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头枕杆冲压模具 | ||
专利名称(英文): | Headrest pole stamping die | ||
专利号: | CN201520123678.9 | 申请时间: | 20150303 |
公开号: | CN204672804U | 公开时间: | 20150930 |
申请人: | 上海兴韬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上海巍韬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
申请地址: | 201615 上海市松江区沪松路松江区九里亭工业园区九谊路58号 | ||
发明人: | 马志兴 | ||
分类号: | B21D37/10; B21D22/06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机构: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 孙丽霞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头枕杆冲压模具,其包括有上模(1)和下模(2),其中,所述下模(2)包括有左移动模块(21)和右固定模块(22),所述左移动模块(21)上具有与头枕杆工件形状符合的定位孔(211);所述下模(2)的右固定模块(22)上具有与左移动模块(21)的定位孔(211)同轴的符合工件形状的下半凹槽(221),所述右固定模块(22)上还设置有芯棒组件。该模具相对于现有技术同时具有左移动模块和右移动模块的冲压模具来说,不仅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同时还减少了模具制造成本,提高了头枕杆冲压效率。 | ||
摘要(英文): |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eadrest pole stamping die, it is including last mould (1) and lower mould (2), wherein, lower mould (2) are including left mobile module (21) and the right side fixed module (22), locating hole (211) that accord with with headrest pole work piece shape have on a left side mobile module (21), have on the right side fixed module (22) of lower mould (2) with locating hole (211) of left mobile module (21) coaxial second recess (221) that accord with the work piece shape, still be provided with the plug subassembly on the right side fixed module (22). This mould has left mobile module and right mobile module' s a stamping die for prior art simultaneously, simple structure not only, and area is little, has still reduced mould manufacturing cost simultaneously, has improved headrest pole ram efficiency. |
1.一种头枕杆冲压模具,其包括有上模(1)和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包括有左移动模块(21)和右固定模块(22),所述左移动模块(21)上具有与头枕杆工件形状符合的定位孔(211);所述下模(2)的右固定模块(22)上具有与左移动模块(21)的定位孔(211)同轴的符合工件形状的下半凹槽(221),所述右固定模块(22)上还设置有芯棒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杆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组件包括有芯棒(222)、所述芯棒(222)通过芯棒镶块(223)、芯棒定位销子(224)设置在芯棒固定座(225)上,所述芯棒与所述左移动模块(21)上的定位孔(211)同轴,所述芯棒的长度小于头枕杆的长度,因此左移动模块(21)与右固定模块(22)闭合时,所述芯棒不会接触到左移动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枕杆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222)上表面设置有与上模上安装的冲头(13)对应的凹陷,所述芯棒(222)的侧表面或其它表面与工件之间有一定的间隙,该间隙可以容纳成型后芯棒的内凹陷或凹槽,以实现将成型后的工件的内凹陷或凹槽旋转至该处后能够顺利将工件取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杆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具有卸料板(11)和安装有冲头(13)的冲压模块(12),所述卸料板(11)上具有与头枕杆工件形状符合的上半凹槽(14),所述上半凹槽(14)与所述下半凹槽(221)在模具闭合后形成了完全包裹头枕杆的定位凹槽。
