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汽车座椅头枕发泡加工模具 | ||
专利名称(英文): | |||
专利号: | CN201620183519.2 | 申请时间: | 20160310 |
公开号: | CN205394970U | 公开时间: | 20160727 |
申请人: | 重庆豪斯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申请地址: | 401329 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海龙村四社 | ||
发明人: | 童杰; 张健; 周均 | ||
分类号: | B29C44/12; B29C44/18; B29C44/34 | 主分类号: | B29C44/12 |
代理机构: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头枕发泡加工模具,在底座顶部的前端固定静模,该静模的后侧设有与之配合的动模,在动模前端面顶部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半圆形的第一通槽, 静模对应第一通槽的位置开设半圆形的第二通槽,每个第二通槽的上方均设有限位块,该限位块为“7”形,限位块的下端与静模相固定;所述动模的底部设置有滑块,该滑块与底座顶部固定的滑轨滑动配合,动模在气缸的驱动下能够前后直线运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作及装配,成本低,操作简便,有效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能确保产品质量,使头枕的外形稳定、一致性好。 | ||
摘要(英文): |
1.一种汽车座椅头枕发泡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在底座(10)顶部的前 端固定静模(2),该静模(2)的后侧设有与之配合的动模(3),在动模(3) 前端面顶部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半圆形的第一通槽(3a),静模(2)对应第一 通槽(3a)的位置开设半圆形的第二通槽,每个第二通槽的上方均设有限位块 (4),该限位块(4)为“7”形,限位块(4)的下端与静模(2)相固定;所 述动模(3)的底部设置有滑块(5),该滑块(5)与底座(10)顶部固定的滑 轨(6)滑动配合,动模(3)在气缸(7)的驱动下能够前后直线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发泡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动模(3)的底部并排设置两个滑块(5),动模(3)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支 耳(8),该支耳(8)与气缸(7)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气缸(7)缸体的后端固 定于支撑板(9)上,支撑板(9)的下端与底座(10)相固定。
1.一种汽车座椅头枕发泡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在底座(10)顶部的前 端固定静模(2),该静模(2)的后侧设有与之配合的动模(3),在动模(3) 前端面顶部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半圆形的第一通槽(3a),静模(2)对应第一 通槽(3a)的位置开设半圆形的第二通槽,每个第二通槽的上方均设有限位块 (4),该限位块(4)为“7”形,限位块(4)的下端与静模(2)相固定;所 述动模(3)的底部设置有滑块(5),该滑块(5)与底座(10)顶部固定的滑 轨(6)滑动配合,动模(3)在气缸(7)的驱动下能够前后直线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发泡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动模(3)的底部并排设置两个滑块(5),动模(3)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支 耳(8),该支耳(8)与气缸(7)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气缸(7)缸体的后端固 定于支撑板(9)上,支撑板(9)的下端与底座(10)相固定。
翻译: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头枕发 泡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许多汽车座椅头枕加工企业,常常要进行头枕发泡工艺操作,即 传统的包覆式头枕生产工艺。包覆式加工方法为:A.对模具型腔进行加热,将 化学原料直接注入到模具型腔内,发泡加工生产出头枕泡沫;B.修剪头枕泡沫 飞边及棱角,整理头枕面套;C.将泡沫和头枕面套装配成一体。
包覆式头枕的缺点如下:
1.由于需人工进行包覆,外形很难达到100%一致,所需人员较多,劳动强 度大。
2.由于属TDI体系,芯密度较低,导致在长期使用情况下易发生变形;因 面套和泡沫不是一体,在使用时也易发生面套偏移、走形。
3.头枕发泡需加热,能耗较大;熟化时间长(长达24小时),需大量存放 架周转,场地占用极大。
4.生产场地气味达标较难。
5.头枕泡沫两侧有棱边,需要人工修剪;在包好面套后棱边处有硬块。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 种汽车座椅头枕发泡加工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座椅头枕发泡加工模具,其特征在 于:在底座顶部的前端固定静模,该静模的后侧设有与之配合的动模,在动模 前端面顶部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半圆形的第一通槽,静模对应第一通槽的位置 开设半圆形的第二通槽,每个第二通槽的上方均设有限位块,该限位块为“7” 形,限位块的下端与静模相固定;所述动模的底部设置有滑块,该滑块与底座 顶部固定的滑轨滑动配合,动模在气缸的驱动下能够前后直线运动。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动模由气缸提供动力,能够向前运动,直至与静模对 接合模,合模后形成的模具型腔与头枕面套的造型相适应,使头枕面套能够夹 紧在模具内;动模上的第一通槽与静模上对应的第二通槽组成圆孔,起避位的 作用,使头枕面套上的头枕杆通过圆孔伸出模具外,并且头枕杆的上端由两个 限位块的顶部限位,以确保位置的准确性。待头枕面套夹持好以后,即可向头 枕面套内注入化学原料进行发泡加工。
为了简化结构,方便装配,并确保动模运动的平稳性和顺畅性,在所述动 模的底部并排设置两个滑块,动模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支耳,该支耳与气缸的 活塞杆连接,所述气缸缸体的后端固定于支撑板上,支撑板的下端与底座相固 定。
借助本实用新型的头枕发泡工艺为:A.将头枕杆与头枕面套装配与一体,装 入至模具型腔;B.常温下注入化学原料发泡加工;C.取出头枕,检查并上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因头枕面套的面料与泡沫为一体,外形可完全与模具型腔配合,达到优 化设计的目的,充分保证了人体优化设计的理念;本实用新型可以控制头枕的 外观质量,使其更好地符合人体工学设计,更好地和座椅配合,提升了整体视 觉效果,降低了能源消耗。
2.因发泡加工所使用的模具设有导轨,长期使用不易变形,保证了头枕的 外形稳定。
3.发泡加工所使用的模具属常温发泡,发泡时无需加热,且发泡到脱模时 间短(仅40秒),熟化时间短,使其在效率及节能上有极大的优势,场地占用 少。
4.由于工艺的特点,无需人工进行包覆整形,使人员需求降低,并且产品 形状及外观特好,头枕轮廓度能够充分保证。
5.模具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作及装配,成本低,操作简便,有效降低了 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在底座10顶部的前端固定静模2,该静模2的后侧设有与之 配合的动模3,动模3与静模2合模后形成的模具型腔与头枕面套的造型相适应。 在动模3前端面顶部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半圆形的第一通槽3a,静模2对应第 一通槽3a的位置开设半圆形的第二通槽,动模3与静模2合模后,第一通槽3a 和对应的第二通槽组成避让头枕杆的圆孔。在静模2每个第二通槽的上方均设 有限位块4,该限位块4为“7”形,限位块4的下端与静模2相固定。
如图1所示,在动模3的底部以左右并排的方式设置两个滑块5,滑块5与 动模3固定为一体,每个滑块5均配备一根滑轨6,该滑轨6沿前后方向延伸, 滑块5与对应的滑轨6滑动配合。在动模3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支耳8,支耳8 与动模3相固定。每个支耳8均对应一个气缸7,且支耳8与气缸7的活塞杆连 接,气缸7缸体的后端固定于支撑板9上,支撑板9位于动模3的后方,该支 撑板9的下端与底座10相固定。在两个气缸7的共同驱动以及滑轨6的导向作 用下,动模3能够前后直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