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陷车自救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号:CN201521105183.X

申请人:马天宇

  • 公开号:CN205255884U
  • 申请日期:20151228
  • 公开日期:20160525
专利名称: 车辆陷车自救装置
专利名称(英文): Self-folding device for vehicle
专利号: CN201521105183.X 申请时间: 20151228
公开号: CN205255884U 公开时间: 20160525
申请人: 马天宇
申请地址: 065200 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开发区大街火车站广场东楼16号
发明人: 马天宇
分类号: B60B15/00 主分类号: B60B15/00
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陷车自救装置,其包括可轴向连接于车辆轮毂的底座,固定于底座的至少一个划杆安装座,以及,划杆,其中,所述划杆具有与所述划杆安装座可枢转地配合的第一端部以及处于相对车辆车轮轴向向外位置的第二端部。该装置在救援工作中快速、简单、有效,直接安装在汽车轮毂螺丝杆上,不需另作其他处理,低速开动汽车,即可将车体沿前行或后退方向将车体划出陷车区域,即实现车辆的陷车自救功能。
摘要(英文):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vehicle trap-self-rescu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an be axially connected to the base of the vehicle wheel hub, is fixed on the base of the at least one limit sphere mounting seat, and, limit sphere, wherein the stated limit sphere with the mounting seat states delimits the pole pivotally and 1st with the end part of the vehicle in a relatively to the position of the outward end of the 2nd. The rescue work in the device for fast, is simple, effective, directly mounting the automobile wheel hub on the screw shaft, the other is not needed for other processing, low-speed start the automobile, the vehicle body can be along the forward or backward direction the vehicle mark regional trap, i.e. the trap-self-rescue function of the vehicle.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 商标交易流程
一种车辆陷车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可轴向连接于车辆轮毂的底座,固定于底座的至少一个划杆安装座,以及,划杆,其中,所述划杆具有与所述划杆安装座可枢转地配合的第一端部以及处于相对车辆车轮轴向向外位置的第二端部。

1.一种车辆陷车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可轴向连接于车辆轮毂的底座, 固定于底座的至少一个划杆安装座,以及, 划杆,其中,所述划杆具有与所述划杆安装座可枢转地配合的第一端部以 及处于相对车辆车轮轴向向外位置的第二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陷车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划杆 安装座可固定于紧邻所述底座中心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陷车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划杆安装座 为两个或三个,且等角度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陷车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划杆 的第二端部接近车辆轮胎的外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陷车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可以包括用于 增大接触面积的端头,其中,所述第二端部具有配合部用于配合所述端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陷车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底座通 过紧固螺栓固定于车辆轮毂,所述紧固螺栓包括具有安装后位于所述底座第 一侧的内螺纹部以及位于所述底座的第二侧的头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陷车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可以包括缓冲 拉绳,所述缓冲拉绳的一端固连于划杆,另一端固连于车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陷车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 述划杆和所述划杆安装座之间的定位机构,其中所述划杆借助该定位机构定 位于工作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陷车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 括 设置在划杆上的深孔、设置在深孔内的弹簧和预加载于弹簧上的顶珠,以 及 提供在所述划杆安装座上的与所述深孔位置对应的至少一个小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陷车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固定支 架,其具有允许滑杆通过的通孔以在划杆伸入该通孔内时,与通孔形成配合, 协助两个陷车自救装置的相互固定。

PDF文件加载中,请耐心等待!
一种车辆陷车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可轴向连接于车辆轮毂的底座,固定于底座的至少一个划杆安装座,以及,划杆,其中,所述划杆具有与所述划杆安装座可枢转地配合的第一端部以及处于相对车辆车轮轴向向外位置的第二端部。
原文:

