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轮胎自补剂及其制备方法 | ||
专利名称(英文): | A tonic of since the tir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 ||
专利号: | CN201310493057.5 | 申请时间: | 20131018 |
公开号: | CN103497731B | 公开时间: | 20150819 |
申请人: | 庄汉明 | ||
申请地址: | 515638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庵埠镇庄陇村锦新园2路5号 | ||
发明人: | 庄汉明 | ||
分类号: | C09K3/12; B29C73/16 | 主分类号: | C09K3/12 |
代理机构: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茂略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胎自补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原料组份的质量百分比计,该轮胎自补剂由如下组份组成:去离子水30~40%、聚乙烯醇0.1~1%、纤维素醚0.5~1%、植物纤维1~5%、纳米无机填料0.1~1%、醇类防冻剂40~50%、橡胶粒1~5%、熟石膏0.5~2%、亚硝酸钠0.1~1%和胶乳5~10%;本发明自补剂干燥后形成的塞子和防漏膜可永久性地封住裂口,气密性好,使轮胎不再漏气,并能承受起超重负荷,经受得住与路面的冲击;产品使用方便,无毒、无异味,其补合能力强,能补摩托车内胎裂口达8mm,摩托车真空轮胎裂口10mm,汽车真空胎裂口达20mm,工程机械车真空胎裂口达40mm。 | ||
摘要(英文): |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ire self-mending agent and a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tire self-mending agent. The tire self-mending agent comprises, by mass, 30-40% of deionized water, 0.1-1% of polyvinyl alcohol, 0.5-1% of cellulose ether, 1-5% of plant fiber, 0.1-1% of nanometer inorganic filler, 40-50% of alcohol antifreezing agent, 1-5% of rubber particle, 0.5-2% of calcined gypsum, 0.1-1% of sodium nitrite and 5-10% of latex. A plug and a leakage-proof film formed by the self-mending agent after the self-mending agent is dried can seal a crack permanently, and the tire self-mending agent is good in air tightness, prevents a tire from leaking air, can endure heavy loads, and endures impact with the road surface. The tire self-mending agent is convenient to use, nontoxic, free of extraneous odor and strong in mending capacity and can be used for mending 8mm cracks in an inner tube of a motorcycle, 10mm cracks in a vacuum tire of a motorcycle, 20mm cracks in a vacuum tire of an automobile and 40mm cracks in a vacuum tire of an engineering machinery vehicle. |
1.一种轮胎自补剂,其特征在于,以原料组份的质量百分比计,该轮胎 自补剂由如下组份组成:去离子水30~40%、聚乙烯醇0.1~1%、纤维素醚 0.5~1%、植物纤维1~5%、纳米无机填料0.1~1%、醇类防冻剂40~50%、橡 胶粒1~5%、熟石膏0.5~2%、亚硝酸钠0.1~1%和胶乳5~10%; 制备时,在占去离子水原料质量40~80%的去离子水中加入聚乙烯醇,于 80~95℃温度下搅拌均匀,加入植物纤维再搅拌均匀,冷却至常温,得溶液一; 在原料剩余的去离子水中加入纤维素醚,于50~80℃下搅拌均匀,加入纳米无 机填料,再搅拌均匀,然后冷却至常温,得溶液二;将溶液一和溶液二混合均 匀,加入醇类防冻剂于室温下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橡胶粒、亚硝酸钠、熟石 膏继续搅拌均匀;加入胶乳,于室温下搅拌均匀即可; 所述纳米无机填料为蒙脱土、高岭土、气相二氧化硅和纳米碳酸钙中的 一种或多种; 所述植物纤维的粒径为0.1~2mm;所述橡胶粒的粒径为0.1~2mm; 所述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1500~25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自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包括 