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座椅头枕转动自由调整装置 | ||
专利名称(英文): | Seat headrest rotation freely-adjusting device | ||
专利号: | CN201420785936.5 | 申请时间: | 20141212 |
公开号: | CN204488568U | 公开时间: | 20150722 |
申请人: | 重庆宏立至信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
申请地址: | 400021 重庆市江北区鱼嘴镇东风路146号 | ||
发明人: | 陈元定 | ||
分类号: | B60N2/48 | 主分类号: | B60N2/48 |
代理机构: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谭小容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头枕转动自由调整装置,包括两头枕杆、“n”形的折弯管、转轴、侧支撑板、限位支架、转轴回位扭簧、外侧板、支撑板、下齿板、上齿板和下齿板回位弹簧,初始状态时,上齿板与下齿板啮合在一起,水平导向柱位于导向窗口顶部弧面的前端,向前推动折弯管,折弯管带动上齿板相对下齿板向前移动,每移动一个齿后,下齿板在下齿板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再与上齿板的后一个齿啮合,直至水平导向柱位于导向窗口顶部弧面的后端,此时上齿板与下齿板仍啮合在一起;继续向前推动折弯管,水平导向柱在导向窗口内沿着后端斜面向下移动,上齿板脱离下齿板,折弯管在转轴回位扭簧的作用下自动回到初始状态,可进行一定范围内的任意角度的调节。 | ||
摘要(英文): |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at headrest rotation freely-adjusting device. The seat headrest rotation freely-adjusting device comprises two headrest rods, an ' n' -shaped bent pipe, a rotary shaft, a side supporting plate, a limiting bracket, a rotary shaft return spring, an outer side plate, a supporting plate, a lower toothed plate, an upper toothed plate and a lower toothed plate return spring. When the seat headrest rotation freely-adjusting device is in an initial state, the upper toothed plate and the lower toothed plate are meshed with each other, a horizontal guide column is positioned at the front end of an arc surface of the top part of a guide window, the bent pipe is forwardly pushed to drive the upper toothed plate to move forwardly relative to the lower toothed plate, the lower toothed plate is reset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lower toothed plate return spring after the upper toothed plate moves by the length of each tooth, and then is meshed with a rear tooth of the upper toothed plate until the horizontal guide column is positioned at the rear end of the arc surface of the top part of the guide window, and the upper toothed plate and the lower toothed plate are still meshed with each other at the moment; and the bent pipe is forwardly pushed continuously, the horizontal guide column moves downwardly in the guide window along a rear-end slope, the upper toothed plate is separated from the lower toothed plate, and the bent pipe automatically returns to an initial state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rotary shaft return spring. The seat headrest rotation freely-adjusting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 of being capable of adjusting optional angles in certain ranges. |