1.一种车辆陷车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可轴向连接于车辆轮毂的底座, 固定于底座的至少一个划杆安装座,以及, 划杆,其中,所述划杆具有与所述划杆安装座可枢转地配合的第一端部以 及处于相对车辆车轮轴向向外位置的第二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陷车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划杆 安装座可固定于紧邻所述底座中心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陷车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划杆安装座 为两个或三个,且等角度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陷车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划杆 的第二端部接近车辆轮胎的外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陷车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可以包括用于 增大接触面积的端头,其中,所述第二端部具有配合部用于配合所述端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陷车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底座通 过紧固螺栓固定于车辆轮毂,所述紧固螺栓包括具有安装后位于所述底座第 一侧的内螺纹部以及位于所述底座的第二侧的头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陷车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可以包括缓冲 拉绳,所述缓冲拉绳的一端固连于划杆,另一端固连于车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陷车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 述划杆和所述划杆安装座之间的定位机构,其中所述划杆借助该定位机构定 位于工作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陷车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 括 设置在划杆上的深孔、设置在深孔内的弹簧和预加载于弹簧上的顶珠,以 及 提供在所述划杆安装座上的与所述深孔位置对应的至少一个小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陷车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固定支 架,其具有允许滑杆通过的通孔以在划杆伸入该通孔内时,与通孔形成配合, 协助两个陷车自救装置的相互固定。

翻译:
车辆陷车自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附件,属于汽车辅助配套零件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附连于车轮的车辆陷车自救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尤其是汽车在松软、潮湿等行驶条件恶劣的道路上行驶时,会经常发生陷车事故。所谓陷车即车辆至少驱动轮陷入沙、泥、草、雪等松软材质的环境中不能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以使得机动车可以仅依靠轮子的摩擦力驶离这样的环境。这种情况在当今自驾游、越野驾驶等等野外行车日益盛行的境况下显得更加棘手。

目前,陷车问题解决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借助牵引绳索以及车辆后部的牵引钩依靠其他车辆的驱动力将陷车的车辆从陷车环境中拖出。另一种是采用挖掘松软材料露出较硬的地面这种方式是第二方施力方式,但也存在因误操作,例如急加速而产生过大的瞬时牵引力,而使得被牵引车辆发生损毁的可能,或铺垫硬材料,增大摩擦力,使得车辆可以依靠自身的驱动力脱困。然而,以上两种方式对于单车行驶和陷车较深的情况以上解决方法均不能奏效。

因此,现有技术中有找到一种使得车辆能够依靠自身的驱动力即可从较深的柔软材料环境中驶离的方法和/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陷车自救装置,其包括可轴向连接于车辆轮毂的底座,固定于底座的至少一个划杆安装座,以及,划杆,其中,所述划杆具有与所述划杆安装座可枢转地配合的第一端部以及处于相对车辆车轮轴向向外位置的第二端部。

其中,所述划杆安装座可固定于紧邻所述底座中心的位置。

其中,所述划杆安装座可以为两个或三个,且可以等角度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划杆的第二端部可以接近车辆轮胎的外缘。

还可以包括用于增大接触面积的端头,其中,所述第二端部具有配合部用于配合所述端头。

其中,所述底座可以通过紧固螺栓固定于车辆轮毂,所述紧固螺栓可以包括具有安装后位于所述底座第一侧的内螺纹部以及位于所述底座的第二侧的头部。

还可以包括缓冲拉绳,所述缓冲拉绳一端固连于划杆,另一端固连于车轮。

所述陷车自救装置可以成对放置,放置时所述划杆可伸入所述底座的所述贯通孔。

还可以设置固定支架,其具有允许滑杆通过的通孔以在划杆伸入该通孔内时,与通孔形成配合,协助两个陷车自救装置的相互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陷车自救装置可以为车轮提供划走功能,以在陷车时通过提供额外的划走力协助机动车从沙地或泥地中行出。

本实用新型的划走型陷车自救配套装置的零件外形尺寸、整体结构全部是新设计新实用新型。本汽车陷车划走型自救器配套装置在设计思路中无效仿、无借鉴,无参照。设计思路是以独立机械装置与车体驱动轮毂配套连接,汽车自身独立以划走方式完成整个自救过程来体现实用新型的先进性。

