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车用空调器的前蒸总成 | ||
专利名称(英文): | Front evaporator assembly of vehicle air-conditioner | ||
专利号: | CN201320697938.4 | 申请时间: | 20131106 |
公开号: | CN203550333U | 公开时间: | 20140416 |
申请人: | 重庆龙润汽车转向器有限公司 | ||
申请地址: | 402760 重庆市璧山县璧泉街道铁山路22号 | ||
发明人: | 卢强; 郑宇 | ||
分类号: | F25B39/02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代理机构: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谭小容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空调器的前蒸总成,包括连接风道、进风箱壳体、上下壳体组件和左右壳体组件,右壳体的右侧设置有吹面除霜风门摇臂、与吹面除霜风门摇臂相连的第一连杆、混合风门摇臂、与混合风门摇臂相连的第二连杆,吹面除霜风门摇臂上设置有第一防错装标记,右壳体上靠近吹面除霜风门摇臂的位置处也设置有第一防错装标记;混合风门摇臂上设置有第二防错装标记,右壳体上靠近混合风门摇臂的位置处也设置有第二防错装标记;左、右壳体通过周边螺栓和贯穿两个壳体中部安装柱的中部螺栓相连。该结构能有效防止吹面除霜风门摇臂与混合风门摇臂错装的现象发生,且左右壳体组件安装可靠。 | ||
摘要(英文): |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ront evaporator assembly of a vehicle air-conditioner. The front evaporator assembly of the vehicle air-conditioner comprises a connection air flue, an air inlet box shell body, an upper and lower shell body assembly and a left and right shell body assembly, wherein a face blowing defrosting air door rocker arm, a first connecting rod connected with the face blowing defrosting air door rocker arm, a mixed air door rocker arm and a second connecting rod connected with the mixed air door rocker arm are arranged at the right side of a right shell body, a first false installation prevention mark is arranged on the face blowing defrosting air door rocker arm, another first false installation prevention mark is arranged at the position, close to the face blowing defrosting air door rocker arm, of the right shell body, a second false installation prevention mark is arranged on the mixed air door rocker arm, another second false installation prevention mark is arranged at the position, close to the mixed air door rocker arm, of the right shell body, and a left shell body and the right shell body are connected through peripheral bolts and middle bolts penetrating through middle installation pillars of the two shell bodies. The front evaporator assembly of the vehicle air-conditioner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phenomenon of false installation of the face blowing defrosting air door rocker arm and the mixed air door rocker arm, and the left and right shell body assembly is reliable in installation. |
