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车顶行李箱用锁 | ||
专利名称(英文): | A lock for roof box | ||
专利号: | CN201620109852.9 | 申请时间: | 20160203 |
公开号: | CN205349026U | 公开时间: | 20160629 |
申请人: | 瑞安市奔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
申请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国际汽摩配产业基地凤都二路185号 | ||
发明人: | 陈再兴 | ||
分类号: | E05B83/16; E05B79/22; E05B63/14 | 主分类号: | E05B83/16 |
代理机构: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傅敏华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顶行李箱用锁,包括有上锁装置和搭扣,所述上锁装置包括第一上锁装置、第二上锁装置和联动杆,所述第一上锁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拨动件、锁舌和按钮,所述锁舌可导向滑移设置在壳体内,所述腔体的两侧设有第一锁槽,第一锁槽与锁舌配合实现锁定搭扣,所述联动杆插设在第一壳体下部,所述拨动件固定设置在联动杆上,所述按钮铰接在拨动件上,所述联动杆上还设有第一扭簧,所述按钮和扭簧的配合实现拨动件内外转动,从而带动联动杆转动,联动杆带动第二上锁装置的控制转动件转动设置,所述锁舌底部抵触在拨动件上实现对拨动件的锁定配合,所述联动杆上设有锁扣。通过控制一个锁,从而控制其他锁的上锁和开锁。 | ||
摘要(英文): |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of luggage lock, comprising a locking device and a fastener, the locking device includes a locking device 1st, 2nd locking device and a linkage, comprising a locking device for the 1st 1st housing, toggle member, a lock tongue and a button, the lock tongue can be guide slide is arranged in the shell, the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1st the two sides of the groove, with 1st lock hasp of the lock, wherein, the linkage rod is arranged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shell 1st, said toggle part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mat, the push button is hinged to the toggle member, the linkag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1st torsion spring, the push button and the torsion spring of the toggle element to realize an external rotation, so as to drive the linkage rod to rotate, the linkage rod drives the 2nd locking device is the control of the rotating part, the toggle element is in contact with the bottom of the toggle member on the locking fit, lock catch is arranged on the linkage. Through the control of a lock, other so as to control the locking and unlocking of the lock. |
