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号:CN201620139269.2

申请人:江苏瑞江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 公开号:CN205395688U
  • 申请日期:20160225
  • 公开日期:20160727
专利名称: 一种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
专利名称(英文): A double cross arm air spring front suspension of cross-country vehicle
专利号: CN201620139269.2 申请时间: 20160225
公开号: CN205395688U 公开时间: 20160727
申请人: 江苏瑞江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申请地址: 212136 江苏省镇江市镇江新区姚桥镇中兴路12号
发明人: 李军; 张龙利; 蒋立盛; 傅晓为
分类号: B60G11/27 主分类号: B60G11/27
代理机构: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代理人: 王敏杰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它包括:一个减速器总成、一个副车架总成、一个空气弹簧左后上支架、一个左下控制臂、四个空气弹簧、两个传动轴总成、一个左轮边总成、两个空气弹簧下支架、一个转向系统、两个空气弹簧前上支架、四个球销、两个减振器总成、一个左上控制臂、一个右上控制臂、一个右轮边总成、一个空气弹簧右后上支架和一个右下控制臂,与一般使用两个空气弹簧的双横臂越野车悬架系统相比,增加了两个空气弹簧,即两边各增加一个,缩小了布置的空气弹簧外径,减小了空气弹簧内工作时的气压,单个空气弹簧需要的布置空间相应减小,利于布置,延长了空气弹簧的使用寿命,同时减轻了在不好路况下对车架的冲击力。
摘要(英文):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ouble cross arm air spring front suspension of cross-country vehicle. It includes : a speed reducer assembly, an auxiliary frame assembly, an air spring the left rear upper bracket, a lower-left control arm, four air spring, two transmission shaft assembly, a left wheel-side assembly, two air spring the lower bracket, a steering system, two air spring front upper bracket, four ball pin, two shock absorber assembly, a left upper control arm, a right upper control arm, a right wheel assembly, an air spring the right rear upper bracket and a right lower control arm, and the general use of two air spring double cross arm compared with the off-road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two of the air spring is increased, that is, the increase in each of the two sides of a, reduced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arrangement of the air spring, the air spring to work in reducing the pressure of the, single air the arrangement space of the spring is correspondingly reduced, which is favorable for the arrangement, extension of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air spring, at the same time reduces the impact force to the frame of the road conditions.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一种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它应用于汽车底盘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减速器总成(1),一个副车架总成(2),一个空气弹簧左后上支架(3),一个左下控制臂(4),四个空气弹簧(5),两个传动轴总成(6),一个左轮边总成(7),两个空气弹簧下支架(8),一个转向系统(9),两个空气弹簧前上支架(10),四个球销(11),两个减振器总成(12),一个左上控制臂(13),一个右上控制臂(14),一个右轮边总成(15),一个空气弹簧右后上支架(16),一个右下控制臂(17);所述的四个空气弹簧(5)是在副车架总成(2)的两侧各布置两个,其中的一个空气弹簧(5)布置在转向系统(9)的前方,其下端通过空气弹簧下支架(8)与左下控制臂(4)或右下控制臂(17)固定连接,其中的另一个空气弹簧(5)布置在传动轴总成(6)的后方,其下端与左下控制臂(4)或右下控制臂(17)固定连接。

1.一种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它应用于汽车底盘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减速器总成(1),一个副车架总成(2),一个空气弹簧左后上支架(3),一个左下控制臂(4),四个空气弹簧(5),两个传动轴总成(6),一个左轮边总成(7),两个空气弹簧下支架(8),一个转向系统(9),两个空气弹簧前上支架(10),四个球销(11),两个减振器总成(12),一个左上控制臂(13),一个右上控制臂(14),一个右轮边总成(15),一个空气弹簧右后上支架(16),一个右下控制臂(17);所述的四个空气弹簧(5)是在副车架总成(2)的两侧各布置两个,其中的一个空气弹簧(5)布置在转向系统(9)的前方,其下端通过空气弹簧下支架(8)与左下控制臂(4)或右下控制臂(17)固定连接,其中的另一个空气弹簧(5)布置在传动轴总成(6)的后方,其下端与左下控制臂(4)或右下控制臂(17)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总成(1)两端与副车架总成(2)通过紧固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控制臂(4)、左上控制臂(13)、右上控制臂(14)和右下控制臂(17)均与副车架总成(2)用旋转铰链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控制臂(4)、左上控制臂(13)、右上控制臂(14)和右下控制臂(17)均与副车架总成(2)通过球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轮边总成(7)上端与左上控制臂(13)、左轮边总成(7)下端与左下控制臂(4)均通过球销(11)连接;右轮边总成(15)上端与右上控制臂(14)、右轮边总成(15)下端与右下控制臂(17)均通过球销(1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弹簧前上支架(10)、空气弹簧左后上支架(3)和空气弹簧右后上支架(16)均与副车架总成(2)通过紧固件连接或焊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减振器总成(12)在副车架总成(2)两侧各设置一个,布置在转向系统(9)与传动轴总成(6)之间,其减振器总成(12)下端与左下控制臂(4)或右下控制臂(17)通过紧固件连接,减振器总成(12)上端与副车架总成(2)通过紧固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传动轴总成(6)在副车架总成(2)两侧各设置一个,传动轴总成(6)外端与左轮边总成(7)或右轮边总成(15)通过紧固件连接,传动轴总成(6)内端与减速器总成(1)通过紧固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系统(9)与左轮边总成(7)和右轮边总成(15)通过球销连接。