1.一种座椅头枕转动自由调整装置,包括两头枕杆(1)、“n”形的折弯 管(2)和转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管(2)的右端焊接有侧支撑板 (4),所述侧支撑板(4)与右侧的头枕杆(1)铰接在所述转轴(3)的右端, 折弯管(2)的左端焊接有限位支架(5),右侧的头枕杆(1)上焊接有支撑 板(8),所述限位支架(5)与支撑板(8)铰接在转轴(3)的左端,且限位 支架(5)、支撑板(8)和外侧板(7)由内到外依次套装在转轴(3)上,所 述限位支架(5)与外侧板(7)的夹缝中安装有下齿板(9)和上齿板(10), 下齿板(9)的下端与支撑板(8)铰接在一起,且下齿板(9)与支撑板(8) 的铰接点位于转轴(3)的后方,下齿板(9)与上齿板(10)啮合,所述外 侧板(7)采用冲压板,在该冲压板上冲有朝向内侧的弧形筋条(7a),外侧 板(7)通过该弧形筋条(7a)与下齿板(9)贴合,在下齿板(9)与支撑板 (8)之间装有下齿板回位弹簧(11),所述上齿板(10)与外侧板(7)、限 位支架(5)铆接固定,所述下齿板(9)的内侧设置有水平导向柱(9a),水 平导向柱(9a)与下齿板(9)一体冲压成型,水平导向柱(9a)插入限位支 架(5)上开设的导向窗口(5a)内,所述导向窗口(5a)的顶部为弧面,导 向窗口(5a)的后端高度逐渐降低形成斜面,所述转轴(3)上套装有转轴回 位扭簧(6),所述转轴回位扭簧(6)的一端挂在转轴(3)上垂直设置的挂 销(12)上,另一端挂在限位支架(5)的前方; 初始状态时,上齿板(10)与下齿板(9)啮合在一起,水平导向柱(9a) 位于导向窗口(5a)顶部弧面的前端,向前推动折弯管(2),折弯管(2)带 动上齿板(10)相对下齿板(9)向前移动,每移动一个齿后,下齿板(9) 在下齿板回位弹簧(11)的作用下复位,再与上齿板(10)的后一个齿啮合, 直至水平导向柱(9a)位于导向窗口(5a)顶部弧面的后端,此时上齿板(10) 与下齿板(9)仍啮合在一起;继续向前推动折弯管(2),水平导向柱(9a) 在导向窗口(5a)内沿着后端斜面向下移动,上齿板(10)脱离下齿板(9), 折弯管(2)在转轴回位扭簧(6)的作用下自动回到初始状态。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头枕转动自由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下齿板回位弹簧(11)也为扭簧,但该扭簧不足一圈,该扭簧的一端挂在 支撑板(8)顶部的缺口内,该扭簧的另一端挂在下齿板(9)前端的底部缺 口内。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头枕转动自由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转轴回位扭簧(6)外罩有消音网(14);所述挂销(12)采用涡卷簧制成, 转轴(3)上设置有挂销孔,涡卷簧裹紧后直接插入挂销孔内即可安装固定。
1.一种座椅头枕转动自由调整装置,包括两头枕杆(1)、“n”形的折弯 管(2)和转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管(2)的右端焊接有侧支撑板 (4),所述侧支撑板(4)与右侧的头枕杆(1)铰接在所述转轴(3)的右端, 折弯管(2)的左端焊接有限位支架(5),右侧的头枕杆(1)上焊接有支撑 板(8),所述限位支架(5)与支撑板(8)铰接在转轴(3)的左端,且限位 支架(5)、支撑板(8)和外侧板(7)由内到外依次套装在转轴(3)上,所 述限位支架(5)与外侧板(7)的夹缝中安装有下齿板(9)和上齿板(10), 下齿板(9)的下端与支撑板(8)铰接在一起,且下齿板(9)与支撑板(8) 的铰接点位于转轴(3)的后方,下齿板(9)与上齿板(10)啮合,所述外 侧板(7)采用冲压板,在该冲压板上冲有朝向内侧的弧形筋条(7a),外侧 板(7)通过该弧形筋条(7a)与下齿板(9)贴合,在下齿板(9)与支撑板 (8)之间装有下齿板回位弹簧(11),所述上齿板(10)与外侧板(7)、限 位支架(5)铆接固定,所述下齿板(9)的内侧设置有水平导向柱(9a),水 平导向柱(9a)与下齿板(9)一体冲压成型,水平导向柱(9a)插入限位支 架(5)上开设的导向窗口(5a)内,所述导向窗口(5a)的顶部为弧面,导 向窗口(5a)的后端高度逐渐降低形成斜面,所述转轴(3)上套装有转轴回 位扭簧(6),所述转轴回位扭簧(6)的一端挂在转轴(3)上垂直设置的挂 销(12)上,另一端挂在限位支架(5)的前方; 初始状态时,上齿板(10)与下齿板(9)啮合在一起,水平导向柱(9a) 位于导向窗口(5a)顶部弧面的前端,向前推动折弯管(2),折弯管(2)带 动上齿板(10)相对下齿板(9)向前移动,每移动一个齿后,下齿板(9) 在下齿板回位弹簧(11)的作用下复位,再与上齿板(10)的后一个齿啮合, 直至水平导向柱(9a)位于导向窗口(5a)顶部弧面的后端,此时上齿板(10) 与下齿板(9)仍啮合在一起;继续向前推动折弯管(2),水平导向柱(9a) 在导向窗口(5a)内沿着后端斜面向下移动,上齿板(10)脱离下齿板(9), 折弯管(2)在转轴回位扭簧(6)的作用下自动回到初始状态。