1.一种车顶行李箱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上锁装置和搭扣,所述上锁装置包括第一上锁装置、第二上锁装置和联动杆,所述第一上锁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拨动件、锁舌、弹簧和按钮,所述第一壳体设有腔体,所述锁舌可导向滑移设置在腔体内,所述弹簧设置在锁舌和壳体之间,锁舌顶部突起设置,所述腔体的两侧设有第一锁槽,第一锁槽与锁舌配合实现锁定搭扣,所述联动杆插设在第一壳体下部,所述拨动件固定设置在联动杆上,所述按钮铰接在拨动件上,所述联动杆上还设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抵触在第一壳体上,第一扭簧的另一端抵触在拨动件上,所述按钮和扭簧的配合实现拨动件内外转动,从而带动联动杆转动,联动杆带动第二上锁装置的控制转动件转动设置,所述锁舌底部抵触在拨动件上实现对拨动件的锁定配合,所述联动杆上设有锁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顶行李箱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分别设有导轨,所述锁舌在与之对应位置设有滑槽,所述锁舌通过滑槽与导轨配合实现锁舌在腔体内滑移,所述拨动件上设有方便拨动件与锁舌卡接配合的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车顶行李箱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锁装置包括位于第一上锁装置两侧的左右两部分,其分别通过联动杆与第一上锁装置连接,所述第二上锁装置包括第二壳体、锁定件、第一销轴、第二销轴和连接件,所述第一销轴固定设置在第二壳体上部,所述第二销轴固定设置在第二壳体中部,所述锁定件转动设置在第一销轴上,所述控制件转动设置在第二销轴上,所述第二壳体上且位于锁定件的两侧设有第二锁槽,所述第一销轴上设有第二扭簧,第二扭簧的一端抵触在第二壳体上,其另一端抵触在锁定件上,在第二扭簧的作用下,锁定件转动至其锁口方向与第二锁槽相同位置,实现搭扣的解锁,所述第二销轴上设有第三扭簧,第三扭簧的一端抵触在第二壳体上,其另一端抵触在控制件上,所述锁定件上设置锁钩,所述控制件上设置凸台,所述锁定件在搭扣的按压下,其锁钩可与凸台锁定配合,实现搭扣的锁定,所述连接件一端固定设置在联动杆上,另一端活动设置在控制件上,所述连接件在联动杆的带动下,控制件克服第三扭簧的扭力转动,从而使凸台脱离锁钩,实现搭扣的解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顶行李箱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部和连接部,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固定设置在联动杆上,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设有凸杆,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控制件铰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设有与凸杆配合实现上下滑移的通槽,所述锁扣上设置有长孔。
1.一种车顶行李箱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上锁装置和搭扣,所述上锁装置包括第一上锁装置、第二上锁装置和联动杆,所述第一上锁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拨动件、锁舌、弹簧和按钮,所述第一壳体设有腔体,所述锁舌可导向滑移设置在腔体内,所述弹簧设置在锁舌和壳体之间,锁舌顶部突起设置,所述腔体的两侧设有第一锁槽,第一锁槽与锁舌配合实现锁定搭扣,所述联动杆插设在第一壳体下部,所述拨动件固定设置在联动杆上,所述按钮铰接在拨动件上,所述联动杆上还设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抵触在第一壳体上,第一扭簧的另一端抵触在拨动件上,所述按钮和扭簧的配合实现拨动件内外转动,从而带动联动杆转动,联动杆带动第二上锁装置的控制转动件转动设置,所述锁舌底部抵触在拨动件上实现对拨动件的锁定配合,所述联动杆上设有锁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顶行李箱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分别设有导轨,所述锁舌在与之对应位置设有滑槽,所述锁舌通过滑槽与导轨配合实现锁舌在腔体内滑移,所述拨动件上设有方便拨动件与锁舌卡接配合的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车顶行李箱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锁装置包括位于第一上锁装置两侧的左右两部分,其分别通过联动杆与第一上锁装置连接,所述第二上锁装置包括第二壳体、锁定件、第一销轴、第二销轴和连接件,所述第一销轴固定设置在第二壳体上部,所述第二销轴固定设置在第二壳体中部,所述锁定件转动设置在第一销轴上,所述控制件转动设置在第二销轴上,所述第二壳体上且位于锁定件的两侧设有第二锁槽,所述第一销轴上设有第二扭簧,第二扭簧的一端抵触在第二壳体上,其另一端抵触在锁定件上,在第二扭簧的作用下,锁定件转动至其锁口方向与第二锁槽相同位置,实现搭扣的解锁,所述第二销轴上设有第三扭簧,第三扭簧的一端抵触在第二壳体上,其另一端抵触在控制件上,所述锁定件上设置锁钩,所述控制件上设置凸台,所述锁定件在搭扣的按压下,其锁钩可与凸