该装置在救援工作中快速、简单、有效,直接安装在汽车轮毂螺丝杆上,不需另作其他处理,低速开动汽车,即可将车体沿前行或后退方向将车体划出陷车区域,即实现车辆的陷车自救功能。

本实用新型产品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操作简单,非工作时放在定制的工具箱内,可作为汽车必备工具随车携带,该装置结构型号与车辆配套方式可以根据轮毂型号适配,不影响车辆本身的行驶通过性,适用于各种车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陷车自救装置在机动车轮胎上安装后的示意图;

图2A-2K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陷车自救装置的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单个车辆陷车自救装置的示意图;

图3B是单个车辆陷车自救装置安装在车轮上并打开后的状态图;

图4是图1的左向视图,其中划杆未安装附件;

图5是图1的左向视图,其中划杆上安装了附件;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陷车自救装置的非工作存放状态图;

图7A-7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紧固螺栓的结构图;

图8是用于在收纳状态固定划杆的限位套。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一汽车车轮200,通常的汽车车轮200包括轮毂210和包在轮毂外的轮胎220。轮毂中间的部分有孔供车辆底盘的车轮安装盘上的螺栓230通过,螺栓230伸出轮毂210的轴向外表面之外,并由螺母配合锁紧,这样轮胎就与轮胎安装盘固定为一体了。

在此实施例中,机动车陷车自救装置100作为分离的装置附接于车轮。机动车陷车自救装置100可以包括底座110,至少一个划杆安装座120以及可旋转的耦接于该划杆安装座120的划杆130。如图2D-2F所示,划杆安装座120包括本体和凸缘部121,可以通过焊接、卡接等方式与底座110配合。如图1、2A-2C所示,底座110可以包括用于容纳划杆120安装座的凸缘部分121的槽口111。或者,为了实现更大的结构强度,底座110和划杆安装座120可以一体铸造而成。

如图2A-2B所示,底座110上可开供轮胎安装盘的螺栓230通过的多个贯通孔112。贯通孔的数量可根据不同的设计确定,例如对于单划杆的设计而言,可提供三个至五个贯通孔,对于双划杆的设计而言,可提供三个至四个贯通孔,对于三个划杆的设计而言,可以提供两个至四个贯通孔。

紧固螺栓140用于将底座110固定于车轮安装盘。如图2I所示,此种紧固螺栓140包括安装后位于底座110的一侧的内螺纹部分141和位于底座110的相对侧的头部142。该内螺纹部分141用于配合车轮安装盘的螺栓,而该头部142用于被工具操作并将底座压在轮毂表面。该内螺纹部分141和该头部142中的一个至少有一部分穿过贯通孔112并与另一部分通过铆接、螺纹链接,或者焊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可将底座固定于轮毂和车轮安装盘,从而使得底座可与车轮一起转动。图7A-7C进一步示出了头部和内螺纹部的结构和配合关系,其中头部142包括与内螺纹部一体的螺杆1421,配合于螺杆上的外六角螺母1422,以及通过加热模具冲压成形铆装于头部上螺母的轴向外侧以限制螺母轴向移动以防松的端头1423。

可替换的是,紧固螺栓140的内螺纹部分可以具有一铆接部,例如,具有底座配合段,一个位于底座配合段一侧的下凸缘以及位于底座配合段另一侧的可形成上凸缘的可变形部分。这样,通过将改螺纹部分穿过底座的贯通孔,使得下凸缘抵住底座一侧的表面,并用压机等工具使得可变形部分发生形变以形成上凸缘。