PDF文件加载中,请耐心等待!
一种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它应用于汽车底盘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减速器总成(1),一个副车架总成(2),一个空气弹簧左后上支架(3),一个左下控制臂(4),四个空气弹簧(5),两个传动轴总成(6),一个左轮边总成(7),两个空气弹簧下支架(8),一个转向系统(9),两个空气弹簧前上支架(10),四个球销(11),两个减振器总成(12),一个左上控制臂(13),一个右上控制臂(14),一个右轮边总成(15),一个空气弹簧右后上支架(16),一个右下控制臂(17);所述的四个空气弹簧(5)是在副车架总成(2)的两侧各布置两个,其中的一个空气弹簧(5)布置在转向系统(9)的前方,其下端通过空气弹簧下支架(8)与左下控制臂(4)或右下控制臂(17)固定连接,其中的另一个空气弹簧(5)布置在传动轴总成(6)的后方,其下端与左下控制臂(4)或右下控制臂(17)固定连接。
原文:

1.一种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它应用于汽车底盘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减速器总成(1),一个副车架总成(2),一个空气弹簧左后上支架(3),一个左下控制臂(4),四个空气弹簧(5),两个传动轴总成(6),一个左轮边总成(7),两个空气弹簧下支架(8),一个转向系统(9),两个空气弹簧前上支架(10),四个球销(11),两个减振器总成(12),一个左上控制臂(13),一个右上控制臂(14),一个右轮边总成(15),一个空气弹簧右后上支架(16),一个右下控制臂(17);所述的四个空气弹簧(5)是在副车架总成(2)的两侧各布置两个,其中的一个空气弹簧(5)布置在转向系统(9)的前方,其下端通过空气弹簧下支架(8)与左下控制臂(4)或右下控制臂(17)固定连接,其中的另一个空气弹簧(5)布置在传动轴总成(6)的后方,其下端与左下控制臂(4)或右下控制臂(17)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总成(1)两端与副车架总成(2)通过紧固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控制臂(4)、左上控制臂(13)、右上控制臂(14)和右下控制臂(17)均与副车架总成(2)用旋转铰链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控制臂(4)、左上控制臂(13)、右上控制臂(14)和右下控制臂(17)均与副车架总成(2)通过球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轮边总成(7)上端与左上控制臂(13)、左轮边总成(7)下端与左下控制臂(4)均通过球销(11)连接;右轮边总成(15)上端与右上控制臂(14)、右轮边总成(15)下端与右下控制臂(17)均通过球销(1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弹簧前上支架(10)、空气弹簧左后上支架(3)和空气弹簧右后上支架(16)均与副车架总成(2)通过紧固件连接或焊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减振器总成(12)在副车架总成(2)两侧各设置一个,布置在转向系统(9)与传动轴总成(6)之间,其减振器总成(12)下端与左下控制臂(4)或右下控制臂(17)通过紧固件连接,减振器总成(12)上端与副车架总成(2)通过紧固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传动轴总成(6)在副车架总成(2)两侧各设置一个,传动轴总成(6)外端与左轮边总成(7)或右轮边总成(15)通过紧固件连接,传动轴总成(6)内端与减速器总成(1)通过紧固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系统(9)与左轮边总成(7)和右轮边总成(15)通过球销连接。

翻译:
一种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架系统,特别是一种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

背景技术

越野车,俗称全地形车或沙滩车。目前市场上的越野车双横臂独立前悬架弹性元件主要采用油气弹簧、螺旋弹簧或双空气弹簧等结构,弹性元件采用油气弹簧结构在没有加辅助气室的情况下,一般刚度较大,从而导致悬架频率偏高,影响乘客的舒适性且油气弹簧价格昂贵;弹性元件采用螺旋弹簧,无法实现车身高度的调节;弹性元件采用双空气弹簧结构,由于布置位置上一般有一个杠杆比,导致载荷较大,而承受相应载荷的空气弹簧外径大,需要的布置空间也大,布置起来很困难,所以这种结构很少在越野车上使用。

