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汽车真空胎的充气方法及装置 | ||
专利名称(英文): | Air infl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ar tubeless tire | ||
专利号: | CN201510754433.0 | 申请时间: | 20151109 |
公开号: | CN105253116A | 公开时间: | 20160120 |
申请人: | 王斌滨 | ||
申请地址: | 5459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武宣县鸿福鑫城金街318号 | ||
发明人: | 王斌滨 | ||
分类号: | B60S5/04 | 主分类号: | B60S5/04 |
代理机构: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张锋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真空胎的充气方法,其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给辅助充气装置的存气罐内充气,待用;(2)将充气泵或充气筒的出气口与真空胎的充气嘴连接,启动充气泵或充气筒工作;(3)将存气罐上出气管的出气口对准真空胎与轮毂周面上的凹槽之间较大的间隙,打开出气管上的出气阀,存气罐内的瞬间气体进入真空胎内,汽车真空胎瞬间与轮毂闭合;(4)当充气泵/充气筒对汽车真空胎充气达到合适压力时,停止充气泵或充气筒工作,将充气泵/充气筒的出气口与真空胎的充气嘴的连接断开,即完成充气。本发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顺利完成真空胎充气鼓胀工作。 | ||
摘要(英文): |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ir inflation method for a car tubeless tire.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operation steps : (1) inflating an air storage tank of an auxiliary inflation device for standby; (2) connecting an air outlet of an air pump or an inflator pump with a charging connector of the tubeless tire, and starting the air pump or the inflator pump to work; (3) aligning an air outlet of an air outlet pipe on the air storage tank to a larger gap between the tubeless tire and a groove in the circumferential surface of a hub, opening an air outlet valve on the air outlet pipe, enabling instantaneous air in the air storage tank to enter the tubeless tire, so that the car tubeless tire closes up with the hub instantly; (4) when the air pump/inflator pump inflates the car tubeless tire to proper pressure, stopping the air pump or the inflator pump from working, disconnecting the air outlet of the air pump/inflator pump from the charging connector of the tubeless tire, and completing air inflation. The air inflation method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to operate, convenient to use, and capable of smoothly completing air inflation and expansion operation of the tubeless tire. |
1.一种汽车真空胎的充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使用充气泵/充气筒将气体充入辅助充气装置的存气罐内;充气前先将存气罐上出气管的出气阀关闭,充气完成时将进气管的进气阀关闭,待用; (2)在汽车真空胎刚与轮毂完成装配后,需充气泵/充气筒对其进行充气鼓胀时,将充气泵或充气筒的出气口与真空胎的充气嘴连接,启动充气泵或充气筒工作; (3)将出气管的出气口对准真空胎与轮毂周面上的凹槽之间较大的间隙,打开出气阀,存气罐内的瞬间气体进入真空胎内,汽车真空胎瞬间与轮毂闭合;充气泵或充气筒继续工作; (4)当充气泵/充气筒对汽车真空胎充气达到合适压力时,停止充气泵或充气筒工作,将充气泵/充气筒的出气口与真空胎的充气嘴的连接断开,即完成充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真空胎的充气方法,其特征在于:充气过程使用的装置为:充气泵/充气筒和辅助充气装置,充气泵/充气筒分别给辅助充气装置的存气罐和汽车真空胎充气,存气罐充气后罐内压力为6-8kP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真空胎的充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充气装置,包括进气管(2)、存气罐(6)和