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客车发动机舱新型散热结构 | ||
专利名称(英文): | |||
专利号: | CN201520132064.7 | 申请时间: | 20150309 |
公开号: | CN204488478U | 公开时间: | 20150722 |
申请人: | 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
申请地址: | 550009 贵州省贵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大道888号 | ||
发明人: | 陈海; 李伟; 张晨 | ||
分类号: | B60K11/06; B60K11/08 | 主分类号: | B60K11/06 |
代理机构: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客车发动机舱新型散热结构,包括顶盖和发动机舱,所述顶盖后段外侧设置进气装饰罩,所述进气装饰罩与顶盖成腔体结构,前侧面和两侧面上设置进气格栅,后侧面设置散热格栅,腔体通过后围通气管道与发动机舱联通。本实用新型采用通气管道将发动机产生在发动机舱内的热气引流到进气装饰罩内,通过进气装饰罩内的冷空气加速带走热量,实现快速的冷却,合理利用客车行驶过程中的空气流动,迅速将发动机舱内高温气体排出车外,使得发动机舱内温度维持在合理范围内,有效保证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美观的特点。 | ||
摘要(英文): |
1.一种客车发动机舱新型散热结构,包括顶盖和发动机舱(5),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后段设置进气装饰罩(1),所述进气装饰罩(1)与顶盖成腔体结构,前侧面和两侧面上设置进气格栅(2),后侧面设置散热格栅(4),腔体通过后围通气管道(3)与发动机舱(5)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客车发动机舱新型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面的进气格栅(2)设置最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客车发动机舱新型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道(3)至少设置一个,置于后围两侧包角处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客车发动机舱新型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装饰罩(1)两侧制成倾斜结构,前端窄,后端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客车发动机舱新型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结构倾角为5~1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客车发动机舱新型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格栅(2)采用条形状或鱼鳃状。
1.一种客车发动机舱新型散热结构,包括顶盖和发动机舱(5),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后段设置进气装饰罩(1),所述进气装饰罩(1)与顶盖成腔体结构,前侧面和两侧面上设置进气格栅(2),后侧面设置散热格栅(4),腔体通过后围通气管道(3)与发动机舱(5)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客车发动机舱新型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面的进气格栅(2)设置最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客车发动机舱新型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道(3)至少设置一个,置于后围两侧包角处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客车发动机舱新型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装饰罩(1)两侧制成倾斜结构,前端窄,后端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客车发动机舱新型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结构倾角为5~1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客车发动机舱新型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格栅(2)采用条形状或鱼鳃状。
翻译: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客车发动机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效果良好的客车发动机舱新型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后置发动机客车车身后围或后舱门上会开设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散热孔、散热格栅,其目的都是利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气流或者热空气密度较低的原理将发动机舱内的高温空气带走,从而使发动机舱内温度维持在合理范围以使发动机的工作效率较高。如图5、图6;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及数据分析,发现客车在行驶过程中易出现尾涡现象(如图7)。通过理论模型模拟可以看出图中A、B、C区域出现了涡轮气流,在D区域出现了真空带。如采用上图5、6中散热结构,由于在图7中A、B区域有涡流,使得发动机舱内的高温气体不容易迅速地散发到舱外,极大的影响了发动机舱的散热效果。
另外,目前很多城市客车都会在车身上贴广告纸,或是企业/单位的宣传广告,或是城市建设的宣传用语。如采用图6中散热结构,在后舱门上开繁密的散热孔,使得车身上的广告“千疮百孔”,严重影响美观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客车发动机舱新型散热结构,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成本低,装拆方便,结构美观,以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客车发动机舱新型散热结构,包括顶盖和发动机舱,所述顶盖后段设置进气装饰罩,所述进气装饰罩与顶盖成腔体结构,前侧面和两侧面上设置进气格栅,后侧面设置散热格栅,腔体通过后围通气管道与发动机舱联通。
优选的,上述两侧面的进气格栅设置最少一个,设置多个,冷空气气流进入越多,散热效果更好。
优选的,上述通气管道设置最少一个,置于后围两侧包角处内,散热效果更好,结构布局更佳。
优选的,上述进气装饰罩两侧制成倾斜结构,前端窄,后端宽,利于冷空气进入两侧面进气格栅,提高散热效果。
优选的,上述倾斜结构倾角为5~10度,满足设计和散热效果,且整车外观更具流畅性。
优选的,上述进气格栅采用条形状或鱼鳃状,利于制造和空气进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进气装饰罩可由玻璃钢整体成型,成本低;安装时只需预埋支架,通过螺栓连接即可,安装方便;
(2)散热效果良好,发动机工作效率高,合理利用客车行驶过程中的空气流动,迅速将发动机舱内高温气体排出车外,使得发动机舱内温度维持在合理范围内,有效保证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3)车身本体更具美观性,后围无需开设繁密的散热孔,车辆整体更具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气流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气流流程示意图;
图5为公路客车后围辅助散热结构;
图6为城市客车后围辅助散热结构;
图7为类客车体尾涡结构模型。
图中,1-进气装饰罩,2-进气格栅,3-通气管道,4-散热格栅,5-发动机舱,6-发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客车发动机舱新型散热结构,包括顶盖和发动机舱5,顶盖后段设置进气装饰罩1,进气装饰罩采用玻璃钢材料一次成型加工,成本低,进气装饰罩1与顶盖成腔体结构,前侧面和两侧面上设置进气格栅2,进气格栅2采用条形状或鱼鳃状,利于制造和空气进入,两侧面的进气格栅设置最少一个,设置多个,冷空气气流进入越多,散热效果更好,后侧面设置散热格栅4,腔体通过后围通气管道3与发动机舱5联通,通气管道3设置最少一个,置于后围两侧包角处内,散热效果更好,结构布局更佳,采用通气管道3将发动机6产生在发动机舱5内的热气引流到进气装饰罩1内,通过进气装饰罩1内的冷空气加速带走热量,实现快速的冷却,合理利用客车行驶过程中的空气流动,迅速将发动机舱5内高温气体排出车外,使得发动机舱5内温度维持在合理范围内,有效保证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方案,上述进气装饰罩1两侧制成倾斜结构,前端窄,后端宽,利于冷空气进入两侧面进气格栅,提高散热效果,倾斜结构倾角为5~10度,满足设计和散热效果,且整车外观更具流畅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