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越野车双横臂独立悬架,以克服现有越野车双横臂独立悬架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它主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它可以减小悬架的频率,实现车身高度的调节,合理的利用布置空间,使越野车具有更好的舒适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它应用于汽车底盘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减速器总成,一个副车架总成,一个空气弹簧左后上支架,一个左下控制臂,四个空气弹簧,两个传动轴总成,一个左轮边总成,两个空气弹簧下支架,一个转向系统,两个空气弹簧前上支架,四个球销,两个减振器总成,一个左上控制臂,一个右上控制臂,一个右轮边总成,一个空气弹簧右后上支架,一个右下控制臂;所述的四个空气弹簧是在副车架总成的两侧各布置两个,其中的一个空气弹簧布置在转向系统的前方,其下端通过空气弹簧下支架与左下控制臂或右下控制臂固定连接,其中的另一个空气弹簧布置在传动轴总成的后方,其下端与左下控制臂或右下控制臂固定连接。

所述的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总成两端与副车架总成通过紧固件连接。

所述的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控制臂、左上控制臂、右上控制臂和右下控制臂均与副车架总成用旋转铰链连接。

所述的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控制臂、左上控制臂、右上控制臂和右下控制臂均与副车架总成通过球铰连接。

所述的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轮边总成上端与左上控制臂、左轮边总成下端与左下控制臂均通过球销连接;右轮边总成上端与右上控制臂、右轮边总成下端与右下控制臂均通过球销连接。

所述的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弹簧前上支架、空气弹簧左后上支架和空气弹簧右后上支架均与副车架总成通过紧固件连接或焊接连接。

所述的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减振器总成在副车架总成两侧各设置一个,布置在转向系统与传动轴总成之间,其减振器总成下端与左下控制臂或右下控制臂通过紧固件连接,减振器总成上端与副车架总成通过紧固件连接。

所述的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传动轴总成在副车架总成两侧各设置一个,传动轴总成外端与左轮边总成或右轮边总成通过紧固件连接,传动轴总成内端与减速器总成通过紧固件连接。

所述的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系统与左轮边总成和右轮边总成通过球销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与一般使用两个空气弹簧的双横臂越野车悬架系统相比,增加了两个空气弹簧,即两边各增加一个,缩小了布置空气弹簧的外径,减小了空气弹簧内工作时的气压,单个空气弹簧需要的布置空间相应减小,有利于布置,延长了空气弹簧的使用寿命,同时减轻了在不好路况下对副车架总成的冲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掉副车架总成和减速器总成的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前悬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减速器总成;2、副车架总成;3、空气弹簧左后上支架;4、左下控制臂;5、空气弹簧;6、传动轴总成;7、左轮边总成;8、空气弹簧下支架;9、转向系统;10、空气弹簧前上支架;11、球销;12、减振器总成;13、左上控制臂;14、右上控制臂;15、右轮边总成;16、空气弹簧右后上支架;17、右下控制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它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横臂空气弹簧越野车悬架的结构示意图。它包括:一个减速器总成1;一个副车架总成2;一个空气弹簧左后上支架3;一个左下控制臂4;四个空气弹簧5;两个传动轴总成6;一个左轮边总成7;两个空气弹簧下支架8;一个转向系统9;两个空气弹簧前上支架10;四个球销11;两个减振器总成12;一个左上控制臂13;一个右上控制臂14;一个右轮边总成15;一个空气弹簧右后上支架16;一个右下控制臂17。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四个空气弹簧5,悬架的两侧各布置两个空气弹簧5,一个空气弹簧5布置在转向系统9的前方,其下端通过空气弹簧下支架8与左下控制臂4或右下控制臂17固定连接,另一个空气弹簧5布置在传动轴总成的后方,其下端与左下控制臂4或右下控制臂17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结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减速器总成1两端与副车架总成2通过紧固件连接。

作为优选结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左下控制臂4、左上控制臂13、右上控制臂14和右下控制臂17均与副车架总成2用旋转铰链连接或球铰连接。

作为优选结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左轮边总成7上端与左上控制臂13、左轮边总成7下端与左下控制臂4都通过球销11连接;右轮边总成15上端与右上控制臂14,右轮边总成15下端与右下控制臂17都通过球销11连接。

作为优选结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两个减振器总成12,悬架两侧各一个,布置在转向系统9与传动轴总成6之间,其减振器总成12下端与左下控制臂4或右下控制臂17通过紧固件连接,减振器总成12上端与副车架总成2通过紧固件连接。

作为优选结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两个传动轴总成6,悬架两侧各一个,传动轴总成6外端与左轮边总成7或右轮边总成15通过紧固件连接,传动轴总成6内端与减速器总成1通过紧固件连接。

作为优选结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空气弹簧前上支架10、空气弹簧左后上支架3、空气弹簧右后上支架16,空气弹簧下支架8均与副车架总成2通过紧固件连接或焊接连接。

作为优选结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转向系统9与左轮边总成7或右轮边总成15通过球销连接。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收缩
  • QQ咨询

  •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 电话咨询

  • 0288631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