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电加热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号:CN201420669979.7

申请人:上海安闻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公开号:CN204222694U
  • 申请日期:20141112
  • 公开日期:20150325
专利名称: 一种座椅电加热装置
专利名称(英文): Electric heating device of seat
专利号: CN201420669979.7 申请时间: 20141112
公开号: CN204222694U 公开时间: 20150325
申请人: 上海安闻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申请地址: 201401 上海市奉贤区南桥大叶公路3918号明珠振贤产业园9号楼
发明人: 张海涛
分类号: B60N2/56 主分类号: B60N2/56
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电加热装置,包括印刷型加热单元和热电偶信号监测控制单元;所述印刷型加热单元包括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包括:塑膜基体;设置于所述塑膜基体上的至少两个电极,各个所述电极均具有主电极和与该主电极连接的梳状分支电极;设置于所述塑膜基体上,用于覆盖各个所述梳状分支电极的热阻涂层;所述热电偶信号监测控制单元包括与所述电极连接的电子电路ECU控制器及设置在所述印刷型加热单元所在区域的,且与所述电子电路ECU控制器连接的热电偶。本实用新型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正态温度变阻性的印刷型加热单元难以可靠控温的问题,同时,还实现了该型座椅加热装置的多档位温度控制,更加易于市场的普及应用。
摘要(英文):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ctric heating device of a seat. The electric heating device of the seat comprises a printed type heating unit and a thermal coupler signal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unit. The printed type heating unit comprises a heater. The heater comprises a plastic film base body, at least two electrodes and a thermal resistance coating, wherein the electrodes are arranged on the plastic film base body, each electrode is provided with a main electrode body and a comb-shaped branch electrode bodie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electrode body, and the thermal resistance coating is arranged on the plastic film base body and used for covering all the comb-shaped branch electrode bodies. The thermal coupler signal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unit comprises an electronic circuit ECU controller and a thermal coupler, wherein the electronic circuit ECU cont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electrodes, the thermal coupler is arranged in the area where the printed type heating unit is arranged, and the thermal coup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electronic circuit ECU controller. The electric heating device of the seat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temperature of the printed type heating unit with positive temperature resistance is difficult to reliably control; in addition, multi-level temperature control over the heating device for the seat is achieved, and the electric heating device of the seat is easier to apply and popularize on the market.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一种座椅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印刷型加热单元(10)和热电偶信号监测控制单元(20);所述印刷型加热单元(10)包括发热体(11),所述发热体(11)包括:塑膜基体(15);设置于所述塑膜基体(15)上的至少两个电极,各个所述电极均具有主电极12和与该主电极连接的梳状分支电极(13);设置于所述塑膜基体(15)上,用于覆盖各个所述梳状分支电极的热阻涂层(14);所述热电偶信号监测控制单元(20)包括与所述电极连接的电子电路ECU控制器(21)及设置在所述印刷型加热单元(10)所在区域的,且与所述电子电路ECU控制器(21)连接的热电偶(22)。

1.一种座椅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印刷型加热单元(10)和热电偶信号监测控制单元(20); 所述印刷型加热单元(10)包括发热体(11),所述发热体(11)包括: 塑膜基体(15); 设置于所述塑膜基体(15)上的至少两个电极,各个所述电极均具有主电极12和与该主电极连接的梳状分支电极(13); 设置于所述塑膜基体(15)上,用于覆盖各个所述梳状分支电极的热阻涂层(14); 所述热电偶信号监测控制单元(20)包括与所述电极连接的电子电路ECU控制器(21)及设置在所述印刷型加热单元(10)所在区域的,且与所述电子电路ECU控制器(21)连接的热电偶(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22)布置在所述发热体(11)之上,或靠近所述发热体(11)的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型加热单元(10)为一个或多个,当所述印刷型加热单元(10)为多个时,至少一个所述印刷型加热单元(10)的所在区域内设置有所述热电偶(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印刷型加热单元(10)所在区域设置的所述热电偶(22)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22)的热阻特性为负温度系数NTC特性或正温度系数PTC特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22)粘合或绑定在所述印刷型加热单元(10)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22)与所述塑膜基体(15)为一体式结构或印刷于所述塑膜基体(15)上。

PDF文件加载中,请耐心等待!
一种座椅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印刷型加热单元(10)和热电偶信号监测控制单元(20);所述印刷型加热单元(10)包括发热体(11),所述发热体(11)包括:塑膜基体(15);设置于所述塑膜基体(15)上的至少两个电极,各个所述电极均具有主电极12和与该主电极连接的梳状分支电极(13);设置于所述塑膜基体(15)上,用于覆盖各个所述梳状分支电极的热阻涂层(14);所述热电偶信号监测控制单元(20)包括与所述电极连接的电子电路ECU控制器(21)及设置在所述印刷型加热单元(10)所在区域的,且与所述电子电路ECU控制器(21)连接的热电偶(22)。
原文:

1.一种座椅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印刷型加热单元(10)和热电偶信号监测控制单元(20); 所述印刷型加热单元(10)包括发热体(11),所述发热体(11)包括: 塑膜基体(15); 设置于所述塑膜基体(15)上的至少两个电极,各个所述电极均具有主电极12和与该主电极连接的梳状分支电极(13); 设置于所述塑膜基体(15)上,用于覆盖各个所述梳状分支电极的热阻涂层(14); 所述热电偶信号监测控制单元(20)包括与所述电极连接的电子电路ECU控制器(21)及设置在所述印刷型加热单元(10)所在区域的,且与所述电子电路ECU控制器(21)连接的热电偶(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22)布置在所述发热体(11)之上,或靠近所述发热体(11)的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型加热单元(10)为一个或多个,当所述印刷型加热单元(10)为多个时,至少一个所述印刷型加热单元(10)的所在区域内设置有所述热电偶(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印刷型加热单元(10)所在区域设置的所述热电偶(22)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22)的热阻特性为负温度系数NTC特性或正温度系数PTC特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22)粘合或绑定在所述印刷型加热单元(10)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22)与所述塑膜基体(15)为一体式结构或印刷于所述塑膜基体(15)上。

翻译:
一种座椅电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座椅电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汽车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加热座椅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车辆舒适系统,广为驾乘人员所欢迎。其比车载空调系统具有更为直接、迅速、节能的座椅加热取暖效果,逐步成为冬季寒冷地域车辆的基本功能要求,已越来越快地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近年来,一种新兴的印刷导体型座椅薄膜加热器技术研究应运而生,其采用在柔性塑料薄膜上印刷具有正态温度变阻性的含有石墨与有机粒子合成的正温度系数PTC碳浆热阻涂料,和导电金属涂料印刷电极等构成。其特征是将具有一对主电极,一对主电极各自附属分支电极作为附属梳状电极。主电极的各自附属分支电极之间相对排列,呈梳状对称图案。梳状对称电极图案结构通常为导电金层或银层,与均匀覆盖石墨+有机粒子的正温度系数PTC碳浆等热阻涂层材料进行层叠印刷合成薄膜型加热单元。PTC碳浆膜热阻材料由于具有正态温度变阻性的阻抗特征,其电气阻抗值的特性呈现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上升,随着温度的下降而降低的特点。

通常,这种薄膜加热单元加载一定电压时,热阻涂层产生电加热作用。随着加热温度的上升,内部阻抗呈现为明显的增加,进而抑制温度上升速率的变化。其自身发热受到抑制,而表现出加热单元的发热温度受到自动抑制的形态。因此,这种对应温度上升而内阻上升的变化理论上是可以实现加热温度的自动抑制,实现所谓的加热后自动恒温控制,以实现汽车加热座椅的自动恒温控制。

但在现实的应用实践中,往往会出现由于加热单元的对应温度上升而温度自动抑制不足的情况,加热温度无法得到有效抑制,呈现为加热单元温度缓慢不断爬升的现象。其应用在汽车座椅加热领域,这种不断爬升的加热温度有可能造成椅面温度的超限,甚至发生椅面烧灼的安全风险。

同时,此类具有正态温度变阻性的印刷型加热单元仅依靠自控温加热,也常常出现控温精度差,座椅表面加热温度不符合技术设计温度要求的现象。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传统的座椅加热装置,其采用电加热丝加热单元与热电偶信号监测控制单元相结合的加热装置虽然可以实现座椅恒温加热,但由于电加热丝加热单元由于热阻丝分布排列的原因,常常导致椅面内部加热单元发热不均匀,加热丝处较热,而远离加热丝处温度不足。同时,此种电加热丝加热单元由于加热丝直径的原因而平整性不好,常常在较薄的椅面材料时被感觉到,易于引起使用者的不满。

因此,如何解决正态温度变阻性的印刷型加热单元难以可靠控温的问题,同时,还实现该型座椅加热装置的多档位温度控制,更加易于市场的普及应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电加热装置,以解决正态温度变阻性的印刷型加热单元难以可靠控温的问题,同时,还实现该型座椅加热装置的多档位温度控制,更加易于市场的普及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座椅电加热装置,包括印刷型加热单元和热电偶信号监测控制单元;

所述印刷型加热单元包括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包括:

塑膜基体;

设置于所述塑膜基体上的至少两个电极,各个所述电极均具有主电极和与该主电极连接的梳状分支电极;

设置于所述塑膜基体上,用于覆盖各个所述梳状分支电极的热阻涂层;

