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顶行李箱(发明专利)

专利号:CN201610120706.0

申请人:瑞安市奔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公开号:CN105644451A
  • 申请日期:20160303
  • 公开日期:20160608
专利名称: 一种车顶行李箱
专利名称(英文): A roof box
专利号: CN201610120706.0 申请时间: 20160303
公开号: CN105644451A 公开时间: 20160608
申请人: 瑞安市奔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申请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国际汽摩配产业基地凤都二路185号
发明人: 陈再兴
分类号: B60R9/055; B60R9/058 主分类号: B60R9/055
代理机构: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代理人: 傅敏华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李箱,特别是指车顶行李箱。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顶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箱体、设置在箱体上的快速连接件和车顶行李箱用锁,箱体包括有上箱体和下箱体,下箱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快速连接件设置在通孔位置处,快速连接件的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的下端从通孔中探出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方便快速安装行李箱且牢固性好的新型的车顶行李箱。
摘要(英文):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luggage case, in particular to roof luggage cas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the following technical solution : a roof deck, characterized in that comprises a box body,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tank body and the top of the vehicle trunk lock quick-connecting element, wherein the box body comprises an upper box and a lower box body, a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box, the quick connector is arranged in the through hole position, the quick-connecting element 1st 2nd gripper and in the lower end of the gripper is set out from the through hole, by adopting the above-mentioned scheme,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directed to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prior art, to provide a convenient and quick install the trunk and trunk of the roof is.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一种车顶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箱体、设置在箱体上的快速连接件和车顶行李箱用锁,箱体包括有上箱体和下箱体,下箱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快速连接件设置在通孔位置处,快速连接件的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的下端从通孔中探出设置,所述快速连接件包括有壳体、第一抓手、第二抓手、拉杆、第一扭簧、第二扭簧、偏心轮手柄和支撑杆,所述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的上端设置在壳体内,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的下端位于壳体外形成夹合区,所述拉杆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在第一抓手的上端部,另一端延伸至壳体外连接在偏心轮手柄上,第一扭簧套设在第一铰接轴上后一端抵触在拉杆上,另一端抵触在第一抓手上,所述第一铰接轴两端延长设置,所述壳体包括有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对称设置有长通孔,第一铰接轴两端分别设置在上、下壳体的长通孔中,所述第二抓手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设置在壳体上,第二扭簧套设在第二铰接轴上后一端抵触在壳体上,另一端抵触在第二抓手上,所述支撑杆可滑移的置于壳体内的长槽中,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夹紧时支撑杆一端抵触在第一抓手的上端顶部,另一端抵触在第二抓手的上端顶部,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的扭力使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的下端撑开,所述车顶行李箱用锁包括有上锁装置和搭扣,所述上锁装置设置在下箱体上,搭扣设置在上箱体上,所述上锁装置包括第一上锁装置、第二上锁装置和联动杆,所述第一上锁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拨动件、锁舌、弹簧和按钮,所述第一壳体设有腔体,所述锁舌可导向滑移设置在腔体内,所述弹簧设置在锁舌和壳体之间,锁舌顶部突起设置,所述腔体的两侧设有第一锁槽,第一锁槽与锁舌配合实现锁定搭扣,所述联动杆插设在第一壳体下部,所述拨动件固定设置在联动杆上,所述按钮铰接在拨动件上,所述联动杆上还设有第三扭簧,所述第三扭簧的一端抵触在第一壳体上,另一端抵触在拨动件上,所述按钮和第三扭簧的配合实现拨动件内外转动,从而带动联动杆转动,联动杆带动第二上锁装置的控制转动件转动设置,所述锁舌底部抵触在拨动件上实现对拨动件的锁定配合,所述联动杆上设有锁扣。

