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带有头枕的车辆座椅的靠背 | ||
专利名称(英文): | With headrest of a vehicle seat backrest | ||
专利号: | CN201510947394.6 | 申请时间: | 20151217 |
公开号: | CN105711454A | 公开时间: | 20160629 |
申请人: | 西德科汽车座椅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申请地址: | 德国沃尔夫斯堡 | ||
发明人: | N.舍雷尔 | ||
分类号: | B60N2/48 | 主分类号: | B60N2/48 |
代理机构: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陈浩然; 胡斌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头枕(62)的车辆座椅的靠背(10),其具有至少一个支承杆。设置成,靠背(10)的支承结构(12)构造用于该至少一个支承杆的至少一个引导件(14)。 | ||
摘要(英文): | This invention relates to a headrest (62) of the backrest of the vehicle seat (10),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supporting rod. Set up, back (10) of the support structure (12) structure is used for the at least one support rod of the at least one guide (14). |
1.一种带有头枕(62)的车辆座椅的靠背(10),其具有至少一个支承杆(64),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10)的支承结构(12)构造用于至少一个所述支承杆(64)的至少一个引导件(14)并且至少一个所述引导件(14)与所述支承结构(12)一件式地来构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结构(12)具有混合设计,使得其尤其部分地由金属材料且部分地由塑料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靠背(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14)与所述支承结构(12)材料相同地来构造。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背(10),其特征在于,带有所构造的引导件(14)的所述支承结构(10)由塑料构成。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背(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14)为了构造用于所述头枕(62)的锁止装置关联有卡锁元件(18)和解锁滑块(16)。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背(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14)为了容纳所述卡锁元件(18)构造第一缝隙(24)、第二缝隙(26)和卡锁突起(28)。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背(10),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锁元件(18)是卡锁线(30),其包括接合区段(34)和卡锁区段(36)。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背(10),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滑块(16)具有用于容纳所述卡锁线(30)的卡锁区段(36)的至少一个卡锁凹口(4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靠背(10),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锁凹口(40)具有用于操纵所述卡锁元件(18)的起动斜面(56)。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背(10),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滑块(16)具有至少一个弹簧臂(42),其与所述引导件(14)的内壁共同作用成使得所述解锁滑块(16)固定在所述引导件(14)中。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背(10),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滑块(16)具有用于在所述引导件(14)内无隙地引导的接合凸起(60)。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背(10),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滑块(16)包括用于遮盖所述引导件(14)的挡板(44)。