1.一种车用空调器的前蒸总成,包括依次相连的连接风道(A)、进风箱 壳体(E)、上下壳体组件(B)和左右壳体组件(C),所述连接风道(A)、进 风箱壳体(E)和上下壳体组件(B)由上到下依次布置,左右壳体组件(C) 位于上下壳体组件(B)的右侧;所述上下壳体组件(B)包括上壳体(B1) 和下壳体(B2),左右壳体组件(C)包括左壳体(C1)和右壳体(C2),并通 过周边螺栓(5)连接在一起,在右壳体(C2)的右侧设置有吹面除霜风门摇 臂(1)、与吹面除霜风门摇臂(1)相连的第一连杆(2)、混合风门摇臂(3)、 与混合风门摇臂(3)相连的第二连杆(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吹面除霜风 门摇臂(1)上设置有第一防错装标记(a),在所述右壳体(C2)上靠近吹面 除霜风门摇臂(1)的位置处也设置有第一防错装标记(a);在所述混合风门 摇臂(3)上设置有第二防错装标记(b),在所述右壳体(C2)上靠近混合风 门摇臂(3)的位置处也设置有第二防错装标记(b);在左、右壳体(C1、C2) 内分别设置有左右延伸的中部安装柱(6),左、右壳体(C1、C2)由贯穿两 个中部安装柱(6)的中部螺栓(7)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空调器的前蒸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第二防错装标记(a、b)为圆圈或三角形,且第一防错装标记(a)与第 二防错装标记(b)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空调器的前蒸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 壳体(C1)的周边还设置有插柱(8),右壳体(C2)的周边设置有与插柱(8) 对应的插孔(9)。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车用空调器的前蒸总成,其特征在于: 位于左壳体(C1)内的所述中部安装柱(6)与左壳体(C1)内的隔板相连, 位于右壳体(C2)内的中部安装柱(6)与右壳体(C2)内的隔板相连。
1.一种车用空调器的前蒸总成,包括依次相连的连接风道(A)、进风箱 壳体(E)、上下壳体组件(B)和左右壳体组件(C),所述连接风道(A)、进 风箱壳体(E)和上下壳体组件(B)由上到下依次布置,左右壳体组件(C) 位于上下壳体组件(B)的右侧;所述上下壳体组件(B)包括上壳体(B1) 和下壳体(B2),左右壳体组件(C)包括左壳体(C1)和右壳体(C2),并通 过周边螺栓(5)连接在一起,在右壳体(C2)的右侧设置有吹面除霜风门摇 臂(1)、与吹面除霜风门摇臂(1)相连的第一连杆(2)、混合风门摇臂(3)、 与混合风门摇臂(3)相连的第二连杆(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吹面除霜风 门摇臂(1)上设置有第一防错装标记(a),在所述右壳体(C2)上靠近吹面 除霜风门摇臂(1)的位置处也设置有第一防错装标记(a);在所述混合风门 摇臂(3)上设置有第二防错装标记(b),在所述右壳体(C2)上靠近混合风 门摇臂(3)的位置处也设置有第二防错装标记(b);在左、右壳体(C1、C2) 内分别设置有左右延伸的中部安装柱(6),左、右壳体(C1、C2)由贯穿两 个中部安装柱(6)的中部螺栓(7)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空调器的前蒸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第二防错装标记(a、b)为圆圈或三角形,且第一防错装标记(a)与第 二防错装标记(b)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空调器的前蒸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 壳体(C1)的周边还设置有插柱(8),右壳体(C2)的周边设置有与插柱(8) 对应的插孔(9)。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车用空调器的前蒸总成,其特征在于: 位于左壳体(C1)内的所述中部安装柱(6)与左壳体(C1)内的隔板相连, 位于右壳体(C2)内的中部安装柱(6)与右壳体(C2)内的隔板相连。
翻译: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用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空调器的前蒸总 成结构。
背景技术
蒸发器总成(简称NBM1)是汽车空调系统中是至关重要的部件,对空调 的制冷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它利用液态低温制冷剂在低压下易蒸发,转变 为蒸气并吸收被冷却介质的热量,从而达到制冷目的。车用空调蒸发器根据 在车内安装位置的不同,分为前蒸发器总成和顶蒸发器总成。
前蒸发器总成(简称前蒸总成)由依次连接的连接风道、进风箱壳体、 上下壳体组件和左右壳体组件等组成。在右壳体的右侧设置有吹面除霜风门 摇臂和混合风门摇臂,分别用于控制吹面除霜风门和混合风门。由于吹面除 霜风门摇臂和混合风门摇臂的结构非常相似,但两者又无法实现互换安装, 因此、在装配时,工人很可能将吹面除霜风门摇臂与混合风门摇臂错装,造 成前蒸总成无法正常工作,必须拆卸后重新安装,非常麻烦,同时会给消费 者留下不好的印象。
另外,左壳体和右壳体均为注塑成型件,在左壳体、右壳体的侧壁的外 周对应设置有若干安装支耳,两个对应的安装支耳由贯通的周边螺栓相连。 由于左右壳体的尺寸较大,仅靠周边螺栓紧固,可靠性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空调器的前蒸总成,能有效防止吹面 除霜风门摇臂与混合风门摇臂错装的现象发生,同时提高左右壳体的装配可 靠性。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用空调器的前蒸总成,包括依次相连的 连接风道(A)、进风箱壳体(E)、上下壳体组件(B)和左右壳体组件(C), 所述连接风道(A)、进风箱壳体(E)和上下壳体组件(B)由上到下依次布 置,左右壳体组件(C)位于上下壳体组件(B)的右侧;所述上下壳体组件 (B)包括上壳体(B1)和下壳体(B2),左右壳体组件(C)包括左壳体(C1) 和右壳体(C2),并通过周边螺栓(5)连接在一起,在右壳体(C2)的右侧 设置有吹面除霜风门摇臂(1)、与吹面除霜风门摇臂(1)相连的第一连杆(2)、 混合风门摇臂(3)、与混合风门摇臂(3)相连的第二连杆(4),关键在于: 在所述吹面除霜风门摇臂(1)上设置有第一防错装标记(a),在所述右壳体 (C2)上靠近吹面除霜风门摇臂(1)的位置处也设置有第一防错装标记(a); 在所述混合风门摇臂(3)上设置有第二防错装标记(b),在所述右壳体(C2) 上靠近混合风门摇臂(3)的位置处也设置有第二防错装标记(b);在左、右 壳体(C1、C2)内分别设置有左右延伸的中部安装柱(6),左、右壳体(C1、 C2)由贯穿两个中部安装柱(6)的中部螺栓(7)相连。