出气管(8),所述的进气管(2)连接存气罐(6)的进气口,出气管(8)连接存气罐(6)的出气口,进气管(2)和出气管(8)上分别安装有进气阀(3)和出气阀(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真空胎的充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存气罐(6)安装有显示罐内气压的压力表(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真空胎的充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存气罐(6)上设置有手柄(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真空胎的充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2)的进气端还设有能与充气泵或充气筒快速连接的连接嘴(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真空胎的充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管(8)的出去端为扁状结构。
1.一种汽车真空胎的充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使用充气泵/充气筒将气体充入辅助充气装置的存气罐内;充气前先将存气罐上出气管的出气阀关闭,充气完成时将进气管的进气阀关闭,待用; (2)在汽车真空胎刚与轮毂完成装配后,需充气泵/充气筒对其进行充气鼓胀时,将充气泵或充气筒的出气口与真空胎的充气嘴连接,启动充气泵或充气筒工作; (3)将出气管的出气口对准真空胎与轮毂周面上的凹槽之间较大的间隙,打开出气阀,存气罐内的瞬间气体进入真空胎内,汽车真空胎瞬间与轮毂闭合;充气泵或充气筒继续工作; (4)当充气泵/充气筒对汽车真空胎充气达到合适压力时,停止充气泵或充气筒工作,将充气泵/充气筒的出气口与真空胎的充气嘴的连接断开,即完成充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真空胎的充气方法,其特征在于:充气过程使用的装置为:充气泵/充气筒和辅助充气装置,充气泵/充气筒分别给辅助充气装置的存气罐和汽车真空胎充气,存气罐充气后罐内压力为6-8kP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真空胎的充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充气装置,包括进气管(2)、存气罐(6)和出气管(8),所述的进气管(2)连接存气罐(6)的进气口,出气管(8)连接存气罐(6)的出气口,进气管(2)和出气管(8)上分别安装有进气阀(3)和出气阀(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真空胎的充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存气罐(6)安装有显示罐内气压的压力表(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真空胎的充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存气罐(6)上设置有手柄(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真空胎的充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2)的进气端还设有能与充气泵或充气筒快速连接的连接嘴(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真空胎的充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管(8)的出去端为扁状结构。
翻译: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真空胎的充气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轮式车辆大多数使用的是真空胎,在与真空胎相配合的轮毂上设有气嘴,进行充气时,利用充气装置往气嘴内充入气体,以完成对真空胎的充气。由于气嘴内充气通道的内径一般较小,在真空胎刚与轮毂完成装配后,真空胎与轮毂周面上的凹槽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隙,使用普通的充气筒或充气泵对其充气时,气体会从该间隙流出真空胎外部,根本不能适应对真空胎进行鼓胀的要求,因此需要加大气体的流量,而受限于充气嘴内充气通道的尺寸,只能采用提高充气压力的方式来达到目的。但高充气压力的充气装置的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制造成本高,而且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也不能够保证。因此人们发明了真空胎充气装置,例如:
1、中国专利:真空胎充气装置,申请号:201320440402.4,申请日:2013.07.22,专利权人:台州立马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地址:318000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海门街道枫山东路20号1202室,发明人:罗波,摘要: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胎充气装置,解决了现有对真空胎进行充气的装置结构复杂、不太适合对刚完成装配的真空胎进行充气的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一种真空胎充气装置,用于对套装在轮毂外周的真空胎进行充气,结构包括用于放置轮毂的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圆筒形的气筒,气筒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气筒上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充气口,推动装置与气筒相联接,用于使气筒运动,所述的工装位于气筒的运动方向上;气筒的内径大于轮毂的外径,但小于真空胎的外径。