木粉、竹粉和秸秆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自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醚为甲 基纤维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 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自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醇类防冻剂为 乙二醇、丙三醇和二甘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自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粒为普通 废橡胶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自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乳为天然胶 乳、丁苯胶乳或丁基胶乳。
7.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轮胎自补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 下步骤: 1)在占去离子水原料质量40~80%的去离子水中加入聚乙烯醇,于 80~95℃温度下搅拌2~5小时,加入植物纤维再搅拌10~30分钟,冷却至常温, 得溶液一; 2)在原料剩余的去离子水中加入纤维素醚,于50~80℃下搅拌1~2小时, 加入纳米无机填料,再搅拌10~30分钟,然后冷却至常温,得溶液二; 3)将溶液一和溶液二混合均匀,加入醇类防冻剂于室温下搅拌10~30分 钟,然后加入橡胶粒、亚硝酸钠、熟石膏继续搅拌10~30分钟;加入胶乳, 于室温下搅拌0.5~1小时即可。
1.一种轮胎自补剂,其特征在于,以原料组份的质量百分比计,该轮胎 自补剂由如下组份组成:去离子水30~40%、聚乙烯醇0.1~1%、纤维素醚 0.5~1%、植物纤维1~5%、纳米无机填料0.1~1%、醇类防冻剂40~50%、橡 胶粒1~5%、熟石膏0.5~2%、亚硝酸钠0.1~1%和胶乳5~10%; 制备时,在占去离子水原料质量40~80%的去离子水中加入聚乙烯醇,于 80~95℃温度下搅拌均匀,加入植物纤维再搅拌均匀,冷却至常温,得溶液一; 在原料剩余的去离子水中加入纤维素醚,于50~80℃下搅拌均匀,加入纳米无 机填料,再搅拌均匀,然后冷却至常温,得溶液二;将溶液一和溶液二混合均 匀,加入醇类防冻剂于室温下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橡胶粒、亚硝酸钠、熟石 膏继续搅拌均匀;加入胶乳,于室温下搅拌均匀即可; 所述纳米无机填料为蒙脱土、高岭土、气相二氧化硅和纳米碳酸钙中的 一种或多种; 所述植物纤维的粒径为0.1~2mm;所述橡胶粒的粒径为0.1~2mm; 所述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1500~25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自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包括 木粉、竹粉和秸秆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自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醚为甲 基纤维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 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自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醇类防冻剂为 乙二醇、丙三醇和二甘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自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粒为普通 废橡胶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自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乳为天然胶 乳、丁苯胶乳或丁基胶乳。
7.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轮胎自补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 下步骤: 1)在占去离子水原料质量40~80%的去离子水中加入聚乙烯醇,于 80~95℃温度下搅拌2~5小时,加入植物纤维再搅拌10~30分钟,冷却至常温, 得溶液一; 2)在原料剩余的去离子水中加入纤维素醚,于50~80℃下搅拌1~2小时, 加入纳米无机填料,再搅拌10~30分钟,然后冷却至常温,得溶液二; 3)将溶液一和溶液二混合均匀,加入醇类防冻剂于室温下搅拌10~30分 钟,然后加入橡胶粒、亚硝酸钠、熟石膏继续搅拌10~30分钟;加入胶乳, 于室温下搅拌0.5~1小时即可。