1.一种车顶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箱体、设置在箱体上的快速连接件和车顶行李箱用锁,箱体包括有上箱体和下箱体,下箱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快速连接件设置在通孔位置处,快速连接件的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的下端从通孔中探出设置,所述快速连接件包括有壳体、第一抓手、第二抓手、拉杆、第一扭簧、第二扭簧、偏心轮手柄和支撑杆,所述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的上端设置在壳体内,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的下端位于壳体外形成夹合区,所述拉杆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在第一抓手的上端部,另一端延伸至壳体外连接在偏心轮手柄上,第一扭簧套设在第一铰接轴上后一端抵触在拉杆上,另一端抵触在第一抓手上,所述第一铰接轴两端延长设置,所述壳体包括有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对称设置有长通孔,第一铰接轴两端分别设置在上、下壳体的长通孔中,所述第二抓手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设置在壳体上,第二扭簧套设在第二铰接轴上后一端抵触在壳体上,另一端抵触在第二抓手上,所述支撑杆可滑移的置于壳体内的长槽中,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夹紧时支撑杆一端抵触在第一抓手的上端顶部,另一端抵触在第二抓手的上端顶部,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的扭力使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的下端撑开,所述车顶行李箱用锁包括有上锁装置和搭扣,所述上锁装置设置在下箱体上,搭扣设置在上箱体上,所述上锁装置包括第一上锁装置、第二上锁装置和联动杆,所述第一上锁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拨动件、锁舌、弹簧和按钮,所述第一壳体设有腔体,所述锁舌可导向滑移设置在腔体内,所述弹簧设置在锁舌和壳体之间,锁舌顶部突起设置,所述腔体的两侧设有第一锁槽,第一锁槽与锁舌配合实现锁定搭扣,所述联动杆插设在第一壳体下部,所述拨动件固定设置在联动杆上,所述按钮铰接在拨动件上,所述联动杆上还设有第三扭簧,所述第三扭簧的一端抵触在第一壳体上,另一端抵触在拨动件上,所述按钮和第三扭簧的配合实现拨动件内外转动,从而带动联动杆转动,联动杆带动第二上锁装置的控制转动件转动设置,所述锁舌底部抵触在拨动件上实现对拨动件的锁定配合,所述联动杆上设有锁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包括有铰接杆和连杆,铰接杆一端与第一抓手铰接,铰接杆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螺母,连杆一端上设置有螺纹,该螺纹旋接在螺母上,连杆另一端与偏心轮手柄连接,连杆与偏心轮手柄连接的一端上活动套接有调节轮,该调节轮与连杆周向联动,轴向滑移配合,壳体上端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偏心轮手柄由偏心轮部和手柄部一体设置组成,其中手柄部设置有容腔,偏心轮手柄的容腔可扣合在壳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顶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分别设有导轨,所述锁舌在与之对应位置设有滑槽,所述锁舌通过滑槽与导轨配合实现锁舌在腔体内滑移,所述拨动件上设有方便拨动件与锁舌卡接配合的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顶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锁装置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第一上锁装置的左右两侧,每组第二上锁装置通过联动杆与第一上锁装置连接,所述第二上锁装置包括第二壳体、锁定件、第一销轴、第二销轴和连接件,所述第一销轴固定设置在第二壳体上部,所述第二销轴固定设置在第二壳体中部,所述锁定件转动设置在第一销轴上,所述控制件转动设置在第二销轴上,所述第二壳体上且位于锁定件的两侧设有第二锁槽,所述第一销轴上设有第四扭簧,第四扭簧的一端抵触在第二壳体上,其另一端抵触在锁定件上,在第四扭簧的作用下,锁定件转动至其锁口方向与第二锁槽相同位置,实现搭扣的解锁,所述第二销轴上设有第五扭簧,第五扭簧的一端抵触在第二壳体上,其另一端抵触在控制件上,所述锁定件上设置锁钩,所述控制件上设置凸台,所述锁定件在搭扣的按压下,其锁钩可与凸台锁定配合,实现搭扣的锁定,所述连接件一端固定设置在联动杆上,另一端活动设置在控制件上,所述连接件在联动杆的带动下,控制件克服第五扭簧的扭力转动,从而使凸台脱离锁钩,实现搭扣的解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顶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部和连接部,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固定设置在联动杆上,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设有凸杆,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控制件铰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设有与凸杆配合实现上下滑移的通槽,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对锁扣进行锁定的锁。