1.一种带有头枕(62)的车辆座椅的靠背(10),其具有至少一个支承杆(64),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10)的支承结构(12)构造用于至少一个所述支承杆(64)的至少一个引导件(14)并且至少一个所述引导件(14)与所述支承结构(12)一件式地来构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结构(12)具有混合设计,使得其尤其部分地由金属材料且部分地由塑料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靠背(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14)与所述支承结构(12)材料相同地来构造。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背(10),其特征在于,带有所构造的引导件(14)的所述支承结构(10)由塑料构成。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背(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14)为了构造用于所述头枕(62)的锁止装置关联有卡锁元件(18)和解锁滑块(16)。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背(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14)为了容纳所述卡锁元件(18)构造第一缝隙(24)、第二缝隙(26)和卡锁突起(28)。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背(10),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锁元件(18)是卡锁线(30),其包括接合区段(34)和卡锁区段(36)。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背(10),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滑块(16)具有用于容纳所述卡锁线(30)的卡锁区段(36)的至少一个卡锁凹口(4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靠背(10),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锁凹口(40)具有用于操纵所述卡锁元件(18)的起动斜面(56)。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背(10),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滑块(16)具有至少一个弹簧臂(42),其与所述引导件(14)的内壁共同作用成使得所述解锁滑块(16)固定在所述引导件(14)中。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背(10),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滑块(16)具有用于在所述引导件(14)内无隙地引导的接合凸起(60)。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背(10),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滑块(16)包括用于遮盖所述引导件(14)的挡板(44)。
翻译: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头枕的车辆座椅的靠背,其具有至少一个支承杆。
背景技术
通常已知头枕在车辆座椅、例如前座和/或后座处的应用。这样的头枕经由所谓的头枕杆(Kopfstützenstange)被固定在相应的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尤其座椅靠背的靠背支承结构(Lehnentragstruktur)处。头枕杆和因此头枕在座椅靠背处的锁止借助于锁止装置实现,该锁止装置具有与相应的头枕杆的数量相对应的数量的引导套筒。这些引导套筒通常由塑料材料构成且被保持、尤其卡入在靠背支承结构的相应的容纳部处或在其中。
在引导套筒与靠背支承结构之间因此存在可松开的形状配合的和/或力配合的连接。
这样的组件例如由文件DE102011008692A1和文件DE102010055380B4已知。
在已知的组件中,引导套筒关联有例如构造为线夹(Drahtklammer)的卡锁元件。借助于该卡锁元件可将被推入引导套筒中的头枕的支承杆在高度上定位且卡锁。为了解锁已知可沿着支承杆的方向移动的操纵元件,借助于其可将卡锁元件带到与支承杆的卡锁元件-接合区域脱离接合。