这种真空胎充气装置的结构相对较为复杂,且气筒的内径固定只能对一种型号的真空胎进行充气,不太适合应用于对刚实现真空胎与轮毂完成装配后的充气,因此需要一种操作方便且有效的汽车真空胎的充气方法及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汽车真空胎的充气方法及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汽车真空胎的充气方法,其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使用充气泵/充气筒将气体充入辅助充气装置的存气罐内;充气前先将存气罐上出气管的出气阀关闭,充气完成时将进气管的进气阀关闭,待用。
(2)在汽车真空胎刚与轮毂完成装配后,需充气泵/充气筒对其进行充气鼓胀时,将充气泵或充气筒的出气口与真空胎的充气嘴连接,启动充气泵或充气筒工作。
(3)将出气管的出气口对准真空胎与轮毂周面上的凹槽之间较大的间隙,打开出气阀,存气罐内的瞬间气体进入真空胎内,汽车真空胎瞬间与轮毂闭合;充气泵或充气筒继续工作。
(4)当充气泵/充气筒对汽车真空胎充气达到合适压力时,停止充气泵或充气筒工作,将充气泵/充气筒的出气口与真空胎的充气嘴的连接断开,即完成充气。
汽车真空胎充气过程使用的装置为:充气泵/充气筒和辅助充气装置,充气泵/充气筒分别给辅助充气装置的存气罐和汽车真空胎充气,存气罐充气后罐内压力为6-8kPa。
所述的辅助充气装置,其包括进气管、存气罐和出气管,所述的进气管连接存气罐的进气口,出气管连接存气罐的出气口,进气管和出气管上分别安装有进气阀和出气阀。
所述的存气罐安装有显示罐内气压的压力表,显示存气罐内气压的大小,避免存气罐充气压力过大爆炸,造成伤害。
所述的存气罐上设置有手柄,方便充气操作者操作使用。
所述的进气管的进气端还设有能与充气泵或充气筒快速连接的连接嘴,方便使用充气泵或充气筒对存气罐进行充气。
所述的出气管的出去端为扁状结构,当使用时,打开出气阀,存气罐内的气体较为集中的从真空胎与轮毂周面上的凹槽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隙进入,较容易使汽车真空胎瞬间与与轮毂闭合。
本发明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是:
1、本发明汽车真空胎的充气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充气过程使用的装置简单,成本低,适宜在汽车修理铺/店内使用,能对不同型号的真空胎进行充气鼓胀工作,克服充气筒或充气泵不能完成真空胎充气鼓胀工作的缺点。
2、在气过程中使用的辅助充气装置结构简单,设置巧妙,制造成本低且使用方便,能使汽车真空胎瞬间与轮毂闭合,使普通的充气筒或充气泵能顺利完成真空胎充气鼓胀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使用的辅助充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名称序号为:
连接嘴1,进气管2,进气阀3,压力表4,手柄5,存气罐6,出气阀7,出气管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详细的介绍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汽车真空胎的充气方法,其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使用充气泵/充气筒将气体充入辅助充气装置的存气罐内;充气前先将存气罐上出气管的出气阀关闭,充气完成时将进气管的进气阀关闭,待用;
(2)在汽车真空胎刚与轮毂完成装配后,需充气泵/充气筒对其进行充气鼓胀时,将充气泵或充气筒的出气口与真空胎的充气嘴连接,启动充气泵或充气筒工作;
(3)将出气管的出气口对准真空胎与轮毂周面上的凹槽之间较大的间隙,打开出气阀,存气罐内的瞬间气体进入真空胎内,汽车真空胎瞬间与轮毂闭合;充气泵或充气筒继续工作;
(4)当充气泵/充气筒对汽车真空胎充气达到合适压力时,停止充气泵或充气筒工作,将充气泵/充气筒的出气口与真空胎的充气嘴的连接断开,即完成充气。
充气过程使用的装置为:充气泵/充气筒和辅助充气装置,充气泵/充气筒分别给辅助充气装置的存气罐和汽车真空胎充气,存气罐充气后罐内压力为6-8kPa。
如图所示:充气过程使用的辅助充气装置,其包括进气管2、存气罐6和出气管8,所述的进气管2连接存气罐6的进气口,出气管8连接存气罐6的出气口,进气管2和出气管8上分别安装有进气阀3和出气阀7。
所述的存气罐6安装有显示罐内气压的压力表4。
所述的存气罐6上设置有手柄5。
所述的进气管2的进气端还设有能与充气泵或充气筒快速连接的连接嘴1。
所述的出气管8的出去端为扁状结构。
本发明充气过程使用的辅助充气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将充气泵或充气筒的出气口与连接嘴1连接,关闭出气阀7,启动充气泵或充气筒工作,当压力表4显示压力为6-8kPa时,关闭进气阀3,暂停充气泵或充气筒工作;在汽车真空胎刚与轮毂完成装配后,需充气泵或充气筒对其进行充气鼓胀时,将充气泵或充气筒的出气口再与真空胎的充气嘴连接,再启动充气泵或充气筒工作,将出气管8的出气口对准真空胎与轮毂周面上的凹槽之间较大的间隙,打开出气阀7,存气罐6内的气体进入真空胎内,汽车真空胎瞬间与轮毂闭合,充气筒或充气泵即能能顺利完成真空胎充气鼓胀工作。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实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