PDF文件加载中,请耐心等待!
一种车顶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箱体、设置在箱体上的快速连接件和车顶行李箱用锁,箱体包括有上箱体和下箱体,下箱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快速连接件设置在通孔位置处,快速连接件的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的下端从通孔中探出设置,所述快速连接件包括有壳体、第一抓手、第二抓手、拉杆、第一扭簧、第二扭簧、偏心轮手柄和支撑杆,所述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的上端设置在壳体内,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的下端位于壳体外形成夹合区,所述拉杆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在第一抓手的上端部,另一端延伸至壳体外连接在偏心轮手柄上,第一扭簧套设在第一铰接轴上后一端抵触在拉杆上,另一端抵触在第一抓手上,所述第一铰接轴两端延长设置,所述壳体包括有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对称设置有长通孔,第一铰接轴两端分别设置在上、下壳体的长通孔中,所述第二抓手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设置在壳体上,第二扭簧套设在第二铰接轴上后一端抵触在壳体上,另一端抵触在第二抓手上,所述支撑杆可滑移的置于壳体内的长槽中,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夹紧时支撑杆一端抵触在第一抓手的上端顶部,另一端抵触在第二抓手的上端顶部,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的扭力使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的下端撑开,所述车顶行李箱用锁包括有上锁装置和搭扣,所述上锁装置设置在下箱体上,搭扣设置在上箱体上,所述上锁装置包括第一上锁装置、第二上锁装置和联动杆,所述第一上锁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拨动件、锁舌、弹簧和按钮,所述第一壳体设有腔体,所述锁舌可导向滑移设置在腔体内,所述弹簧设置在锁舌和壳体之间,锁舌顶部突起设置,所述腔体的两侧设有第一锁槽,第一锁槽与锁舌配合实现锁定搭扣,所述联动杆插设在第一壳体下部,所述拨动件固定设置在联动杆上,所述按钮铰接在拨动件上,所述联动杆上还设有第三扭簧,所述第三扭簧的一端抵触在第一壳体上,另一端抵触在拨动件上,所述按钮和第三扭簧的配合实现拨动件内外转动,从而带动联动杆转动,联动杆带动第二上锁装置的控制转动件转动设置,所述锁舌底部抵触在拨动件上实现对拨动件的锁定配合,所述联动杆上设有锁扣。
原文:

1.一种车顶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箱体、设置在箱体上的快速连接件和车顶行李箱用锁,箱体包括有上箱体和下箱体,下箱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快速连接件设置在通孔位置处,快速连接件的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的下端从通孔中探出设置,所述快速连接件包括有壳体、第一抓手、第二抓手、拉杆、第一扭簧、第二扭簧、偏心轮手柄和支撑杆,所述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的上端设置在壳体内,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的下端位于壳体外形成夹合区,所述拉杆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在第一抓手的上端部,另一端延伸至壳体外连接在偏心轮手柄上,第一扭簧套设在第一铰接轴上后一端抵触在拉杆上,另一端抵触在第一抓手上,所述第一铰接轴两端延长设置,所述壳体包括有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对称设置有长通孔,第一铰接轴两端分别设置在上、下壳体的长通孔中,所述第二抓手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设置在壳体上,第二扭簧套设在第二铰接轴上后一端抵触在壳体上,另一端抵触在第二抓手上,所述支撑杆可滑移的置于壳体内的长槽中,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夹紧时支撑杆一端抵触在第一抓手的上端顶部,另一端抵触在第二抓手的上端顶部,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的扭力使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的下端撑开,所述车顶行李箱用锁包括有上锁装置和搭扣,所述上锁装置设置在下箱体上,搭扣设置在上箱体上,所述上锁装置包括第一上锁装置、第二上锁装置和联动杆,所述第一上锁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拨动件、锁舌、弹簧和按钮,所述第一壳体设有腔体,所述锁舌可导向滑移设置在腔体内,所述弹簧设置在锁舌和壳体之间,锁舌顶部突起设置,所述腔体的两侧设有第一锁槽,第一锁槽与锁舌配合实现锁定搭扣,所述联动杆插设在第一壳体下部,所述拨动件固定设置在联动杆上,所述按钮铰接在拨动件上,所述联动杆上还设有第三扭簧,所述第三扭簧的一端抵触在第一壳体上,另一端抵触在拨动件上,所述按钮和第三扭簧的配合实现拨动件内外转动,从而带动联动杆转动,联动杆带动第二上锁装置的控制转动件转动设置,所述锁舌底部抵触在拨动件上实现对拨动件的锁定配合,所述联动杆上设有锁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包括有铰接杆和连杆,铰接杆一端与第一抓手铰接,铰接杆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螺母,连杆一端上设置有螺纹,该螺纹旋接在螺母上,连杆另一端与偏心轮手柄连接,连杆与偏心轮手柄连接的一端上活动套接有调节轮,该调节轮与连杆周向联动,轴向滑移配合,壳体上端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偏心轮手柄由偏心轮部和手柄部一体设置组成,其中手柄部设置有容腔,偏心轮手柄的容腔可扣合在壳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顶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分别设有导轨,所述锁舌在与之对应位置设有滑槽,所述锁舌通过滑槽与导轨配合实现锁舌在腔体内滑移,所述拨动件上设有方便拨动件与锁舌卡接配合的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顶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锁装置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第一上锁装置的左右两侧,每组第二上锁装置通过联动杆与第一上锁装置连接,所述第二上锁装置包括第二壳体、锁定件、第一销轴、第二销轴和连接件,所述第一销轴固定设置在第二壳体上部,所述第二销轴固定设置在第二壳体中部,所述锁定件转动设置在第一销轴上,所述控制件转动设置在第二销轴上,所述第二壳体上且位于锁定件的两侧设有第二锁槽,所述第一销轴上设有第四扭簧,第四扭簧的一端抵触在第二壳体上,其另一端抵触在锁定件上,在第四扭簧的作用下,锁定件转动至其锁口方向与第二锁槽相同位置,实现搭扣的解锁,所述第二销轴上设有第五扭簧,第五扭簧的一端抵触在第二壳体上,其另一端抵触在控制件上,所述锁定件上设置锁钩,所述控制件上设置凸台,所述锁定件在搭扣的按压下,其锁钩可与凸台锁定配合,实现搭扣的锁定,所述连接件一端固定设置在联动杆上,另一端活动设置在控制件上,所述连接件在联动杆的带动下,控制件克服第五扭簧的扭力转动,从而使凸台脱离锁钩,实现搭扣的解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顶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部和连接部,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固定设置在联动杆上,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设有凸杆,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控制件铰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设有与凸杆配合实现上下滑移的通槽,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对锁扣进行锁定的锁。