在已知的组件中此外设置有遮盖帽(Abdeckkappe),借助于其该组件朝向车辆内部空间被遮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头枕的车辆座椅的靠背,其中,可以以简单且可靠的方式实现头枕与背靠的连接。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一种带有在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特征的靠背来实现。因为靠背的支承结构同时构造用于头枕的该至少一个支承杆的至少一个引导件,可放弃应与靠背的支承结构力配合和/或形状配合地连接的引导套筒的附加布置。除了减少对于将头枕布置在靠背处所需的构件之外,同时缩短在头枕与背靠之间、尤其在支承杆的纵向上的力路径(kraftpfad)。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设置成,该至少一个引导件与支承结构一件式地来构造。通过引导件到靠背的支承结构中的该集成有利地实现,减少在头枕与靠背的支承结构之间的力流中的接口的数量。
在本发明的另外的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设置成,引导件关联有用于构造锁止组件的卡锁元件和解锁滑块(Entriegelungsschieber)。锁止组件因此仅由与集成在靠背的支承结构中的引导件配套的两个单件构成。这导致相对于已知的解决方案显著减少的装配耗费。
在锁止组件的部件之间有利地进行功能划分(Funktionsaufteilung)。如此,引导件吸收来自头枕的力。此外,其用于容纳卡锁元件且用作对解锁滑块的支承。卡锁元件在引导件中锁止头枕且将解锁滑块保持在引导件中。解锁滑块限定支撑杆的调节力且将头枕的卡锁解锁。此外,解锁滑块朝向车辆内部空间封闭引导件。引导件以及背靠可由塑料构成。在塑料-钢混合靠背中,引导件在制造过程期间被一件式地喷注到靠背处。
本发明的另外的优选的设计方案由其余的、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特征得出。
附图简述
接下来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所属的附图来详细阐述本发明。其中:
图1显示了车辆座椅的靠背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显示了靠背的锁止区域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3显示了置入有卡锁线(Rastdraht)的锁止区域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4显示了解锁滑块和卡锁线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5显示了解锁滑块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6显示了与头枕配套的靠背的示意性透视图以及
图7显示了穿过带有头枕的锁止区域的示意性剖示图。
附图标记清单
10靠背
12支承结构
14引导件
16解锁滑块
18卡锁元件
20容纳区域
22通道
24缝隙
26缝隙
28卡锁突起
30卡锁线
32边腿
34接合区段
36卡锁区段
38基体
40卡锁凹口
42弹簧臂
44挡板
46起动斜面(Anlaufschr?ge)
48箭头
50箭头
52下部区段
54接片
56起动斜面
58止动面
60接合凸起(Anlagenase)
62头枕
64支承杆
66卡锁缺口。
具体实施方案
图1显示了未详细示出的车辆座椅的总体以10表示的靠背。靠背10包括支承结构12。支承结构12用于将靠背10联结到车辆座椅的未示出的座椅区域处。支承结构12还用于容纳靠背10的未示出的垫子。
引导件14为了容纳头枕的支承杆被集成到支承结构12中。这意味着,引导件14与支承结构12一件式地来构造。带有集成的引导件14的支承结构12例如可由金属材料或由塑料构成。所谓的混合构造也是可能的,根据其支承结构12部分地由金属材料而部分地由塑料构成。混合设计方案是特别有利的,因为在构件的重量减小的情况下可实现构件的保持相同的或甚至提高的强度。引导件14优选地直接在支承结构12的制造期间被喷注到其处。这不仅鉴于更简单的制造和装配是有利的。通过被引入的头枕出现的力例如在碰撞事故中尤其被直接导出到支承结构12中并且可比在引导件设置为单独的构件的情况中更好地被补偿。
引导件14容纳解锁滑块16以及卡锁元件18。
在图2中在示意性的分解图中再次示出引导件14、解锁滑块16以及卡锁元件18。根据头枕或支承杆的数量,靠背可具有一个、两个或还更多个引导件14、解锁滑块16和卡锁元件18。
根据图2显而易见,引导件14构造容纳区域20。该容纳区域20用于容纳解锁滑块16和头枕的未示出的支承杆。容纳区域20对此设有在纵向上伸延的通道22。
引导件14构造横向于通道22伸延的第一缝隙24。缝隙24在此建立至通道22的连接。
此外,构造有在通道22的纵向上伸延的第二缝隙26。其构造为盲孔(Sack?ffnung)且在其内部包含此处不可见的卡锁突起。此外,引导件14具有卡锁突起28,其同样在纵向上且因此平行于缝隙26伸延。
卡锁突起28优选地一件式地构造在引导件14的外侧处。