1.一种头枕杆冲压模具,其包括有上模(1)和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包括有左移动模块(21)和右固定模块(22),所述左移动模块(21)上具有与头枕杆工件形状符合的定位孔(211);所述下模(2)的右固定模块(22)上具有与左移动模块(21)的定位孔(211)同轴的符合工件形状的下半凹槽(221),所述右固定模块(22)上还设置有芯棒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杆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组件包括有芯棒(222)、所述芯棒(222)通过芯棒镶块(223)、芯棒定位销子(224)设置在芯棒固定座(225)上,所述芯棒与所述左移动模块(21)上的定位孔(211)同轴,所述芯棒的长度小于头枕杆的长度,因此左移动模块(21)与右固定模块(22)闭合时,所述芯棒不会接触到左移动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枕杆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222)上表面设置有与上模上安装的冲头(13)对应的凹陷,所述芯棒(222)的侧表面或其它表面与工件之间有一定的间隙,该间隙可以容纳成型后芯棒的内凹陷或凹槽,以实现将成型后的工件的内凹陷或凹槽旋转至该处后能够顺利将工件取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杆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具有卸料板(11)和安装有冲头(13)的冲压模块(12),所述卸料板(11)上具有与头枕杆工件形状符合的上半凹槽(14),所述上半凹槽(14)与所述下半凹槽(221)在模具闭合后形成了完全包裹头枕杆的定位凹槽。
翻译: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汽车座椅头枕杆的模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在头枕杆上轧制调节槽的模具。
背景技术
头枕杆是汽车座椅不可缺少的部件,座椅头枕都是通过头枕杆安装在靠背的上部,所述头枕杆上加工有若干调节槽用于调节头枕的高度,通过卡套内的卡销与头枕杆调节槽的配合,可以将头枕限位在不同的高度。
目前头枕杆调节槽的轧制通常采用头枕杆开口槽滚压工艺,例如中国专利CN102267409B,其公开了一种座椅头枕杆加工工艺,但是该工艺由于开口槽的深度需要通过调整滚轮槽中滚轮的个数以及相邻滚轮间的高度差,导致开口槽的精度不高;中国专利CN203437488U也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头枕杆的装置,虽然该装置克服了专利申请CN102267409B的缺陷,但是,由于该加工设备需要对工件左右定位,首先提高了加工设备的制造成本,同时也使得加工过程更加复杂。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在寻求一种在没有提高加工设备制造成本的基础上既能提高调节槽的加工精度,又能简化加工过程的头枕杆制造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冲压效率高的头枕杆冲压模具以及冲压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方案:一种头枕杆冲压模具,其包括有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包括有左移动模块和右固定模块,所述左移动模块上具有与头枕杆工件形状符合的定位孔;所述下模的右 固定模块上具有与左移动模块的定位孔同轴的符合工件形状的下半凹槽,所述右固定模块上还设置有芯棒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芯棒组件包括有芯棒、所述芯棒通过芯棒镶块、芯棒定位销子设置在芯棒固定座上,所述芯棒与所述左移动模块上的定位孔同轴,所述芯棒的长度小于头枕杆的长度,因此左移动模块与右固定模块闭合时,所述芯棒不会接触到左移动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芯棒上表面设置有与上模上安装的冲头对应的凹陷,所述芯棒的侧表面或其它表面与工件之间有一定的间隙,该间隙可以容纳成型后芯棒的内凹陷或凹槽,以实现将成型后的工件的内凹陷或凹槽旋转至该处后能够顺利将工件取出。
所述上模具有卸料板和安装有冲头的冲压模块,所述卸料板上具有与头枕杆工件形状符合的上半凹槽,所述上半凹槽与所述下半凹槽在模具闭合后形成了完全包裹头枕杆的定位凹槽。
本实用新型申请还涉及一种采用了上述头枕杆冲压模具的头枕杆凹槽冲压方法,其包括有:
第一步骤,上料:将所述工件的左端头插入左移动模块的定位孔中,将所述工件的右端头定位在所述有固定模块的下半凹槽中;