翻译:
一种车顶行李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李箱,特别是指车顶行李箱。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很多种车顶行李箱,行李箱被用于携带自驾装备和行李,为了方便行李箱的扣合,不易打开,往往安装有锁。一般车顶行李箱锁安装在扣合处的中部,如果箱体很长,两端部没锁,容易被掰开。还有多个锁均分在扣合处,锁钩单独控制设置,这样在打开行李箱的时候,比较繁琐,不够便捷。

另外,现有车顶行李箱的安装方式基本上是两种,第一种是行李箱固定设置在车顶上,这样行李箱不可以拆卸,这样方式比较牢固,行李箱也不容易松动,其缺点是如果不需要使用行李箱的时候,行李箱也是在车顶会显得比较笨重,且增加汽车阻力;第二种是行李箱可拆卸的设置在车顶上,这种方式可以根据需要看是否安装行李箱,其缺点是行李箱的安装不方便、繁琐,另外由于该行李箱是安装在车顶的,对牢固性的要求非常高,一旦安装不牢固就容易出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方便快速安装行李箱且牢固性好的新型的车顶行李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顶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箱体、设置在箱体上的快速连接件和车顶行李箱用锁,箱体包括有上箱体和下箱体,下箱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快速连接件设置在通孔位置处,快速连接件的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的下端从通孔中探出设置,所述快速连接件包括有壳体、第一抓手、第二抓手、拉杆、第一扭簧、第二扭簧、偏心轮手柄和支撑杆,所述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的上端设置在壳体内,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的下端位于壳体外形成夹合区,所述拉杆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在第一抓手的上端部,另一端延伸至壳体外连接在偏心轮手柄上,第一扭簧套设在第一铰接轴上后一端抵触在拉杆上,另一端抵触在第一抓手上,所述第一铰接轴两端延长设置,所述壳体包括有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对称设置有长通孔,第一铰接轴两端分别设置在上、下壳体的长通孔中,所述第二抓手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设置在壳体上,第二扭簧套设在第二铰接轴上后一端抵触在壳体上,另一端抵触在第二抓手上,所述支撑杆可滑移的置于壳体内的长槽中,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夹紧时支撑杆一端抵触在第一抓手的上端顶部,另一端抵触在第二抓手的上端顶部,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的扭力使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的下端撑开,所述车顶行李箱用锁包括有上锁装置和搭扣,所述上锁装置设置在下箱体上,搭扣设置在上箱体上,所述上锁装置包括第一上锁装置、第二上锁装置和联动杆,所述第一上锁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拨动件、锁舌、弹簧和按钮,所述第一壳体设有腔体,所述锁舌可导向滑移设置在腔体内,所述弹簧设置在锁舌和壳体之间,锁舌顶部突起设置,所述腔体的两侧设有第一锁槽,第一锁槽与锁舌配合实现锁定搭扣,所述联动杆插设在第一壳体下部,所述拨动件固定设置在联动杆上,所述按钮铰接在拨动件上,所述联动杆上还设有第三扭簧,所述第三扭簧的一端抵触在第一壳体上,另一端抵触在拨动件上,所述按钮和第三扭簧的配合实现拨动件内外转动,从而带动联动杆转动,联动杆带动第二上锁装置的控制转动件转动设置,所述锁舌底部抵触在拨动件上实现对拨动件的锁定配合,所述联动杆上设有锁扣。