台锁定配合,实现搭扣的锁定,所述连接件一端固定设置在联动杆上,另一端活动设置在控制件上,所述连接件在联动杆的带动下,控制件克服第三扭簧的扭力转动,从而使凸台脱离锁钩,实现搭扣的解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顶行李箱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部和连接部,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固定设置在联动杆上,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设有凸杆,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控制件铰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设有与凸杆配合实现上下滑移的通槽,所述锁扣上设置有长孔。
翻译: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锁领域,尤其是一种车顶行李箱用锁。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很多种车顶行李箱,行李箱被用于携带自驾装备和行李,为了方便行李箱的扣合,不易打开,往往安装有锁。一般车顶行李箱锁安装在扣合处的中部,如果箱体很长,两端部没锁,容易被掰开。还有多个锁均分在扣合处,锁钩单独控制设置,这样在打开行李箱的时候,比较繁琐,不够便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同时控制多个锁实现上锁和开锁的车顶行李箱用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顶行李箱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上锁装置和搭扣,所述上锁装置包括第一上锁装置、第二上锁装置和联动杆,所述第一上锁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拨动件、锁舌、弹簧和按钮,所述第一壳体设有腔体,所述锁舌可导向滑移设置在腔体内,所述弹簧设置在锁舌和壳体之间,锁舌顶部突起设置,所述腔体的两侧设有第一锁槽,第一锁槽与锁舌配合实现锁定搭扣,所述联动杆插设在第一壳体下部,所述拨动件固定设置在联动杆上,所述按钮铰接在拨动件上,所述联动杆上还设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抵触在第一壳体上,第一扭簧的另一端抵触在拨动件上,所述按钮和扭簧的配合实现拨动件内外转动,从而带动联动杆转动,联动杆带动第二上锁装置的控制转动件转动设置,所述锁舌底部抵触在拨动件上实现对拨动件的锁定配合,所述联动杆上设有锁扣。
通过上述方案可知,可通过按压按钮,带动联动杆的转动,打开各上锁装置对搭扣的锁定,解除锁定后从新上锁,按压锁舌,才能对搭扣上锁。通过控制一个锁,从而控制其他锁的上锁和开锁,使得上锁和开锁更加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腔体内分别设有导轨,所述锁舌在与之对应位置设有滑槽,所述锁舌通过滑槽与导轨配合实现锁舌在腔体内滑移,所述拨动件上设有方便拨动件与锁舌卡接配合的斜面。
通过上述方案可知,锁舌可沿导轨滑移,按压拨动件时,拨动件上斜面挤压锁舌向内滑动,锁舌最终扣住拨动件,不能进行搭扣上锁,当按下锁舌,拨动件脱离锁舌,可进行搭扣上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第二上锁装置包括位于第一上锁装置两侧的左右两部分,其分别通过联动杆与第一上锁装置连接,所述第二上锁装置包括第二壳体、锁定件、第一销轴、第二销轴和连接件,所述第一销轴固定设置在第二壳体上部,所述第二销轴固定设置在第二壳体中部,所述锁定件转动设置在第一销轴上,所述控制件转动设置在第二销轴上,所述第二壳体上且位于锁定件的两侧设有第二锁槽,所述第一销轴上设有第二扭簧,第二扭簧的一端抵触在第二壳体上,其另一端抵触在锁定件上,在第二扭簧的作用下,锁定件转动至其锁口方向与第二锁槽相同位置,实现搭扣的解锁,所述第二销轴上设有第三扭簧,第三扭簧的一端抵触在第二壳体上,其另一端抵触在控制件上,所述锁定件上设置锁钩,所述控制件上设置凸台,所述锁定件在搭扣的按压下,其锁钩可与凸台锁定配合,实现搭扣的锁定,所述连接件一端固定设置在联动杆上,另一端活动设置在控制件上,所述连接件在联动杆的带动下,控制件克服第三扭簧的扭力转动,从而使凸台脱离锁钩,实现搭扣的解锁。
通过上述方案可知,通过联动杆控制第二上锁装置的上锁和开锁,锁定件上的锁钩与控制件上的凸台相互配合,实现锁定件上锁和解锁搭扣。其传动稳定,操作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部和连接部,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固定设置在联动杆上,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设有凸杆,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控制件铰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设有与凸杆配合实现上下滑移的通槽。
