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汽车座椅翻转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转轴(2),所述转轴(2)包括内圆杆(21)以及一体形成于所述内圆杆(21)外周面上 的包裹层(22),所述包裹层(22)外表面具有平行于所述内圆杆(21)轴心线的多个凸起(221)、 多个凹槽(222)和一平面(223),所述凸起(221)和所述凹槽(222)交替设置且平滑过渡; 旋转把手(1),所述旋转把手(1)固定在所述转轴(2)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翻转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把手(1)由位 于同一平面内的第一连接块(11)、第二连接块(12)和第三连接块(13)一体成型而成,所 述第一连接块(11)固定在所述转轴(2)的端部,所述第二连接块(12)呈弧形,所述第三 连接块(13)与所述第一连接块(11)之间形成的夹角为60~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翻转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11) 在其与所述第二连接块(12)的连接处设有卡接挡块(111),所述卡接挡块(111)设置于所 述第一连接块(11)的一侧且与其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翻转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11) 中部形成弧形连接部(112),所述弧形连接部(11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块(11)的 延伸方向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翻转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块(12) 在其与所述第一连接块(11)的连接处设有限位挡块(121),所述限位挡块(121)延伸至与 所述第一连接块(11)相连接,所述限位挡块(121)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块(12)的外侧且 与其相垂直,所述限位挡块(121)与所述卡接挡块(111)分别位于所述旋转把手(1)的两 侧。
1.一种汽车座椅翻转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转轴(2),所述转轴(2)包括内圆杆(21)以及一体形成于所述内圆杆(21)外周面上 的包裹层(22),所述包裹层(22)外表面具有平行于所述内圆杆(21)轴心线的多个凸起(221)、 多个凹槽(222)和一平面(223),所述凸起(221)和所述凹槽(222)交替设置且平滑过渡; 旋转把手(1),所述旋转把手(1)固定在所述转轴(2)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翻转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把手(1)由位 于同一平面内的第一连接块(11)、第二连接块(12)和第三连接块(13)一体成型而成,所 述第一连接块(11)固定在所述转轴(2)的端部,所述第二连接块(12)呈弧形,所述第三 连接块(13)与所述第一连接块(11)之间形成的夹角为60~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翻转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11) 在其与所述第二连接块(12)的连接处设有卡接挡块(111),所述卡接挡块(111)设置于所 述第一连接块(11)的一侧且与其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翻转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11) 中部形成弧形连接部(112),所述弧形连接部(11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块(11)的 延伸方向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翻转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块(12) 在其与所述第一连接块(11)的连接处设有限位挡块(121),所述限位挡块(121)延伸至与 所述第一连接块(11)相连接,所述限位挡块(121)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块(12)的外侧且 与其相垂直,所述限位挡块(121)与所述卡接挡块(111)分别位于所述旋转把手(1)的两 侧。
翻译: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领域,涉及一种调节机构,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翻转调节机 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座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座椅不再是初 始的只供乘员乘坐的一种物品,而是要求它外形美观、乘坐舒适、安全、功能简洁、实用、 方便。同时,伴随着近年来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汽车库存了逐渐攀升,汽车生产企业有在 保证车辆合格的基础上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需求。
汽车座椅翻转调节机构是常规的用于调节靠背向前翻转调节或向后角度调节的结构,这 样能够确保使得乘员在乘坐或在车上休息时更舒适、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方便。现有的汽车 座椅翻转调节机构通常是四连杆机构,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引导导致装配流程繁琐,导致 企业的生产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汽车座椅翻转调节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座椅翻转调节机构,它包括:
转轴,所述转轴包括内圆杆以及一体形成于所述内圆杆外周面上的包裹层,所述包裹层外 表面具有平行于所述内圆杆轴心线的多个凸起、多个凹槽和一平面,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交 替设置且平滑过渡;
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固定在所述转轴的端部。
优化地,所述旋转把手由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一体成 型而成,所述第一连接块固定在所述转轴的端部,所述第二连接块呈弧形,所述第三连接块 与所述第一连接块之间形成的夹角为60~9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块在其与所述第二连接块的连接处设有卡接挡块,所述卡接挡块 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侧且与其相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块中部形成弧形连接部,所述弧形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 连接块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块在其与所述第一连接块的连接处设有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 块延伸至与所述第一连接块相连接,所述限位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外侧且与其相垂 直,所述限位挡块与所述卡接挡块分别位于所述旋转把手的两侧。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汽车座 椅翻转调节机构,通过在内圆杆外表面形成凸起、凹槽和平面,该凸起和凹槽交替设置且平 滑过渡,从而形成特定结构的转轴与旋转把手相固定,可以用于替代现有的四连杆机构,不 但降低了成本,而且能够简化装配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翻转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翻转调节机构中转轴的侧视图;
其中,1、旋转把手;11、第一连接块;111、卡接挡块;112、弧形连接部;12、第二连 接块;121、限位挡块;13、第三连接块;2、转轴;21、内圆杆;22、包裹层;221、凸起; 222、凹槽;223、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汽车座椅翻转调节机构,主要包括旋转把手1和转轴2。
其中,转轴2包括内圆杆21以及一体形成于内圆杆21外周面上的包裹层22,该包裹层 22的外表面具有平行于内圆杆21轴心线的多个凸起221、多个凹槽222和一个平面223,这 些凸起221和凹槽222交替设置且平滑过渡;而平面223与内圆杆21外周面有一定的距离, 其宽度小于内圆杆21的直径,这样的转轴2用于与其它部件相配合,以带动其它部件对应的 动作。旋转把手1则固定在转轴2的端部,用于带动转轴2同步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把手1由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第一连接块11、第二连接块12和第三连 接块13一体成型而成,第一连接块11固定在转轴2的端部;第二连接块12呈弧形,用于连 接第一连接块11和第三连接块13的两端部;利用第二连接块12使得第三连接块13与第一 连接块11之间形成的夹角为60~9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块11在其与第二连接块12的连接处设有卡接挡块111,该卡接 挡块111设置于第一连接块11的一侧(此处为内侧,定义旋转把手1中靠近第二连接块12 弧心的一侧为其内侧,另一侧为其外侧)且与其相垂直。第一连接块11中部形成弧形连接部 112,该弧形连接部112使得第一连接块11的两部分不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弧形连接部112 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连接块1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块12在其与第一连接块11的连接处设有限位挡块121,该限位 挡块121延伸至与第一连接块11相连接,限位挡块121设置于第二连接块12的外侧且与其 相垂直,限位挡块121与卡接挡块111分别位于旋转把手1所在平面的两侧。卡接挡块111 和限位挡块121用于与其它部件相配合,使得整个调节机构安装在汽车座椅上。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 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 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