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杆包括有铰接杆和连杆,铰接杆一端与第一抓手铰接,铰接杆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螺母,连杆一端上设置有螺纹,该螺纹旋接在螺母上,连杆另一端与偏心轮手柄连接,连杆与偏心轮手柄连接的一端上活动套接有调节轮,该调节轮与连杆周向联动,轴向滑移配合,壳体上端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偏心轮手柄由偏心轮部和手柄部一体设置组成,其中手柄部设置有容腔,偏心轮手柄的容腔可扣合在壳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分别设有导轨,所述锁舌在与之对应位置设有滑槽,所述锁舌通过滑槽与导轨配合实现锁舌在腔体内滑移,所述拨动件上设有方便拨动件与锁舌卡接配合的斜面;所述第二上锁装置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第一上锁装置的左右两侧,每组第二上锁装置通过联动杆与第一上锁装置连接,所述第二上锁装置包括第二壳体、锁定件、第一销轴、第二销轴和连接件,所述第一销轴固定设置在第二壳体上部,所述第二销轴固定设置在第二壳体中部,所述锁定件转动设置在第一销轴上,所述控制件转动设置在第二销轴上,所述第二壳体上且位于锁定件的两侧设有第二锁槽,所述第一销轴上设有第四扭簧,第四扭簧的一端抵触在第二壳体上,其另一端抵触在锁定件上,在第四扭簧的作用下,锁定件转动至其锁口方向与第二锁槽相同位置,实现搭扣的解锁,所述第二销轴上设有第五扭簧,第五扭簧的一端抵触在第二壳体上,其另一端抵触在控制件上,所述锁定件上设置锁钩,所述控制件上设置凸台,所述锁定件在搭扣的按压下,其锁钩可与凸台锁定配合,实现搭扣的锁定,所述连接件一端固定设置在联动杆上,另一端活动设置在控制件上,所述连接件在联动杆的带动下,控制件克服第五扭簧的扭力转动,从而使凸台脱离锁钩,实现搭扣的解锁;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部和连接部,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固定设置在联动杆上,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设有凸杆,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控制件铰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设有与凸杆配合实现上下滑移的通槽,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对锁扣进行锁定的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本产品结构更加合理,使用方便,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快速连接件的设置起到的作用是:一、第一抓手与第二抓手采用上述方式安装夹持比较牢固,并且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之间的夹合区的形状可以调整,所述可以满足很多类型固定杆的夹持;二、采用偏心轮手柄的方式对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进行夹紧,这样比较方便、快捷;三、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通过偏心轮手柄和支撑杆实现联动,这样对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的加持力可以充分保证;四、偏心轮手柄采用上述方案扣合在壳体上不会发生松动。车顶行李箱用锁设置起到的作用是:可通过按压按钮,带动联动杆的转动,打开各上锁装置对搭扣的锁定,解除锁定后从新上锁,按压锁舌,才能对搭扣上锁。通过控制一个锁,从而控制其他锁的上锁和开锁,使得上锁和开锁更加便捷。锁舌可沿导轨滑移,按压拨动件时,拨动件上斜面挤压锁舌向内滑动,锁舌最终扣住拨动件,不能进行搭扣上锁,当按下锁舌,拨动件脱离锁舌,可进行搭扣上锁。通过联动杆控制第二上锁装置的上锁和开锁,锁定件上的锁钩与控制件上的凸台相互配合,实现锁定件上锁和解锁搭扣。其传动稳定,操作便捷。联动杆的转动带动连接件下移,从而带动控制件转动,使得控制件上凸台脱离锁定件上锁钩,实现开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快速连接件的偏心轮手柄释放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图2状态内部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快速连接件中反映铰接杆和连杆配合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快速连接件偏心轮手柄收紧状态的立体图;

