实施例中的分动器通气机构。所述分 动器的优势与上述分动器通气机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 再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设有上述实施例中的分动器,分动器安装在 汽车的底部。
由于上述实施例二中的分动器涉水性好,故提高了汽车整体的涉水能力, 分动器的良好运作,使得汽车在涉水情况下也能保持稳定的动力性能,提升了 汽车的整车通过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