通过上述方案可知,联动杆的转动带动连接件下移,从而带动控制件转动,使得控制件上凸台脱离锁定件上锁钩,实现开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锁结构示意图;
图3为锁舌扣住波动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上锁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上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锁定件与控制件开锁示意图;
图7为锁定件与控制件上锁示意图;
图8为锁舌结构示意图;
图9为波动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9所示,一种车顶行李箱用锁,包括有上锁装置和搭扣1,所述上锁装置包括第一上锁装置2、第二上锁装置3和联动杆4,所述第一上锁装置2包括第一壳体21、拨动件22、锁舌23、弹簧24和按钮25,所述第一壳体21设有腔体211,所述锁舌23可导向滑移设置在腔体211内,所述弹簧24设置在锁舌23和壳体之间,锁舌23顶部呈三角形突起设置,所述腔体211的两侧设有第一锁槽212,第一锁槽212与锁舌23配合实现锁定搭扣1,所述联动杆4插设在第一壳体21下部,所述拨动件22固定设置在联动杆4上,所述按钮25铰接在拨动件22上,所述联动杆4上还设有第一扭簧26,所述第一扭簧26的一端抵触在第一壳体21上,第一扭簧26的另一端抵触在拨动件22上,所述按钮25和扭簧的配合实现拨动件22内外转动,从而带动联动杆4转动,联动杆4带动第二上锁装置3的控制件31的转动设置,所述锁舌23底部抵触在拨动件22上实现对拨动件22的锁定配合,所述联动杆4上设有锁扣5。通过上述方案可知,可通过按压按钮25,带动联动杆4的转动,打开各上锁装置对搭扣1的锁定,解除锁定后从新上锁,按压锁舌23,才能对搭扣1上锁。通过控制一个锁,从而控制其他锁的上锁和开锁,使得上锁和开锁更加便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腔体211内分别设有导轨213,所述锁舌23在与之对应位置设有滑槽231,所述锁舌23通过滑槽231与导轨213配合实现锁舌23在腔体211内滑移,所述拨动件22上设有方便拨动件22与锁舌23卡接配合的斜面221,波动件22上还设有与第一扭簧配合的簧槽222。通过上述方案可知,锁舌23可沿导轨213滑移,按压拨动件22时,拨动件22上斜面221挤压锁舌23向内滑动,锁舌23最终扣住拨动件22,不能进行搭扣1上锁,当按下锁舌23,拨动件22脱离锁舌23,可进行搭扣1上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上锁装置3包括位于第一上锁装置两侧的左右两部分,其分别通过联动杆4与第一上锁装置2连接,所述第二上锁装置3包括第二壳体32、锁定件33、第一销轴34、第二销轴35和连接件36,所述第一销轴34固定设置在第二壳体32上部,所述第二销轴35固定设置在第二壳体32中部,所述锁定件33转动设置在第一销轴34上,所述控制件31转动设置在第二销轴35上,所述第二壳体32上且位于锁定件33的两侧设有第二锁槽331,所述第一销轴34上设有第二扭簧37,第二扭簧37的一端抵触在第二壳体32上,其另一端抵触在锁定件33上,在第二扭簧37的作用下,锁定件33转动至其锁口331方向与第二锁槽331相同位置,实现搭扣1的解锁,所述第二销轴35上设有第三扭簧38,第三扭簧38的一端抵触在第二壳体32上,其另一端抵触在控制件31上,所述锁定件33上设置锁钩332,所述控制件31上设置凸台311,所述锁定件33在搭扣1的按压下,其锁钩332可与凸台311锁定配合,实现搭扣1的锁定,所述连接件36一端固定设置在联动杆4上,另一端活动设置在控制件31上,所述连接件31在联动杆4的带动下,控制件31克服第三扭簧38的扭力转动,从而使凸台311脱离锁钩332,实现搭扣1的解锁。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联动杆4控制第二上锁装置2的上锁和开锁,锁定件33上的锁钩332与控制件31上的凸台311相互配合,实现锁定件33上锁和解锁搭扣1。其传动稳定,操作便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36包括固定部361和连接部362,所述固定部36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联动杆4上,所述固定部361的另一端设有凸杆363,所述连接部362的一端与控制件31铰接,所述连接部362的另一端设有与凸杆363配合实现上下滑移的通槽364。通过上述方案可知,联动杆4的转动带动连接件36下移,从而带动控制件31转动,使得控制件31上凸台311脱离锁定件33上锁钩332,实现开锁,所述锁扣5上设置有长孔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