翻译: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自补剂,特别是涉及一种轮胎自补剂及其制备方法 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真空轮胎在摩托车、汽车上的使用日益广泛。 真空轮胎具有较高的弹性和耐磨性,并有良好的附着力和散热性能,其安全 性、舒适性、稳定性都比普通轮胎高。由于真空轮胎无内胎,修补较麻烦, 且修补成本较高,因此在使用中应尽量避免被尖锐物扎破。一旦轮胎被扎破 漏气,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目前摩托车的真空轮胎漏气,通常都是采用打橡 胶钉的方法,但打橡胶钉时必须把裂口加大,这不但人为地破坏了轮胎,而且补 后仍然会存在漏气现象。
轮胎自补剂是一种对轮胎被尖锐物扎破漏气有较强修补能力的液体 材料。在轮胎中灌装自补剂,当轮胎被尖锐物扎破时,在车辆自身重量 和轮胎气压的作用下,自补剂会随着气流流向裂口将漏气口堵住,从而 防止轮胎漏气。目前国产的轮胎自补剂种类很多,对常温、小漏孔的修补 也十分有效,但仍然存在许多缺陷,主要包括:(1)腐蚀轮圈,使轮圈生锈, 对轮胎有副作用,使轮胎变硬变形,提前老化,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2) 修补的裂口小,只能补小的裂口,无法补大洞;(3)不能补内胎;(4) 防冻能力有限,在严寒条件下使用会造成凝胶和冻结,冻结后不能复原, 或因轮胎温度过高时发生新的化合反应而使补胎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对 轮圈无腐蚀、能补大洞、防冻性能好、气密性好,稳定性好的对环境、人体 和轮胎无不良影响的轮胎自补剂及其制备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轮胎自补剂,以原料组份的质量百分比计,该轮胎自补剂由如下组 份组成:去离子水30~40%、聚乙烯醇0.1~1%、纤维素醚0.5~1%、植物纤维 1~5%、纳米无机填料0.1~1%、醇类防冻剂40~50%、橡胶粒1~5%、熟石膏 0.5~2%、亚硝酸钠0.1~1%和胶乳5~10%;
制备时,在占去离子水原料质量40~80%的去离子水中加入聚乙烯醇,于 80~95℃温度下搅拌均匀,加入植物纤维再搅拌均匀,冷却至常温,得溶液一; 在原料剩余的去离子水中加入纤维素醚,于50~80℃下搅拌均匀,加入纳米无 机填料,再搅拌均匀,然后冷却至常温,得溶液二;将溶液一和溶液二混合均 匀,加入醇类防冻剂于室温下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橡胶粒、亚硝酸钠、熟石 膏继续搅拌均匀;加入胶乳,于室温下搅拌均匀即可;
所述纳米无机填料为蒙脱土、高岭土、气相二氧化硅和纳米碳酸钙中的 一种或多种;
所述植物纤维的粒径为0.1~2mm;所述橡胶粒的粒径为0.1~2mm。
为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目的,所述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优选为1500~2500。 所述植物纤维包括木粉、竹粉和秸秆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纤维素醚优选 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乙基 纤维素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所述醇类防冻剂优选为乙二醇、丙三醇和二 甘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橡胶粒优选为普通废橡胶颗粒。所述胶乳优选为 天然胶乳、丁苯胶乳或丁基胶乳。
上述轮胎自补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占去离子水原料质量40~80%的去离子水中加入聚乙烯醇,于80~95 ℃温度下搅拌2~5小时,加入植物纤维再搅拌10~30分钟,冷却至常温,得溶 液一;
2)在原料剩余的去离子水中加入纤维素醚,于50~80℃下搅拌1~2小时, 加入纳米无机填料,再搅拌10~30分钟,然后冷却至常温,得溶液二;
3)将溶液一和溶液二混合均匀,加入醇类防冻剂于室温下搅拌10~30分 钟,然后加入橡胶粒、亚硝酸钠、熟石膏继续搅拌10~30分钟;加入胶乳, 于室温下搅拌0.5~1小时即可。
使用本发明产品时,只要拔出轮胎气门芯、放尽胎内空气,将产品从轮 胎气嘴处注入轮胎内,安装好气门芯,将轮胎打足气即可。
本发明产品适用于自行车、电动车、三轮车、摩托车、农用车、汽车、 工程机械车等充气轮胎的真空轮胎和内胎。
与现有技本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自补剂干燥后形成的塞子和防漏膜可永久性地封住裂口,气密 性好,使轮胎不再漏气,并能承受起超重负荷,经受得住与路面的冲击。
2)本发明产品使用方便,无毒、无异味,其补合能力强,能补摩托车内 胎裂口达8mm,摩托车真空轮胎裂口10mm,汽车真空胎裂口达20mm,工 程机械车真空胎裂口达40mm;
3)本发明产品防冻性能突出,可在-50℃~100℃超大温度内长期有效地 使用,且能有效控制酸碱度,保持PH值稳定,对轮圈无腐蚀,对轮胎无副 作用。
4)发明产品还具有反复修补轮胎的功能,只要轮胎里保持有自补剂流动, 就能反复修补轮胎漏气。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本 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对于未特别注明的工艺参数,可参照常规技术进行。
实施例1