优选为,所述第一、第二防错装标记(a、b)为圆圈或三角形,且第一 防错装标记(a)与第二防错装标记(b)不同。圆圈或三角形的放错标记, 简单醒目,容易加工。
所述左壳体(C1)的周边还设置有插柱(8),右壳体(C2)的周边设置 有与插柱(8)对应的插孔(9)。插柱插孔组合结构,便于左右壳体安装时定 位。
位于左壳体(C1)内的所述中部安装柱(6)与左壳体(C1)内的隔板相 连,位于右壳体(C2)内的中部安装柱(6)与右壳体(C2)内的隔板相连。 中间安装柱与隔板相连,进一部保证了中间安装柱的强度,并节约了中间安 装柱的占用空间,便于中间安装柱的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两对不同的防错装标记,有效避免了吹面除霜风门摇臂与混合 风门摇臂错装的现象发生,结构简单、设计巧妙;
(2)通过在左右壳体的中部增设中间安装柱,由贯穿两个中部安装柱的 中部螺栓将左、右壳体相连,结合周边螺栓装配,保证了左右壳体的装配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1的F部放大图。
图4是图1的G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左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右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连接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D向视图。
图9是图8的H-H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车用空调器的前蒸总成,由依次相连的连接风道 A、进风箱壳体E、上下壳体组件B和左右壳体组件C等组成。连接风道A、 进风箱壳体E、上下壳体组件B由上到下依次布置。左右壳体组件C位于上 下壳体组件B的右侧。
上下壳体组件B由上壳体B1和下壳体B2组成,上壳体B1位于下壳体 B2的上方。左右壳体组件C由左壳体C1和右壳体C2组成,并通过周边螺栓 5连接在一起。左壳体C1位于右壳体C2的左侧。连接风道A、进风箱壳体E、 上壳体B1、下壳体B2、左壳体C1和右壳体C2均为注塑成型件。
在右壳体C2上设置有吹面除霜风门和混合风门,通过连接风道A进风, 经进风箱壳体E、上下壳体组件B后,由左右壳体组件C上的吹面除霜风门、 混合风门出风,其风流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在右壳体C2的右侧设置有吹面除霜风门摇臂1、与吹面除霜风门摇臂1 相连的第一连杆2、混合风门摇臂3、与混合风门摇臂3相连的第二连杆4。 为防止吹面除霜风门摇臂1与第二连杆4安装在一起、混合风门摇臂3与第 一连杆2安装在一起,出现错装情况,在吹面除霜风门摇臂1上设置有第一 防错装标记a,在右壳体C2上靠近吹面除霜风门摇臂1的位置处也设置有第 一防错装标记a;在混合风门摇臂3上设置有第二防错装标记b,在右壳体 C2上靠近混合风门摇臂3的位置处也设置有第二防错装标记b。
第一防错装标记a为三角形,第二防错装标记b为圆圈,也可以是第一 防错装标记a为圆圈,第二防错装标记b为三角形,但第一防错装标记a与 第二防错装标记b不同,以示区别。第一、第二防错装标记a、b的图案不限 于圆形或三角形,可以是正方形或圆点等。
结合图1、图2、图5、图6所示,在左、右壳体C1、C2内分别设置有 左右延伸的中部安装柱6,左、右壳体C1、C2由贯穿两个中部安装柱6的 中部螺栓7相连。
最好是,左壳体C1的周边还设置有若干插柱8,右壳体C2的周边设置 有与插柱8对应的插孔9。插柱8和插孔9的数量相等,位置对应。
位于左壳体C1内的中部安装柱6与左壳体C1内的隔板相连,位于右壳 体C2内的中部安装柱6与右壳体C2内的隔板相连。
结合图1、图7、图8所示,连接风道A主要由弧形的风道主体A1、位 于风道主体A1下方的安装座A2组成。安装座A2由风道主体A1的下端边缘 水平向外延伸形成。安装座A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卡扣A3,连接风 道A通过安装座A2左右两侧设置的安装卡扣A3与进风箱壳体E卡接。在安 装座A2的左前角位置处、右后角位置处分别水平向外延伸形成安装板A4; 相应地,在进风箱壳体E上设置有正对安装板A4的安装平台E1,当安装卡 扣A3损坏后,由穿过安装板A4和安装平台E1的螺钉将连接风道A固定在进 风箱壳体E上。安装板A4为平板,当安装卡扣A3正常使用时,安装板A4 不发挥作用;当安装卡扣A3损坏后,在安装板A4上打螺钉,将连接风道A 固定在进风箱壳体E的安装平台E1上。
在原安装卡扣A3的基础上增设安装板A4,当安装卡扣A3完好无损时, 通过安装卡扣A3实现连接风道A与进风箱壳体E的安装,当安装卡扣A3在 使用过程中损坏后,可以通过在安装板A4上打螺钉的方式实现连接风道A 与进风箱壳体E的安装;将安装板A4设置在安装座A2的左前角位置处和右 后角位置处,形成对角线分布,在保证安装牢固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 了安装螺钉的数量,节约了成本,简化了安装。
如图9所示,安装板A4上预留螺栓过孔位置处的厚度比安装板A4其余 位置处的厚度要薄,在预留位置处打孔更加轻松。
最好是,安装卡扣A3共三个,其中两个间隔设置在安装座A2的左侧, 另外一个设置在安装座A2的右侧中部。优化安装卡扣的数量和安装位置,一 方面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也考虑到布置位置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