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车辆及其悬架系统 | ||
专利名称(英文): | Vehicle and its suspension system | ||
专利号: | CN201420820431.8 | 申请时间: | 20141219 |
公开号: | CN204451907U | 公开时间: | 20150708 |
申请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申请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沙阳路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法律与知识产权部 | ||
发明人: | 张朝军; 闫艳 | ||
分类号: | B60G13/00 | 主分类号: | B60G13/00 |
代理机构: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张永明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及其悬架系统,悬架系统,包括稳定杆和减振器,减振器上安装有连接支架,减振器通过连接支架与稳定杆连接,连接支架的与减振器连接的一端的端面为环形面。本实用新型中的悬架系统包括稳定杆和减振器,稳定杆和减振器通过连接支架连接,该连接支架安装在减振器上,且连接支架的与减振器连接的一端为环形面,这样便增加了连接支架与减振器之间的焊接面积,分散了焊缝处的受力,有效地降低了焊缝处的应力,进而增强了连接支架与减振器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解决了因整车重量增加和稳定杆直径加大而导致的连接支架与减振器之间的连接强度不足的问题。 | ||
摘要(英文): |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kind of vehicle and its suspension system, the suspension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stabilizer bar and the shock absorber, the shock absorber is provided with the connecting bracket, the shock absorber through the connecting brack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abilizer bar, with the shock absorber of the connecting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end face of the one end of the ring-shaped surface.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suspension system comprises a stabilizer bar and the shock absorber, the stabilizer bar and the shock absorber is connected through the connecting bracket, the connecting bracket is installed on the shock absorber, with the shock absorber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for the annular surface of the one end of the connection, this will increase the between the bracket and the shock absorb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welding area, the stress of the,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stress of the, connecting bracket and to increase the strength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hock absorber, thus solving the problem that the weight increase due to the larger diameter and is connected to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bracket and the shock absorber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strength. |
1.一种车辆的悬架系统,包括稳定杆和减振器(10),所述减振器(10)上安装有连接支架 (20),所述减振器(10)通过所述连接支架(20)与所述稳定杆连接,其特征在于,所 述连接支架(20)的与所述减振器(10)连接的一端的端面为环形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20)包括连接主体(21) 和连接凸耳(22),所述连接支架(20)通过所述连接主体(21)与所述减振器(10)连 接,所述连接支架(20)通过所述连接凸耳(22)与所述稳定杆连接;其中,所述环形 面设置在所述连接主体(21)的远离所述连接凸耳(22)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耳(22)为管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耳(22)的横截面为矩形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耳(22)的相对的两个侧壁 上均设置有螺栓安装孔(23),且所述两个侧壁上的所述螺栓安装孔(23)同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主体(21)为锥形,且所述连 接主体(21)的大径端远离所述连接凸耳(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20)与所述减振器(10) 的外筒部(1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20)的所述环形面为与 所述外筒部(11)相配合的弧形凹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系统还包括稳定杆连杆,所述 稳定杆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稳定杆连接,所述稳定杆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支架(20) 连接,且所述稳定杆通过所述稳定杆连杆与所述连接支架(20)连接。
10.一种车辆,包括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系统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 的悬架系统,且所述悬架系统的稳定杆与所述车辆的副车架连接,所述悬架系统的减振 器与所述车辆的车身连接。
1.一种车辆的悬架系统,包括稳定杆和减振器(10),所述减振器(10)上安装有连接支架 (20),所述减振器(10)通过所述连接支架(20)与所述稳定杆连接,其特征在于,所 述连接支架(20)的与所述减振器(10)连接的一端的端面为环形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20)包括连接主体(21) 和连接凸耳(22),所述连接支架(20)通过所述连接主体(21)与所述减振器(10)连 接,所述连接支架(20)通过所述连接凸耳(22)与所述稳定杆连接;其中,所述环形 面设置在所述连接主体(21)的远离所述连接凸耳(22)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耳(22)为管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耳(22)的横截面为矩形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耳(22)的相对的两个侧壁 上均设置有螺栓安装孔(23),且所述两个侧壁上的所述螺栓安装孔(23)同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主体(21)为锥形,且所述连 接主体(21)的大径端远离所述连接凸耳(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20)与所述减振器(10) 的外筒部(1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20)的所述环形面为与 所述外筒部(11)相配合的弧形凹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系统还包括稳定杆连杆,所述 稳定杆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稳定杆连接,所述稳定杆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支架(20) 连接,且所述稳定杆通过所述稳定杆连杆与所述连接支架(20)连接。