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头枕转动自由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下齿板回位弹簧(11)也为扭簧,但该扭簧不足一圈,该扭簧的一端挂在 支撑板(8)顶部的缺口内,该扭簧的另一端挂在下齿板(9)前端的底部缺 口内。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头枕转动自由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转轴回位扭簧(6)外罩有消音网(14);所述挂销(12)采用涡卷簧制成, 转轴(3)上设置有挂销孔,涡卷簧裹紧后直接插入挂销孔内即可安装固定。
翻译: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头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转动座椅头枕的 转动自由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座椅头枕套装在“n”形的折弯管上,折弯管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各自对应 的头枕杆上,头枕杆下端插入汽车座椅靠背内。现有的座椅头枕,通常只能 实现整体翻折,不能根据用户选择倾斜到任一需要的角度,可调节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进行改进,拟提供一种座椅头枕转动自由 调整装置,可进行一定范围内的任意角度调节,以满足不同乘客的使用要求。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座椅头枕转动自由调整装 置,包括两头枕杆(1)、“n”形的折弯管(2)和转轴(3),其特征在于:所 述折弯管(2)的右端焊接有侧支撑板(4),所述侧支撑板(4)与右侧的头 枕杆(1)铰接在所述转轴(3)的右端,折弯管(2)的左端焊接有限位支架 (5),右侧的头枕杆(1)上焊接有支撑板(8),所述限位支架(5)与支撑 板(8)铰接在转轴(3)的左端,且限位支架(5)、支撑板(8)和外侧板(7) 由内到外依次套装在转轴(3)上,所述限位支架(5)与外侧板(7)的夹缝 中安装有下齿板(9)和上齿板(10),下齿板(9)的下端与支撑板(8)铰 接在一起,且下齿板(9)与支撑板(8)的铰接点位于转轴(3)的后方,下 齿板(9)与上齿板(10)啮合,所述外侧板(7)采用冲压板,在该冲压板 上冲有朝向内侧的弧形筋条(7a),外侧板(7)通过该弧形筋条(7a)与下 齿板(9)贴合,在下齿板(9)与支撑板(8)之间装有下齿板回位弹簧(11), 所述上齿板(10)与外侧板(7)、限位支架(5)铆接固定,所述下齿板(9) 的内侧设置有水平导向柱(9a),水平导向柱(9a)与下齿板(9)一体冲压 成型,水平导向柱(9a)插入限位支架(5)上开设的导向窗口(5a)内,所 述导向窗口(5a)的顶部为弧面,导向窗口(5a)的后端高度逐渐降低形成 斜面,所述转轴(3)上套装有转轴回位扭簧(6),所述转轴回位扭簧(6) 的一端挂在转轴(3)上垂直设置的挂销(12)上,另一端挂在限位支架(5) 的前方;
初始状态时,上齿板(10)与下齿板(9)啮合在一起,水平导向柱(9a) 位于导向窗口(5a)顶部弧面的前端,向前推动折弯管(2),折弯管(2)带 动上齿板(10)相对下齿板(9)向前移动,每移动一个齿后,下齿板(9) 在下齿板回位弹簧(11)的作用下复位,再与上齿板(10)的后一个齿啮合, 直至水平导向柱(9a)位于导向窗口(5a)顶部弧面的后端,此时上齿板(10) 与下齿板(9)仍啮合在一起;继续向前推动折弯管(2),水平导向柱(9a) 在导向窗口(5a)内沿着后端斜面向下移动,上齿板(10)脱离下齿板(9), 折弯管(2)在转轴回位扭簧(6)的作用下自动回到初始状态。
使用时,用户可根据需要向前推动折弯管,推到中间任一角度位置后放 手,上齿板因受到转轴回位扭簧的作用无法向前继续滑动,同时与上齿板啮 合的下齿板限定了上齿板只能向前不能向后,因此上齿板既不能向前也无法 向后移动;当感觉角度仍不合适,可继续向前推动,每推动一个齿,都可以 听到“咔嚓”的声音,直至推到终止位,再继续向前推动,则上齿板与下齿 板脱离,听不到“咔嚓”的声音,此时可松手,折弯管在转轴回位扭簧的簧 力下带动上齿板回到初始状态,重新与下齿板啮合在一起。
优选为,所述下齿板回位弹簧(11)也为扭簧,但该扭簧不足一圈,该 扭簧的一端挂在支撑板(8)顶部的缺口内,该扭簧的另一端挂在下齿板(9) 前端的底部缺口内。下齿板只需要很小的回复力就可以回位。