图6为图5状态的内部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顶行李箱用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顶行李箱用锁的上锁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顶行李箱用锁的锁舌扣住拨动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顶行李箱用锁的第一上锁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顶行李箱用锁的第二上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顶行李箱用锁的锁定件与控制件开锁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顶行李箱用锁的锁定件与控制件上锁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顶行李箱用锁的锁舌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顶行李箱用锁的拨动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15所示,一种车顶行李箱,包括有箱体A、设置在箱体A上的快速连接件B和车顶行李箱用锁C,箱体A包括有上箱体A1和下箱体A2,下箱体A2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快速连接件B设置在通孔位置处,快速连接件B的第一抓手B2和第二抓手B3的下端从通孔中探出设置,所述快速连接件B,包括有壳体B1、第一抓手B2、第二抓手B3、拉杆B4、第一扭簧B5、第二扭簧B6、偏心轮手柄B7和支撑杆B8,所述第一抓手B2和第二抓手B3的上端设置在壳体B1内,第一抓手B2和第二抓手B3的下端位于壳体B1外形成夹合区B9,所述拉杆B4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B10铰接在第一抓手B2的上端部,另一端延伸至壳体B1外连接在偏心轮手柄B7上,第一扭簧B5套设在第一铰接轴B10上后一端抵触在拉杆B4上,另一端抵触在第一抓手B2上,所述第一铰接轴B10两端延长设置,所述壳体B1包括有上壳体B11和下壳体B12,上壳体B11和下壳体B12上对称设置有长通孔B121,第一铰接轴B10两端分别设置在上、下壳体B11、B12的长通孔B121中,所述第二抓手B3通过第二铰接轴B31铰接设置在壳体B1上,第二扭簧B6套设在第二铰接轴B31上后一端抵触在壳体B1上,另一端抵触在第二抓手B3上,所述支撑杆B8可滑移的置于壳体B1内的长槽B13中,第一抓手B2和第二抓手B3夹紧时支撑杆B8一端抵触在第一抓手B2的上端顶部,另一端抵触在第二抓手B3的上端顶部,在偏心轮手柄B7释放时,第一扭簧B5和第二扭簧B6的扭力使第一抓手B2和第二抓手B3的下端撑开。所述车顶行李箱用锁C包括有上锁装置和搭扣C1,所述上锁装置包括第一上锁装置C2、第二上锁装置C3和联动杆C4,所述第一上锁装置C2包括第一壳体C21、拨动件C22、锁舌C23、弹簧C24和按钮C25,所述第一壳体C21设有腔体C211,所述锁舌C23可导向滑移设置在腔体C211内,所述弹簧C24设置在锁舌C23和第一壳体C21之间,锁舌C23顶部呈三角形突起设置,所述C腔体211的两侧设有第一锁槽C212,第一锁槽C212与锁舌C23配合实现锁定搭扣C1,所述联动杆C4插设在第一壳体C21下部,所述拨动件C22固定设置在联动杆C4上,所述按钮C25铰接在拨动件C22上,所述联动杆C4上还设有第三扭簧C26,所述第三扭簧C26的一端抵触在第一壳体C21上,第三扭簧C26的另一端抵触在拨动件C22上,所述按钮C25和扭簧的配合实现拨动件C22内外转动,从而带动联动杆C4转动,联动杆C4带动第二上锁装置C3的控制件C31的转动设置,所述锁舌C23底部抵触在拨动件C22上实现对拨动件C22的锁定配合,所述联动杆C4上设有锁扣C5。通过上述方案可知,可通过按压按钮C25,带动联动杆C4的转动,打开各上锁装置对搭扣C1的锁定,解除锁定后从新上锁,按压锁舌C23,才能对搭扣C1上锁。通过控制一个锁,从而控制其他锁的上锁和开锁,使得上锁和开锁更加便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拉杆B4包括有铰接杆B41和连杆B42,铰接杆B41一端与第一抓手B2铰接,铰接杆B41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螺母B411,连杆B42一端上设置有螺纹B421,该螺纹B421旋接在螺母B411上,连杆B42另一端与偏心轮手柄B7连接,连杆B42与偏心轮手柄B7连接的一端上活动套接有调节轮B43,该调节轮B43与连杆B42周向联动,轴向滑移配合;所述壳体B1上端设置有安装通孔B14,所述偏心轮手柄B7由偏心轮部B71和手柄部B72一体设置组成,其中手柄部B72设置有容腔B721,偏心轮手柄B7的容腔B721可扣合在壳体B1上。