10.一种车辆,包括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系统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 的悬架系统,且所述悬架系统的稳定杆与所述车辆的副车架连接,所述悬架系统的减振 器与所述车辆的车身连接。
翻译: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及其悬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中SUV车型的持续火爆,适合全家出行的七座SUV车型更受青睐, 七座SUV的整车质量比传统五座车增加了很多,为了取得更好的操稳性能,普遍的做法是增 加横向稳定杆的直径,这就对稳定杆连杆,稳定杆连杆支架(连接支架1)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图1所示,当前多数的连接支架1是厚度在3.5mm~4mm的冲压成型件,通过焊接方式 连接到减振器2的外筒上,这样,稳定杆的力就通过稳定杆连杆,连接支架1最后传递到减 振器外筒上。
由于七座SUV本身的整备质量比五座车有很大增加,出于操稳需要,稳定杆的直径变粗,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尤其是转弯时,从稳定杆传到连接支架1和减振器2的外筒的力比五座 车增大很多,导致稳定杆连杆支架强度不够,极易出现稳定杆连杆支架断裂。如果加厚连接 支架1,又会出现连接支架1跟减振器2连接的焊缝开裂,致使减振器2的外筒撕裂,从而使 减振器漏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及其悬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辆的悬 架系统的连接支架与减振器之间的连接强度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悬架系统,包括稳 定杆和减振器,减振器上安装有连接支架,减振器通过连接支架与稳定杆连接,连接支架的 与减振器连接的一端的端面为环形面。
进一步地,连接支架包括连接主体和连接凸耳,连接支架通过连接主体与减振器连接, 连接支架通过连接凸耳与稳定杆连接;其中,环形面设置在连接主体的远离连接凸耳的一端。
进一步地,连接凸耳为管状。
进一步地,连接凸耳的横截面为矩形环。
进一步地,连接凸耳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螺栓安装孔,且两个侧壁上的螺栓安 装孔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连接主体为锥形,且连接主体的大径端远离连接凸耳。
进一步地,连接支架与减振器的外筒部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支架的环形面为与外筒部相配合的弧形凹面。
进一步地,悬架系统还包括稳定杆连杆,稳定杆连杆的一端与稳定杆连接,稳定杆连杆 的另一端与连接支架连接,且稳定杆通过稳定杆连杆与连接支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悬架系统,悬架系统为上述的悬架 系统,且悬架系统的稳定杆与车辆的副车架连接,悬架系统的减振器与车辆的车身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悬架系统包括稳定杆和减振器,稳定杆和减振器通过连接支架连接,该 连接支架安装在减振器上,且连接支架的与减振器连接的一端为环形面,这样便增加了连接 支架与减振器之间的焊接面积,分散了焊缝处的受力,有效地降低了焊缝处的应力,进而增 强了连接支架与减振器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解决了因整车重量增加和稳定杆直径加大而导 致的连接支架与减振器之间的连接强度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 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悬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悬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中的连接支架的主视图;以及
图5示出了图3中的连接支架的侧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减振器;11、外筒部;20、连接支架;21、连接主体;22、连接凸耳;23、螺栓安装 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悬架系统,请参考图2至图5,该悬架系统包括稳定杆 和减振器10,减振器10上安装有连接支架20,减振器10通过连接支架20与稳定杆连接, 连接支架20的与减振器10连接的一端的端面为环形面。
本实用新型中的悬架系统包括稳定杆和减振器10,稳定杆和减振器10通过连接支架20 连接,该连接支架20安装在减振器10上,且连接支架20的与减振器10连接的一端为环形 面,这样便增加了连接支架20与减振器10之间的焊接面积,分散了焊缝处的受力,有效地 降低了焊缝处的应力,进而增强了连接支架20与减振器10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解决了因 整车重量增加和稳定杆直径加大而导致的连接支架20与减振器10之间的连接强度不足的问 题。
优选地,连接支架20包括连接主体21和连接凸耳22,连接支架20通过连接主体21与 减振器10连接,连接支架20通过连接凸耳22与稳定杆连接;其中,环形面设置在连接主体 21的远离连接凸耳22的一端。
优选地,连接凸耳22为管状。这样,可以提高连接凸耳22与稳定杆之间的连接强度。
优选地,连接凸耳22的横截面为矩形环。
优选地,连接凸耳22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螺栓安装孔23,且两个侧壁上的螺栓 安装孔23同轴设置。优选地,螺栓安装孔23的轴线垂直于连接支架20的延伸方向。
优选地,连接主体21为锥形,且连接主体21的大径端远离连接凸耳22。这样,可以增 强连接主体21与减振器10之间的连接强度。
优选地,连接支架20与减振器10的外筒部11连接。
优选地,连接支架20的环形面为与外筒部11相配合的弧形凹面。这样,可以增加连接支 架20与减振器10的外筒部11之间的焊接强度。
优选地,悬架系统还包括稳定杆连杆,稳定杆连杆的一端与稳定杆连接,稳定杆连杆的 另一端与连接支架20连接,且稳定杆通过稳定杆连杆与连接支架20连接。通过设置稳定杆 连杆,可以比较方便地使稳定杆与连接支架20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悬架系统,悬架系统为上述的悬 架系统,且悬架系统的稳定杆与车辆的副车架连接,悬架系统的减振器与车辆的车身连接。
本申请提出一种新型的连接支架20,解决了因车身重量加重和稳定杆直径加大而导致的 连接支架和减振器强度不足的问题。
本申请的关键是发明了一种新型的支架,摒弃了现有的将钢板通过冲压成型的连接支架, 可以用一个管件冲压成型,也可以铸造或锻造生成。连接支架在稳定杆连杆安装处生成一个 封闭的结构,跟单板相比,稳定杆连杆安装处的强度有了明显提高;在稳定杆连杆支架和减 震器焊接处,通过增加焊接面积,分散焊缝处的受力,有效地降低了焊缝处的应力。这样就 解决了因整车重量增加和稳定杆直径加大而导致的连接支架和减振器强度不足的问题。
本申请的关键点和欲保护点:
(1)利用封闭的结构提高了稳定杆连杆支架的强度;
(2)通过增加跟减振器外筒的焊接的面积分散了减振器外筒的应力集中。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方案连接支架结构可靠、合理,在有效连接稳定杆连杆的前提下,既提高了自身的强 度,又分散了减振器外筒的应力集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 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 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