如图2G-2H所示,划杆130的一端131耦合进入划杆安装座,该端部与划杆安装座的内部可有多种配合设计以实现划杆以该端部为枢轴相对该划杆安装座120以及进而相对底座110转动。例如大致从平行于底座的位置旋转至大至垂直于底座的位置。例如,划杆130可以具有径向缩小的颈部以配合划杆安装座120内部的至少一个凸缘,这种配合可限制划杆相对划杆安装座的轴向移动,但允许其相对划杆安装座枢转。进一步的,可在划杆130以及划杆安装座上提供定位机构,如图2D,2K所示,该定位机构可包括设在该端131的一个与该端的轴线大致垂直的深孔1311,设置于孔内的弹簧1312以及由该弹簧预加载的顶珠1313,以及设在划杆安装座的与该深孔相对应的截面上提供至少一个小孔122,例如第一小孔和距离第一小孔大约90度圆弧的第二小孔。当划杆与划杆安装座处于非工作位置,即划杆大致与车轮垂直时,顶珠可以部分而卡于第一小孔内,从而将划杆保持在该位置,当划杆相对划杆安装座枢转一定角度,例如90度,进入工作位置时,深孔与第二小孔对准,顶珠在弹簧的加载下部分进入第二小孔从而卡在小孔内,限制划杆继续相对划杆安装座枢转。在这里,第一小孔并非是必须的,顶珠也可仅被抵在于划杆安装座的内壁。

可替换的是,可以为划杆的该端部提供螺纹,并在划杆安装座的内部提供对应的螺纹,使得两者能相互配合。这需要在将划杆安装座与底座固定前先将划杆旋进划杆安装座120。

划杆130可以由钢、铁、铜,以及它们的合金制成,以及例如钛合金等其他强度较大的材料制成。划杆的靠近划杆安装座的部分可以提供弯折,以便于插入划杆安装座120和划杆131做90度枢转,工作时向轮胎220平行方向打开,拆卸、收置100A、100B时向轮胎轴向90度枢转。远离划杆安装座的一端132可以提供接口用于安装,例如插接例如如图2J所示的铲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的可实现以增大与柔软材料接触时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反作用力的端头150。

如图4、5所示,划杆130的长度可被设计为安装端头后并完全展开时小于轮胎220的外径。这样,当机动车在陷车自救装置的辅助下实现脱困后行驶至硬质路面时,划杆或端头也不会接触到硬质地面,造成对地面或对划杆130或端头150本身的损坏。

如图4、5、所示,在汽车被困在柔软材料中时,在至少一个车轮上安装本实用新型的陷车自救装置,陷车自救装置此时处于非工作位置,相对底座110旋转划杆130大约90度,使其完全张开,这时起处于工作位置以为车轮提供与软质材料的额外的接触,尤其是在车轮的轴向方向上提供额外的与软质材料的接触。这对于车辆陷入例如沙地、泥泞土路,被压实的雪地等软质路面时可以为车轮提供与该软质路面的附加的接触表面,从而增加协助汽车脱困的附加的作用力。这种原理类似于为车轮增加了轴向方向上的桨,并通过桨提供额外的划走力。其运行方式完全区别于现有的在车轮轮胎的径向方向增加硬物,例如垫硬质材料等协助汽车脱困的方式,也不同于通过锁定对驱动轮的输出来增大单个车轮的驱动力的脱困方式。因此本汽车陷车划走型自救器配套装置在设计思路中无效仿、无借鉴,无参照。设计思路是以独立机械装置与车体驱动轮毂配套连接,汽车自身独立以划走方式完成整个自救过程来体现实用新型的先进性。该装置在救援工作中快速、简单、有效,直接安装在汽车轮毂螺丝杆上,不需另作其他处理,低速开动汽车,即可将车体沿前行或后退方向将车体划出陷车区域,即实现车辆的陷车自救功能。