第二步骤,入缸初定位:左移动模块在气缸的推动下向右移动,同时带动头枕杆工件沿着下半凹槽向右移动,并套设在设置在下半凹槽的芯棒上;
第三步骤,合模定位:上模向下移动,所述卸料板先与下模接触,所述上半凹槽与下半凹槽闭合从而形成了完全将头枕杆工件定位的凹槽;
第四步骤,凹槽冲压:所述头枕杆工件完全定位后,所述冲头继续下行实现对头枕杆上凹槽的冲压;
第五步骤,开模取件:冲压结束后,上模向上移动,此时卸料版不动,冲头上行直到完全脱离工件,上模继续上行,带动卸料板与冲头一起上行到上模上死点,结束头枕杆凹槽的冲压过程;左移动模块在气缸的带动下回到初始位置,头枕杆成型件左侧也随着左移动模块的移动撤出模具,其右端套设在芯棒上,工人用手握住工件旋转角度后,从左端可轻松拉出工件脱离芯 棒。
进一步地,所述芯棒的侧表面与工件之间有间隙,工人用手握住工件旋转90度后,从左端可轻松拉出工件脱离芯棒。
采用了上述头枕杆冲压模具后,相对于现有技术同时具有左移动模块和右移动模块的冲压模具来说,不仅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同时还减少了模具制造成本,提高了头枕杆冲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a为头枕杆成型前的示意图;
图1b为头枕杆成型后的示意图;
图2为模具在开模状态的正视图;
图3为上模的仰视图;
图4为模具在合模状态的正视图;
图5为芯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所述头枕杆加工模具,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际工况,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a为头枕杆成型前结构示意图,图1b为头枕杆成型后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头枕杆冲压模具即是为了实现头枕杆工件由图1a到1b的加工。具体头枕杆上凹槽的成型形状与个数由实际要求决定,既可以成型为如图所示的凹槽,也可以成型为其它合适形状的凹槽。
如图2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头枕杆冲压模具包括有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包括有卸料板11和安装有冲头13的冲压模块12和上定位插块15,所述卸料板11上具有与头枕杆工件形状符合的上半凹槽14,所述上定位插块15与下文提到的下挡块23配合以实现在冲压过程中更好地定位芯棒222;所述下模2分为左移动模块21和右固定模块22,所述左移 动模块上具有与头枕杆工件形状符合的定位孔211,安装工件时,先将工件的左定位在定位孔211内;所述下模2的右固定模块22上具有与左移动模块21定位孔211同轴的符合工件形状的下半凹槽221,所述右固定模块22上还设置有芯棒组件与下挡块23,如图5所示,所述芯棒组件包括有芯棒222、所述芯棒222通过芯棒镶块223、芯棒定位销子224以及芯棒定位块226设置在芯棒固定座225上,所述芯棒222上表面设置有与上模上安装的冲头13对应的凹陷,所述芯棒222的侧表面/或者其它表面与工件之间有一定的间隙,该间隙可以容纳成型后芯棒的内凹陷或凹槽,以实现将成型后的工件的内凹陷或凹槽旋转至该处后能够顺利将工件取出,所述芯棒222与所述左移动模块21上的定位孔211同轴,所述芯棒222的长度略小于头枕杆的长度,因此左移动模块21与右固定模块22闭合时,所述芯棒不会接触到左移动模块,从而避免了左移动模块左右移动时对芯棒造成的损坏。如图5所示,所述卸料板11上的上半凹槽14与固定模块22上的下半凹槽221在模具闭合后形成了完全包裹头枕杆的定位凹槽。
在头枕杆凹槽冲压的过程中,先将工件定位在冲压模具的下模上,即,将所述工件的左端头插入左移动模块的定位孔211中,将所述工件的右端头定位在所述有固定模块22的下半凹槽221中,所述下半凹槽此时可以起到定位和导向的作用;头枕杆工件定位好后,左移动模块21在气缸的推动下向右移动,同时带动头枕杆工件沿着下半凹槽221向右移动,并套设在设置在下半凹槽的芯棒222上;接着,上模向下移动,所述卸料板11首先2与下模接触,所述上半凹槽与下半凹槽闭合从而形成了完全将头枕杆工件定位的凹槽,所述头枕杆工件完全定位后,所述冲头13继续下行实现对头枕杆上凹槽的冲压,冲头的数量按照需要安装设计,如图4所示;冲压结束后,上模向上移动,此时卸料版11不动,冲头13上行直到完全脱离工件,上模继续上行,带动卸料板11与冲头13一起上行到上模上死点,从而结束头枕杆凹槽的冲压过程;最后,左移动模块21在气缸的带动下回到初始位置,此时头枕杆成型件左侧也随着左移动模块的移动撤出了模具,但是其右端仍套设在芯棒222上,工人用手握住工件旋转一定角度后,优选90度,从左端可轻松拉出工件脱离芯棒222。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头枕杆加工模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情况,应当指出,对于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头枕杆加工模具原理的前提下,做出的细微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