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新型变速器油堵 | ||
专利名称(英文): | |||
专利号: | CN201320772459.4 | 申请时间: | 20131202 |
公开号: | CN203641467U | 公开时间: | 20140611 |
申请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
申请地址: | 442001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车城西路2号 | ||
发明人: | 胡涛; 鞠永生; 俞慧浩; 郭剑 | ||
分类号: | F16H57/04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机构: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摘要: | 一种新型变速器油堵,包括同轴连接的小直径段与大直径段,小直径段的外壁与变速箱壳体上进油口的内壁插入配合,油堵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小直径段、大直径段的通孔,通孔与小直径段、大直径段同轴设置,通孔上近大直径段的一端设有嵌入大直径段内的透明密封板,且透明密封板为无色透明玻璃板,大直径段的顶部开设有与通孔相通的螺母安装孔,该螺母安装孔与其内设置的注油口螺母螺纹配合。本设计不仅能实现了通过油堵实时了解变速器内润滑油的油面情况,而且便于补充润滑油。 | ||
摘要(英文): |
1.一种新型变速器油堵,包括同轴连接的小直径段(1)与大直径段(2),所述小直径段(1)的外壁与变速箱壳体(7)上进油口(71)的内壁插入配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堵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小直径段(1)、大直径段(2)的通孔(3),所述通孔(3)与小直径段(1)、大直径段(2)同轴设置,且通孔(3)上近大直径段(2)的一端设有嵌入大直径段(2)内的透明密封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变速器油堵,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直径段(2)的顶部开设有与通孔(3)相通的螺母安装孔(21),该螺母安装孔(21)与其内设置的注油口螺母(5)螺纹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变速器油堵,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直径段(2)与透明密封板(4)之间设置有一号O型圈(61),大直径段(2)与注油口螺母(5)之间设置有二号O型圈(62),大直径段(2)与变速箱壳体(7)之间设置有三号O型圈(63)。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变速器油堵,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密封板(4)为无色透明玻璃板。
1.一种新型变速器油堵,包括同轴连接的小直径段(1)与大直径段(2),所述小直径段(1)的外壁与变速箱壳体(7)上进油口(71)的内壁插入配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堵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小直径段(1)、大直径段(2)的通孔(3),所述通孔(3)与小直径段(1)、大直径段(2)同轴设置,且通孔(3)上近大直径段(2)的一端设有嵌入大直径段(2)内的透明密封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变速器油堵,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直径段(2)的顶部开设有与通孔(3)相通的螺母安装孔(21),该螺母安装孔(21)与其内设置的注油口螺母(5)螺纹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变速器油堵,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直径段(2)与透明密封板(4)之间设置有一号O型圈(61),大直径段(2)与注油口螺母(5)之间设置有二号O型圈(62),大直径段(2)与变速箱壳体(7)之间设置有三号O型圈(63)。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变速器油堵,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密封板(4)为无色透明玻璃板。
翻译: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堵,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变速器油堵,具体适用于实现透过油堵实时了解变速器内润滑油的油面情况。
背景技术
变速器加油口油堵是变速器上最普通的零件,它安装在变速箱壳体侧面的螺纹孔内,现有的汽车变速器加油口油堵通常为实心结构,且要求其具有很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颗粒杂质从加油口进入变速器内部。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2493664U,授权公告日为2012年10月17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加、放油空心螺塞,包括连接成为一体结构的螺头和螺杆,螺杆上有空心槽,且空心槽的开口位于螺杆的端面。虽然该实用新型降低了材料成本及整车质量,装配后不会产生漏油现象,但仍然存在以下缺陷:
在使用过程中,变速器内部的润滑油由于自身的损耗或变速器漏油会逐渐减少,而该螺塞结构使得驾驶员需要拆下空心螺塞才能了解变速器内的润滑油油面高度,无法随时知晓实际的润滑油油量,容易因无法及时补充润滑油而引起变速器故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实时了解变速器内润滑油油面状况的问题,提供一种实现实时了解变速器内润滑油油面状况的新型变速器油堵。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变速器油堵,包括同轴连接的小直径段与大直径段,所述小直径段的外壁与变速箱壳体上进油口的内壁插入配合;
所述油堵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小直径段、大直径段的通孔,所述通孔与小直径段、大直径段同轴设置,且通孔上近大直径段的一端设有嵌入大直径段内的透明密封板。
所述大直径段的顶部开设有与通孔相通的螺母安装孔,所述螺母安装孔与其内设置的注油口螺母螺纹配合。
所述大直径段与透明密封板之间设置有一号O型圈,大直径段与注油口螺母之间设置有二号O型圈,大直径段与变速箱壳体之间设置有三号O型圈。
所述透明密封板为无色透明玻璃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变速器油堵中油堵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小直径段、大直径段的通孔,通孔与小直径段、大直径段同轴设置,且通孔上近大直径段的一端设有嵌入大直径段内的透明密封板,该设计使得驾驶员能够通过透明密封板随时了解变速器内润滑油的油面情况,从而及时对变速器润滑油进行补充,避免因润滑不良造成变速器故障。因此,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通过油堵实时了解变速器内润滑油的油面情况。
2、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变速器油堵中大直径段的顶部开设有与通孔相通的螺母安装孔,且螺母安装孔与其内设置的注油孔螺母螺纹配合,即在油堵上开设注油口,拧开注油孔螺母即可补充润滑油,无需拆下整个油堵,操作更为简便。因此,本实用新型便于补充润滑油。
3、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变速器油堵中密封板采用无色透明玻璃板,该种材料的运用在方便于观察油面高度的同时也使得油堵的成本较低。因此,本使用新型不仅便于观察油面高度,而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小直径段1、大直径段2、螺母安装孔21、通孔3、透明密封板4、注油口螺母5、一号O型圈61、二号O型圈62、三号O型圈63、变速箱壳体7、进油口7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3,一种新型变速器油堵,包括同轴连接的小直径段1与大直径段2,所述小直径段1的外壁与变速箱壳体7上进油口71的内壁插入配合;
所述油堵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小直径段1、大直径段2的通孔3,所述通孔3与小直径段1、大直径段2同轴设置,且通孔3上近大直径段2的一端设有嵌入大直径段2内的透明密封板4。
所述大直径段2的顶部开设有与通孔3相通的螺母安装孔21,该螺母安装孔21与其内设置的注油口螺母5螺纹配合。
所述大直径段2与透明密封板4之间设置有一号O型圈61,大直径段2与注油口螺母5之间设置有二号O型圈62,大直径段2与变速箱壳体7之间设置有三号O型圈63。
所述透明密封板4为无色透明玻璃板。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在油堵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小直径段1、大直径段2的通孔3,通孔3与小直径段1、大直径段2同轴设置,且通孔3上近大直径段2的一端设有嵌入大直径段2内的透明密封板4,透过透明密封盖板4与通孔3,驾驶员可实时了解变速器内润滑油的油面状况,不仅降低了驾驶员的工作强度,而且避免了因不能及时给变速器补充润滑油而引起的变速器故障;同时,大直径段2与透明密封板4之间设置有一号O型圈61,大直径段2与注油口螺母5之间设置有二号O型圈62,大直径段2与变速箱壳体7之间设置有三号O型圈63,该设计保证了变速器内部的密封效果。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3,一种新型变速器油堵,包括同轴连接的小直径段1与大直径段2,所述小直径段1的外壁与变速箱壳体7上进油口71的内壁插入配合,所述油堵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小直径段1、大直径段2的通孔3,所述通孔3与小直径段1、大直径段2同轴设置,通孔3上近大直径段2的一端设有嵌入大直径段2内的透明密封板4,且透明密封板4为无色透明玻璃板,所述大直径段2的顶部开设有与通孔3相通的螺母安装孔21,该螺母安装孔21与其内设置的注油口螺母5螺纹配合,所述大直径段2与透明密封板4之间设置有一号O型圈61,大直径段2与注油口螺母5之间设置有二号O型圈62,大直径段2与变速箱壳体7之间设置有三号O型圈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