图2此外示出构造为卡锁线30的卡锁元件18。卡锁线30包括两个构造成U-形的边腿32,其过渡到接合区段34中。卡锁线30此外具有卡锁区段36,其将边腿32相互连接。卡锁区段36构造成使得其配合通过引导件14的缝隙24。接合区段34构造成使得其一方面可伸到在那里的卡锁突起36后面的缝隙26中而另一方面可后接卡锁突起28。
此外,该组件包括解锁滑块16,其具有管状的基体38。基体的壁36在直径上相对而置地具有两个卡锁凹口40且相对于卡锁凹口40错位90°地具有弹簧臂42。
基体38在其上终端处构造隔板44,其轮缘形地伸出超过基体38。
根据接下来的附图应来详细阐述锁止组件的功能。
图3显示预配套阶段,在其中引导件14装备有卡锁元件18。卡锁元件18在此以接合区段34接合到引导件14的卡锁突起28后面。另一接合区段34接合到缝隙26中且卡锁在那里的卡锁突起处。卡锁区段36伸过缝隙24且因此布置在引导件14的通道22中。卡锁区段36在此径向于通道22的纵向延伸伸延。
因此,在图3中示出的装配步骤是在车辆座椅的装配中对于头枕的锁止装置唯一必需的工作步骤。如所阐述的那样,卡锁元件18卡入或夹入与靠背10的支承结构12集成地构造的引导件14中。
在实现车辆座椅或靠背10的配套之后,将解锁滑块16引入引导件14的通道22中。
图4显示解锁滑块16关于卡锁元件18的定位。在图4中放弃示出引导件14。
如图4所说明的那样,解锁滑块16的基体38在其背对隔板44的端部处具有起动斜面46。在解锁滑块16在箭头48的方向上进入通道22中时,起动斜面46中的一个根据卡锁元件18的装配方向撞到卡锁区段36上。其因此在箭头48的方向上施加力F时被向箭头50的方向偏转,使得基体38以其下部区段52可经过卡锁区段36。
卡锁区段36在解锁滑块16相应移位之后通过卡锁线30蕴含的弹力自动接合到基体38的卡锁凹口40中。卡锁凹口40构造成使得对于卡锁区段36提供有至基体38的内腔的入口。卡锁区段36由此伸入基体38的内腔中。
解锁滑块16的基体38的弹簧臂42在此与引导件14的通道22的内壁贴靠接触。弹簧臂42在此被向基体38的内腔的方向挤压,使得弹簧臂42将保持力作用到解锁滑块16的基体38上。对于使解锁滑块16移位须至少克服该保持力。由此保证解锁滑块16在引导件14内占据期的望位置并且被固定在该位置中。
解锁滑块16例如由塑料构成且可在无另外的预装配的情况下来提供。
显而易见的是,对于头枕、尤其头枕的支承杆在靠背处的锁止仅还需要两个附加的部件、即卡锁元件18和解锁滑块16。引导件14已被集成到靠背10的支承结构中。除了简单的装配之外因此还仅需要少量供应件。
在图5中再次以放大的图示示出解锁滑块16。尤其可见弹簧臂42的布置,其围绕与基体38相连接的接片54偏转。还可见卡锁凹口40,其构造到基础元件38的内腔中的通路。卡锁凹口40具有起动斜面56,其向挡板44的方向伸延。卡锁凹口40在面向基体38的区段52的侧面处构造止动面58。
通过卡锁凹口40的该设计实现,当解锁滑块16占据在图4中所示出的位置时,其可容易地又被从引导件14中、即逆着箭头48的方向取出。卡锁区段36与止动面58相接触且阻止解锁滑块16的拉出。
基体38此外具有接合凸起60,其用于解锁滑块16在引导件14内无隙的引导。
在图6中示出的示意性视图中示出与头枕62配套的靠背10。与在前述附图中相同的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而不再次阐述。
头枕62包括两个支承杆64,其分别接合到引导件14中且在那里经由卡锁元件18和解锁滑块16来锁止。
为了装配头枕62,将其以其支承杆64推入在挡板44的侧面处的解锁滑块16中。支承杆64已知在其长度上具有不同的卡锁缺口,其用于头枕62的高度定位。在推入支承杆64时,卡锁缺口到达卡锁元件18的卡锁区段36的作用区域中。支承杆64的卡锁缺口在此构造成使得能够从上面推入卡锁杆,从而可实现头枕62的任意的高度定位。在压入卡锁杆64时,卡锁区段36在箭头50(图4)的方向上被向外挤压,使得支承杆的相应下一卡锁缺口可被带到与卡锁区段36有效接触。不能容易地拉出支承杆64,因为卡锁区段36接合到卡锁缺口中且不能逆着箭头48的方向通过支承杆64的卡锁缺口在箭头50的方向上被移位。
如果现在应实现头枕62的高度调节,解锁滑块16被压向箭头48的方向。卡锁区段36由此达到与起动斜面56相接触,使得卡锁区段36被向箭头50的方向挤压。同时卡锁区段36由此达到与支承杆64的卡锁缺口脱离接触。头枕62因此可在其高度上重新定位。在头枕62的定位过程结束之后,解锁滑块16又略微逆着箭头48的方向移位,使得卡锁区段36逆着箭头50的方向向内咬合并且固定支承杆64和因此头枕。在定位过程结束之后,解锁滑块16因此自动通过与卡锁元件18(其又试图占据其基础位置)的接触自动地而在无车辆乘客的有意的操作的情况下又返回到其初始位置中。
解锁滑块16的调节力以及可用以使头枕可高度定位的力可通过卡锁元件18、也就是说卡锁线30所蕴含的弹力来确定。
在图7中以示意性的剖示图示出头枕62和靠背10的相应的锁止区域。
显而易见的是,卡锁元件18的卡锁区段36另一方面伸过引导件14的缝隙24和解锁滑块16的卡锁凹口40。卡锁区段36那么最后接合到支承杆64的卡锁缺口66中且以此锁止头枕62。
根据未示出的另一实施例还可设置成,带有卡锁元件18和解锁滑块16的引导件14仅用于将头枕62固定地卡锁在靠背10处。头枕62的高度调节那么例如可在支承杆64的上部区段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