本实用新型中的陷车自救装置100可以成对配置、收纳,以减小收纳所需的空间。例如,如图6所示,陷车自救装置100A、100B成对安置。其中,划杆的直径可小于底座上的贯通孔,这样,在一对陷车自救装置成对安置时,划杆可以伸入贯通孔内,形成一定程度的固定。还可提供额外的例如由橡胶、塑料等材料制成的固定支架170,如图8所示,其具有允许滑杆通过的通孔171,这样,当划杆伸入该通孔内时,可以与橡胶套形成配合,协助两陷车自救装置的相互固定。

另参照图4、5,可额外提供缓冲拉绳160用于防止定位机构失效而导致划杆枢转回非工作位置。其中缓冲拉绳的一端固定于划杆,另一端固定于车轮。缓冲拉绳可以是以金属丝、纤维、以及金属丝和纤维混编等方式形成。

上面详细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和实施例并非旨在穷举或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以上公开的精确形式。虽然为了说明目的在上面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但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的是,各种等同修改是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的。

前面对特征、优点或相似表达的描述的全部参考并不意味着可利用本技术实现的所有特征和优点应该为本实用新型的单一实施例或在任何单一实施例中。而是,关于特征和优点的表达被理解为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优点、或特性被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特征和优点的讨论以及类似表达,在整个本说明书中可以但不一定指的是同一实施例。

此外,本技术描述的特征、优点、以及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在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本技术可以在不需要特定实施例的一个或者多个具体特征和优点的情况下实施。在其它例子中,额外的特征和优点在特定实施例中也可能是有效的,而该特定实施例可能没有出现在本技术的所有实施例中。

包括任何可能被列在所附递交文件中的任何专利和专利申请以及如上所述其它参考文献,均通过引用合并于此。如果需要,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可以修改,以采用上述各个参考文件中的系统、功能和构思来提供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的实施方式。

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要求,否则贯穿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词语“包括”、“包含”等将被解释为包含的意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包括但不限于”的意义。如本文所用的术语“连接”、“耦合”或它们的任何变体是指两个或更多元件之间的任何连接或耦合,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各元件之间的耦合或连接可以是物理的、逻辑的、或其组合。另外,词语“本文”、“上面”、“下面”、以及类似含义的词语当在本申请中使用时,是指本申请的整体而不是本申请的任何特定部分。如果上下文允许,在上述详细说明中使用的单数或复数的词语还可以分别包括复数或单数。关于两个或更多个项目的列表中的词语“或”,涵盖了词语的以下解释的全部:该列表中的任何项目、该列表中的全部项目、以及列表中的项目的任意组合。

本文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可以应用于其它系统,而不一定是上面描述的系统。上述各种示例的要素和动作可以被组合以提供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替代实施方式不仅可以包括以上描述的实施方式之外额外的元件,还可以包括更少的元件。进一步地,本文指出的任何特定数字仅仅是示例:在替代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数值或范围。

尽管上述说明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和构思的最佳模式,但无论上面的文字如何详细,本实用新型仍可以以多种方式来实践。系统的细节可以在其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显著变化,但仍然包含在本技术内。如上所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特征或方面时所使用的特定术语,不应被认为暗示着所述术语在本文中被重新定义以限定为与这些术语相关的本实用新型的任何特定特性、特征或方面。在一般情况下,在以下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不应当被解释为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说明书中公开的具体实施例,除非上述详细说明部分明确定义了这些术语。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际范围不仅包括所公开的例子,也包括在权利要求书下实践或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所有等同方式。

从前述内容可以理解,为了说明目的,本文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下,还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此外,虽然在某些实施例的背景中,以上已经描述了与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实施例相关联的各种优点,但其它实施例也可以展现这些优点,而且,并非所有实施例均需要必然地表现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这种优点。因此,本实用新型除了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制之外,并不受限制。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以某些权利要求的形式在下面提出,但申请人考虑了以任何数目的权利要求的形式的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相应地,申请人保留在提交本申请后追加额外的权利要求的权利,或者在本申请中或者在继续申请中追加这种额外的权利要求形式。

收缩
  • QQ咨询

  •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 电话咨询

  • 0288631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