所述热电偶信号监测控制单元包括与所述电极连接的电子电路ECU控制器及设置在所述印刷型加热单元所在区域的,且与所述电子电路ECU控制器连接的热电偶。

优选地,在上述座椅电加热装置中,所述热电偶布置在所述发热体之上,或靠近所述发热体的位置上。

优选地,在上述座椅电加热装置中,所述印刷型加热单元为一个或多个,当所述印刷型加热单元为多个时,至少一个所述印刷型加热单元的所在区域内设置有所述热电偶。

优选地,在上述座椅电加热装置中,一个所述印刷型加热单元所在区域设置的所述热电偶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优选地,在上述座椅电加热装置中,所述热电偶的热阻特性为负温度系数NTC特性或正温度系数PTC特性。

优选地,在上述座椅电加热装置中,所述热电偶通过粘合或绑定在所述印刷型加热单元上。

优选地,在上述座椅电加热装置中,所述热电偶与所述塑膜基体为一体式结构或印刷于所述塑膜基体上。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电加热装置,采用正态温度变阻性的印刷型加热单元与热电偶信号监测控制单元相结合的温度控制方式。热电偶信号监测控制单元包含热电偶和电子电路ECU控制器。印刷型加热单元以其均匀发热的特征,对座椅表面进行加热。同时,热电偶对印刷型加热单元的表面进行温度监测,并将温度监测信号馈回电子电路ECU控制器。通过热电偶对加热单元的温度进行监测和抑制,则可以有效地防止出现除超温和烧灼风险。同时,热电偶信号监测控制单元还可以与车内的温度档位控制开关配合,进一步稳定地检测控制加热单元温度,使得座椅椅面温度符合不同设定温度值。

本实用新型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正态温度变阻性的印刷型加热单元难以可靠控温的问题,同时,还实现了该型座椅加热装置的多档位温度控制,更加易于市场的普及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薄膜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薄膜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薄膜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座椅电加热装置,以解决正态温度变阻性的印刷型加热单元难以可靠控温的问题,同时,还实现该型座椅加热装置的多档位温度控制,更加易于市场的普及应用。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薄膜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薄膜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薄膜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电加热装置00,包括印刷型加热单元10和热电偶信号监测控制单元20。除此之外,座椅电加热装置00还具有一些相关的连接导线01、连接器02及压接端子03。

印刷型加热单元10包括发热体11,发热体11包括塑膜基体15、电极和热阻涂层14。

电极至少为两个,且设置于塑膜基体15上,各个电极均具有主电极12和与该主电极连接的梳状分支电极13,热阻涂层14设置于塑膜基体15上,用于覆盖各个梳状分支电极。

热电偶信号监测控制单元20包括与电极连接的电子电路ECU控制器21及设置在印刷型加热单元10所在区域的,且与电子电路ECU控制器21连接的热电偶22。电子电路ECU控制器21监测来自热电偶22的温度传感信号,并控制对印刷型加热单元10的加热控温输出。

本实用新型将时常与电加热丝加热单元结合使用的热电偶信号监测控制单元与印刷型加热单元10结合使用,热电偶信号监测控制单元20的控制逻辑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电加热装置,采用正态温度变阻性的印刷型加热单元10与热电偶信号监测控制单元20相结合的温度控制方式。热电偶信号监测控制单元20包含热电偶22和电子电路ECU控制器21。印刷型加热单元10以其均匀发热的特征,对座椅表面进行加热。同时,热电偶22对印刷型加热单元10的表面进行温度监测,并将温度监测信号馈回电子电路ECU控制器21。通过热电偶22对加热单元的温度进行监测和抑制,则可以有效地防止出现除超温和烧灼风险。同时,热电偶信号监测控制单元还可以与车内的温度档位控制开关配合,进一步稳定地检测控制加热单元温度,使得座椅椅面温度符合不同设定温度值。

本实用新型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正态温度变阻性的印刷型加热单元难以可靠控温的问题,同时,还实现了该型座椅加热装置的多档位温度控制,更加易于市场的普及应用。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热电偶22布置在发热体11之上,或靠近发热体11的位置上。印刷型加热单元10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印刷型加热单元10为多个时,印刷型加热单元10所在区域可以设置热电偶22,也可以不设置热电偶22。但至少一个印刷型加热单元10的所在区域内设置有热电偶22。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一个印刷型加热单元10所在区域设置的热电偶22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热电偶22的热阻特性为负温度系数NTC(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负温度系数)特性或正温度系数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特性。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热电偶22可通过粘合或绑定的方式固定在印刷型加热单元10上。需要说明的是,热电偶22也可与塑膜基体15为一体式结构或印刷于塑膜基体15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电加热装置00可以适用于汽车座椅的坐垫加热和靠背加热。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收缩
  • QQ咨询

  •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 电话咨询

  • 0288631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