进一步,所述转轴回位扭簧(6)外罩有消音网(14);所述挂销(12) 采用涡卷簧制成,转轴(3)上设置有挂销孔,涡卷簧裹紧后直接插入挂销孔 内即可安装固定。通常与转轴回位扭簧贴合的头枕泡沫为EPP硬泡沫,采用 消音网将EPP硬泡沫与转轴回位扭簧隔开,可消除摩擦噪音,起到消音效果。 涡卷簧利用自身的簧力固定在挂销孔内,相比传统挂销安装,省去了焊接工 艺,并能保证安装的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构思新颖、设计巧妙,可进行一定范围内的任 意角度调节,满足了不同乘客的使用要求,提高了头枕使用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二。
图3是初始位的轴测图一。
图4是初始位的轴测图二(取下外侧板)。
图5是终止位的轴测图一(取下外侧板)。
图6是终止位的轴测图二。
图7是上齿板与下齿板脱离的状态(取下外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图4所示,一种座椅头枕转动自由调整装置,主要由两头 枕杆1、“n”形的折弯管2、转轴3、侧支撑板4、限位支架5、转轴回位扭簧 6、外侧板7、支撑板8、下齿板9、上齿板10、下齿板回位弹簧11、挂销12、 铆接销13、消音网14等组成。以下描述的前后左右方位,均以使用时的方位 为准。
折弯管2的右端焊接有侧支撑板4,侧支撑板4与右侧的头枕杆1铰接 在转轴3的右端。最好是,右侧的头枕杆1上端通过压扁部直接套装在转轴3 上,当然,也可以另外焊接安装板再套装在转轴3上。
折弯管2的左端焊接有限位支架5,左侧的头枕杆1上焊接有支撑板8, 限位支架5与支撑板8铰接在转轴3的左端。限位支架5、支撑板8和外侧板 7由内到外依次套装在转轴3上,限位支架5与外侧板7的夹缝中安装有下齿 板9和上齿板10。
下齿板9的下端与支撑板8铰接在一起,且下齿板9与支撑板8的铰接 点位于转轴3的后方。下齿板9与支撑板8的铰接方式有很多种,优选为, 下齿板9的下端设置有圆形铰接头9a,支撑板8上设置有与圆形铰接头9a 匹配的铰接缺口8a,圆形铰接头9a置于铰接缺口8a内,从而实现了下齿板 9与支撑板8的铰接。
下齿板9与上齿板10啮合,两者厚度相等,上齿板10位于下齿板9的 上方,上齿板10的下方设置有啮合齿,下齿板9的上方设置有啮合齿,啮合 齿为单向齿,下齿板9与上齿板10啮合后,上齿板10只能相对下齿板9向 前推动。在下齿板9与支撑板8之间装有下齿板回位弹簧11,使下齿板9自 动回位。最好是,下齿板回位弹簧11为扭簧,但该扭簧不足一圈,该扭簧的 一端挂在支撑板8顶部的缺口内,该扭簧的另一端挂在下齿板9前端的底部 缺口内,下齿板9只需要很小的力即可复位。下齿板回位弹簧11不限于扭簧, 只要能使下齿板9顺利回位的其它弹簧也可以采用。
上齿板10与外侧板7、限位支架5铆接固定,最好是,上齿板10与外 侧板7、限位支架5通过水平间隔设置的三颗铆接销13铆接固定在一起。也 可以是一颗,但最好是两颗或两颗以上,安装固定的同时防转。
下齿板9的内侧设置有水平导向柱9a,下齿板9采用冲压板,水平导向 柱9a与下齿板9一体冲压成型。
限位支架5上开设有导向窗口5a,水平导向柱9a插入限位支架5上开 设的导向窗口5a内。导向窗口5a的顶部为弧面,当上齿板10相对下齿板9 向前移动时,且上齿板10与下齿板9处于啮合状态时,水平导向柱9a在导 向窗口5a内沿着顶部弧面逐渐向后移动。导向窗口5a的后端高度逐渐降低 形成斜面,当上齿板10移动到终止位时,水平导向柱9a位于导向窗口5a内 顶部弧面与后端斜面的交界位置处,若继续向前推动,则使水平导向柱9a沿 后端斜面继续向后移动,由于后端斜面的高度逐渐降低,使得下齿板9下沉, 并与上齿板10脱离。
转轴3上套装有转轴回位扭簧6。转轴回位扭簧6的一端挂在转轴3上 垂直设置的挂销12上,另一端挂在限位支架5的前方。最好是,在转轴回位 扭簧6外还罩有消音网14。
最好是,挂销12采用涡卷簧制成,转轴3上设置有挂销孔,涡卷簧裹紧 后直接插入挂销孔内即可安装固定。当然也可以采用普通挂销,焊接固定在 转轴3上。
另外,外侧板7采用冲压板,在该冲压板上冲有朝向内侧的弧形筋条7a, 外侧板7通过该弧形筋条7a与下齿板9贴合。侧支撑板4、限位支架5均采 用冲压板,侧支撑板4、限位支架5的上端通过“U”形截面半包在对应的折 弯管2上。
初始状态时(如图3、图4所示),上齿板10与下齿板9啮合在一起, 水平导向柱9a位于导向窗口5a顶部弧面的前端。
向前推动折弯管2,折弯管2带动上齿板10相对下齿板9向前移动,每 移动一个齿后,下齿板9在下齿板回位弹簧11的作用下复位,再与上齿板10 的后一个齿啮合,每推动一齿,即可听到“咔嚓”一声,当上齿板10与下齿 板9啮合的任一状态下松开作用的外力,上齿板10与下齿板9的相对位置不 动,从而实现了任一角度的调节。向前推动折弯管2,直至水平导向柱9a位 于导向窗口5a顶部弧面的后端(如图5、图6所示),此时上齿板10与下齿 板9仍啮合在一起,为终止位,也是上齿板10与下齿板9从啮合到分离的临 界状态。
若再继续向前推动折弯管2,水平导向柱9a在导向窗口5a内沿着后端 斜面向下移动(如图7所示),此时,上齿板10脱离下齿板9,听不到“咔嚓” 的声音后,松开作用的外力,折弯管2在转轴回位扭簧6的作用下自动回到 初始状态。