所述腔体C211内分别设有导轨213,所述锁舌C23在与之对应位置设有滑槽C231,所述锁舌C23通过滑槽C231与导轨C213配合实现锁舌C23在腔体C211内滑移,所述拨动件C22上设有方便拨动件C22与锁舌C23卡接配合的斜面C221,拨动件C22上还设有与第一扭簧配合的簧槽C222。通过上述方案可知,锁舌C23可沿导轨C213滑移,按压拨动件C22时,拨动件C22上斜面C221挤压锁舌C23向内滑动,锁舌C23最终扣住拨动件C22,不能进行搭扣C1上锁,当按下锁舌C23,拨动件C22脱离锁舌C23,可进行搭扣C1上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上锁装置C3设置有两组,位于第一上锁装置C2的两侧,其分别通过联动杆C4与第一上锁装置C2连接,所述第二上锁装置C3包括第二壳体C32、锁定件C33、第一销轴C34、第二销轴C35和连接件C36,所述第一销轴C34固定设置在第二壳体C32上部,所述第二销轴C35固定设置在第二壳体C32中部,所述锁定件C33转动设置在第一销轴C34上,所述控制件C31转动设置在第二销轴C35上,所述第二壳体C32上且位于锁定件C33的两侧设有第二锁槽C331,所述第一销轴34上设有第四扭簧C37,第四扭簧C37的一端抵触在第二壳体C32上,其另一端抵触在锁定件C33上,在第二扭簧C37的作用下,锁定件C33转动至其锁口C331方向与第二锁槽C331相同位置,实现搭扣C1的解锁,所述第二销轴C35上设有第五扭簧C38,第五扭簧C38的一端抵触在第二壳体C32上,其另一端抵触在控制件C31上,所述锁定件C33上设置锁钩C332,所述控制件C31上设置凸台C311,所述锁定件C33在搭扣C1的按压下,其锁钩C332可与凸台C311锁定配合,实现搭扣C1的锁定,所述连接件C36一端固定设置在联动杆C4上,另一端活动设置在控制件C31上,所述连接件C31在联动杆C4的带动下,控制件C31克服第三扭簧C38的扭力转动,从而使凸台C311脱离锁钩C332,实现搭扣C1的解锁。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联动杆C4控制第二上锁装置C2的上锁和开锁,锁定件C33上的锁钩C332与控制件C31上的凸台C311相互配合,实现锁定件C33上锁和解锁搭扣C1。其传动稳定,操作便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C36包括固定部C361和连接部C362,所述固定部C36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联动杆C4上,所述固定部C361的另一端设有凸杆C363,所述连接部C362的一端与控制件C31铰接,所述连接部C362的另一端设有与凸杆C363配合实现上下滑移的通槽C364。通过上述方案可知,联动杆C4的转动带动连接件C36下移,从而带动控制件C31转动,使得控制件C31上凸台C311脱离锁定件C33上锁钩C332,实现开锁。

本发明所揭示,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举凡局部的变更或是修饰而源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技术的人所易于推知者,俱不脱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收缩
  • QQ咨询

  •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 电话咨询

  • 0288631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