质量份数计,在25份去离子水中加入1份聚合度为1700的聚乙烯醇,于 80℃温度下搅拌5小时,使其完全溶解,将2份粒径为0.1mm的竹粉加入到 该溶解均匀的溶液中,再搅拌30分钟,然后将该溶液冷却至常温;在10份去 离子水中加入甲基纤维素0.5份,于80℃下搅拌1小时,使其完全溶解,将 0.5份纳米碳酸钙加入到该溶解均匀的溶液中,再搅拌30分钟,然后冷却至常 温;
将上述两种溶液混合均匀,质量份数计,加入50份丙三醇于室温下搅拌 20分钟,然后加入1份粒径为2mm的橡胶粒、0.5份亚硝酸钠、1份熟石膏 继续搅拌30分钟,最后在溶液中加入5份天然胶乳,于室温下搅拌0.5小时, 即得所需的轮胎自补剂。
将汽车的真空轮胎(轮胎规格为:18寸)气门芯拔下,气泄完后,从气 门芯装入自补剂700ml,装上气门芯,充气至轮胎标准气压。用焊满各种不同 形状的钉子的钉板铺在地上,最大钉子扎破轮胎后所造成的裂口在20mm以 上,随即开车压过钉板,当钉板离开轮胎时,轮胎自补剂便随着气流和轮胎的 压力将漏气口封住。重复测试3次,轮胎依然在每次离开钉板后没有出现漏气, 进行胎压测量没有发现轮胎的气压损失。然后将车辆在路况恶劣的情况下使 用,不对轮胎进行补气,2个月后被刺孔的轮胎依然没有发现漏气现象。
将该自补剂于-50℃下保存100小时,自补剂没有冻结,依然具有良好的 流动性,恢复至室温,状态仍旧没有改变;将自补剂在100℃的温度下放置 5天,然后冷却至室温,自补剂外观和补胎性质不发生改变。
实施例2
质量份数计,在20份去离子水中加入0.1份聚合度为2000的聚乙烯醇, 于95℃温度下搅拌2小时,使其完全溶解,将2份粒径为1mm的松木粉加入 到该溶解均匀的溶液中,再搅拌10分钟,然后将该溶液冷却至常温;在15 份去离子水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1份,于50℃下搅拌2小时,使其完全溶解, 将1份蒙脱土加入到该溶解均匀的溶液中,再搅拌10分钟,然后冷却至常温;
将上述两种溶液混合均匀,质量份数计,加入45份乙二醇于室温下搅拌 20分钟,然后加入5份粒径为0.5mm废橡胶粒、0.2份亚硝酸钠、0.5份熟石 膏继续搅拌30分钟,最后在溶液中加入丁基胶乳10份,于室温下搅拌1小 时,即得所需的轮胎自补剂。
将25吨工程机械车真空轮胎(轮胎规格为:26.5-25)的轮毂拆开,加装 进18L的自补剂和专用胶粒,装好轮胎,并充气至工程车轮胎的标准气压。 用焊满各种不同形状的钉子的钉板铺在地上,最大钉子扎破轮胎后所造成的裂 口在40mm以上,随即开车压过钉板,当钉板离开轮胎时,本实施例制得的轮 胎自补剂便随着气流和轮胎的压力将漏气口封住。重复测试3次,轮胎依然在 每次离开钉板后没有出现漏气,进行胎压测量没有发现轮胎的气压损失。然后 将工程车在矿山路况恶劣的情况下使用,不对轮胎进行补气,2个月后被刺孔 的轮胎依然没有发现漏气现象。
将该自补剂于-50℃下保存100小时,自补剂没有冻结,依然具有良 好的流动性,恢复至室温,状态仍旧没有改变;将自补剂在100℃的温度 下放置5天,然后冷却至室温,自补剂外观和补胎性质不发生改变。
实施例3
质量份数计,在30份去离子水中加入1份聚合度为1700的聚乙烯醇,于 90℃温度下搅拌3小时,使其完全溶解,将5份粒径为0.5mm的秸秆粉加入 到该溶解均匀的溶液中,再搅拌20分钟,然后将该溶液冷却至常温;在10 份去离子水中加入羟乙基纤维素0.5份,于70℃下搅拌1.5小时,使其完全溶 解,将0.1份气相二氧化硅加入到该溶解均匀的溶液中,再搅拌30分钟,然 后冷却至常温;
将上述两种溶液混合均匀,质量份数计,加入40份乙二醇于室温下搅拌 30分钟,然后加入2份粒径为0.1mm橡胶粒、1份亚硝酸钠、2份熟石膏继 续搅拌30分钟,最后在溶液中加入6份丁苯胶乳,于室温下搅拌0.5小时, 即得所需的轮胎自补剂。
将男装摩托车带内胎的轮胎气门芯拔下,气泄完后,从气门芯装入自补 剂600ml,装上气门芯,充气至轮胎标准气压。用焊满各种大小规格钉子的钉 板铺在地上,最大钉子规格为直径8mm(确保扎破裂口在8mm以上),随即 开车压过钉板,当钉板离开轮胎时,自补剂便随着气流和轮胎的压力将漏气口 封住。重复测试3次,轮胎依然在每次离开钉板后没有出现漏气,进行胎压测 量没有发现轮胎的气压损失。然后将摩托车在路况恶劣的情况下使用,不对轮 胎进行补气,2个月后被刺孔的轮胎依然没有发现漏气现象。
将该自补剂于-40℃下保存100小时,自补剂没有冻结,依然具有良 好的流动性,恢复至室温,状态仍旧没有改变;将自补剂在100℃的温度 下放置5天,然后冷却至室温,自补剂外观和补胎性质不发生改变。
实施例4
质量份数计,在20份去离子水中加入0.5份聚合度为2400的聚乙烯醇, 于95℃温度下搅拌4小时,使其完全溶解,将2份粒径为2mm的柏木粉加入 到该溶解均匀的溶液中,再搅拌10分钟,然后将该溶液冷却至常温;在10 份去离子水中加入羟乙基纤维素0.8份,于60℃下搅拌2小时,使其完全溶 解,将0.5份高岭土加入到该溶解均匀的溶液中,再搅拌30分钟,然后冷却 至常温;
将上述两种溶液混合均匀,质量份数计,加入50份二甘醇于室温下搅拌 30分钟,然后加入1份粒径为1mm的橡胶粒、0.5份亚硝酸钠、0.5份熟石 膏继续搅拌30分钟,最后在溶液中加入丁基胶乳5份,于室温下搅拌0.5小 时,即得所需的轮胎自补剂。
将该自补剂于-40℃下保存100小时,自补剂没有冻结,依然具有良 好的流动性,恢复至室温,状态仍旧没有改变;将自补剂在100℃的温度 下放置5天,然后冷却至室温,自补剂外观和补胎性质不发生改变。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 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 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